历史上,吕后听到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预言后,为何还会保其母子平安?

周名湖


薄姬虽然只是汉高祖刘邦众多女人当中最不得宠的一位,但是她勉强也算得上出身大家了。史载,薄姬的生母为魏媪是魏国的宗室女子,是不是公主就不知道了,薄姬是这位魏国宗室女子与薄姓男子私通所生。换句话说,薄姬虽然是私生女,却也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子。或许正是这种出身让薄姬过早地接触到了贵族、世家的人情冷暖,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从而在残酷的后宫争斗中得以自保。



实际上,薄姬最初并不是刘邦的女人,而是魏王豹的侍妾。在刘邦灭了魏王豹之后,薄姬也顺带着被刘邦给收编了。或许是因为薄姬过于低调,又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被收编之后的薄姬一直没有被刘邦看中。直到有一天,刘邦听到其他女人说起薄姬一直不受宠云云,也不知道是刘邦产生了怜悯之心,还是酒喝多了荷尔蒙催的,当夜便和薄姬滚起了床单。一夜风流之后,刘邦就彻底把薄姬给抛诸脑后了,再也没有踏进薄姬的屋门。



或许是上天注定薄姬要成为未来的皇太后吧,刘邦的一夜情恰巧遇上了薄姬的排卵期。于是,奇迹发生了。仅仅滚了一次床单,薄姬却奇迹般地怀孕了,简直比现在B超监测排卵还要准!十月怀胎之后,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用现在的话说,刘恒实际上就是一夜情的产物。



虽然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或许是因为薄姬的性格问题,又或许薄姬真的不是刘邦的菜,刘邦依然对薄姬没有什么兴趣,之后的薄姬基本上就是独守空房守活寡,直到刘邦去世。因为对薄姬不上心,刘邦对薄姬所生的儿子刘恒实际上也不怎么上心。当然,毕竟是亲儿子,多少还是比对娃他娘上心一些的。刘恒八岁时被父亲刘邦封到了邻近匈奴的代地,为代王。平心而论,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当年刘恒的二大爷刘喜(仲)就是在代地因为抵御匈奴不力、弃城内逃而被刘邦削去王爵降为了列侯。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刘邦对这个儿子着实一般得很。



或许正是刘邦对薄姬母子的冷漠,使得吕后认定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甚至同样等同守活寡的吕后对薄姬还生出了怜悯之心。刘邦去世之后,吕后直接让薄姬去了儿子的代国,并封薄姬为代王太后。自此,薄姬母子远离权力核心,远离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最终得以保全。当然,吕后也并没有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大肆屠戮刘性宗室,实际上刘邦的儿子除了赵隐王刘如意和赵幽王刘友,吕后几乎都没有下黑手,甚至刘邦的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吕后最终也放过了。



多年之后,吕后去世,出身庶长房齐哀王刘襄和几个开国元老一道发动了“剿灭诸吕”的政变,顺带着杀光了汉惠帝刘盈庶出的儿子,让嫡长房绝嗣了。再之后,元老们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联手否决了庶长房的皇位继承资格。由于不占绝对优势,刘襄也不得不妥协。最终,远在代地的刘恒捡漏成为了新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于是,一直等同于守活寡的薄姬摇身一变,成了皇太后。



至于所谓“天子之母”的说法,无非三种可能:一、相士巴结讨好魏王豹,意思就是魏王豹的儿子将来要为天子,这和刘邦没有半毛钱关系。二、汉文帝当上皇帝之后,汉文帝自己或者其他人要“造神”,强调君权神授、强调汉文帝的正统地位是天注定的,为此刻意编造了这么一个故事。三、世人神化,同样和“造神”有关。如果是前者,无论是刘邦还是吕后应该都不会当真。如果是后二者,刘邦、吕后都不可能知道。吕后这个人对于儿子和自己的地位是相当在意的,但凡一丝威胁都要除去。刘肥仅仅是家宴坐在了汉惠帝上座就差点儿丢了性命,要不是以近乎无耻的手段保命,或许早就成了吕后的刀下亡魂。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传说,吕后应该很难保持淡定、放过薄姬母子。因此,很可能这个传说就是“造神”运动的结果而已,当不得真。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简单来说,很可能吕后并没有听到过这个预言。

这个预言是在秦汉之交时出现的,出自相士许负之口,一句话带起波浪,直接改变了薄姬和天下的命运。

薄姬的出身算不得高贵,虽然她的母亲魏媪是魏国的宗室之女,但当时魏国已是苟延残喘,很快就被秦国灭亡,而且母亲是和父亲私通生下她的,薄姬的地位其实完全来源于父亲,算上私通这一点,她父亲的地位高不到哪去。

作为一个普通女子的薄姬结识了年纪相仿的管夫人、赵子儿,三人十分要好,以姐妹相称,还相约"富贵莫相忘",这跟陈胜的“苟富贵莫相忘”非常相似,但陈胜根本没有履行自己的话,薄姬的姐妹也没有。

秦朝国祚很短,薄姬差不多刚成人,秦末烽火就燃遍中原,六国宗室纷纷复起,原来魏国的贵族魏豹就自立为魏王。

魏媪在魏国还有点关系,为了谋出路,她将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从依稀记载推测,薄姬应该是挺受魏豹重视的,因为魏豹从她口中听说了那句预言:“当生天子”。魏豹听说后,以为自己会当天子,就不跟刘邦混了,自立门户,并且跟项羽联合,结果分分钟被刘邦派人灭了。

魏豹死后,薄姬被送到刘邦宫中织布的工房工作,有一次刘邦到织布工房视察,看见薄姬有姿色,就将其纳入后宫。

刘邦可不是不近女色之人,他后宫之中美女无数,薄姬并不算拔尖,也没有出头,进宫一年多都没得到刘邦的宠幸。

不过跟薄姬关系很好的管夫人和赵子儿都先后受到刘邦的宠幸,她们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却只是当个笑话来说,巧合的是,这个笑话被刘邦听到了。

见两位美人笑得花枝招展的,刘邦觉得莫名其妙,就追问缘由。

得知此事的刘邦顿时来了兴趣,当天就把薄姬召来。薄姬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她说昨晚梦见有苍龙盘踞在肚子上,刘邦笑着说这是吉兆,我帮你促成。

当晚,刘邦就临幸了薄姬,很巧合的,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生下儿子刘恒。

自从那一次临幸后,刘邦又仿佛忘记了薄姬,很少再来找她,在后宫中失去皇帝的宠爱,这几乎是致命的,所幸薄姬生下了儿子刘恒,她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所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没有刘邦宠爱的薄姬自己是不可能贵了,只能依靠儿子刘恒。

薄姬对刘恒的培养重点就是低调,在险象环生的后宫中,即便不受宠,他也是刘邦八个儿子中的一个,必然受人瞩目,也容易遭受危险,如果没有过硬的保护,能不张扬就不张扬,一定要低调。

低调的原因就是因为吕后,这个刚毅的开国皇后可不是善类,刘邦一死,八个儿子被她料理了大半,长子刘肥认妹妹为母才得以活命,最后郁郁而终;三子刘如意直接被毒死;五子刘恢和六子刘友皆因吕后而死;七子刘建死于意外,独子被吕后所杀,绝后。

安然无恙的只有吕雉亲子刘盈、养子刘长和刘恒,这几乎可以认定,吕后是不知道那句预言的,不然以她的心性手腕,刘恒母子焉能安安稳稳待在代国。


至于吕后为什么不知道这句预言,平沙觉得很可能这句预言在吕后那个时代根本不存在,是后来者编的,吕后去世后,周勃等人诛杀诸吕,迎立刘恒为帝。为了增加他的继位合法性,编出这么一条预言然后安排到著名相士许负身上也并非不可。

要知道,许负可是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女神相,预言非常灵验,被刘邦封为“鸣雌侯”,有此名气,很多相书都宣称是许负所著,可许负到底写没写这些书,又有谁知道呢?名人效应罢了。


平沙趣说历史


一、汉文帝的心虚

汉文帝本来和汉朝的皇位没啥关系。

因为汉文帝是刘邦的私生子(当然,这个细节后文会说),而刘邦在世的时候,把还不算汉文帝的刘恒,封在了代国。

代国是一个穷国,还距离匈奴很近,而刘恒又是一私生子,后来靠捡便宜,捡了个皇帝当,这么大的落差,刘恒肯定会心虚啊。

而为了让天下人相信自己当皇帝是天意,于是刘恒派人编了个谣言:说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自己的老母薄氏还是魏王豹的宠妃的时候,有人就给薄氏算命,说薄氏是母仪天下,能当太后的人。

所以自己当皇帝,是天意。

二、汉文帝的身世

刘邦是个流氓。

流氓的处事风格,当然和我们正经人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刘邦后来册封的齐王刘肥,是刘邦的大儿子,不过不是嫡长子,而是刘邦还是个混混的时候,勾搭了别的女人(不知道是有夫之妇还是小寡妇),生下了刘肥。

而刘恒的身世也差不多。

刘恒的母亲薄氏,本来是魏王豹的女人,后来魏王豹被刘邦击败,薄氏也落到刘邦手里。

不知道刘邦是出于啥心思,就和薄氏来了个一夜情,而这一夜情过后,就有了刘恒这么个私生子。

而前文说过,刘恒不被刘邦喜欢,被刘邦打发到了代国吃土。

三、捡便宜的薄氏母子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开始疯狂打压刘邦昔日的宠妃戚氏,还杀了戚氏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而薄氏母子在吕后掌权期间,一直在代国太太平平的享清福:在吕后眼里,这娘俩压根没有存在感,毕竟是刘邦一夜风流的野女人而已,不值得伟大的吕太后惦记(当然,多年前有个胡扯电视剧《美人心计》,说什么吕后和薄氏斗智斗勇,那都是胡扯)。

吕后死后,汉朝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汉惠帝的小儿子汉后少帝,并同时铲除了吕家的势力。

而之后的大臣们,在议论拥立新君的时候,想起了代王刘恒:因为代国国小,势力小,刘恒又不比刘邦其他儿子那么强势。

于是,大臣们拥立刘恒为新皇帝,这便是汉文帝。


人文之光


吕稚保薄姬母子平安只有三个原因:其一、薄姬不争不抢,维护吕稚皇后的尊位;其二、薄姬没有强大的后台势力,不具威胁性;其三、吕稚从来不信预言,她只相信事在人为。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预言是一个术士说的,吕后听了权当一则笑话,预言的事她本人也做过。

陈胜、吴广起事之时,怕没有人追随他们,于是在鱼肚子里藏下天书,上面写着“陈胜王”。戍卒们吃鱼之时发现了鱼肚子里的天书,就认为陈胜是天命所归,都跟着他造反了。当年刘邦起事时,杀了一条白蛇,于是吕后到处宣传说刘邦是天帝之子,天神下凡。懵懂之人听闻后就认为刘邦是天子降世,都追随刘邦打天下了。吕后对于术士之言的本质有深刻了解,凡事在于人为,不在天意!

薄姬虽然是魏国王族之后,但是魏国王族早就凋谢了,薄姬的娘家人也弱势,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人。薄姬嫁给刘邦后,只有一夜之欢,之后再没有得到刘邦宠幸,可见刘邦并不是很喜欢薄姬。鄙人私下推测,薄姬虽然有几分姿色,但是性格端庄典雅,床榻之术不精,容颜可能还没有吕后好看,故刘邦没有再宠幸她,吕后也没有把她当敌人对待。薄姬自知德浅,故不与吕后争宠,处处维护吕后的老大地位;戚夫人自恃貌美,与吕后争宠争位,最终被吕稚做成人彘。

刘邦死后,吕后掌管汉朝军政大权,先后处死了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俩,薄姬的儿子刘桓则被封在代地为王。由于薄姬人畜无害,故吕后对她也以礼相待,留在宫中养老,两人还常聚会拉家常。一次薄姬跟吕后又在一起拉家常,薄姬跟吕后说她年老多病,不能常伴吕后身旁,希望去儿子刘恒那里养老。吕后听后心中亦思子,于是安排车两仪仗将薄姬送到代地养老,代国尊薄姬为王太后。


大秦铁鹰剑士


薄姬为其父与魏媪私通所生,后其母将其送与魏豹为侍妾,无子女,估计不大得宠,后魏豹败,被刘邦所虏。所以,实为一战利品而已。估计长得不昨的,一直未宠幸。后刘邦出于同情宠幸一夜,以后再无下文。可见薄姬或许才色不昨的,要不就是性格等有缺陷,是不受待见的。

但老实人也会撞大运,别人天天陪皇上,腹中空空如也。而薄姬与刘邦春风一度即珠胎暗结。生下刘恒。由于薄姬从无宠爱,想来刘恒亦差不多,何况还有吕后那样的强人在那儿。所以刘恒一早被封为代王就国,而薄姬在宫中就与路人无异,吕后防这防那,从不防薄姬。老实人待在宫中,皇上不疼,有没有一样,可能以吕后那等人精,看着还碍眼。于是,你个木头,远点去吧,于是薄姬就到了代王刘恒那儿,过起母子的天伦生活,母子二人皆为心善低调之人。波澜不起,早被宫中所遗忘。

及诛诸吕,大家左想又想,才想起刘恒为刘邦之子,且与诸吕无涉,不必担心算旧帐,才请刘恒回家作皇帝,母子二人担惊受怕,几乎是被挟持而归。勉强做了皇上。

谁知,这一下一个老实女人的老实儿子就开创了一个千年传颂的文景之治。

天子之母之说,乃无稽之谈也。


不是我血色青竹


薄姬有“天子之母”的传闻,但是却没有收到吕后的嫉妒或者迫害。这就是薄夫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了。

说起刘邦的后宫佳丽,必不得提起三个人。那就是原配夫人吕后,戚夫人自己薄夫人。

我们都知道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了人彘,惨死,一时间震慑了许多人,也让大家真正认识到了吕后的恐怖。

吕后无疑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女王,论谋略绝不在刘邦之下。她的手段也是异常残忍和令人恐惧。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知道退让,懂时势。

薄夫人能够得善终,而且自己的而已还做了皇帝,自己留名千古,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被称为“天下之母”却得善终。源于她自己的性格和心态。

她知道自己除了刘邦的保护之外,没有强大的后台,自己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吕后的强大背景,她选择了隐退,做自己该做的,得自己该得的足够了,不和吕后争,吕后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所以放过了她。

戚夫人有心栽花花不开,薄夫人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概就是历史的巧合吧,善恶终有报。



盛世打杂


首先这则预言太久远,事后隔代之汉史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简略传续,当时正是诸侯纷争之时,刘邦与吕后未必知道,可以断定当时的吕后没有听到,如果吕后知道薄姬将为“天子之母”,那么,以吕后的决绝手段早已杀之以绝后患,在牵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吕后是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与放任。

公元前204年诸侯反秦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薄姬的母亲魏媼就把女儿送入魏王宫中,魏媼让当时著名的女相师许负给女儿薄姬相面,许负看后说她应当生天子,魏王豹听到后心里高兴,叛汉自立,后又与楚王联合,汉军杀了魏豹后就把薄姬送入织造府,有一次汉王进入织造府,看到薄姬美貌就把她收进后宫,一年多没有宠幸她,后来汉王听了两位美人说起薄姬,汉王心中伤感,可怜薄姬,并与她同宿,薄姬说昨天夜里妾梦见苍龙盘踞在我的腹上。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征兆,我来为你成全了吧。结果,一幸生男而贵其身。此后薄姬极少见到高祖。

吕后称制的时候,由于薄姬极少见到高祖的缘故,吕后没有加害薄姬,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到代国,成为代王太后。从这些事故的转化来看,一则吕后很可能不知道薄姬相面将贵为“天子之母”的预言。二则不能不说薄姬这个人极其聪明,工于心计,极会做人。因此,在汉朝后宫纷乱的时候,又是吕后称制能躲过一劫,平安无事,这是用心计与智慧得到的结果,“天子之母”是有天佐天意的,不虚尔!


杨柳青青春之声


除了楼上的诠释,个人以为:吕后也不是忌妒就疯狂杀人的蠢才,否则她不可能在关键时刻总能得到大臣的支持。戚夫人实在欺人太甚。凭什么抢老公,抢皇后位,抢太子位……元配吕后为刘邦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凌辱‘?儿女都几乎命丧亡命的刘邦之手。她戚夫人没有大臣支持,没有才干征服众人,相信治理国家更是一窍不通。刘邦是真爱她,所以竭尽全力保护她儿子。可这蠢才……算了,懒得说了。只说戚的人品、贪婪、愚蠢……都注定她不会有好下场。只是落在谁手里,怎么个死法的区别。


山水之间shanshuizhj


首先,这则预言太过久远。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预言出现在大约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并分封十八路诸侯之后不久。当时薄姬的母亲魏媪曾经找人给她算命,算命的说她将会生下天子(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当时薄姬尚在魏王豹的后宫。

其次,预言曾被证实是个笑话。魏王豹听到这则预言之后曾经非常欣喜,当时秦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没有人知道天下最终是谁的,而薄姬当时是魏王豹的女人,她能生天子的话,天子他爹肯定是魏王豹啊。但是汉二年(公元前205年)魏王豹兵败被刘邦所杀,这则预言就成了个笑话了,没人再当回事,薄姬当然也不会到处给人宣扬。

第三、薄姬太不显眼了。魏王豹死后刘邦笑纳了他的后宫,虽然知道薄姬颇有姿色,但是“岁余不得幸”,后来刘邦就渐渐把这个人给忘了。知道薄姬曾经的好友管夫人、赵子儿提起之后,刘邦觉得薄姬实在可怜,才“召而幸之”,没想到“一幸生男”。

刘邦驾崩之后,他曾经的宠妾戚夫人吕后囚禁(但是戚夫人被杀的真正原因是她们母子曾经威胁到吕后母子的安全,触碰到了吕后的底线)。向来低调、基本上和刘邦见不着面的薄姬幸免。


国史通论


掌握大权的吕后为了自己儿子的权位,几乎对刘邦的女人和后代都进行了屠杀,却独独放过了薄姬和她的儿子刘恒。当然啦,心狠手辣的吕后之所以没有杀薄姬并不是她不想杀,而是在权衡之下她觉得薄姬和她的儿子对自己完全够不成威胁,放过她们比杀了她们还有点好处吧!至于薄姬有“天子之母”的预言,吕后完全就不信这一套,这纯粹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编造出来的,当年刘邦的斩白蛇起义不就是那样搞的嘛,吕后知道这其中的道道,吕后认为自己能完全掌握局势,所以不怎么防盗薄姬,当然啦,薄姬为人处事做的很好,也是能逃脱吕后杀手重要原因。

薄姬身份底下,为人小心谨慎,不受刘邦宠爱,对吕后尊敬有加甚至卑微,吕后觉得这样的一个人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啊,自然不大忌惮薄姬。薄姬本来就是魏王豹的妻子,后来魏王败给了刘邦,而薄姬就成了刘邦的侍妾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邦宠幸了薄姬,居然就一次薄姬就有身孕,后来生下了刘恒,真的挺幸运的!之后刘邦就再也不宠幸薄姬了,基本都忘记她了。薄姬除了有个身份之外,就是个可怜的女人,这一点和吕后挺像的。吕后虽然说是刘邦的正牌妻子,可是刘邦好色啊,有了其他女人就冷落了吕后,吕后是女人,知道其中的滋味。所以吕后对被刘邦同样冷落的薄姬还是有一点同情心的,大家都是同病相怜啊,吕后还好一点,毕竟她是皇后,薄姬就是个身份卑微的人,在宫里生活不受人待见,好在吕后照顾才好过一点。薄姬也很聪明,她知道吕后是什么样的人,不是自己不去争就没事的,想杀自己什么时候都可以。所以薄姬对吕后那是尊敬有加,处处维护吕后的权威,低调本分,从来不去争什么,在别人看来,薄姬如果不是刘邦的女人,完全就像吕后身边的一个婢女一样嘛!就是薄姬如此的卑微做人,让吕后对她的戒心有所下降,至少不会首先杀薄姬啊!吕后觉得薄姬真的对她够不成什么竞争力,她儿子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儿子,刘恒本来就不受刘邦宠爱嘛!

薄姬小心做人,在一定程度上让吕后放心,但是还不保险,在外边薄姬还是有点势力和人脉基础的。薄姬作为魏国王室宗女之后,她和吕后信任的重臣陈平的关系非同一般,吕后为了掌控朝廷,还是需要陈平的配合和支持的,为了给陈平面子,暂时放过薄姬也是可能的。再说吕后不信“天子之母”的预言,陈平可是会相信这个啊,本来陈平是个投机政客,不管他真假,反正投机一把再说,再者他和薄姬的关系也不错,因此在能力范围下帮助薄姬也是举手之劳啊!真是有陈平的帮助,吕后为了大局暂时放过薄姬。

刘邦死后,吕后通过屠杀终于巩固了自己的权位,也开始对威胁到自己的女人进行清算,其中最惨的就是戚夫人了。吕后也曾经对刘恒下毒手,只是被薄姬发现了,最后不了了之,。薄姬为了自保,还毁坏自己的面容,这一点很让吕后放心,交面容都毁坏了,可见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了。所以吕后还是封了刘恒一个代王,还让薄姬一起去代地生活。当然啦,在代地就封的刘恒,吕后还是不断的试探薄姬的。吕后想给刘恒更大的赵地给他,想封他为赵王,薄姬都拒绝了,表示活在代地就很好,不需要什么其他的了。就这样薄姬低调不争的行为,吕后最终没有杀她。

不过吕后想不到,她还是输家,她也是帮他人做嫁衣,吕后屠杀了刘邦很多儿子,只留下自己儿子和刘恒,这不就是在间接上帮助了刘恒扫清了所有的障碍嘛,最后刘恒捡了个大便宜,当了皇帝。有时候预言这东西,你偏偏不信,它就灵了,让人感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