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泱泱華夏,一部史書道不盡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各朝各代更迭不斷,歷史長河奔騰不休。在整部厚重的中國歷史書中,朝代零星紛繁。可是,在兩隻手都數不過來的這些朝代當中,令人由衷滿意的朝代可不算多。

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撇去史料所剩無幾的遠古朝代不講,戰國魏晉戰事不斷,百姓生活困苦貧乏;宋朝冗兵冗官,積貧積弱,臣服求和,氣節蕩然無存;元朝清朝皆是異族稱霸,對漢人歧視與迫害頗多。

當然,朝代中也不乏令人稱讚、自豪的。若憑國力強大,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而論,漢朝和唐朝皆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國,對其他各國和其他文明的影響力皆不容小覷,漢唐亦是對九州人民影響最深的兩個朝代。可是若再論上賢明君主,那麼儘管唐朝有太宗、武則天、李隆基,卻也比不上漢朝的十九位明君。漢朝作為這個最令人滿意的朝代,相信是當之無愧的。

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劉邦自建立漢朝之後,一直奉行黃老之學,在這種治國思想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漢朝日漸走向繁榮;漢景帝劉啟登基以後,接過了父親漢文帝劉恆留下的江山,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百姓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人人稱道,史稱“文景之治”。景帝駕崩,武帝繼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給天下帶來了漢武盛世。劉徹身故,漢昭帝劉弗陵接過皇位,前承武帝劉徹,後有宣帝劉詢,父子二人聯手,創立了昭宣中興的局面,使漢朝達到了鼎盛巔峰。

新莽奪漢以後,各地紛紛起兵。其中便有漢朝的宗室,即後來成為光武帝的劉秀。劉秀起義打仗多年,終於從王莽手中奪回原本屬於漢朝的政權,復興漢室。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二人通過一系列內政外交手段讓東漢的國力逐漸恢復,據史料記載,明章之治時期,“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又是一派太平祥和的局面。

漢朝時期,勤勉政務、體恤民生的皇帝竟有十九位之多,這一點,在其他朝代之中非常罕見。漢朝的內政治理有方,因此鼎盛富庶,百姓生活太平。不僅如此,漢朝時期的外交卓越成就,也是在歷朝歷代當中難得一見的。

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漢朝國土的東面,是朝鮮和日本。漢武帝時期,在朝鮮設置了四郡,對朝鮮地區進行統轄管理。四郡設立以後,中華文明開始漸漸地對日本地區的一百多個國家產生影響。這之後,三十多個倭國開始對漢朝奉上歲貢,倭國成為漢朝的附屬國。漢朝南面的三越亦在漢武帝時期被平定,在光武帝時漢朝打敗了南越國,此後直至東漢滅亡,漢朝的南部再也沒有發生動亂。然而,漢朝的邊疆安定與否,最重要的是北疆能否不再有動亂。

漢朝初建之時,北境匈奴實力強大,多次犯大漢邊境。劉邦在位時期,天下處處平定,百廢待興,因此,面對屢屢犯邊的匈奴,漢朝只能借和親暫時與他們維持和平局面,以韜光養晦,來日再戰。到了漢武帝年間,漢朝已經有了足夠強大的軍備力量,以衛青、霍去病等人為首的漢朝大將開始了抗擊匈奴的大業。

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在漢朝對匈奴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之後,匈奴帝國丟失了領土,狼狽北遷。在漢匈大戰中分裂的呼韓邪單于一支更是主動要求向漢朝俯首稱臣。此後,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基本解除,漢朝的邊境區域和平安定。甚至由於和親及漢朝皇室賜姓等緣故,許多匈奴的貴族紛紛改姓劉。“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朝借抗擊匈奴表達了捍衛領土的決心。

漢朝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深遠。漢朝界定了今日中國的基本版圖,塑造了華夏兒女的品性和文化,為後世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鑑和參考的政治經濟制度。現如今的漢字、漢族、漢人等稱謂,也進一步說明了炎黃子孫的民族基調的形成同漢朝有著莫大的聯繫。

歷史上最令人滿意的朝代,共有19位明君,連匈奴都紛紛改皇姓

可見,漢朝內政外交皆是出色,於內,漢朝皇帝殫精竭慮,以社稷安康、民生安樂為己任,對外,漢朝的一系列收復失地、保衛邊疆的壯舉表現出了神州大地萬民的氣節,發出了時代強音。這樣的漢朝,你可還覺得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