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有哪些假象骗过我们,那么真相又是什么?

看热闹的结婚狂


球迷之间讨论球星表现或者实力的时候,往往并不会给出数据支撑,毕竟看NBA也是图个娱乐,很少有球迷会认真看那些数据,很大程度上他们只会说出自己看到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印象流了,那么对于NBA中,有哪些印象流或者说假象“骗”了我们很多年呢?

卡特只会扣篮

20世纪初期,正是四大分卫作为主角在NBA大放异彩的时候,西科东艾北卡南麦各有各有绝技,科比的后仰,AI的crossover,卡特的扣篮,麦蒂的干拔。不过对于卡特来说,可能因为他的扣篮太过耀眼,以至于让很多球迷以为他只会扣篮。

但其实卡特的三分投篮同样出色,21年的职业生涯中:投中2210记三分球,位列历史三分榜单第六位,现役只有库里和科沃尔在卡特之上,同时卡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一场季后赛中投中3记三分的40岁球员。

雷阿伦只会投三分

在库里横空出世之前,雷阿伦就是这个联盟的顶级三分射手,或许没有库里这样的持球型射手带给球迷更大的震撼,但他教科书般的投篮同样能够逆天改命,毕竟谁都知道13年总决赛这个临近退役的男人做到了什么。

不过和卡特一样,因为三分能力出色而给球迷他只会这个的假象,事实上,雷阿伦也是出了名的弹簧腿,扣篮也不是一般的劲爆,甚至很多人都不记得当年科比拿下扣篮大赛冠军的那一次,雷阿伦也受邀参加了。(嗯,没进决赛)

麦蒂不努力

麦蒂在中国球迷眼中可能有不一样的意义,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球迷口中,麦蒂成为了“被懒惰耽误的天才”,没人否认麦蒂的天赋,但对他的刻苦程度很是诟病。尤其是相比湖人名宿科比,麦蒂简直就是在浪费自己的天赋,不过好像在NBA的历史中,能够做到科比那种训练程度的恐怕都没有几个人吧。

更何况麦蒂并不是不想训练,而是先天性脊柱侧弯,让他不可能接受高强度的训练,换句话说,麦蒂能够站在NBA的赛场上,并被科比称为“一生之敌”就已经足够励志了。


易少爷侃球


我们常说人言可畏,这句话真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哪怕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东西一查被知道真假,但是一样有很多真相被埋在角落。NBA作为全球最受关注度的篮球联赛,这里球迷基数很大,因此任何消息都可能被放大或者歪解。有些假的消息被传多了,慢慢就成真了。有些真的东西被传假了,大家也就相信了。最起码NBA还是有不小假象蒙蔽不少吃瓜群众双眼,今天我们就来“打假”一次。看看NBA有哪些假象欺骗性最强,你又被多少假象骗过?

库里身体差:库里打球确实轻盈,他不喜欢进行身体对抗,他遇见后为线的“小钢炮”类型,库里也确实吃亏。但是你说库里身体差,那显然是没道理。库里把上衣脱了,那肌肉也是一块一块的,他的核心力量也顶级,若不然无法在内线打成各种“2+1”。库里弹跳跟威少一个级别,大概90厘米左右。库里硬拉可是达到了400磅,这在勇士可是排第二的数据,这身体还叫差吗?不能因为人家长了一张娃娃脸,就忽略了硬汉的事实吧!

詹姆斯没技术:詹姆斯没技术这句话,说了快16个赛季都有人信。很多詹黑对詹姆斯都是双标,其他球员场均25分就是进攻强,场均10次助攻就是大师了,结果詹姆斯生涯场均都是27+7+7,竟然还被批没技术。詹姆斯都35岁了,这数据还是如此抢眼,没技术根本做不到。看看同届的韦德和安东尼,一个打不上球一个马上退役,詹姆斯还站在巅峰,没技术的人会这么强吗?大家不要忘了,詹姆斯是历史唯一得分和助攻都在历史前10,同时是第一个拿下31000分8000篮板8000助攻的巨星,这样的他还被喷没技术,那NBA就没人有技术了。

科比打球铁:科比又被球迷戏称为“铁科”,很多人就拿47中17的比赛捏着不放,认为他打球太独太铁。科比整个20年生涯,抛开替补赛季,他一直都是湖人核心。单独带队到退役这段时间,科比进攻一直都是包夹待遇,一对一防科比的时候太少。科比就是在这样的防守下,各种被hand-check小动作侵犯,生涯一样有44.7%投篮,32.9%三分,这命中率在分卫里真的是仅次于乔丹存在。如果科比这都叫铁,那么只有内线球员进攻效率才算高了。

格里芬臂展短:格里芬贵为2009年的状元秀,当年可是力压哈登和库里这样的青年才俊,竟然被球迷称为“短芬”,这确实有点伤人。能够成为状元身体素质是第一,之后才是看技术层面。格里芬即使臂展不像其他内线优秀,但是身高2.08的他臂展2.11,这属于正常水准,短肯定是算不上。也许大家习惯了像麦基,戴维斯这样臂展怪,才会觉得格里芬臂展短吧。

纳什只会助攻:纳什的助攻能力毋庸置疑,生涯10335次助攻高居历史第3位。他还拿下过5次助攻王,生涯场均8.5次助攻,队友在他身边不愁得分机会。就是因为纳什助攻太强,让人忽略了他的得分能力。纳什三分生涯可是保持在42.8%,最高赛季也有过18.8分,生涯4次进入“180俱乐部”,这是历史第一存在。纳什不是没得分能力,他只是不专注得分而已,他如果愿意无限开火,场均22分很轻松。纳什追求的效率,如果是为了数据,他可以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