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時注意觀察這些特點,就能知道自己消化功能怎麼樣

糞便是人體排除身體廢物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體對飲食消化代謝的重要環節,正常糞便是黃褐色或棕褐色,糞便成形、不幹,一般正常人排的糞便當中水分佔80%,且排便的頻率在每週3次至每天三次之間。如果糞便不是這樣,就提示身體消化功能有問題了,可以說人體的糞便也是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排便時注意觀察這些特點,就能知道自己消化功能怎麼樣

現在,有些人發現自己在排便的時候,剛開始糞便很乾硬,但要結束的時候糞便又變的柔軟,也許有些人沒有在意,但一些細心的朋友可能就懷疑了,這是不是糞便不正常了,長期這樣會不會影響消化功能和身體健康了。

糞便先硬後軟的確不是一種正常的排便,糞便乾硬主要是因為糞便中的水分不足,最常見的原因可能就是脾胃失調,腸道蠕動功能下降,長時間沒有排便,這使得糞便被腸道二次、甚至三次重吸收。這不僅造成糞便中水分減少或消失,導致糞便乾結,不易排出,反覆的重吸收過程還可能使糞便中的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

排便時注意觀察這些特點,就能知道自己消化功能怎麼樣

如果這種情況沒有引起重視,長期如此就可能損害身體健康了。而在排便結束時又發現糞便變得柔軟,這是因為這部分糞便中的水分還沒有被徹底吸收,因而較之前久儲存在腸道的糞便感覺軟乎一些。如果一些朋友身體本身溼氣較重,則這種先硬後軟的對照會更顯著。

這裡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現先硬後軟的糞便,應該引起注意了,說明身體已經是亞健康了,這可能就是脾胃消化功能下降的先兆。面對這種情況,起初可以通過飲食來進行調理,平時除了禁忌辛辣油膩外,可以多吃一些有除溼功效的東西,比如說薏米粥、紅豆粥、冬瓜等。

排便時注意觀察這些特點,就能知道自己消化功能怎麼樣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飲水,給自己的腸道足夠的水分,軟解大便。但如果長時間還不能正常排便,發生便秘,還是要諮詢醫師,按照醫囑進行一些治療,這樣可以避免病情發展,糞便異常症狀也會好的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