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呢?

用户68708500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发现老年人喜欢理财,但很多老年人理财被骗!这是为什么呢?

1.老年人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靠谱安全,收益又比较高。所以就心动了,把钱投了银行的理财产品。

2.老年人一般都很有钱,有退休金和巨额存款,他们不像年轻人会玩微信和支付宝,他们还是老思想,把钱存到银行里!如果他们懂得其他投资理财的方式,他们也许就不会如此热衷于把钱存到银行里了!

3.既然其他新的投资理财方式,老人们不懂,自然就会懒得去了解。他们为了省心,就干脆把钱都存银行,买了理财产品啊!

4.2018年以来,很多私人搞的投资理财跑路了,很多老人的养老金和存款被席卷一空,老人们顿时懵了!有的老人被气死,有的想不开,自杀身亡!老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看来钱还是只能存在国有银行里面!国有银行有政府背书,不会出问题啊。

这私人搞的理财项目,信用最差,随时随地可能跑路,投资人立马血本无归,投诉无门,维权很难!只要是卷入了非法集资,钱基本上就打了水漂了,追不回来了!

于是,资金开始又回到了国有银行体系!老人们纷纷把钱存银行,买理财产品!


高中数学邓老师


为什么?因为习惯成自然!

我来个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家邻居的阿姨现在60多岁,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她每个月基本都会去银行查看钱有没有到账,但是去查账她不会通过ATM查询,每次都是去银行柜台查,时间久了银行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她,她也跟银行的工作人员很熟,所以非常信任银行的工作人员。

就这样,她每个月除了留足基本生活费之外,几乎把自己的积蓄都存在这个银行,有部分购买的是理财产品,部分存的是定期,加起来差不多有20万左右。

我做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士,知道钱存在银行肯定是跑不过物价的,所以多次劝她不要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那样会贬值的,但是她总是无动于衷,而且我建议她购买余额宝或者其他产品,她也是听不进去,说我不懂装懂,还说只有钱存在银行才是最安全的,其他理财渠道都是骗人。

对于这位邻居阿姨,我也是拿他没办法,我估计她己经被那个银行的工作人员洗脑差不多了,在她看来,只有银行才是最可靠的,其他都是不靠谱。

我想目前肯定有很多人跟这个阿姨一样,他们之所以那么那么偏爱银行,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习惯,这帮老人经历的年代比较辛苦,在他们那个年代,存钱在银行是唯一的理财渠道,能获得利息就是最好的,所以他们会认为银行才是存钱的地方,其他地方不安全,这种习惯想在短期内改变是比较难的;

第二是信息缺乏,虽然现在的信息已经很发达,但是很多老人获得信息来源还是主要靠电视、报纸等传统渠道,很多人甚至都不懂上网,所以对于新兴理财产品接触的比较少,也不了解,有钱也没地方投资。

第三个是银行的洗脑,这帮老人是银行的常客,而且有点钱基本都是存在银行,银行对他们知根知底,所以会经常对他们洗脑,让他们把钱存进银行或购买理财产品;

第四个是缺乏判断,比如你说的为何很多老人喜欢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家都知道银行理财产品是不保本保息的,但是在很多来人看来,银行理财产品跟银行存款一个样,只要通过银行办理的都是存款,这个主要是他们对银行非常信任,所以有时候存款变保险了她们都不知道。

第五个是银行理财产品对于老年人确实是最好的投资渠道,虽然有很多渠道的投资收益要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但是对应的风险也很大,而这些老人存的钱基本都是养老钱,万一亏损那养老都没保障了,而钱存定期利息有太低,都不够抵消物价上涨水平,所以银行理财这种收益和风险相对较平衡的产品更适合老人投资。


贷款教授


每一代人所处的金融环境不同,造成对“钱”的处理方式、理财习惯也有所不同

现在去银行柜台买理财的大爷大妈,平均年龄至少得60岁吧?

如果倒退到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大约30岁,正是家庭的中流地址,是社会上财富最集中的群体。

那个时候,“理财”这个词还没被创造出来。

当时,如果一个家庭攒了点钱,往往就是去银行存成定期存款,要么就是买国债。90年代的银行存款利率非常高,动辄可以到10%:

我是80后。小时候,父母发了工资,第二天我妈就会去银行,把一部分工资买成定期存款。我爷爷、姥爷也会把每年积攒的退休金,委托我妈买成五年期国债。

2000年之前,我国金融市场还相对不太成熟,适合家庭理财的渠道很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存定期、买国债,就等同于“理财”了。


2001年,我国加入WTO,在这之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步开发理财产品。

很多人去银行存款时,在柜员的介绍下,逐渐认识了理财产品,并开始积极配置。

我记得,我家买的第一款理财产品是民生银行的,一年收益率接近9%,而且本息保障——现在,保本不保收益的银行理财,收益连余额宝都跑不赢。

于是,在存款利率逐步下降的情况下,收益高、有保障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了家庭理财的首选。

如今,

90年代的先生太太们,变成了满头白发的大爷大妈,但他们当初养成的购买银行理财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这段时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日趋成熟,投资理财渠道越来越多,但银行理财依然是风险最低的产品,上岁数的人买了踏实,后面不用操心;

更关键的是,大爷大妈们知道,只要去银行说要买理财,就会有工作人员悉心介绍,然后帮他们挑选、填单子。大爷大妈要做的,就是存够钱、输密码就妥了。

对于大爷大妈来说,还有比买银行理财更方便、体验更好、风险更低的理财渠道吗?


金投手


您好,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主要是看中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比较稳定、安全性较高,一般三个月或半年乃至一年的锁定期,就可以获得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这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也并非没有风险,实际上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不低,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老年人,他们往往热衷于到银行客户经理那里购买理财产品,而期间他们并没有对相应的条款加以熟悉,由此导致自己的资金买了非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而是一些保险类理财产品等,而这却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效果。除此以外,对于部分银行人员,与外部民间机构的资管产品或信托产品有合作,并把产品积极推销给这一些老年人,而看似年化收益率高达10%以上的收益率,且有着银行作为背书,老年人也会深信不疑。殊不知,对于这些投资理财产品,却是充满了不少的投资风险,而在银行销售也并非完全出自于银行的理财产品,而这确实让不少老年人受了伤。不过,归根到底,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很大程度上还是看中了银行的背书,看中了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率,而安全性、收益率优势,却吸引了大量老年人的参与。实际上,如果老年人通过正式渠道购买真正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风险与问题的概率并不高,但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更需要把银行理财产品的条款看清楚,并做好相应的风险评估,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行考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郭施亮


像40到50岁的中年人,其实是比较喜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 有保障,毕竟是银行推出的。金融行业不会卷款跑路

第二, 低风险。但是利率又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可以增加收入

第三, 较为简单。年纪大的人其实是不愿意接触现在互联网金融的类的产品,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钱被企业所骗走,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银行。

第四, 银行的理财产品准入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而且相比起定期存款可以随时取出,但是也有一定的收益。综合以上好处其实中年人更愿意去购买理财产品,他们不愿意把钱放在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上,因为他们已经老了,即将要面临退休养老。如果发生意外,他们其实是没有办法去抵御这种灾害的。

他们的思维模式受着老一辈人的影响,认为银行就是最安全的,把钱存入银行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他们不会去做投资。所以他们更愿意去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纵观现在年轻人的理财方式:其实更多的是用来吃喝玩乐,根本不会购买理财产品。所以说这是两种消费观念的一种冲突,一个是会存钱,一个是会花钱。

这是由于时代所决定的,所以我们也不要过多的指责我们的父母只会存钱,不会花钱,其实他们存的钱其实最后都是想花在你身上,只不过他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给你提供更好的生活,父母是爱你的。

智联校园 赵宇鑫回答

智联校园是智联招聘旗下校园人才交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招聘中心,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成长,如果想加入我们结识更多优秀大学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联校园期待你的到来。


智联校园


为什么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

首先,因为上了年纪的人手里闲钱,年纪大的人,都已经退休了,手里握着退休金,自己也没多大的花销,那放在银行里利率非常的低。理财的利率相对高了些。所以呢?上了年纪的基本上把自己的钱都投在理财上。

年轻人都不买理财产品。年轻人大多都是月光族。挣了点儿钱,抽烟喝酒,上酒店,唱卡拉OK,还要交女朋友,那点工资真不够他们花的,哪来的钱买理财产品。

第二,是为了排解寂寞自己给自己找点事做!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退了休。而儿女都出去工作,还有大多数儿女们都不和老人在一起住!老人与人你们很少见面,于是就参加个理财来排解一下自己的寂寞。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干,增加和人交流机会!

第三,老人退了休,一下子没了工作。工作的时候,整天忙忙碌碌。现在一下子闲下来,心里反而空唠唠的,找点儿事做,通过理财获得收入,得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老年人容易被忽悠, 因为经常去银行,对他的存款是知根知底儿的。银行经理就不断的去说说服老人,和老人大谈理财的好处。被银行的洗脑,好多老人如果认真的一个理是也拉不回来!

第五,就是老年人其他的投资渠道少!股票,期货,基金,余额宝……这些他们知之甚少,也不会操做。理财对老年人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而且理财产品还是比较稳定的。在国家大行里安全性比较高,容易让老年人信赖!

生活还要继续,希望总在前方,我是松高寻鹤,热爱生活,崇尚美好!让我们一起聊生活谈希望,松高寻鹤期待着您的关注!


松高寻鹤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上年纪的人喜欢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其实原因很好理解。

一则,五、六十岁的人缺乏投资理财知识,又缺乏冒险的的精神和资本,如果这点钱向其他领域投资,比如高风险高回报项目或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他们把握不住风险,非常害怕和担心,他们一辈子钱的这点钱很不容易,大都是血汗钱、养老钱和救命钱,如果投资打了水漂,那这一辈子就白活了,养老也就没有指望了。也确实现在社会上投资圈套多,水也很深,不少人因参与社会非法集资或互联网理财平台的投资,投资全打了水漂,变得一贫如洗。同时,五、六十年代的人受到的传统教育成份多,大都勤俭节约,不轻易花钱,他们习惯于将钱存入银行,当银行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时,他们大都乐意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认为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比较放心、靠谱。在央行理财新规和银保监会理财新办法发布之前,确实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都是由银行风险“兜底”的,更让老年人放心大胆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二则,现在面向民众投资渠道仍然比较狭窄,一些理财产品仍然无法满足民众日益投资理财意识增长的需要,尤其面对老年人的投资理财就更加少了,这些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更好的投资理财产品或平台,又安全可靠,我相信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

而现在风向变了,今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存在风险,银行不再风险““兜底”了,相关部门一定要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广大老年人;同时各金融机构或政府尽量开发适合老年人投资的理财产品,让老年人的养老钱能够保值增值,做到安享晚年!


开伟观察


不要说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就是去存款,大部分老年人都不喜欢银行卡,而是存单或存折,为什么呢?眼见为实,心理踏实,图个信任。

老年人去银行买理财产品,首先图个信任。在他们心目中,银行都是国有的,即使时至今日出现了很多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这种观念也一时难以转变。国有的银行,也是人民的银行,也应该为老百姓办事着想。从工作到退休,所有的日常收支时刻与银行紧密联系,不仅银行熟悉,而且对银行工作人员也熟悉,在日积月累的交流往来中建立的信任,一时是难以改变的。

理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心目中,银行就是存钱的地方,其他地方都不放心,而事实证明,这种观念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当下民间、网络理财平台鱼龙混杂时期,爆出的陷阱和套路不在少数。这些案例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对银行品牌的信任度的提高。其实,老年人介入理财产品领域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与普通存款相比,占比也不大。但是仅有的这部分老年人也是在银行工作人员耐心教育引导下,逐步从接触理财产品,到认识理财产品,最后才真正参与购买理财产品,而不是从其他渠道认识理财产品。通过一两期的实际操作,交易规则和收益率也基本与银行介绍相吻合。实践出真知,切身体会再次固化了到银行理财的习惯。




平台理财对于老年人有一定障碍。首先,平台理财的传播有限,对老年人影响力很弱;其次,平台理财大多依靠网络和移动端(手机)进行交易,而网络的虚拟性对老年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第三,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实在有限,很多仅打电话,最多看看火山,刷刷抖音,你要他开户或交易,的确非常困难。第四,非银行理财负面消息太多,令人有谈虎色变,避而远之的感觉。

少年们,请不要以为老年人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太老套。你可知道,当他们退休以后,这些钱都是他们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用来养老的血汗钱。一旦有任何闪失,晚年的生活该怎样维持,一身的病痛靠谁来救治?人到老年,再也没有主动性收入,抗风险能力也会极度下降,保守理财才是上上策,宁可少挣利息,也要保证本金的安全,这才是老年人成熟理性的投资理财观。


龙门山财经


本来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去把钱存银行,后来觉得银行利率过低,就去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像我父母也就是相信银行,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会骗人的,而把钱投向信托、私募、P2P这些领域,是存在较大风险的。银行买理财产品相对安全的理念已经深入老人们的心理。

但是近两年,我们经常看到中老年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后资金不知去向或者被挪用的事件发生,搞得老年人不知究竟该问银行索赔呢?还是找客户经理去要钱呢?

事实上,出了这些问题的主要还是银行方面吸纳了一些代销理财产品,而银行理财经理往往又挪用了客户的资金,让其他企业去运作,当然这些理财产品赢了钱,我们中老年人可能永远不知道,只要到期了,那些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和挪用的资金都会归还给客户。

而就是有一些银行的代销理财产品或者客户经理挪用资金后,发现投资失败,无法向中老年投资者归还购买理财产品的本金,这就往往让中老年人觉得我把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咋还出了事情呢?现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不安全了吗?

实际上,作为银行来说,要加强对代销理财产品的监管,以及对客户经理培训力度,以确保中老年人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资金安全。而对于广大中老年人来说,你在购买理财产品签协议时,一定要看清楚,究竟是当地这家银行跟你签的理财协议,还是银行作为代销的机构与你签的协议,不是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最好不要随便签署,以防出现投资损失。


不执著财经


  银行是传统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监管较严,资金较为安全。如单从安全考虑,银行里买理财风险是要低于第三方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的。

  不是说上了年纪了人喜欢去银行理财,而是如今的年轻人都比较浮躁,理财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收益,而不去理会风险,比如投资十几个点的P2P理财,只有平台卷钱跑路或倒闭后才知道痛处。

  或许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也有如今年轻人的经历,曾经受过伤,后来也就更加信任银行了。


  笔者经常强调一句话——别在赚钱的时候只看到收益,别在亏钱的时候只看到风险。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而相对而言银行理财的收益较低,且银行理财监管较为严格,对接的金融机构不易跑路或倒闭。

  如果你属于保守投资者,同时不是马云的铁粉或马化腾的铁粉,那么笔者还是建议不要将钱过多的配置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而应当像中老年人学习购买银行理财。

  当然喽!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也有可能眼花,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或上网,也就不会进行第三方平台的网上理财。而到银行购买理财服务较为周到,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工作人员,甚至咨询各个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


  网上的第三方理财平台显然服务没有线下银行营业厅来得周到,同时也不易被忽悠,不像网上一点进去钱就转进去了,甚至操作失误不见了,或者被人盗取。

  而线下银行营业厅办理财,白纸黑字可以一字一字的审查条款,且要签名才能生效,资金也不易被盗取,对于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安全无非就是这些。

  其实笔者也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会对银行那么反感?银行坑过你吗?如没有,请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再次强调,笔者不在银行工作,请不要进行个人攻击,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