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東麗—四合莊村

四合莊村

村情簡介:四合莊村,清光緒十年(1884年)建村,“文革”時曾更名防修村。有1060戶,4695人,除漢族外,有回族369人、滿族9人,耕地2831畝。東至中河村,西至新立村,南至邢家圈村,北至京山鐵路。

村名的由來

數百年前,四合莊所在地是一片荒地,雜草叢生,人煙稀少。清同治四年(1865年),通商大臣崇厚會同兵部尚書萬青藜上書奏明朝廷,請旨在此試墾水田。按《畿輔通志·詔諭卷》記載,奏摺稱:“寧河縣與天津縣交界地方,有荒地六七十里,曠無居民,地方廢棄可惜。查寧河縣所屬塌河澱、軍糧城等處,濱臨海隅,若引水灌溉,可開稻田一千餘頃,歲可稅稻米十數萬石,北地倉儲,近畿民食,均有裨益。”經勘察複議後准奏並頒詔諭批:“茲據萬青藜等勘明,海河北岸自邢家沽起(今津南區邢莊子)至臥河村止,開浚環渠,中開洩水渠一道,渠旁兩岸可開墾稻地五百餘頃,計須渠工約銀八千數百兩。此項銀兩準由崇厚借款興辦……”

同治五年(1866年),崇厚率軍隊在軍糧城以西開三渠(即現今的東河、中河、西河),分地成排,共分為五十六排,計得地五百餘頃。崇厚還親手製定認墾章程,規定:“認墾初年,每畝納水利銀八釐,每年遞加二釐五毫,加至十年,以三分水利銀為止,永不增加,並且頒發‘永遠為業’的證明。”隨後頒佈告示,招民認墾,開種稻田,至此排地形成,並因此而得名。

排地區片,以中河為界,當地百姓習慣稱中河以東為東排地,以西為西排地。排地界內分為四段:現小東莊一帶稱一段,現東大橋、流芳臺一帶稱二段,現新興村、大新莊一帶為三段,現四合莊、中河村一帶為四段。

自崇厚公佈認墾公告後,河北、山東以及周邊地區的農民,擔著筐揹著包袱,千里迢迢徒步來到現今四合莊一帶的排地,認墾種地,舉家落戶,安居立業。到光緒十年(1884年),已初具村落雛形。

因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其他地方的難民源源不斷地來到這裡認墾落戶,村子規模就越來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多,慢慢以姓氏為紐帶聚集而居,逐漸形成幾個不同姓氏的房臺,如曹家圈、毛家臺、白家臺、王家臺、吳家臺、劉家圈、大影壁(俗稱“大影背”)、高家臺、後房子。這些都是房臺,三三兩兩地散佈在西河的兩岸。

因為臨近西河,並且按序排段的話,四合莊村所在的區域為四段,所以村名最早叫作“西河四段”。1948年12月14日,東北野戰軍9縱隊25師(1949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軍136師)解放西河四段。1950年建行政村時,以“四段”的“四”字為首,合眾房臺為一莊,取名為四合莊村,一直沿用至今。

講述人:趙文德,89歲

劉樹彥,67歲 整理人:車 婧

四合莊村房臺的由來和命名

四合莊村村民從南到北沿西河兩岸定居,以姓氏為紐帶聚居,自然形成房臺。現四合莊村共有大小房臺10個,每個房臺的名字的由來都有一段歷史和淵源。

(一)曹家圈

曹家圈(後簡稱“曹圈”)位於四合莊村西南邊,東與西南房子為鄰,西與東楊場村接壤,南臨海河,北通津塘公路。

說到曹家圈的命名,它和民國時期的大總統曹錕有著密切聯繫。當時曹錕在現東麗區務本村、城上村、臥河村等村所在的區域擁有幾千畝土地,而曹家圈所在的地方只是曹錕大總統所擁有土地中極小的一部分,只有寥寥幾戶農戶居住,因為耕種的是曹家的土地,所以就以曹家圈來稱呼這塊地方。後來世事變遷,但曹家圈的名字已人人皆知,便自然而然一直這樣稱呼這塊地方。

(二)西南房子

西南房子位於四合莊村西南角,東北方向與四合莊中學及毛家臺相鄰,西和曹圈相接,南與邢家圈村遙遙相望,北依津塘公路。

在四合莊村剛形成,還被稱為西河四段的時候,西南房子所在的這片地方放眼望去全是稻地,其間散落著幾間土坯房,零星地住著幾家姓氏不一的農戶。因為位於村子的西南方向,村民們便習慣稱這裡為西南房子。

(三)毛家臺

毛家臺位於四合莊村的東南角,東與中河接壤,西鄰西南房子,南與泥窩村遙遙相望,北靠津塘公路。

民國時期,毛家臺所在的這片土地歸資本家毛殿臣所有,雖然毛氏家族不在此地居住,但當地的農戶因為耕種的是毛家的土地,便稱呼這裡為毛家臺或毛家溝,之後“毛家臺”這個名字逐漸叫響並廣為人知。

(四)白家臺

白家臺,簡稱“白臺”,位於四合莊村的中心地帶,西臨西河,東鄰中河化工廠、與中河村接壤,南接津塘公路,北與王家臺相望。在四合莊村形成初期,姓白的幾家農戶最早落戶在此地,因此此地被稱為白家臺。

(五)王家臺

王家臺位於四合莊村的中心地帶,西臨西河,南鄰白家臺,北接大影壁,東靠中河化工廠。

民國時期,四合莊村最大的地主叫王洪彬,他在此地落戶定居,並在此修建了有房屋數十間的王家大院,在當時頗為有名。因此,此地被稱為王家臺。

(六)吳家臺

吳家臺,簡稱“吳臺”,位於四合莊村的中心地帶,東臨西河,西接新立村地界,北靠京山鐵路,南與津塘公路相接。

住在這裡的大部分村民是回族,但和村裡漢族村民猶如一家人一般,和睦地生活在四合莊村這個大家庭中。在村莊形成初期,吳氏家族最早遷入落戶,形成房臺。村民便以吳家臺稱呼這塊地方。

(七)劉家圈

劉家圈,簡稱“劉圈”,位於四合莊村西北角,東接吳家臺,西鄰新立村,南靠津塘公路,北接京山鐵路。

民國時期,這一帶的土地都歸於明莊劉家鸞家所有,定居在此的農戶因耕種的是劉氏家族的土地,於是以劉家圈來稱呼這裡。

(八)大影壁

大影壁,俗稱“大影背”,位於四合莊村北,原居西河東岸,後逐漸發展至西岸,東與中河村接壤,西與新立村的土地相連,南靠王家臺、吳家臺,北臨京山鐵路。

1918年3月,奉系張作霖下屬的一支部隊駐紮此地,用土坯修建一段壁壘,供軍事打靶擋子彈所用。因為這段壁壘很像平常人家在大門前修壘的影壁牆,而且還是如此之大的“影壁牆”,因此當地的居民都把這片地方稱為“大影壁”。

(九)高家臺

高家臺,簡稱高臺,位於四合莊村東北方向,北靠後房子,南接大影壁,西臨西河,東與中河村化工廠相鄰。

村莊形成之初,幾戶姓高的農戶最早遷入落戶至此,因此便以高家臺命名此地。又因為當地百姓將高臺劃歸為大影壁的一部分,所以當地住戶提起此地會習慣性地稱呼“大影壁的高臺”。

(十)後房子

後房子位於四合莊村的最東北邊,緊挨京山鐵路。

村莊形成之初,這裡零散地蓋有幾間土坯房,住著幾家農戶,因為它在村中的位置整體比較靠後,故被稱為後房子。又因為當地百姓將後房子劃歸為大影壁的一部分,當地住戶提起此地亦會習慣性地稱呼“大影壁的後房子”。

講述人:趙文德,89歲

劉樹彥,67歲

整理人:車 婧

馬連良在四合莊演戲

馬連良是全國聞名的四大鬚生之一,是京劇馬派創始人。1958年6月27日,夏至節剛過去5天,村裡傳來馬連良率團送戲下鄉,要在四合莊演戲的消息。知道消息的村民無不歡欣雀躍,都想一睹大師風采。於是南至海河,北至貫莊,東至大鄭莊,西至萬新莊,周圍十里八村愛聽戲的人都紛紛湧向四合莊。

戲臺在區文化館大院廣場東頭,用木板搭起,北、東、南三面用席封閉,臺口朝西,是1956年從海河以南高莊子(時屬東郊區)遷至四合莊白家臺南的,西靠西河,與四合莊中學只隔一條津塘公路,地勢非常寬闊。

雖是赤日炎炎似火燒的夏天,中午過後,許多徒步行走的人們(當時交通尚不發達)就從四面八方奔向四合莊。偌大的區文化館大院擠滿了觀眾。下午5點多,區長張福安上臺熱情洋溢地致歡迎詞,感謝馬連良、馬富祿和張君秋等諸位名聲顯赫的京劇藝術家到東郊區來向農民兄弟們慰問演出。接著,是一身便裝的馬連良致答謝詞。

在數千觀眾報以長時間雷鳴般掌聲後,京劇《四進士》開臺了。由馬連良飾宋士傑,全國四大名醜之一的馬富祿飾宋婆,全國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飾楊素貞。觀眾們都屏住呼吸,用心地觀看,默默地靜聽。也有好事者到後臺扒著蓆棚的縫隙,看身體較胖且年歲已高的馬富祿赤膊揮扇驅蚊的滑稽場面。

散戲時已是晚上8點多,農曆五月十一的上弦月照著觀眾們走向四面八方,這是農村人終生難忘的一幕。

撰稿人:傅鳴山,83歲

津郊第一庭——四合莊人民法庭

1956年2月建立的四合莊人民法庭,是天津市郊農村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基層法庭,主要審理管轄區域內的一些民事、刑事案件。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社會時局動盪,四合莊發生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村民們通常關上門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事情,村中管事的和村子裡有威望的人會幫忙裁定一下。雖然大多時候問題會得以解決,不過終歸不是通過法律系統正規處理事情,箇中糾紛無法得到最終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逐步建立,村民們也逐漸學會通過正規法律渠道解決問題。但是東麗區人民法院需要負責管轄全區的各類案件,不能及時處理村民的所有訴訟。1954年3月,津東郊區法院(現東麗區法院)在四合莊等三個村莊建立巡回法庭,但因審判場所時常變動,對於有訴訟需求的村民來說仍有許多不便。

在同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確立了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分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與高級人民法院。1956年,天津市司法局依照《組織法》相關內容,批准在東麗區建立四合莊人民法庭,管轄區域共有21個鄉村。

四合莊村民對於人民法庭的設立既興奮又重視,因為這是天津市最早的基層法庭。村領導在鄉政府大院裡特地收拾好三間房專供法庭使用。村民們重新粉刷用作審判庭的屋子,置辦全新的桌椅,依照正規法庭樣式佈置房間,國旗、審判桌、紅布、標誌牌、旁聽席凳樣樣不少,有模有樣。四合莊人民法庭審理案件的效率很高,每月可結案几十件,因為辦公地點固定,給周圍村落居民帶來極大方便。

1956年10月的一天,著名法學家、北京政法學院(現為中國政法大學)院長錢端升,在天津市法院院長的陪同下來到四合莊人民法庭視察。錢端升對四合莊人民法庭的案件處理、工作效率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通過四合莊人民法庭,法律能走進廣大的農村地區,不僅幫助農民們解決了訴訟問題,也在普及法律文化上起到很大作用,更為天津司法機構的完善發展做出貢獻。

1957年“反右運動”開始後,四合莊人民法庭被撤銷。

講述人:張金鳳,91歲

劉樹彥,67歲 整理人:班 斕

四合莊中學

四合莊中學建於1957年,是津東郊區建校最早的中學之一。四合莊中學建校時約佔地5畝,建築風格為蘇式農村學校風格,其前身是中河小學附設初中班。

學校剛建立的時候,沒有校長,暫由從天津十七中學調來的語文教師李寶珠擔任教務副主任,主持學校工作。學校規模雖小,但建築設施較齊全,除教室、辦公室外,實驗室、音樂教室、圖書館、廣播室、醫務室、食堂等一應俱全。

不過畢竟剛建校,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有很多:沒有操場,教職工便利用課餘時間抬土填坑,平整校院,以作臨時操場;沒有教學儀器、教具,教師們便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因地制宜,製作出生物標本、地圖模型等一系列像模像樣的教學用具;家訪時沒有交通工具,教師們便步行,一往返便是十里二十里,很是辛苦但卻沒有人叫苦……

靠著這種頑強拼搏、自立自強的精神,四合莊中學一點一點地發展壯大起來,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講述人:劉樹彥,67歲

整理人:車 婧

萬眾一心抗洪災,共渡難關保四合

1963年8月,華北地區持續降下暴雨,天津市內各條河流上游大量洪水迅猛下洩,洪水很快進入到平原地區,直逼天津城區。市政府採取各種措施抗洪搶險,全民投入防汛抗洪之中。四合莊的村民全村出動齊抗洪。一部分村民依照市裡的指示,到馬廠減河大堤,加入開口扒堤洩洪的隊伍中,剩下的村民則到西河與海河交匯口的八一閘去加固堤壩。

四合莊原始的村落建在西河兩岸,西河是四合莊的小母親河,在邢家圈村附近匯入海河。持續多日的暴雨,使西河水位不斷上漲,對四合莊村的田地造成威脅。只有讓西河水順利匯入海河,才能保四合莊村渡過難關。當務之急是要保證海河的堤岸牢固,所以四合莊的部分村民到西河與海河交匯的八一閘現場,加固海河堤壩。

村民們到達八一閘時發現,洪水已經將閘附近的堤岸沖毀了許多,入海河口附近的形勢也很嚴峻。於是村民們聽從上級的指示,開始對堤岸進行加固補修。村民們身穿背心,腳踩淤泥,有的扛著木材,有的用草袋子裝土運到河堤,進行加固。雖然洪水迅猛,但是村民們修補的速度很快,暫時抵擋了洪水沖刷,不過一個嚴重的問題出現了:修補的材料將近用完。見此形勢,四合莊黨支部書記動員村民們,如果堤壩修補不成,村子就有被淹的危險,大家現在回到村裡把能用的材料運來,家裡還有能幹活的人也都叫來,大家一起把剩下的堤壩加固好,村子才能平安。

書記帶村民回到村裡後,帶頭把自家用來蓋新房的木材搬了出來。村民們也紛紛拿出自己家能用的材料,有一些年紀大的村民甚至拿出了棺材木來抗洪救災。當村民們回到八一閘附近時,人數又多了許多。除去支援馬廠減河的部分村民外,基本上凡是能夠勞作的村民全部彙集於此,投入到抗洪救災中。在全村的齊心努力之下,村民們終於保住了自己的家園。

當年為保天津,河北地區的一些村落做出了很大犧牲,那些村莊被淹沒的災民有一部分被分到四合莊村暫時安頓。村民們熱情地招待這些災民,基本村中每戶人家都住進了災民。大家同吃同住了幾個月後,災民們重返家園,但是兩地百姓結下的濃濃情意卻一直讓人難以忘懷。

講述人:趙文德,89歲

劉樹彥,67歲 整理人:班 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