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常規動力航母為什麼不做到10萬噸級?

衛青點兵


目前,美海軍滿載排水量10萬噸級的航母,是全球最大的航母,且全都是核動力提供推進。

迄今為止,人類最大的常規動力航母,是美海軍早已退役的小鷹號航母,標準排水量6萬餘噸,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採用4臺大功率的蒸汽輪機提供動力,20餘萬千瓦4軸推進,最高航速32節。

其實,小鷹號航母,就是一艘油老虎,離港出發外出溜達時,得多跟一艘載油船,就等小鷹號快沒油了,就及時供油,以便延續其航程。

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將小鷹號整成10萬噸級排水量,4臺蒸汽輪機肯定不夠用了,那麼就追加一臺,成了5臺蒸汽輪機,是否能達到32節的最高航速,肯定是要打個問號了。

最關鍵的是,小鷹號航母的油耗,將隨著增加1臺蒸汽輪機,而得以大幅度攀升,那麼小鷹號航母出港執行任務時,得再增加一艘油船,專門為其提供燃油補給。

因此,從經濟利益方面考量,10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是得不償失的,所以美軍10萬噸級的航母,就全上了核動力,捨棄了常規動力,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目前,也就美國建造了8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以及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其他國家都沒有過這方面的償試。

蘇聯最大的航母,是6萬噸級的滑躍起飛航母,中國師承蘇聯也建造了6萬噸級的常規滑躍起飛航母,但國產003號航母,非常有可能是8萬噸級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甚至都不排除直接上核動力。

中國是直接跨越能耗極大且使用不穩定的蒸汽彈射技術,一步到位電磁彈射技術的第一國,得感謝馬偉明海軍少將院士領銜的團隊的努力。

航母,不是單打獨鬥,不是一艘艦在戰鬥,而是編隊整體作戰,航母設計時,必須考慮到編隊的作戰效能,10萬噸級的常規航母,勢必導致油耗增加,動力不足,航速降低,影響編隊作戰能力的充分發揮,拖了整個編隊作戰能力的後腿,也將影響艦載機起降性能。

既然8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能夠建造,那麼放大艦體,將噸位達到10萬噸,也是可行的,關鍵還是能耗以及航速降低的問題。

所以就目前來看,航母常規動力的,最大也就8萬噸級了,10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航速上不去不說,關鍵還是能耗太厲害了,因此常規動力航母,也就止步於8萬噸級,這方面美國人的經驗和實踐,已經給出了非常完美的答案,確實值得我軍借鑑。


國平軍史


做到10萬噸級需要的蒸汽輪機我們還沒有,這是第一,第二是因為常規動力航母做到8萬噸級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再擴大到10萬噸級產生的戰鬥力提升效果已經沒有那麼明顯,就好比說小鷹號航母作為8萬噸級的航母戰鬥力已經非常接近尼米茲級航母了。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海軍有10萬噸級的航母,全部都是核動力航母,而美國海軍常規動力航母的巔峰就是小鷹級航母,8萬多噸的排水量,80架艦載機,載機數量並不比尼米茲級少多少,而且也是4部蒸汽彈射器,飛機放飛的效率和能力和尼米茲級也一樣,差距主要存在於沒有核動力反應堆,因此在大距離快速機動上不如核動力航母。


對於我國海軍而言,已經建成的001和002型兩艘航母都是6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正在建造的是8萬噸級的003型航母,因此我國海軍很可能也會把大型常規動力航母的噸位限制在8萬噸左右,並且以此為跳板,藉助核動力破冰船的項目,取得核反應堆和蒸汽輪機動力系統的連接技術,藉此機會驗證大功率的蒸汽輪機技術,才會在下一步的航母上使用核動力。


因此,我國海軍未來的大型核動力航母也肯定在8萬噸以上,而常規動力航母從節點上看也就止步於8萬噸級,或許這就是常規動力航母技術的極限了,10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自身的後勤和保障支持都成問題的情況下,又如何維持長時間的海外部署和戰場存在呢?所以,現在也沒有必要建造10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


海事先鋒


我是航空君,擅長解答軍事與航空領域的問題,下面我來說說下這個問題。

在美國開發尼米茲級超級航空母艦時就做過相關研究,超過8萬噸排水量,甚至達到10萬噸的航空母艦,繼續使用常規動力已經嚴重製約戰鬥力的發揮了。即使核動力在造價上遠較常規動力高,但在作戰使用中將會發揮更強性能。

製造10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並不是技術上無法實現的事情,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就設計製造了福萊斯徹級航母,為了起降重量重,滑跑距離長的噴氣式艦載機使用,突破8萬噸大關。在人們看來,下一代航母突破10萬噸很正常,而且民用的超級油輪大於10萬噸的比比皆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油輪排水量超過30萬噸,比航空母艦大上幾倍。但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是,美國的新一代航母時核動力的尼米茲級,排水量超過10萬噸,而最新的福特級航母,繼續保持了核動力推進。這說明到了這個級別,核動力較常規動力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首先,核動力大大減小了航母自身燃料所佔用的排水量。常規動力航母本身就需要大量燃料,推動10萬噸航母所需的常規動力系統每日消耗的燃料幾乎是天文數字,這對於航母編隊的補給造成沉重壓力。特別如果是戰時,航母經常需要全速頂風航行供艦載機起降,如果是常規航母,則燃料消耗更快,需要更頻繁的補給,這對於後勤的壓力以及補給損耗的時間,都會給作戰行動帶來負面影響。

另外,常規動力航母燃料所用的空間,也會擠佔航空部隊所需要的燃料和武器彈藥,繼續加大補給壓力,減弱戰鬥力的持續性。

再者,在10萬噸級航母上,可以使用彈射器供大型艦載機起飛,在電磁彈射器還未成熟的時代,蒸汽彈射器是唯一選擇。而蒸汽彈射器需要大量,且能夠持續供應的高溫蒸汽,在常規航母上這又是一個問題,損耗大量動力來產生和加熱蒸汽。而對於可以說是源源不斷的核動力來說,這個問題迎刃而解。而電子彈射器雖然是必然方向,但上艦過程並不順利,最先使用電磁彈射器的美國的福特級航母還在不斷調試改進過程中。


可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不是做不到10萬噸級,而是做到10萬噸級後戰鬥力明顯不如核動力航母,在核動力技術已經成熟的情況下,任何國家的超級航母都會選擇核動力。


航空君


因為沒有彈射器。決定航母載機數量的主要因素是放飛戰機的速度,而不是噸位!噸位只是用來匹配戰機後勤保養的數據而已(運載航空燃油跟彈藥)。

航母起飛戰鬥機是需要準備工作的,一般來說是艦載機起飛是採用4架一個批次,兩架起飛兩架準備。這四架戰機升空之後其他四架戰機再準備,這個時間大約要10分鐘左右,以此類推。然後在放出16架戰機也就是在準備放出戰機40分鐘後甲板上的戰機用完了,航母這時候需要從內部機庫取出庫存機,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0分鐘左右。因此折算一下,航母放出24架戰機需要的時間大約是100分鐘。也就是說,當放出第6批戰機的時候,第一批飛出去的戰機即將返程著艦了(滑躍起飛的戰機內部載油量不夠)。所以呢,非彈射起飛的航母只能保持24架戰機處於升空狀態,這是一個極限戰鬥批次的海航力量。

航母戰機著艦後重新掛載彈藥跟灌注燃油大約需要4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航母如果一直保持戰鬥狀態的話,到第40架戰機起飛的時候,第一批起飛的戰機又可以重新起飛執行作戰任務了。這也就是為啥我們的航母最大載機數只能是40架(戰鬥機)+10架(功能機)。至於美軍的航母艦載機數量多,那不是噸位決定的,而是美軍的航母採用彈射起飛,航母放飛戰機速度比我們快了一倍,美軍航母的最大載機數是80(戰鬥機)+10(功能機)。

所以呢,沒有解決戰機放飛速度的問題,航母造得再大也只是資源閒置而已。可以預見,蘇聯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將成為滑躍起飛的最大級次航母。


優己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就是動力的問題。因為動力是不能無限增長的,所以常規動力航母的極限就是8萬噸。

如果不明白,可以想一個自然的問題。在動物界陸地最大的是象,跑得最快的貓科動物是獵豹,而不是貓王,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心臟在起作用,所以不能無限增長。

回到航空母艦也是這樣,8萬噸的蒸汽動力機,要求最高航速30多節,這麼大的體積,動力已到頂端。而外界的空氣,水密度是不變的,水的阻力隨著航母體積增大是增長的,而且不是同比增長,而是曲線上升的。而且不是二次方,好像是4次方,所以動力是不能夠無限增長的。也就是說,動力的體積,動力的數值,核航母的體積和速度,當中有一個平衡值,就是8萬噸。

我沒有我這樣的例子,就是我們的051驅逐艦。由於是蒸汽輪機,這樣的體積比較大,功率和體積的比,比較小,效率是比較低的。所以在051C中的俄羅斯進口的S300只裝了48枚導彈。常規動力,都有這種情況,都不如核動力功率高。

於是,10萬噸航空母艦用了核動力,所以核動力航母也不是一直增長的,極限應該在12萬噸。這也是為什麼不做30萬噸的航母,而動用了飛機的助力起飛。30萬噸的航母,到30節,動力已經是我們想象不到的那麼大。至於停泊,靠岸,運作,都是其次的問題,都可以解決,而動力是不能解決的。



大志遠思想空間




首先我要明確一件事,航母並不是越大越好,甚至說如果噸位太大反而有不利因素。

第一,噸位太大,對艦船整體的設計要求更高,而這樣的技術要求並不是輕易就能達到的。

第二,十萬噸級航母,如果是常規動力,很可能就會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因為現代航母要求單位時間內戰鬥機起降頻次一定要高,從而彌補戰鬥機搭載數量少的問題,這就要求航母要有蒸汽彈射或電磁彈射裝置,這樣才能快速把戰鬥機送上天。

第三,隨著導彈技術的日新月異,航母越來越成為海上高價值打擊目標,噸位越大,目標就越大,而且機動性越差,更容易被擊中。

反之,因為我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因此我國的航母戰鬥群在近海參戰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像美國那樣拿著航母全球炫耀,全球威懾。而在我國近海,有七萬噸級航母戰鬥群嚴正以待,還有陸基導彈,戰略轟炸機等遠近火力交替支援,足以應對任何來自海上的威脅。

如果非要為了面子而追求大噸位航母,就必須使用核動力,而把核反應堆作為航母的動力裝置也有缺點:

第一,航母畢竟是用來作戰的,戰時會不會被擊毀很難說,一旦核動力航母被擊毀,發生核洩漏,就會造成嚴重的核汙染事件,這可不是好事。

第二,美軍核動力航母上的官兵被要求每天必須攝入足夠的番茄醬,因為番茄醬可以抵抗核輻射,這就說明核反應堆其實對人的健康是不利的。解放軍視死如歸,為了保衛祖國戰死沙場固然是職責所在,但是國家也不可能為了一個所謂的面子就不顧及解放軍官兵的健康吧。

所以說,我國建造七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也可以滿足解放軍的作戰需求。


毒刺劍客


再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是我國海軍70週年閱艦式了,到時候我國近十年來海軍裝備的很多軍艦都會亮相閱艦式上,特別是我國近幾年新建造的各種導彈驅逐艦、航母等都會亮相。大家都在關心的國產航母是否會趕在70週年閱艦式前服役並亮相(按照我軍傳統參加閱艦式的軍艦都是已經正式服役的軍艦)。說到航母了,大家對於國產航母和後續航母的建造情況都很關心,特別是在繼國產航母后建造的航母到底會有哪些變化值得大家關心,特別是大家最關心的下一艘航母會不會採用核動力系統?噸位會不會達到8萬噸或者10萬噸?






首先說一下我國將要正式服役的國產航母吧,目前該艦還沒有正式刷塗舷號和命名,所以大家仍然以國產航母稱之,這艘航母從體型參數來說和我軍已經裝備服役的遼寧艦差不多,都屬於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級別,之所以建造這艘航母是因為遼寧艦雖然是我國改建的,但是艦體結構並不是我們自主建造的,所以通過建造一艘相似的國產航母也能讓我們真正的掌握航母最核心也是最基礎的艦體結構的設計和建造經驗,併為以後改進或者設計建造噸位更大的航母奠定基礎。

目前全球常規動力航母噸位最大的就是美國已經被炸沉的小鷹級航母美國號了,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8.5萬噸,雖然其從噸位上來說和美國現役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還有差距,但是根據美國國會對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在航空實力等方面的對比結果來看,常規動力的小鷹級航母在艦載機出動架次上完全不屬於核動力航母,而且很多地方基本持平或者略有勝出,比如最核心的動力系統上,小鷹級採用的是4臺燃油鍋爐,總輸出馬力達到了28萬匹馬力,最高航母達到了32節;尼米茲級航母採用兩臺A4W核反應堆,總輸出馬力只有26萬匹馬力,比小鷹級還低一些,所以最高航速只有30節。所以建造8萬噸、10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不光是艦體結構的簡單放大即可,目前我國已經可以建造6萬噸級的航母,所以從材料等方面來說,建造一艘8萬噸以上的常規動力航母艦體結構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如不能研製出單臺動力7萬匹馬力以上的燃油鍋爐和汽輪機,那建造出來的10萬噸航母只能是空殼子。目前我國已知能夠上艦的國產蒸汽輪機最大輸出功率只有5萬馬力,所以從動力系統上來說還有技術需要攻關。如果採用數量更多的5萬馬力的蒸汽輪機雖然能夠將總輸出功率達到28萬馬力以上,但是數量過多的蒸汽鍋爐和蒸汽輪機不光會佔用更大艦體空間,同時也會增加動力系統的複雜性和降低可靠性(就像美國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採用了8臺核反應堆,但是到尼米茲級就只有2臺了)。




可能有人會說我國已經可以建造重型燃氣輪機了,就是那臺至今安裝在深圳熱電廠的R0110重型燃氣輪機,其最大輸出功率140MW,如果要建造10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只需要2臺就夠了。的確單純的以輸出功率來說的話的確合適,而且略有富裕的動力輸出還能夠將航母的最大航速提升一下下,但是R01110重型燃氣輪機並不能上艦使用,因為其本身就是為燃氣發電而設計的,和艦用燃氣輪機雖然很相似,但是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燃氣發電用的燃氣輪機最核心的是勻速長時間運行效率,而軍艦用的燃氣輪機需要面對不斷變化的動力響應變化,所以在一些基礎參數指標上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在10萬噸的重型航母上還是使用更為成熟的蒸汽鍋爐更為穩妥。像英國在自家的女王級6萬噸級的航母上採用了兩臺MT-30燃氣輪機,結果航母還未正式服役就已經顯明燃氣輪機使用在航母上還有很多問題解決。所以從動力系統上來說研製輸出功率達到7萬馬力左右的蒸汽鍋爐其難度絕對不亞於研製一座艦用7萬馬力的核反應堆容易。就算是建造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也需要研製單臺輸出功率更大的蒸汽輪機才行(核反應堆只是代替了燃油鍋爐,航母上的動力推進和電力供應還是需要蒸汽輪機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





再一個航母的噸位不是隨隨便便決定的,航母噸位的大小和甲板、機庫等設計都是由艦載機決定的,畢竟航母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移動的飛機場。首先是要確定採用體型多大的艦載機和艦載機的搭載數量,然後根據這些參數確定甲板和機庫的參數,這兩個決定了航母的出勤效率、放飛架次和機庫、甲板的調度效率。等甲板和機庫參數確定後,再根據這些參數確定艙室佈局的總體設計,最後再根據艙室總體設計決定噸位的大小和所需的動力系統參數。所以建不建造10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首先要看採用哪種艦載機,再有就是看配套的動力系統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等,畢竟航母屬於很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會影響全局,也有可能根據我們的需求最後建造出來的航母滿載噸位只有8萬噸,但是在作戰能力方面完全不亞於10萬噸航母。


其實大型航母採用核動力要比常規動力更為合適,雖然常規動力建造成本更低,但是從航母的全壽命使用成本來說,核動力航母只比常規動力航母高30%左右,但是帶來的性能上的提升卻是巨大的,所以這也是美國當初為什麼要建造和小鷹級作戰能力相似但是貴的多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原因之一。再一個從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在艦體結構優化設計和編隊全球作戰來說,核動力航母都更佔優勢,比如核動力航母沒有常規動力航母必須有的煙囪,而且核動力系統啟動速度塊、可以一直長時間運轉而不需要停機休息,再一個核動力航母艦島體積更小而且沒有排煙,所以對於艦載機降落來說干擾因素更少,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另一原因之一。



最後評價一艘航母的作戰實力並不是看其採用哪種動力系統和搭載了多少架艦載機?而是看航母搭載的艦載機的性能和航母的調度效率,比如為了保證航母甲板和機庫的調度效率最高,對航母所搭載的艦載機的數量需要進行限制,畢竟數量再多,不能將這些艦載機在規定時間內放飛也是白搭。而且核動力航母相比常規動力航母有著更多的發展潛力,比如未來可以為核動力航母增加電磁武器、激光武器等這類耗電大戶,但是常規動力航母就吃不消了。所以我國未來建造8萬噸、10萬噸的航母肯定是核動力無疑,畢竟我國已經開始利用建造核動力破冰船來為核動力航母驗證動力系統。



魑魅涅槃


1.成本問題,大家都知道要造大型航母是需要很多成本的,一般國家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會下血本的。

2.動力問題,我國遼寧艦是滿載排水量:67500噸,他採用了4臺TB一12蒸汽輪機,TB一12的前身是TB-8,而TB—8正好是國產051型驅逐艦的主機,國產型號為453型蒸汽輪機。TB-8的功率是36000馬力,當年旅大級驅逐艦採用2臺TB-8蒸汽輪機,達到了38節的罕見高速,TB一12的功率則為45000馬力,所以說動力不足,造出來也是沒有用。



3.就是我國的技術問題還不是很完善,比如說防核系統,雷達探測等。


浪子阿BIN


現在就是練手兒,終極目標是核動力、電彈。中國前出上千公里仍然是有島,也就是說越菲家門口一百公里以外也是我國的疆域,常規的自持力低後勤依賴性大看護這麼大地盤很費力。十萬噸級核動力早晚得上,目前的情況是本著早下手早練兵多積累經驗的思想,小步快跑。百年的海軍急不得也太快不了多少,盲目追求高大上不僅在技術層面上面臨風險,從現實需求上也沒急到那個程度,完全可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發展。將來我們海外利益越來越多,一帶一路靠外交部口水是保護不了的,到那時海外基地、大航母的作用才真正顯現出來。


荷角停蜓


中國的航母處在發展初期階段, 地勤人員、 艦載人員、飛行員、艦載機及配套設施都是從無到有,一步一步發展壯大。10萬噸級的航母建造費用高,建造時間長,不利於維護保養和海上訓練。

中國海軍的任務是近海防禦,多次強調不搞軍備競賽,不追隨美軍。平時海軍完成日常訓練,護航任務以及撤僑就可以了。10萬噸的航母開去護航和撤僑,就有點呵呵了。


中國製造在國際上一直是物美價廉,武器裝備也不例外。003航母常規動力加電磁彈射,性價比超高了,出口型航母初見端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