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中國的風水學源遠流長,自從河圖洛書問世,數千年來歷代地理大師不斷湧現,其典籍著作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在發展過程中,風水學逐漸形成了兩大宗派,即形式派和理氣派。形式派注重巒頭方位組合上的信息,理氣派堅持時運生克方面的原理,兩者互為表裡,各有所長。

中國風水術起源古老,源遠流長。但是,在唐代以前,風水只是封建帝王的專利,民間鮮見流傳。據歷代師承口傳,古代帝王召集全國各地風水名師三千多人後經篩選留三百多人最後再次篩選定87個風水名師彙集京城寫各自所學精華,匯成一書。其中一先生私心欲偷書出禁,被發現遭斬。餘86個名師將所寫彙集一書。至唐末內亂,楊公趁亂將書偷出。後慢慢流傳民間。風水術,自古擁有“帝王之術”的稱號。例如,在唐代,封建皇朝對術數實行嚴格的控制制度,不允許風水術在民間私自流傳。例如,趙匡義繼承皇位後,即於太平二年(公元977年)下詔:“天文、相術、六壬、遁甲、三命及陰陽書,民間並不得私習,若有蓄者,限沼到一月,悉從送官。限外不送及違詔私習者,悉斬。有能告者,賞錢十萬。”所以,那個時候,風水之術在民間鮮見流傳。

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管靈臺地理事的楊筠松在黃巢攻破京城後,來到贛南的興國三僚村定居帶徒傳授,堪輿學才開始逐漸流傳民間,開始僅流傳在江西省的南部(現在的贛州市一十八個縣市)內,以後逐漸擴展到閩、粵、桂、湘、浙等省,進而流傳全中國。

中國風水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諸多的流派,在中國五術中,以風水術的派別最為繁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公開打出名稱的風水流派達三百多個之多。各個流派的理論、術語、操作技術等

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看待和剖析風水的角度各不相同。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是屬於為了自己出名,將東拼西抄而來的東西命名為自己的東西,出現了諸多“某氏風水學”的招牌,細看其中的內容,並沒有完整的理論和操作體系,基本上是屬於大雜燴式的內容。

楊派風水

楊派風水又稱江西派、巒頭派、形勢派,是以楊筠松、曾文遄、廖禹、賴文俊四公理論經驗為基礎,歷經各代發揚光大流傳而成的風水門派。它的核心理論是講“龍、砂、水、向、穴”五字,所謂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此派一度盛行神州大地,最適合在山野平洋為人尋地立穴和陽宅開基。因為道術高深,救貧無數,其創派祖師楊筠松先生被後人尊稱為楊公,世間也廣為流傳“楊公救貧一勺水”的說法。

三合長生

三合長生派是楊派風水的一個分支派系,與正統楊派風水相比,其獨特性有四:一是以地盤正針二十四山正五行論行龍、定山向,二是以人盤中針二十四山配合二十八宿論撥砂,三是以天盤縫針二十四山論納水,四是以天盤縫針雙山五行納水定生旺墓絕之吉凶。

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玄空飛星

玄空之“玄”即“統一”之意,玄空之“空”即“空間”之意。玄空風水大意是指用時間、空間、能量互換方程式,根據陰陽、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五行及一至九星數去勘察陰陽宅風水。玄空風水源遠流長,歷代大師層出不窮,蔣大鴻、章仲山、溫明遠、王亭之,現流行於世的《沈氏玄空學》是其中一脈,影響可謂風靡一時。玄空是典型的理氣派,但在具體運用上還是強調理氣與形勢結合,是一種很成熟的學問。玄空風水要點有三:一是排龍立穴,二是飛星布盤,三是收山出煞。

八宅風水

八宅風水由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所創,以八卦配八宅,強調宅命配合,屬理氣派。東四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此為八宅派的原則。現在的八宅派始於港臺一些風水家,後傳到內地,大眾的觀點認為此派雖簡單易學但卻效果不顯,其實這是個錯誤。八宅派深合易理,奧妙無窮,但真正得其真傳、掌握精髓的人卻寥寥無幾。有行內人士對此派不以為然,說明他們思想侷限,還沒有領悟到風水的真諦。

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金鎖玉關

金鎖玉關四字相當神秘,顧名思義就是用金的鎖玉的匣收起來的意思,表示此書定貴不可多得。它的理論源於先天河圖、後天洛書,強調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先後天通氣、先後天八卦配合來推算陰陽宅的吉凶禍福,真正達到了陰陽不外河洛之理,配合不離八卦之法。金鎖玉關以簡單實用著稱於世,它斷事的準確度超過任何風水門派。金鎖玉關又稱過路陰陽,只要你掌握了這種方法,在為人斷陰陽宅時,不用羅盤,只需在陰陽宅四周轉上一圈就可斷出該陰陽宅的吉凶禍福,一目瞭然。金鎖玉關本質上也是巒頭形勢派的一種。

命理風水

命理派風水雖是當代興起,其實自古有之。此派強調以個人命理為準,推出命主喜忌神。具體調理時注重尋找對應位置,之後對宅子的相對空間進行能量放大或抑制,從而達到改運目的。由於它是針對某一個人的而不是一家人一族人,所以起效快,特別靈驗。毫不誇張地說,命理風水在效果和速度上其它任何流派都無可比擬。

風水形派四大祖師: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

楊筠松

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後人也稱為“楊救貧”。竇州人。生於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於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楊筠松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楊公仙師祖籍山東竇州府,父名淑賢,剩三子,長曰筠翌,次曰筠殯,三曰筠松。楊公仙師名筠松,字益,號救貧,生於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時。幼習詩書,一覽無遺,十七歲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祿大夫之職,掌管瓊林御庫。至四十五歲,因黃巢之亂,志欲歸隱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術。因為其用地理風水術行於世,是貧者致富,所以世人稱其為“救貧”先生,後人由此也稱其為“楊救貧”。傳說楊筠松一生致力於風水之術,扶危濟困,晚年卻不幸為政客所害。在他所處的時代,唐帝國已經衰微,諸侯稱霸。統轄虔州(今江西贛州)的諸侯是盧光稠,他早有獨霸天下的野心,於是自立為王,號稱盧王。盧光稠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便請楊筠松為其卜天子地,卜得後,將其母改葬。在答謝楊筠松的宴席上,盧光稠問楊救貧還有天子地否?楊筠松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盧光稠不願別人也得到天子地,與他爭奪天下,於是在酒裡下毒。楊筠松察覺後,立刻帶著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藥口壩,便毒性發作,楊筠松問弟子曾文辿此處何地,曾文辿說是藥口,楊筠松嘆道:藥到口死矣!仇不可不報也。臨死之前告訴曾文辿遊說盧光稠在贛州磨車灣安裝水碓,十字路口開鑿一口水井,則世世代代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詢問其中的奧妙。楊筠鬆解釋道,磨車灣安碓,單打盧王背,十字路口開井,盧王自縊頸。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鑿井,在風水上破了贛州的“天子氣”,制煞了盧光稠。後來盧光稠果真背長癰疽,疼痛難忍,自縊身亡。盧光稠(840—911),諱定國,字茂唏,一字茂熙,出生於虔州(今贛州)虔化縣清音裡(今寧都縣麻田)盧氏望族,漢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將盧植的裔孫,是唐朝末年贛南農民起義的領袖,世稱盧王。他在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擁兵起義,並很快佔據虔州,自任刺史,從此開始了他在虔州26年的統治生涯,成為贛州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首領。同時也是歷史上一名治理開發贛南成績卓著的功臣,也是贛南客家民系的早期傑出英雄人物。楊筠松國師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 天地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 ,據楊筠松國師記載,大門張貼此對聯風水好。

曾文辿

曾文辿是楊筠松弟子,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縫輿,號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於唐大中甲戌歲(854),卒於梁貞明三年丙子歲(916),享年63歲。其父曾德富。兄文遄、弟文迪,文辿排行第二。曾公幼習詩書,熟究天文經書,黃庭內經諸書。隱居雩都黃龍寺時,緣遇楊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鳥,遂得堪輿大道。三僚曾氏開基祖,也是楊救貧的首座弟子。楊救貧雲遊天下,本無意駐足,但曾文辿卻想找一塊吉壤定居。有一天,曾文辿發現三僚這個地方不錯,就告訴師傅楊救貧說他找到了一個“前有金盤玉印,後有涼傘遮蔭”地方,如果住下來,子孫可以世代為官。楊救貧過去一看,果然是一塊山環水繞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間有一座長條形的石峰,盆地後部有一棵涼傘形的松樹,樹下是一塊圓形巨石。他告訴曾文辿說:“這裡果然是我們堪輿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羅經吸石,後有包裹隨身,住在這裡,子孫世世代代端著羅盤揹著包裹出門。”楊筠松和他的二個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間搭茅棚居住,他們把茅棚稱為“寮”,師徒仨人是三座茅棚,附近的人們就把這裡稱作“三寮”(現在寫作三僚)。曾文辿原是于都肖縣(今于都曲洋鄉)人,自幼讀書,原想通過科舉仕進,因逢戰亂,隱居在於都縣黃檀寺讀書,不問世事,後偶遇楊筠松先生,羨其學問,遂拜楊公為師,隨其學習堪輿術。他將全家遷往三僚村定居時,楊救貧特地為徒弟擇址定向。

曾文辿和劉江東都是楊筠松弟子。劉江東,字淵則,又名七碗、添碗、晚年號劉白頭。江西省于都葛坳上老人,生於大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 其時楊筠松因黃巢破京城,避難江南,應江西虔州(今江西省贛州市)節度使盧光稠之請為盧光稠葬母,任盧光稠參軍的劉江東崇慕楊公堪輿神術,遂與同鄉曾文辿拜楊筠松為師,從遊其門。劉江東是楊救貧先生的主要傳人和楊公堪輿理論實踐的主要記錄者之一,為楊公堪輿文化的繼承和傳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著有《三寶經》一書傳世。劉江東傳道,不拘姓氏,好學者則傳之。劉江東去世後,葬在上老村下山虎形,,與其父同葬,墳墓至今保存完好,惜其後人重修墳塋時誤改了碑向,墳墓右側已生白蟻。劉江東故鄉、廣東豐順等地還保留有劉江東所勘定的陰陽宅,至今乃興旺發達。

廖金精

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自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其為廖金精。相傳他年方十五,已經精通四書五經,鄉人稱其為“廖五經”。

唐末兵荒馬亂,科舉不繼。廖瑀的爺爺廖三傳擅長堪輿,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轉而研究堪輿之術。楊救貧在興國、寧都、于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楊筠松相遇於虔化,起初他不服楊救貧,年輕氣盛,屢屢與楊公斗法。有一次,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堪定一個門樓位置。廖金精預先用羅盤定準了方位,並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後,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裡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中了銅錢中間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公,虔誠地拜楊公為師。

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東山壩。為早晚追隨楊公,他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後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對聯“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就暗寓了這個故事。廖瑀著有《懷玉經》、《俯察本源歌》、《一盞燈》等著作傳世。

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賴布衣

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自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生於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1126年間)。賴布衣,曾任國師之職,後受奸臣秦檜陷害,長期處於流落生涯中。賴布衣的足跡幾乎踏遍祖國大地,憑著精湛的堪輿理論於與技術,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風水大師”的名聲不脛而走。香港、廣州、英德(大灣鎮布心井村)等城市都是由賴布衣堪定選址。傳說賴布衣所著《青烏序》剛剛脫稿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後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又有傳說孫中山先生的祖墳也是賴布衣堪定的。後來賴布衣看破紅塵,遁隱山林,長與青山白雲為伴,不見其蹤。賴布衣被尊稱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賴布衣故鄉的“布衣祠”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旅遊景點,前來瞻仰的香港同胞絡繹不絕。傳世有《催官篇》等。香港電視劇《賴布衣》,1983年上映,是一部古裝神話劇。

瞭解更多風水八字知識,關注作者往後更精彩!

中國風水都有哪些流派?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