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末年为什么没有人能挡住清军?

司马公昭


明清之间的战争,是相当复杂的。而导致明军无法在野战中战胜清军,也是具有多方面因素的。

很多史学家都把发生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作为明清战争之中的开端和分水岭。而这一次战略决战,以明军完败为结局,清军,或者说后金八旗一战成名,自此野战明军再无胜绩。

而之所以形成这个的困顿局面,双方之间十余年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关联。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战争对决之间,决定胜负的因素之中,政治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后,他将所有女真人迁徙聚拢于一起,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而这种制度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其一,全民皆兵。女真受限于人口的发展,不可能拥有独立的大规模的军队,所以为了形成一支保持优势的精锐,努尔哈赤充分利用了女真人游猎的生活习气特点,将全族之青壮都合编城军队,分属于自己的儿子和亲信们,如此一来,每一次发动战争,其战争动员就极具煽动力,因为战争是女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法。这样的部队,打仗不是为了拿工钱,而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发展。所以女真军队战斗力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来,他们本身就是从小成长与险恶的白山黑水中,除了种地之外,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与野兽搏斗,单兵素质极高;二来,女真人拥有比较统一的价值观,他们的战争,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进攻,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防御的,唯有以战争来掠夺才能过上好日子,谁又不想过上好日子?

其二,解决了经济后勤困难的问题。女真士兵自带干粮,自备马匹,自带武器,然后集结之后,无需长期专职训练,就能投入战争。战场是他们最好的军事训练。这种组织模式效率很高,而且不需要国家财政的后勤支撑。而在不需要国家财政的投入,就不会存在鸽派鹰牌的区别。八旗旗主与大汗努尔哈赤之间,相对权力集中,战争意志坚决,不存在拖后腿的问题。

其三,战争的红利,对于中原军队,战争胜利之后的红利与普通士兵没有关系,同时战争红利也是朝廷财政的一大笔费用支出,往往一场战争打下来,耗费极大的同时,却又并不能使得军队更加具有凝聚力。而对于八旗军队而言,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自带干粮,没有人给他们开工资,收益完全取决于赢得战争后能抢到多少。他们对于战利品的分配,能够做到比明军更高的公平度。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不仅仅是士气和信仰,更重要的还是利益。如果一场战争打下来,大家都是赔本卖吆喝,谁还愿意用命来拼搏?

而反观明军,制度已经固化,阶级分化严重,政治上的纷争,不仅仅导致对战争投入有限,而且最关键的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班子,所以明军内部因为政治存在了许多的问题。

其一 、党争严严重拖累军队指挥系统。明朝政府到了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党争局面。如果只是单纯的政见之争,对于政府而言也能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明廷的党争已经逐渐沦为利益之争,赤裸裸的党同伐异,由此导致了整个政治生态的失衡。这种情形在对外战争中尤为明显,一个优秀的将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政治站队,但无论他站那一边,他的政治生命都会迅速的终结。但往往因为党争,在择帅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极其容易出现将帅们在外出征,还要面临险恶的政治斗争。同时,重要朝廷对于战争的盲目估计,导致整个战略在执行过程中急于求成而忽略客观实际,最终导致将帅指挥失误。

其二、臃肿的军事制度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明廷的军事制度,到了明末,卫所军彻底沦为了中上级军官的佃农,这些军队不但战斗力低下,而且还在战争中极其容易拖后退,一旦战事失利,卫所军慌忙溃散,致使战争彻底失败。同时,朝廷还需要用庞大的军费和土地来支撑各地卫所军,这种空耗国家财政的军队,长期以来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使得朝廷无法下定决心取缔。而在明廷中后期出现的募兵,虽然战斗力有所提高,但是装备、训练跟不上,同时在军饷被各级官僚克扣,导致士兵作战积极性不高,单兵素质明显低于清军。

其三、军队后勤与抚恤赏赐的问题。明廷在后期财政逐渐趋于崩溃,这种局面由税收制度改革的不彻底,以及长期重农主义和官商勾结逃税等诸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因为涉及到执政者的切身利益而无法进行改革,由此就导致了军费的支出存在极大困难。明廷征伐后金,往往动员的军队数量十分庞大,这些士兵除了长期镇守九边的精锐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征调的军队。庞大的军费开支加上官员腐败的情况,使得士兵的物质保障极差,在士兵阵亡后,其抚恤也十分不到位,而胜仗之后的赏赐也被克扣得差不多,从而使得士兵们并不具备舍生忘死的战斗情怀。

综上对比,清军是一只具有活力而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又拥有一个执行力极强的指挥系统,而明军无论哪个方面,都无法使得军队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发挥出一个大国实质上的军事实力来。从而导致明清之间的战争,最终以明廷灭亡而彻底告终。


青年折缘


原因很多。既有天灾,也有人祸。人祸是根本原因。

第一,李成梁养寇遗祸。

大家可能不知道,努尔哈赤曾经做过李成梁的书童,义子。在李成梁手下担任过中级军官。李成梁长期担任东北明军最高指挥官,为了一己私利,对女真各部剿而不灭,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建州女真部不断壮大。

等到1592年,明军援朝抗日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拥有“马军三四万,步军四五万,皆久经战阵。”实力已经超过辽东明军。

第二,明军的军事变革不成功。

明军是东亚最早大规模装备火器的军队。这样主动的军事变革,导致明军越来越依赖火器,后来已经到了没有火器就不会打仗的地步,基本丧失近战肉搏的能力。

由于明军的火器质量极差,又缺乏大口径野战火炮,所以难以在野战中,往往一触即溃。完全丧失野战能力。

第三,皇帝昏庸。

崇祯皇帝是个急脾气,战略上不懂的收缩缓冲,战术上不懂得稳扎稳打,完全沉不住气,一次又一次催促还没有准备好的明军进行决战,一次又一次让明军去送死。白白赔掉了明朝最后一点家底。松山大战,大凌河之战,潼关之战,无不如此。



如果崇祯能够认清形势,放弃东北,收缩防线,以空间换时间,十年恢复,十年发展,等到兵精粮足,也许还有中兴的那一天。

第四,经济崩溃,财政崩溃。

明朝末年,灾祸不断。朝廷赋税又特别重,民不聊生。经济已经崩溃,财政极度紧张。没有钱,没有粮,怎么打胜仗。

第五,明末缺良将。

假如戚继光还在,假如李如松还在,满清无论如何入不了关,农民军连一年都挺不过去。假如有岳飞在,只要皇帝不瞎指挥,两年就能平辽。根本用不着五年。即便是清军入关,明朝退守江南,只要有一个岳飞,大明还能复兴。可惜,时无良将,使华夏沦陷。


明末真的太缺良将了。李定国一人,就能守住西南半壁,可惜天不予时。李定国英年早逝。

一般的武将不是军户出身,就是武举出身,这些人好勇而无谋,贪财而忘义,这帮人是靠不住的。作为统帅的文官,又不通军事。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


上将嗳福斯


在明朝的时候经常明军和八旗军的战争往往明军都占不了上风,每次都是明军输。可以说明军都没有什么战斗力,就算是有也是通过从后面袭击八旗军才赢的。其实每次战争的过程当中,明军的装备和人数都要比八旗军好得多得多,但是为什么总是输呢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也不能说明军的战斗力不强。在之前明军的战斗力是非常的强,还取得了很多的胜利比如说朝鲜之战等等。这才过了十几年,为什么明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了呢?其实有很多种原因。而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在十几年前国库是非常的饱足的,士兵们不仅装备好而且吃得好睡得好,打起仗来自然是有精神头,战斗力就不用说了更是一个比一个的强, 每天吃饱了喝足了上了战场自然有劲儿,而且打了胜战之后,还会有不少的银子赏给自己,这样的战争打起来怎么会没有精神呢。

不过这十几年之后国家的经济就不怎么好了,不仅仅是人为的天灾也是经常不断,打仗的时候也是一个比一个怂,像以前打仗都有赏银什么的现在打仗别说赏银了连正常的工资都发不了,每天都是这样根本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战士们打起精神如果上了战场怎么会打得好,那么国力经济为什么不好呢?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朝廷里面内部大臣不团结,不同心都是相互的你怼我我怼你,而且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没有愿意为国家着想的,如果一个朝廷里面都是这样的大臣,那么国家怎么能发展的起来呢。

所以当敌人入侵的时候,明朝直接就选择了投降一点儿战斗力也没有。其实如果想要战士们打好仗,想让他们为国家做贡献,如果就像以前一样时不时就会有银子赏给他们福利也比较好的话,不用说他们也会比谁都做的贡献都大,如果老是克扣他们的工资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肯定谁都不愿意卖命。


历史真鉴


明朝末年为何没有阻挡住清军进攻?


应该说,明朝不是毁灭于清军,而葬送明朝的是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清军入关前,李自成、张献忠已经把明朝打得国力耗尽,分崩离析,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于北京景山悬树自尽,明朝灭亡,李自成已经建立“大顺”农民政权。


当时,李自成是有实力能够抵御清军的,若联手镇守山海关的拥有重兵险关的明总兵吴三桂,还应该是有胜算的。

李自成招降吴三桂不成,前往征讨,而吴三桂勾结清军,侧后夾击李自成,李自成不敌,致使唯一可敌清军的李自成溃败,清军长驱直入,策马江南。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先将女真族人统一编为,以旗帜颜色划分黄、蓝、红、白四旗,后又增加镶黄、镶蓝、镶红、镶白四旗,旗帜镶边以故得名。八旗,为军政合一组织体系,战时为兵,平时生产的单位。

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因而称为满八旗。但是,满清欲进军关内,入主中原帝国,仅靠几百万满族人,对抗几亿汉族人,显然力量不足。

怎么办,首先,将盟友——蒙古族,编为蒙古八旗,增加军事力量,主要是卫护北疆。

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力量还是不足,于是,又将收降的汉人军队,编为汉军八旗,扩充军事力量,并为南下的主要作战力量。

实践证明,清军南下征服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及南明政权,主要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孙可望等汉军冲锋陷阵为主力的,因而得清廷赏识,全部授封王爵。


z山海


任何战争,胜负的关键无外乎三点:第一,军队的战斗力;第二,对资源的合理运用,这个资源大体上包含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第三,就是组织能力强弱。

其实以这三点来看明清易代就很好理解。战斗力方面我不想多说了,清军大部分情况下人数上都不处于绝对优势,尤其是在入关前还经常以少胜多,萨尔浒大战、松锦大战就是一个例子。仅仅引用一下《三垣笔记》里的记载——北兵入犯,连破数十城,无敢撄者。孙总督传庭亦云:“我麾下百战兵,为流贼望而胆落者,遇北兵辄股粟。偶一日,与北兵隔河相望,我兵云:‘吾淫若妻女。’北兵大笑,驱营中妇女百数十出,皆红紫成群,指与我兵曰:‘此若辈妇女,尽为人淫,反欲淫人耶?’语未毕,以数十骑浮渡,我兵数千皆走,如失魂魄,蹂践死者甚众。”

至于第二个方面,也可以从历史当中找到记录。比如说明朝接触红衣炮的时间远早于清朝,可是最后红衣大炮的数量上却是清军占优势。皇太极继位后着手组织仿制红衣炮并制造成功,并通过缴获和投诚来的部队充实自己的武器库,到了松锦大战的时候清军一次性出动了60门红衣炮参战,反倒是明军,仅仅16门红衣炮,在炮战当中被清军压制的死死的。再者,清朝入关前典型的小国寡民,因此往往更重视人才的培养与运用,典型的比如说范文程、张存仁等汉臣,他们熟知明朝的规章制度,参考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对自身进行改造,完成了后金/清政权由贵族军事民主制度向君主专制制度的转变。而孔有德、尚可喜等人的投诚,不仅为清军带来了大量红衣炮,还带来了熟练的炮手和工匠,而皇太极对这二人也不吝封赏。反观崇祯,明明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先不说17年换了50个首辅大学士,自身人才留不住,还在军费不济的情况下一再派部队出关送死,所以明朝不玩就真奇了怪了。

至于第三条,组织力强弱。还拿红衣炮来举例,松锦大战清军拉出了60门红衣炮作战,而清军在松山、塔山、锦州、杏山四处缴获的红衣炮一共才16门,其中还有多门被炮火摧毁。按照常理,国力、人力、物力都强于皇太极的崇祯为什么仅有16门红衣炮投入作战,这明显是组织力弱的表现。同样的道理,清军往往能够以少胜多也解释的通。比如松锦大战,明军移营结果变成溃逃,13万大军被六万多清军斩首57000余级,还有有数万人想从海上逃命却淹死在海里,仅有200多人从海上逃脱,而往宁远方向逃跑的吴三桂、王朴等人仅以身免,不得不说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黑色幽默。

正是这三点,清朝才能最终玩死明朝、南明和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完成了政权轮替。用迷信的话说,这就是天意。


北洋海军炮手


实际上就是一点,打不过。其余都是找的理由

满清有什么民心,没有,就是有也被多尔衮的剃发令和圈地政策毁灭了

中国之所以讲究民心,最初就来自于儒家

实际上为什么网上拼命说明朝灭亡与李自成,什么说假设吴三桂不投靠满清怎样怎样,前面理由是为了面子,后面就是为了意淫

再比如很多人对明史记载不利于明朝的就否认,偏偏对袁崇焕翻案接受的那么快,因为乾隆给了汉民族一个可以意淫的对象,一句话有利于明朝的历史,哪怕是野史都是对的,不利于明朝的历史,统统有问题

实际上明朝灭亡固然天灾人祸,但是大家想过一个问题吗?

换成任何一个王朝被歼灭,俘虏了五六十万之众,这个王朝会如何

明朝据统计光是辽东被杀死就三十万之众,其余从努尔哈赤七大恨起兵到皇太极五次入关,期间被杀俘虏伤残的数字,个人认为基本将明朝精锐军队歼灭一轮了

到了李自成占据北京时期,大家算算整个天下真正的精锐还有多少?

这里面除了吴三桂之外,也就南明的四镇和左良玉了,为什么南明收不住,大家自己查查南明军队组成,就是一些残兵败将拉起的民夫

实际上大家讨论的就不应该是满清能不能入关的问题,而是入关后为什么南明挡不住,假设不内斗能不能挡住,孙传庭就是最好的例子,最起码练兵还有年吧,而南明军队拉人,然后发个武器就是军队,这样的百万大军有什么意义吗

再说说吴三桂,其松锦之战扯下来的军队,其中真正的所谓关宁铁骑只有一万,同时吴粮草不足,军队数月没发军饷,实际上就是困兽山海关残兵

再说说北方,那些整天意淫大明综合实力的看清楚,整个北方剔除西北灾区,总人口只有四千多万,满清五次入关,李自成三打开封,东江镇残兵霍乱山东额,实际上这时候的北方从经济角度没什么价值可言

一句话满清入关后,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一定百分百拿下南方,第二,撤出关外

最后大明的南方实际上也出问题了,经济核心的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依赖于湖广提供

实际上明末仅仅只是财政破产吗?

不是,全国性粮食减产,其中西北西南最厉害,而本身粮食主产区的江南改种经济作物额,一句话明朝廷就是收得到白银,也没有对应的粮食

明朝亡于粮食总体供应不足

得粮食则得天下

皇太极为什么被称为高于努尔哈赤,在天聪七年到八年,满清的粮食基本可以自己了

明朝粮食问题怎么解决,解决不了,首先南方粮食供需平衡,之所以明末江南粮食不足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湖广捣蛋引起的,但是北方粮食问题你怎么解决


风中小草59



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会轻易击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有时候决定战争胜负乃至改朝换代的因素是复杂多样,势力大不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领头人是什么样的人物,如果领头人不堪一击,那么再大的基业也是如镜花水月一般。

明末清初清朝身为关外割据势力,面对同时期有统一天下之势的李自成之大顺、明庭正统延续南明小朝廷、张献忠之大西这三方势力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但清朝却笑到了最后由割据政权鱼跃龙门成为全国性政权,它成功的源头就在于是一只狮子带领了一群羊轻易击败了三只羊带领的三群狮子。

清军入关之际不说满洲八旗本部,算上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及其携带的家眷,满打满算也就是二十万左右,如果只是说精锐部队也就是八万左右最多十万,一方割据势力又以如此少的人口统一关内如此之辽阔的疆域,征服如此之多的人口。


清朝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当时天下格局不稳定,没有主心骨,它乘虚而入。

当时中国的局势极其复杂,笼统来说当时天下大势处于一个暧昧时刻,老的刚去(明朝灭亡),新的刚立(李自成之大顺,在当时天下大部分人认为大顺政权将是下一个全国性朝代),而且南方有明朝延续残余势力南明小朝廷,还有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四分五裂。

再说说当时的三方势力:李自成之大顺、张献忠之大西、明朝延续南明小朝廷。他们的存在不只是说明中国已经群龙无首和四分五裂,而且他们本身并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

像李自成拥有毁灭旧世界的能力,却没有守住了新世界的能力,不然也不会亡了明朝以后败亡的如此之快。而且他的成功拥有很大的偶然性,起义之初并没有显现出多少雄才大略,只是如同不死小强一般,而且因为明朝还要面对关外清军疲于两线作战,所以李自成多次运气好到死里逃生然后东山再起,但当他的对手换成清军以后便一蹶不起了,所以李自成根本没有统一中国之才。

张献忠与李自成同样是农民起义者,两人崛起的原因差不多。(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都是靠着明朝疲于两线作战时崛起的,本身并没有多大才能,只不过是乱世中靠运气火速崛起的一个草莽英雄罢了,一方割据之主都勉强,更不用说统一中国了。

南明小朝廷虽然是明庭延续,是当时最根红苗正的正统势力,但正因为它是明庭的延续,所以也延续了明庭的党争等内乱,一直是内乱不止,错过很多次大好时机,而且由于拥立藩王的血统问题,导致了其他藩王不服,看似拥有南方半壁江山,其实根本不堪一击。


关内三方势力没有统一中国之才,像是三头羊领导了中国这个大狮群。

相对于关内的三方矛盾势力,满洲军事集团经历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的草创与完善,已经非常成熟了。(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成熟的政权为其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而且入关时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也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具备统一中国的实力。

清军入关以后虽然精锐的八旗也就是最多十万左右,但清庭善于利用汉人降将,开始以八旗精锐为主再带上大批投降的汉军横扫中国,从而统一了中国。

再看看明朝没有灭亡时,虽然王朝末年朝廷机构腐败,而且人心涣散。但毕竟是一国的主心骨,所以可以勉强抵御清军,并且利用庞大的国家机器耗死了清之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哪怕清军三次绕道入关也无济于事。

而明朝一亡,偌大的帝国没有主心骨,各自为战。遇上高度团结的新兴满洲军事集团当然是节节败退,最后使清军逆袭成为胜利者。

所以说有时候表面上的数量多根本代表不了什么,没有领头人没有主心骨,很多时候数量多也只是个纸面数量罢了…


宋安之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决定胜负, 表面上看是两军对垒的战斗,但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二战初期,德国军队势如破竹,打的英法毫无招架之力,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军将所有重型武器装备和数不清的供给丢给了希特勒,裸身撤到英国本土,四年后,280万装备齐全的盟军部队再次登陆欧洲大陆,四年时间,英国共生产了4786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7420辆装甲车辆、147.6万辆其他车辆(主要是卡车)、22.6万门火炮和23.9万门迫击炮。在航空力量上,生产了17.7万架各型飞机,其中包括3.88万架战斗机、3.38万架攻击机、3.82万架轰炸机和1.26万架运输机。当年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英国海军甚至征用了八百多艘民用船只,仅仅四年时间,英国便制造了包括41艘舰队航母和护航航母、6艘战列舰、102艘巡洋舰、291艘驱逐舰、238艘潜艇在内的890艘各型主战舰艇。

所以,英军再次登陆欧洲大陆并彻底扭转战局并很快击溃德军,靠的不是哪一个将领的优秀指挥才能,靠的不是英军士兵多么英勇善战,而是期国内工业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这边是综合国力的具体提现!

明朝是不缺名将的,即便降将吴三桂,军事造诣一样相当强悍,他将努尔哈赤挡在宁远之外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是一名草包将军?但吴三桂终究还是降了,关锦防线终究还是破了,关键的关键在于大明朝已经没有了将战争继续下去的资本,即便边关将士以一敌百,但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吧?

所以说不论是谁,在外有强敌内无增援的情况下,即便不降,恐怕也不可能坚持太久,更何况还有可能面对两线作战。


读史梨树下


“明末没人能挡得住清军”这个问题要看怎么理解了,若单以军队及其统帅的作战能力而言,能挡得住清军的大明将领多了去了,只要守住关宁锦防线,拖也能把清军拖垮,再不济选一个守关能力强的将领守住山海关,清军依然没办法大规模入关,只能像皇太极那样,领着一帮人绕道蒙古来北京城下“打打牙祭”,吃饱喝足拿好,然后跑路,虽然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在辽东处于守势,但要清楚一件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军主力在1644年入关时兵力最多十二万,这其中包括了从萨尔浒之战后陆续扩大,收编的明朝降卒,也就是说,与明军在辽东打了二十多年的清军,其正规兵力也就几万人。几万人的部队能把几十万的明军打得不敢出城,确实很厉害,但兵力有限也是事实,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清军入关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清军入关已成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认为,明末没有人能挡住清军,不是将领的个人能力的原因,而是制度问题,明朝从建国,发展达到鼎盛后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明末已是千疮百孔,万历亲政后,接连废除了张居正的新政改革,国库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万历三大征后又将张居正改革积攒下来的财富消耗殆尽,明朝开始踏上了灭亡的道路,明朝内部党争不断,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加重了国内矛盾,尤其是崇祯上台后,民变四起,朝廷不得不四处派兵征剿,虽然前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成功剿灭闯王高迎祥,打的李自成仅剩18骑跑到大山里去了,但国家财富依旧掌握在各地地主豪强手中,老百姓生活依然很困难,不巧的是崇祯末年天下灾害频繁,于是起义再次爆发,而明军就是在这接连不断的内斗中损兵折将,所以曹文诏死了,孙传庭死了,周遇吉死了。

如果仅是内斗的话,这些农民军还不足为虑,可怕的是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辽东后金军虎视眈眈,还要分兵抵抗,在与后金兵作战中,杜松死了,刘綎死了,赵率教死了,满桂死了,卢象升死了,孙承宗死了,孔有德投降了,祖大寿投降了,洪承畴投降了,如果了解这些人可以发现,他们的战死或者投降不是因为他们个人能力有问题,而是大明朝制度混乱,党争不断,导致各路明军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统一的战线,这些将领,不论是指挥能力还是作战能力,都不逊色于后金将领,若不是朝廷腐败,明军双线作战,清军又怎能入关呢?

那么既然明军挡不住清军,问题又来了,号称拥兵百万,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明朝的李自成为何也挡不住清军呢?在我看来,连明朝政府都抵抗不住清军,农民军更不可能,因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战斗力实在低下,所以前期被孙传庭打的就剩了18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明朝部队军心涣散,而李自成因为提出的“人人有其田,无赋税,不纳粮”口号使得他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他可以失败十次,一百次而东山再起,但明军失败一次就很难翻盘,所以孙传庭最后还是死在了李自成手里,但这能说明孙传庭的军事才能比李自成的差吗?



李自成西安称帝后,开始进攻北京,这一路上除了宁武关遭受抵抗外,其余城池关卡几乎全部投降,大同总兵投降,宣府总兵投降,居庸关总兵投降等等,拱卫京师的几大关隘全投降了,还怎么打?唯一进行抵抗的宁武关守将周遇吉誓死守关,使李自成损失了七万余人,伤亡惨重,最后力战而死,李自成大怒之下,破关后屠城,所以李自成从西安到京师这一路走来,表明他们走的很顺且他们的战斗力确实很低。

而攻入北京后,李自成的思想还停留在农民思想的水平,根本没有一个夺取天下的大的战略战术,还是那个“迎闯王,不纳粮”,试问若不纳粮,百万大军如何养活?答案就是抢!抢谁?抢地主,抢官员,所以李自成没有处理好与地主阶级的关系,得不到地主阶级的支持,封建王朝的更迭就是一个土地重新分配的过程,你提出了“人人都有地,不纳粮”这就表明了地主阶级是你的敌人,也表明了农民只能是农民不能成为地主,土地得不到重新分配,思想只能停留在“打一枪,放一炮”,“打不过,就跑”的初级阶段,所以李自成成功惹怒了包括吴三桂在内的地主阶级,于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山海关一战,农民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对手却是当时最厉害的关宁铁骑和八旗部队,失败是在所难免。

一次失败本来代表不了什么,但失败的是李自成,就像上面说的,他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依旧拥有众多兵力的他京师不守,将诺大的北京城拱手让人,之后农民军见了清军跟当年明军见了农民军一般,潼关失守,李自成再次不战而退,弃守西安。如果此时他能联合南明一起抵抗清军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结果他退守襄阳,企图进攻南明,占据江南。结果就是又被清军一路追杀,跑到九宫山,被一个不知名的人给砍了。

所以李自成的部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人数众多,可是由于他和他的部下实在不堪大任,大好形势毁于一旦,也是怪不的别人。


还有南明,由于崇祯死后没有留下继承人,所以皇位的正统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导致南明政权也是一直在内斗,说实话,南明当时的局势比当年南宋的局势要好多了,但结局这么悲惨就是皇帝的正统问题解决不了,即位的几位皇帝都得不到南明朝廷上下一致的认可,内斗频发,皇帝的地位不稳固,又如何节制地方武将?所以拥兵自重的地方将领也是各自为战,不受约束,纵南明一朝,除了史可法在扬州跟清军打了一场硬仗,南明几十万的部队竟然从未组织过一次有效的抵抗,甚至还出现了左良玉率军进攻南京的内战!左良玉死后,他儿子率部投降清军,要知道左良玉部可是南明最强的部队啊!想想真的很令人愤慨。

所以综上所述,不论是大明军队,农民军还是南明军队,都有抵抗清军的资本,更不缺统兵的将领,但就是都没挡得住,有人说明末赶上了小冰河期和瘟疫,我不排除这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朝廷的腐败和内斗,当然了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有它的必然性,但内斗却是压死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是咸鱼,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咸鱼闲聊


明朝虽然经历了萨尔浒之败,元气大伤,导致关外丧失大片土地,松锦之战,明军彻底退守关内,在山海关一带抵御满清的进攻。直到明朝灭亡,满清还是没有入关,要不是李自成战略失误,使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说李自成与满清的决战可能不会失败。

清军入主北京之后,华夏大地分裂成几股势力,满清、南明、李自成残部、张献忠部等四大势力。

南明的势力其实在前期是最强的,因为南明南方经济基本上没有遭受到农民起义军的摧残,南明在南京也有行政机构,基本上只要天子登高一呼,加上平衡各方势力,安抚各地军阀,很有可能就可以形成与满清南北抗衡的形势,但是南明各方势力各怀鬼胎,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军队各自作战,被清军各个击破,到了后期,清军消灭南明残部基本上靠的就是南明投降的官兵,所以满清平定天下后期太多靠着南明投降的官兵(也就是绿营)。

所以说不是没有人挡不住满清,只是天下的官僚集团,武装集团已经心向满清,天下大势,已在不在明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