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誇群”面前,深圳為何“不好意思”?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深圳從不缺來客。

就在上週,高雄市市長韓國瑜、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相繼率隊到訪深圳,除與當地企業簽下“真金白銀”的合作訂單,深圳從小漁村變身大都市的發展思路、具體做法,也是繞不開的主題。(戳此回顧:《“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

梳理公開報道,皆是高度評價——

  • 韓國瑜說,時隔21年再見,看到深圳從小草變成大樹,完全改變,是非常驚人的成就。他特別提到前海,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完全是世界級的規範、世界級的接軌,“前海發展的思路一定能夠刺激我們思考”。

  • 王清憲表示,深圳是中國創新引領的高地,深圳的企業充滿了創新的活力。青島的發展,必須與深圳攜手,以深圳為標杆,打造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從哪裡學起?“最根本的一條,是深圳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不動搖、不停步。”

據“深圳發佈”今年1月的統計數據,2018年以來,已有19個省級黨政代表團、近20個地市一級黨政代表團到深圳考察交流,且普遍都由地方一把手帶隊,足見其重視程度。

當全國都在學深圳,深圳又在學什麼?面對眾人誇讚,深圳為何連說“不好意思”?

1

是什麼,讓深圳成為了深圳?

對於這個問題,青島媒體總結了四點:“不好意思”的深圳、“膽子足夠大”的深圳、總講“大白話”的深圳以及“不喜歡說不”的深圳。文中還提到,如果青島真能做到,“搞活一座城”並不遙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索全文。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青島日報》版面截圖

讓城叔尤為感慨的是,深圳這座國內標杆城市,沒有在“誇誇群”面前喪失清醒態度。

拿經濟總量來說,儘管2018年深圳GDP超過香港,當地官員倒顯得有些低調,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談及這一話題甚至連說“不好意思”。究其原因,是不想給外界造成“深圳全面超越香港的印象”。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相較而言,對於這次GDP排名變化,深圳媒體並未“濃墨重彩”地報道 網頁截圖

吳思康在接受採訪時直言,深圳在單位產出、全要素生產率這些更核心、更重要的指標上跟香港比還有很大差距,“更別說在營商環境、高端人才吸引、國際前沿的創新能力這些方面了”。

從幾份權威城市競爭力排名中,也可以清楚看到深圳為什麼會“不好意思”——

在中國城市排名中,深圳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首位,但其綜合效率競爭力指數明顯低於香港。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數據來源: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

再放眼全球,深圳綜合經濟競爭力已與倫敦相當,超越東京和香港,但綜合效率競爭力依舊錶現不佳。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數據來源:中國社科院《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2019》

總結起來,秉承“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在“效率”這件事情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2

說到深圳,似乎總繞不過香港。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把靠近香港的深圳鎮作為城市的名字,意味著它從誕生之初就要對標香港,對標國際一流城市。

對比來看,香港不僅經濟密度遙遙領先,宜居度也領先於內地城市,深圳需要學習和改進的,還很多。

“夸夸群”面前,深圳为何“不好意思”?

數據來源:城市宜居度指數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經濟密度為總GDP和城市城區面積比值,數據來源為2018中國統計年鑑。

如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兩大中心城市,二者的聯繫更加緊密,也更有利於深圳對標全球最高標準,拉長“長板”,補齊“短板”。

早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曾向城叔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世界級灣區,下一步努力方向是如何讓整個廣東達到與港澳相當的人均GDP水平、治理水平及國際化水平。

廣東如此,深圳自不例外。其中,以優化營商環境最為迫切——這可能是目前內地城市和世界先進城市之間的最大差距。

按照世界銀行每年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新加坡曾連續十年奪冠。2018年,新加坡名列第二,香港列第四,中國內地排名從上一年的第78位躍升至第46位。

早在去年1月,深圳印發《關於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20大改革措施126個政策點,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用吳思康的話說,土地、稅費、補貼等優惠政策,只能解決企業暫時的需求,對企業而言只有一時的吸引力。企業要發展壯大,還是離不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彼時,當地媒體報道稱,深圳從營商環境改革入手,“吹響了對標全球最高標準的衝鋒號”。

3

對標全球最高標準,深圳看向了香港、新加坡、紐約、倫敦、舊金山、東京、北京、上海等先進城市。

對標什麼?學習什麼?

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在城市治理、營商環境、法制建設中的成效,美國硅谷對科技創新研發的持續探索,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設、城市規劃和精細化治理方面的嘗試,等等。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還向城叔強調了一點,深圳需要加強基礎科研。

“在深圳,企業作為創新驅動主體,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較高,但同時這些成果往往都是具有商業價值和實用性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是‘短平快’的創新成果,深圳需要儘快補齊基礎科研這塊短板,否則可能對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在他看來,正在推進中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對深圳而言是一大利好。

當然,過去40年,深圳能夠創造“奇蹟”、成為標杆城市,離不開“人”。正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所言,“所謂承載力,不單單是指自然條件的客觀限制,也是跟人的能力、人的觀念有關的”。

說到此,城叔想起十多年前的一篇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洋洋灑灑1.8萬字,討論深圳該向何處去,引起深圳市政府和全國網友關注。時任深圳市市長於幼軍,不僅公開回應,還與文章作者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面對“市民對一些幹部不太滿意”的問題,于幼軍回答:

個別幹部讚揚聲聽多了、富裕了、優越了,小富則滿、貪圖享受。兵法說:驕兵必敗、哀兵必勝。我們現在就想打造一支哀兵大隊伍,繼續臥薪嚐膽、奮發有為、勵精圖治!

我以前很少說,但我今天可以告訴你:帶一支哀兵要遠遠好過帶一支驕兵。缺乏憂患意識、老以為自己是第一,這不好!這樣的隊伍沒有戰鬥力。所以我感謝你的文章,是再擊一猛掌。(據南方都市報)

或許,“不好意思”背後,是深圳投身市場化改革的經驗之談。所以,很多時候,當國內城市紛紛把成為“下一個深圳”當作對未來的期許時,更需要務實地看一看,腳下的路。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