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兒子能考上重點本科,你會建議他填師範類志願嗎?

Phy劉老師


如果我兒子能考上重點本科,我是絕不建議他填師範類志願的。原因且聽小徐老師分析一二:

一、當老師薪資起點低,且沒有晉升前途。

目前師範畢業生多如牛毛,雖然名列前茅的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生不愁就業,但是這幾所名校的錄取分數也不低,在山東、河北這樣的高考大省最起碼也要630多分以上,並不好考。

如果不能被這些師範類名校所錄取,就意味著留在一二線城市,進入有編學校當老師難上加難,即使如願應聘教師,大多數也解決不了編制問題,只能走聘任制,工資起點並不高,遠遠低於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專業。

如下圖所示全國應屆畢業生薪資按行業分析排名中,最賺錢的教育培訓業的起薪依然靠後,且教育培訓業要想做得好,必須有豐富的經驗和雄厚的知識儲備才行。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成功。

二、老師行業競爭激烈,想進入一二線城市有編制的公立學校任教,必須要研究生及碩士學歷,但是編制內的教師又被職稱晉升,績效工資等層層束縛,特別是職稱晉升,從中小學老師到大學老師都被職稱晉升折磨得苦不堪言。為了評職稱,寫論文,作科研,申報課題、爭優,講優質課等等,畢定一輩子身在其中不能自拔。

三、師範專業的就業面比較狹窄,如果做得不喜歡,想換工作多數很難在其他行為下必展現一技之長。

教育類專業大多學的都是基礎應用原理方面的知識,很難和實踐及產品研發等經濟效益高的行業接軌,因此就業面相當狹窄。不利於自身持續性發展。

總之,男孩子本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進入社會中各行各業中去大展宏圖,我真不希望讓我兒子在教育上被束縛一輩子,被封閉一輩子,被辜負一輩子。但是如果是我女兒的話,我倒是會鼓勵建議孩子選一個不錯的師範重點本科學校讀一讀,然後考研,保證能進入三四線城市有編學校當一句普遍的人民教師,因為女孩子本身就業範圍就狹窄,但是教育環境相對穩定、單純,在照顧教育下一代上又有優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指尖教育帝國


不用“如果”,因為我的兒子在前年就已經考上了重點大學985,現在大三在讀。我和孩子的媽媽都做了20多年的高中教師,兒子當年高考填報志願時,我們兩口子的意見完全一致,堅決反對兒子填報師範類服從調劑志願,寧可錄取落榜,也不能服從師範類服從調劑。



我們老兩口子都是重點大學211師範類本科畢業,辛辛苦苦一線教學20多年,至今還都是中教一級教師,說起來都是心酸淚啊!我們都是學的副科,工作後專業對口,也一直都教的高中副科;其他的就不多說了,只說說這個職稱問題: 我們一開始評高級時,英語從一級變為了二級要求,重新考試;第二年又變了,要求三篇省級發表論文,我們再次擱淺;等花錢託關係弄到手論文,職評政策又變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就這麼拖下來,至今我們依然是中教一級教師;這樣的尷尬與無奈,我們說啥也不能讓兒子再重複,還是另尋別路吧!




我們一家三口擠在學生宿舍生活,硬是湊合了十年,直到兒子讀初中,才貸款買了房子。兩個重點本科畢業的高中老師,一個月工資加起來,不吃不喝不消費,都買不到一平米的房子,這樣的拮据生活,我們受了也就受了,兒子說啥也不能再受這個罪!所以,在兒子高考填報志願時,我們兩口子的意見出奇的一致,其他任何志願都隨兒子的喜歡,只是堅決不能填報師範類志願,連服從調劑都不可以。當時,我們老兩口就是那麼地霸道,就連兒子也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好在兒子還算是比較尊重我們惟一堅持的意見和建議,在填報高考志願時,真的沒敢填報服從師範類調劑志願,否則的話,必定會重蹈我們的覆轍,被師範類強勢調劑走。現在兒子就讀的是理工類985重本,大三已經自考到手了國家一級建造工程師資格證書,未來的就業前景非常樂觀,肯定與教師職業絕緣了。在當前教師職業舉步維艱的時候,不讓兒子選擇做老師,我們覺得是最明智的選擇;清貧、委屈和奉獻有我們老兩口子就足夠了,至於兒子,還是遠離教育這個大“坑”吧!




我們這一代人,為了走出貧困,考上大學,做了老師,已經實現了做個城市人的夢想;下一代應該有所超越,應該在城市裡生活得更好、更有尊嚴!不讓兒子填報師範類專業,甚至連服從調劑都不可以,是因為我們老兩口子心中有著做老師的無盡心酸和無奈。


自在人生wub


我是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如果我兒子能考上重點本科,我不會建議他填師範類志願。

首先,師範類專業不太適合男生。

如果是女生的話,選擇師範類本科院校還情有可原,但是一個男生選擇師範類專業,是沒有多大“錢途”的事情。“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一旦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這個男生這輩子就和“清貧”二字緊緊綁定在一起。教師工資,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確實不高,我現在從教第17個年頭,到現在我的打卡工資還是剛剛三千出頭,如果讓我的兒子也享受這樣的待遇,我覺得於心不忍。

當然,如果兒子能夠考入北師大,將來通過考研的方式成為高校的老師,那可以另當別論。但是我覺得以考入北師大的分數考入其他頂尖985大學,就業前景應該也不會遜色於北師大多少。在2018年全國應屆畢業生薪酬排行榜中,教育行業和其他行業相比,比如和計算機軟件、互聯網電子商務、通信、基金、醫療、房地產開發、建築、新能源、製藥與生物工程等行業相比,教育行業的就業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男生讀師範類專業,就業範圍比較狹窄。

除了那些公費師範生,現在大部分師範院校的本科生畢業之後都得自己找工作。如果男生選擇當教師的話,那麼其就業範圍就比較窄,因為大學四年學的都是師範專業,那麼意味著報考師範院校的男生除了當教師,其他的基本上不拿手。我有一個發小,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畢業之後他去競聘二線城市的高中教師崗位,可惜他“人脈資源”不夠,再加上眼高於頂對競聘一事不太走心,所以直接被刷下來。後來,他通過讀研,成為一名工程師(當然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上海一傢俬立醫院上班,每個月五六千左右的工資,現在的日子過得也不算如意。

第三,教師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

很多師範類院校的畢業生,都想畢業之後到一二線城市的地區去當教師。當然,一些教育情懷爆棚的畢業生也非常樂意去農村地區當中小學教師,但這種“心底無私天地寬”所佔的比例還是比較少的。那麼,一二線城市的教師編制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多,男生在競聘教師職業的核心競爭力方面一般不如女生,一方面女生當教師更有親和力,肢體語言比男生更豐富。這一點在每一次中小學的公開課比武中可以體現得淋漓盡致。另一方面女生的心思更慎密,更能咀嚼教育教學中的具體細節,這一點男教師是比不上的。基於此,男生和女生同時去參加競聘,男生落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同時,在職稱評聘方面,比較耿直的男生在“人脈資源”稀少的情況下,想要在職稱評聘中“一路綠燈”,估計難度不小。

如果是你,你會讓你的孩子選擇師範類專業嗎?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大家好,如果我兒子能考上重點本科,你會建議他填師範類志願嗎?

我兒子去年剛剛考上重點本科,我沒有直接讓他填報師範類志願,而是選了一所985大學,綜合類院校,這樣他以後就業的範圍就廣一些。

兒子比較愛讀書,具有書卷氣,人比較善良,淳樸,好靜不好動,他以後的就業方向可能就是老師了。



我們是這樣幫他規劃的,在本科好好讀書,爭取保送研究生,可能的話繼續讀博士,讀出來以後,去高校當一名大學老師。

兒子也非常認可,他也挺喜歡老師這個職業的。他感覺自己適合做學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能幾年以後他就是一名歷史老師了。

其實我感覺做老師挺好的,每天都面對生機勃勃的學生,充滿朝氣,人也陽光向上。而且教師還有寒暑假,可以適當的休整。在教育孩子方面,教師更有獨到的優勢,可以陪孩子一起成長。大多數老師家庭的孩子都比較優秀。



我外甥也是去年考的大學,他是上了一所985大學,他學的是中文,也很有可能他以後就是一名中文老師。

因為家裡當老師的比較多,所以大家對當老師這個職業還是比較認可。當然,當老師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隨著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國家會真正讓教師這個職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去年高考的時候,同學的孩子直接填報了定點免費師範生,並且順利如願。可以免去學費,還有適當的生活補助,不過不能考研究生,要到定點的地方去當老師。這樣免去了找工作的艱難和辛苦,也是不錯的選擇。

人各有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喜歡,規劃好自己的職業就好。

我是睿媽教育在線,如果對我所寫的內容感興趣,歡迎大家點贊,關注我,謝謝。


睿媽教育在線


我兒子已經上大學了,一所比較不錯的211大學。我用我真實的經歷來回答,作為老師我不會讓兒子填報師範類志願,事實上我兒子自己也不填師範類志願。

我不想讓孩子上填報師範類志願,是因為我是一名高中教師,平時工作非常忙、非常累,而且掙的錢也不多。在我們這裡,高中老師是最忙的,要上早讀、晚課,經常兩週或三週休息一天半,平時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有很多事,比如要搞教研、要繼續教育培訓、要寫讀書筆記、要聽課、要搞微課題研究、要開各種各樣的會。學校還是指紋簽到,幾乎沒有什麼空閒時間,而且暑假寒假也經常被變相佔用,經常整天呆在學校裡,和外界也沒有什麼接觸,人際交往圈子和狹小。最關鍵的老師越來越不好當,學生越來越不好管,老師工作起來非常掣肘。工作忙、待遇低、地位低、人脈資源貧乏,這樣的工作,屬於餓不死也撐不著,佔著吃公家飯、卻實際待遇很低的“好名聲”,常常被人指責算賬清、摳門、斤斤計較等,如果老師有大把大把的錢,誰不願意出手闊綽一些呢?

我兒子不願意填報師範類院校,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經常上班上課,陪他的時間少。他看到爸媽很辛苦也很節儉,他不想自己還重複這樣的生活。他選擇了一所工科院校,他覺得學工科將來在就業方面選擇餘地大,待遇也高。

別說我的兒子不願意當老師,我教的學生之中幾乎沒有幾個當老師的,我都送了七屆畢業班了,當老師的寥寥可數,現在的孩子很實際,他們覺得當老師是發不了財的,而且天天還那麼累、管得那麼死,這樣的生活都沒意思了。其實說到底,還是老師的待遇低、沒前途、處境難才讓孩子們在志願填報時敬而遠之的。

我們經常說醫生很辛苦,可是醫生的孩子還當醫生的很多,因為雖說從醫也非常辛苦,但是畢竟待遇好啊,收入和付出差距不難麼大。而老師的子女去當老師就非常少,也有,往往是成績不太好,考不上更好的大學,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才迫不得已選擇老師。

看來,國家要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地位的決定是明智的、及時的,否則,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將遠離教師行業,最優秀的人才都不當老師,那我們教育的發展恐怕就令人擔憂了。


道道快談


我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自己工作了大半輩子,也聽了大半輩子同事的嘮叨,怎麼後悔做老師。自己深有感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既能賺錢,又兼顧了興趣愛好,多好!


也有專家說,千萬別選自己的興趣愛好作工作,因為你會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厭倦你的興趣愛好的。那麼請問,每天最少8小時做的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是更痛苦的事情嗎?


所以,無論我的孩子高考考得怎麼樣,我都會尊重他的選擇。至多,我跟他分析一下各個專業的不同特點。退一步講,大學學的專業,以後也不一定就是他的職業。變數還很大。


綠衣黃裳99


絕對不會讓兒子再當老師了!人家說:富不過三代。為師也不過三代,到我兒子的時候正好是三代吧。夠了!!

1.這個職業很難做自己。如果有這麼一個職業,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評判標準,並且都和自己有切身的關係,那就是老師。當多重評判標準都以挑剔的眼光去衡量老師,那麼教師真的是很難為人,幹了這麼多年的教師,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師過得一點也不灑脫,畏畏縮縮的,一點也無法做回自己!拿著微薄的工資,被別人每天指指點點的就是教師了。做一點技術活,學一門手藝,自己能夠控制,而這個工作最她媽操蛋的就是可以任由別人來評判甚至詆譭,而毫無反抗。我可不想讓我兒子受這種委屈,我幹這個行業受到的委屈已經夠多,我希望他能夠快快樂樂的,做最好的自己,最精彩的自己。

2.這個職業薪水低,不能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說起來,我一直愧對我的家人,每月領著這點屈指可數的錢,不能瀟灑地過一會。我尤其感覺到失敗的是,我一個親戚的孩子,理工科大學畢業,一畢業的薪水就超過了我這工作一二十年的了。而且還在上漲,這個是無法跨越的差距,永遠也趕不上,永遠!

3.魚龍混雜,沒有學術氛圍。我可以這樣講,在我父輩的當老師的時候,他就是領導,那個時候的學術氛圍是很正的,但到了我這一代,根本就沒有一點學術氛圍,人浮於事,勾心鬥角,這裡根本就不是淨土,文人相輕的惡習在教育界尤盛!我可不想讓我的兒子過一種仰人鼻息,胡扯狗油的生活。

4.沒有任何的挑戰,一眼就能看到底!如果你是教師,我一眼就能看到你退休時的樣子,這種波瀾不驚的日子實在是對於青春的辜負!


誰愛幹誰幹吧!


寐語小築


看了一些評論,都是為人師表者不願自己的子女再走自己執教這一行。人都有一個心理,就是幹一行厭一行。覺得自己所做的行業沒有前途,不想再讓子女受累。作為一個工薪階層,確實沒有多少提升空間,撐不飽也餓不死。但五險一金,大病統籌,該雙休日雙休,該節假日休假,退休金都高於付出青春汗水一家之主的頂樑柱農民務工者。而且,你的一份工作也是保障,而農民務工人員像打游擊戰,一旦打完又失業,又得重新奔波換遊擊。小商小販與城管就是一個典範,進工廠務工為了家庭都是忍辱負重,實在受不了還得走人失業,委屈比執教人員不知多多少,你們退休了還可以遊山玩水,不擔心餓著,農民工可沒有退休的概念,只要身子骨能動不倒下,都不敢讓自己閒著,因為生活沒有保障,不去努力幹活就會害怕明天會否餓著。人心都是不知足的,除非你有決心有恆心自己創業,否則都不要去抱怨工作苦工資低不公平,真正不公平的永遠是底層的廣大農民。做久了每個人都會厭倦自己的工作,人活於世都是哭著來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會負重前行,不是讓你享受來的。但是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你成為農民的一份子時,你就會知道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苦,原來絕望而想不開走不歸路的,都是農村絕望中的農民工家庭。誰都在為社會做貢獻,為什麼農民工的糧食白菜就賣的這麼低?而到販子手上就輕輕鬆鬆賺大頭?擺正心態,知足常樂,看看苦難的農民工吧!教師和工務員都是幸福的。


陽光海岸59108


我兒子去年考上了重點本科,我們首先排除的就是師範類志願。

大道理不想說,我自己當教師20多年,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什麼“家有三鬥糧,不做孩子王”,什麼“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這些話我都沒有跟孩子說過,我也不覺得自己當老師有什麼不好,因為我捫心自問,除了當老師,我好像已經不知道能幹什麼了。我不建議兒子當老師的原因是:我希望他能走一條完全和我不同的路!

一直以來,關於孩子的教育,我都相信魯迅先生在《故鄉》裡說的那句話:“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不為別的,只為讓孩子經歷一種更豐富多彩的人生。如果他也喜歡當老師,我自然也去支持他,可他對當老師毫無興趣,我又何必勉強他子承父業呢?

去年,我們同學、同事家一共有7個孩子考上大學,都是重點本科,只有一個孩子聽了他當老師的父親的話,填的是公費師範生,因為他爸是重點高中英語老師,每年光是家教的收入也有好幾十萬。其他的孩子有的考軍校,有的學外語,有的學醫,有的學經濟,有的學計算機,我兒子想當生命科學家,學了生物。

其實,從我內心來講,並不情願孩子學生物,一是太苦,單調乏味;二是太費,不出國不讀博學生物可學不出多少名堂;三是前途未卜,目前就業形勢並不樂觀。但孩子既然有這個志向,我們做父母的理應去支持他,盡一切力量把他送上路,然後放手任他翱翔。

家裡親戚朋友也多不贊成他的選擇,但我們還是“一意孤行”了。還是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中說的那樣,“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我當了二十多年老師,不出意外,將當一輩子老師。我不覺得有多榮耀,也不覺得有多悽傖,於我而言,這就是一份應該盡心盡責的工作,沒必要拔高,也不必踩踏。我自盡力而為,但求無愧於心。至於孩子,該走他認為正確的路,我不去強求。


劍客談教育


如果我的兒子能考上重本,我不會建議他填師範類志願,原因如下:

第一,教師收入不高。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工資是財政撥款,中小學沒有課時費,沒有任何福利,我所在的單位就是這樣,就掙死工資,男教師靠這點收入很難買的起房,更養不起家。

工資固定,但苛捐雜稅比較多,經常被動捐款,還經常被強制訂購一些雜誌。

第二,教師發展空間太小。教師在職業發展上,最多當上校長,否則就是一輩子當普通教師,很難有大的發展,個別人在35歲前可以考公務員轉行,過了35歲,就只能在學校幹一輩子了。

第三,職業幸福感太低。教師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往往是高付出,低迴報。學校經常在休息時間無條件佔用教師時間,有時候為學生義務輔導,有時候為學校義務勞動,付出遠遠超過工資,最終卻沒有什麼回報。

第四,教師評價不高,不受社會尊重。儘管大多數教師盡職盡責,無私奉獻,但是個別補課和師德有問題的教師影響教師形象。

第五,教師圈子太小,時間長了,影響男人性格和為人方式。我的男同事在為人處世方面多數比較小氣,處事不大方,沒有大格局,除了受收入的影響之外,還有圈子太小。

第六,晉職困難。大家都知道教師晉職很難,不僅需要各種證書,還需要與領導搞好關係,更需要拉票,男教師在這些方面不如女教師。

第七,大學教師會好一些,但是工作壓力極大,需要讀博才能進入高校,科研課題壓力大。我在大學任教的同學就是說出來好聽,高大上,但是收入還沒有中學教師高。

總之,男人需要事業成功,男人在教師崗位上很難有事業成就感,只能成為養家餬口的一個工作而已。

你怎麼看這件事?寫在下面評論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