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宰相”姚广孝是个怎样的人?

徐耀燕


朱棣后来在姚广孝的帮助下,\t以区区一地之力却打赢了建文帝的全国兵马,夺取了皇位,可以说历史上绝无仅有。道衍和尚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今天您问姚广孝是怎样一个人,我想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想给您讲讲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希望您从这几个小故事中体会出一些他的个性。

道衍和尚,小时候叫做姚天禧(“姚广孝”是他帮助朱棣取得天下之后,朱棣钦赐的),出生于长洲(\t江苏苏州),据说祖上世代行医,生活条件不错。姚天禧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父母想让他继承祖业,当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可是他偏偏没兴趣,整日天马行空地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有一次,他一个人在苏州城的大街上晃荡,突然发现人群一阵骚动,纷纷向两边退让闪避。

姚天禧有些纳闷,抬头一看,只见对面走来一队人马,中间那人一身和尚打扮,却前呼后拥的好不威风,一问,这才知道中间那和尚原来是元朝的僧人。一心想要干番大事业的姚天禧对此羡慕不已,不久后,年仅十四岁的姚天禧便剃度出家,法名为道衍。不过他当了和尚之后与一般和尚却有些不同,不喜欢吃斋念佛,却十分喜欢专研阴阳术数和兵法。

道衍和尚出家后,喜欢云游天下。有一次经过嵩山寺,碰到了一个人叫做袁珙。这个袁珙可不是普通人,乃是浙东第一相士。就是说他识人看相,而且没有不准的。袁珙碰到道衍和尚时,职业病又犯了,上下打量了下道衍和尚,大吃一惊,说道:“你真是个奇特的僧人啊!眼睛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你的天性必然嗜好杀戮,肯定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

这刘秉忠是谁啊?那是元朝初年的一位僧人,曾帮助忽必烈打天下,是元朝的总设计师。袁珙这番话说他三角眼,样貌丑,还说他嗜好杀戮,按理说一般人听了后会生气,甚至会大骂袁珙,没有想到道衍和尚却大笑三声,大喜离去。

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明史》

还有一次,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天下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到了京城受赐僧服而回。他和宗泐一起经过北固山,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之时,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当即作了首诗: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后面两句的意思就是,南朝的江山现在又在哪里呢?我这个北固山寺庙的和僧客清楚得都厌倦看了。他这里的萧梁帝业其实暗指朱元璋的明朝统治。

宗泐是个聪明人,一听,大怒,骂道:“这哪里是你佛家弟子该说的话!”

道衍和尚听了后,笑而不语。


清风明月话历史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指明朝初年的一代奇僧道衍法师。道衍法师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辅佐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坐拥明朝江山。一件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一,辅佐燕王朱棣,夺取大明江山。

道衍法师俗家姓姚,出生于元朝末年,江苏苏州人。道衍法师属于中医世家,父辈不愿意孩子从政,但是姚广孝从小就有政治抱负,因为家人不允许走仕途,有一次在城里看见和尚的排场很大,气势不凡,就很感叹:想不到当个和尚也有这么大阵仗!(僧亦富贵如此耶!),于是索性削发为僧。可是这个和尚不安分,在念经之外,广泛结交四海名士,尤其是跟苏州一名叫席应真的道士关系密切,这个道士不但是修仙炼丹,还擅长兵法韬略,道衍法师就是跟着道士学的了平天下的一身本领。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各地藩王前往南京奔丧,朱元璋从各地选拔高僧侍奉藩王念经祈福,道衍法师就在这时候被人推荐给燕王朱棣,随后被朱棣带往北京谋事。潜龙终于出渊!

洪武30年,朱元璋驾崩,明惠帝继位,惠帝知道,各地强大的藩王是政权的巨大威胁,于是着手削藩,几个小王解决之后,矛头最终指向北方的强悍燕王朱棣,此时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朱棣随机举起“奉祖训清君侧”的大旗,南下对决。在靖难之役中,姚广孝主要发挥三大作用:第一,建议朱棣巩固北境,为南下打下坚固基础;第二,为朱棣积极招兵买马,训练军官。史载姚广孝在后苑练兵,在地下挖了地下练兵场,地面散养鸡鸭鹅等家禽掩人耳目。第三,战争开始之后,在后方运筹帷幄。当时朱棣在谋反的前三年并没有占据优势,姚广孝后来分析说:老百姓对于谁坐江山并不关心,因为这是朱家自己的家事,只是看谁夺下金陵城。于是朱棣听取建议,直取南京,赶走了明惠帝,坐稳了大明江山。后来朱棣自己说:

朕若非少师默运神算,何得天下大统!


第二,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皇帝一开始命令大学士解缙编纂《文献大成》,成书之后朱棣不满意,命令姚广孝重修,历经四年寒暑,终于编纂成功,朱棣非常满意,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古代中国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

姚广孝一生留着光头,坚决不蓄长发,上朝的时候穿着官服,回去之后就穿僧衣,所谓淄衣宰相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荣归故里,广散钱财。说明这个人并非贪图名利之辈。总之,这是一个神秘的奇才,至死人们也不懂得他的内心。后来的卫道士批评他是奸僧,不过是因为他辅佐燕王夺位,改变了所谓江山正统。但是大明的巅峰时代,正是有造反篡位的朱棣创造的,就像发动政变的李世民,开创了唐朝最辉煌的贞观之治一样,你能说他们错了吗?

历史上原本没有什么正统不正统,只会记住平定天下开创盛世的英雄。那些辱骂姚广孝是乱世奸僧的腐儒,不过是一群无用的书生而已。


铁锤历史


姚广孝,是明成祖朱棣时的僧录司,掌管僧侣事宜;又是太子少师,教导辅佐太子。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废除丞相制。而姚广孝对于朱棣一朝来说,其地位及能力皆是佼佼者,常着一身黑衣,故被世人成为“黑衣宰相”。

他是一个酒肉和尚。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来形容姚广孝最合适不过。

他14岁时便由家乡庙观主持剃度,遁入空门,法名道衍。期间饱读经书,对佛教三藏十二部经书钻研甚深。后又拜入道家,学习法术、口诀等。

虽然已经剃度,但他平日无肉不欢,面对没有油水的斋饭他并不感冒,经常跑到山下的饭庄打牙祭。后来追随朱棣,身着纳衣但整日与同僚饮酒、首无须发却顿顿肉不离口。虽每日也打坐诵经,但佛家五戒早已让他破了。



他是一个阴谋家。

明朝初期著名的“靖难之役”就是他参与策划的。

朱元璋驾崩之后,他便怂恿朱棣起兵,并讲出了“臣唯尊天道,不论人心”这句话,煽动对抗情绪。

在说服朱棣后,他暗中派人打造兵器、购置战马、拉拢军队、招募战士,为后来的发兵着手准备。

他是一个政治家。

朱棣登基之后,念在姚广孝功绩不凡,便打算让他还俗。但诏书下达之后,姚广孝宁死不从,虽世俗之事粘手,但理佛之心不改。

几次之后,朱棣也并不勉强,就授予他僧录司一职,拜太子少师,还特允着纳衣入朝。纳衣就是僧衣,多为黑色。

之后苏州等地发生灾情,姚广孝领朝廷旨前往灾区放粮。并且将自己所受的金银奖赏赠予灾民及同宗亲室,自己分文不留。



他还是一个文学家。

谯橹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京口览古》日没渡口昏,水风著人热。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蠡口夜归》

这只是他诸多诗词中的两首。

在明成祖元年,姚广孝还受命编纂《永乐大典》。历时六年,参考、借鉴古代诗书七千余册,三亿多字。这样一个成绩在古代也是非同凡响。

在他的晚年,还曾将儒道释三家学术融会贯通。因他是佛门子弟,便站在佛家的立场上对三教学术进行解析,并且批判、反驳程朱理学。




不论姚广孝是以上哪样的人,他的才华与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李贽曾对其评价:“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所以,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干与才华,“黑子宰相”这个称号可谓当之无愧。


土豆夜谈


说起姚广孝,他是明初著名的政治谋略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僧人。至元元年(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今江苏吴县,姚广孝出生时恰逢乱世,但他从小勤奋好学,擅长吟诗作画。十四岁时姚广孝剃发为僧,取名道衍,奇怪的是,姚广孝虽为和尚,却拜了一位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早年的姚广孝喜欢游历四方,与当时的名士杨基、宋濂等人往来频繁,所以也被称为“北郭十友”之一。

姚广孝

姚广孝真正步入仕途是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时候,这时候朱元璋从民间挑选十位僧人给诸王讲经,姚广孝经人举荐进入了燕府辅佐当时的燕王朱棣。据说二人初次相见时,朱棣曾询问姚广孝为何会选择他,姚广孝回答“因为我会送王爷一份大礼,一顶白帽子。”姚广孝进入燕王府后,极力说服燕王起兵,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姚广孝深知朱棣内心的想法,因而以占卜的方式鼓动朱棣起兵。此外,姚广孝还在王府内积极训练军士,监督打造兵器,以作军事准备。

姚广孝塔(局部)

靖难之役中,姚广孝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其一,姚广孝在促成朱棣起兵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督促朱棣早下决断。其二,姚广孝以“天命攸归”为说辞,帮助朱棣扫除心中的顾虑,据说朱棣起兵前誓师时,碰上天色大变的情形,让朱棣内心十分不安,姚广孝随机应变,将此天象解释为“飞龙在天,风雨从之,元吉。”一时间鼓舞了士气。其三,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起到了军师的作用,在战略部署方面运筹帷幄,充分显示出了谋略者的气概。他建议燕王轻骑挺进,直接进攻南京,而他留守北平,击溃了朝廷的北伐之师。因而清代学者朱彝尊曾评价姚广孝是“武居靖难诸臣之首”

神道碑铭

正是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出色表现,朱棣即位后赐予他僧录司左善世的官职,后又加授为太子少师,并赐名广孝。不过姚广孝深知进退之道,虽地位尊贵,但不改僧相,仍居僧寺,担任太子、太孙的老师。姚广孝还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明实录》等,人称“黑衣宰相”,此外他自己还著有《逃虚集》十卷、《逃虚类稿》五卷等。永乐十六年(1416年)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死后加赠少师,入明祖庙。

庭。

参考文献:

曾庆豪:《和尚谋士姚广孝》,《文史天地》2012年第3期。

解芳:《诗僧姚广孝简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叶语:《试论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季我努学社


  姚广孝是个不甘寂寞的人。

  不甘俗世生活当和尚,当和尚也不老实:

  姚广孝俗家本名姚天僖,苏州长洲人,家中世代从医。他十四岁那年,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道衍和尚并不肯安心学佛,而是修习禅宗,后又修习净土宗,并读了大量的儒家诸子百家,甚至包括历史地理军事方面的著作,也写作诗歌和散文,不一小心还和高启等人成了“北郭十友”……不只如此,至正末年,他住在妙智庵时,和道士席应真很谈得来,把他的阴阳术数,学了个透透的。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老实和尚。

  和尚参加考试,八年后到朱棣身边:

  洪武七年,四十岁的道衍参加了朱皇帝的选才考试。脱颖而出的他,却并没有接受官职,领了赏赐的僧服回去了。

  八年后,马皇后去世,朱皇帝挑了一批僧人,让他们协助皇子们做法事,经人介绍,道衍被选到燕王朱棣身边。

  有野心的和尚,辅佐朱棣上位:

  朱棣道衍初见,道衍说要送一顶白帽子给燕王戴。聪明人都知道,这是要当皇啊!朱棣和道衍几乎是形影不离,经常密谈。为了让朱棣下定决心,道衍甚至请出了袁珙,让他说了那句神神叨叨的话:“殿下日后必为太平天子,等殿下的胡须长到肚脐,时机就到了。”

  朱允炆削藩。道衍劝朱棣起兵。道衍招纳勇士,集中训练。为防止铁器击打的声音传出去,他让人养了一大群鸭鹅什么的,院子里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起事初,屋檐瓦片掉落,朱棣惊惧,道衍安慰这是要换黄瓦的大吉之兆;朱棣南征,道衍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击退李景隆等人的进攻;朱棣围攻济南三月不成,道衍致信让他撤军;从北平到南京,城池多多,道衍建议直取南京;朱棣都一一依计而行,最终成功。

  功成后,却回归和尚本元:

  朱棣能当上皇帝,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道衍。事实上朱棣也不想寒了人心,他封道衍为太子少师,赐名姚广孝,让他还俗,赐宅子送宫女。只是道衍坚决推辞,平常住庙里,上朝官服下朝僧服,一直保持自己和尚的本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苍茫大地认为:姚广孝是乱世之臣。


有一些臣子,他们判断问题比别人准确,懂得如何抓住时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他们被称为能臣。

能臣分为三种:治世之臣、乱世之臣、救世之臣。姚广孝是典型的乱世之臣。


一、乱世奇葩僧

姚广孝,江苏吴县人,出生于公元1335年,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生于乱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十四岁出家,取名道衍。与杨基、宋濂等名士关系融洽。他作为和尚,却不学佛经;虽身为和尚,却拜道士为师!他的师傅也是个奇葩,身为道土,不去炼丹修道,专修阴阳术数之学一此学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姚广孝逐渐成为阴谋家。

道衍结交名士,胸怀兵甲,报国无门,心中郁闷,开始云游天下。当他游玩到嵩山寺时,又一个奇人给他算了一卦,彻底地影响了道衍的一生。

这个奇人叫袁珙,他替道衍算了一卦,大吃一惊:世上怎会有你这样奇异的和尚!长着一双三角眼,就像生病的老虎,你这样的人天性嗜好杀戳,将来你一定会成为刘秉忠那样的人!刘秉忠,也是个僧人,被忽必烈一眼看中并收归属下,成为谋士,为忽必烈登基立下汗马功劳。道衍听了好不得意。

二、阴谋得逞

洪武十八年,太祖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道衍终于遇到了阴谋家燕王朱棣,道衍毛遂自荐: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王爷加白帽,不是皇嘛?!两个阴谋家一拍即合!他随燕王去了北平,在庆寿寺做了住持。

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住持,起早贪黑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叫朱棣造反!他学贯古今,胸有韬略,却因总总原因得不到重用,现在年已五十,他等来了风云际会的好时机。

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两个书呆子的帮助下,吭哧吭哧地削藩,他先抓了朱棣同母弟弟周王发配云南,再把代王朱桂迁到蜀地看管起来,又以“不法事"罪名逮捕岷王,贬为平民,以私印钞票对湘王朱柏下手,朱柏竟然带老婆孩子自焚而死!随后把齐王、代王废为庶人,好不得意!

道衍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向朱棣推销造反理论。朱棣本身就不服侄子朱允炆登基,现在又走投无路,干脆反了!

朱棣开始了造反的准备工作:招募大批健卒为卫军,在王府强化训练;建造一座巨大地下室,打造兵器,周围竖起围墙,并在附近开办多个养鸡场,掩盖声音;还招募大批异人术士,造谣惑众…

朱棣在北平装疯,和司马懿装老态龙钟有一拼。但长史葛诚向建文帝允炆告密,允炆下旨授意张昺、谢贵监视燕王及亲属,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逮捕朱棣,结果张信妈妈听信了异人术士的话,制止张信,张信向朱棣告密,朱棣杀掉了张昺、谢贵,反了!这下姚广孝乐了!

燕王占领了北平城,开始了与侄子朱允炆争夺天下。

朱允炆的统帅李景隆这个饭桶统帅一败再败,成了名副其实的运输大队长。直到在济南遇到铁铉,才算遇到真正对手。后来又在东昌遇到盛庸,吃尽苦头,幸亏东北风相助,南军顶着大风沙,眼睛睁不开,才杀败盛庸。

后来,朱棣绕开徐州,转而攻击宿州丶灵璧、扬州,随后打进了南京城,成了皇帝。

姚广孝作为总参谋长,功高盖世,论功行赏,升至太子少师,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同时他革命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金钱美女、荣华富贵,只是为了证明他的非凡才干!革命成功后,他为人相当低调,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其余时光躲在庙里,过起苦行僧的生活。

三、最后的救赎

他衣锦还乡时,以前同他最亲的姐姐闲门不见,青年时的好友王宾也不见他,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在他八十四岁临终前,良心发现,姚广孝向朱棣提出最后要求:放掉溥洽吧!溥洽是朱允炆的主录僧,当年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现在已成了朱棣的阶下囚!溥洽应该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放过了溥洽,也就间接地放了朱允炆。

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


苍茫大地顾炜斌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姚广孝身为和尚,为何要策划“靖难之役”,救世还是为一已私利》一文中得到答案,欢迎关注“多知事”了解更多:

多知事 2018-11-15 08:57:58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作为一个僧人,他为何要策划“靖难之役”,救世还是为一已私利?

姚广孝石像

【才高志大】

姚广孝出家后曾游嵩山,遇一相面人,说他眼成三角,形如病虎,性喜杀伐,属刘秉忠之流(刘秉忠是元初僧人,曾为忽必烈谋划立功)。姚广孝听了,不怒反喜。又某次过北固山,姚广孝赋诗怀古述志,其中有“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句,同行批评他,这也是僧人说的话么?他笑而不答。

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道衍与燕王朱棣相谈甚合,并请求被带走,答应要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王”字加上个“白”字是皇的隐语,着实让朱棣又惊又喜。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而事实上,他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

【策划靖难之役】

姚广孝劝燕王朱棣起兵,燕王说:“民心向他(建文帝),奈何”?姚广孝说:“我只知天道,论什么民心”。一语既出,惊世骇俗。何为天道?天道即天理,天意,事物发展的规律。用到人事上,则指朝代政权的兴衰更替。要说姚广孝知天道,岂非成了神仙?好在天道幽远虚无,摸不着,看不见,道不明。故在姚广孝眼中,天道只是强者手里的一团面粉,要什么样,捏什么样,哪有什么真正的天道。如果硬要说有,则便是霸道,强者之道。在这样的“天道”面前,民心又算什么。孔孟提出“为政以德”,“得民心者得天下”,话诚不错,然用之于世,则行不通。且不说孔老夫子为之碰得头破血流,翻翻历史,历朝历代,开国治世,凭的只是武功霸道。秦始皇一统,靠的可是民心?朱棣乃父治国,靠的可是民心?由此推演,夏商周大约也如是,远古的禅让制也未必可信。在大多时候,并非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得民心,说穿了一句话,成者为王败者贼。姚广孝可谓洞悉了中国政治生态的奥秘,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一个颠覆。姚广孝以此为燕王壮胆,怂恿燕王起兵,为“靖难”制造理论根据。事有凑巧,就在燕王决定起兵之时,忽风雨大作,檐上瓦片堕落于地,燕王见之色变。姚广孝反应奇快,连说:“恭喜恭喜,这正是上天预示的吉兆,飞龙在天,风雨相随;青瓦落地,将换黄瓦”。燕王遂起兵。

塔墓

【众叛亲离】

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回故乡,拜访友人王宾,王宾不见他,远远地说:“和尚错了,和尚错了”。两次看望姐姐,姐姐亦不见,只是骂他。在他们眼里,姚广孝虽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更是道义上的失败者。一方面从正统观看,朱棣属篡权谋位,另一方面建文帝即位,确也一变太祖威猛治国理念,改用仁厚宽恕,以德治国,轻徭薄赋,施惠于民,民心之向背已从燕王口中道出。故朱棣起兵,既是犯上作乱,更是悖逆民心。而姚广孝不遗余力为燕王效劳,无疑被他们看成是助纣为虐。

此外,即姚广孝的身份问题与他做的事不符合。姚广孝虽为僧人,但又跟道士席应真,学阴阳术数;还与高启、王宾、宋濂辈为伍,研习儒家经典。在他们眼里,他不僧不道不儒,根本就不入流。作为僧人,却与佛理背道而驰,鼓动策划“靖难之役”,虽未直接杀人,然挑起三年战争,间接伤人者又何至百万。

【保持向佛之心】

让世人不解的是,姚广孝却还有令人称奇的一面。若说他不持僧道,却不迷恋富贵。功成名就后,成祖命他蓄发,他不肯;赐给他府弟及宫女,他拒绝;出去赈灾,将皇帝赐他的金银布帛,都散发给乡人。他仍旧住在寺庙,穿着僧服,只有在皇帝召见时才穿上官服。他对佛学颇有造诣,曾著《道余录》,对程朱理学诋毁佛教枉抑太过者,予以分辨驳斥,为佛教正名。他似乎并不贪权、贪色、贪财,不慕荣华富贵。若说他缺仁寡恩,生性嗜杀,也不尽然。姚广孝曾为大儒方孝儒恳求朱棣,京城破,此人必不屈,但万不能杀,若杀此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又,傅洽有私藏建文帝的嫌疑,被朱棣一关就是十多年,姚广孝临死,皇帝问他还有何事要吩咐,他唯一要求就是请求赦免傅洽。这里,他又有好生之德,变成仁慈宽宏的长者。

姚广孝实在是个复杂的人,矛盾的人。有人说他“奸邪”,也有人说他“正义”。顾炎武评价他:“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李贽说:“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但看他宁愿背负众叛亲离,也无所畏惧的样子,可见与比常人不同。除了施展其才华这一私心外,公心又何其之大:编纂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之作《永乐大典》等,不满于邪盛道微的风气,以正佛堂,甚至于他能看出建文帝软弱政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于是以朱棣之力推翻了建文朝廷。


多知事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和矛盾的人物。

他的人格是在元末苏州的博雅文艺圈和富贵圈子形成的,但他又有元初汉族士人的那种政治家天分,所以超乎了这个昙花一现的圈子,得以保存性命。他的历史政治直觉和能力达到一流水准,同时在佛教上又是一个开创性人物,始创了【禅净兼修】流派。他一方面清心寡欲,一方面又鹰扬野望,,,他最终如飞蛾扑火投入梦想:建立一个属于汉族的蒙古帝国。

他出身中产之家(医户),少年时即做了僧侣,转为僧户。僧侣的地位在元朝比较高,属于寺院领主,可以免除税赋,又容易介入上流社会。他年轻时加入苏州博雅文艺圈,就是以名师僧侣的弟子身份。他结识了伟大的画家倪瓒、年轻的天才文学家高启等人。这个圈子当时受到张士诚的庇护,在乱世中是难得世外桃源。

这个圈子视野比较开放,太仓等地当时有国际港口和市舶司,南洋、印度洋商人云集,富豪遍地,奢华程度惊人。但只要对历史政治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朱元璋灭陈友谅之后,一个新时代就开始了,在这个新格局里可能不会有这些人的生存空间。所以姚广孝及时离开了这个醉生梦死的文艺圈子,开始恢复僧侣生活。不出意料,五年后,那些文人大部分陷入牢狱之灾。

但他想不到朱元璋对蒙元佛教也深感不满,不久后就受到牵连。江南佛教界的大人物大部分被杀,他被赐给燕王而后北上。

以后他就忘了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甚至有点厌恶,元朝和明朝比起来,他绝对认为元朝要更好。他在元朝的生活非常浪漫、高比格,但进入明朝后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北方,他性格中的政治家天分被激活,开始憧憬一个汉人的蒙古帝国。是他选择了朱棣?还是朱棣选择了他?已经不重要了。他忽然不再矛盾,以刘秉忠为偶像,不顾一切的把明朝带入蒙古轨道,对南方大开杀戒。

按照蒙古的划分,朱元璋的南京政权应该是个【南人】国家,但朱棣和姚广孝却把它变成了【汉人】的国家。这个历史转变的意义很少被后人讨论,是非利弊也难于说清。


历史咖啡


说到姚广孝,就不得不提起他和朱棣的第一次对话。朱元璋为各位藩王挑选僧人举经荐福,姚广孝法号道衍,在朱棣经过他身边时沉默的他突然开口以说:“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追随你”但是这句话并没有打动朱棣,道衍又说“贫僧有一份大礼相送”朱棣好奇问到“何礼?”“贫僧愿意送大王一顶白帽子”王上加白是什么字大家知道。那时候朱元璋还在世,太子朱标也在世,姚广孝就已经想着怎么把朱棣扶上皇位。

这种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阴谋家,而朱棣我们一般称为野心家,但当他劳心劳力的做成了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后,他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朱棣让他留头发别做和尚了,他不干,赐他豪宅,还送给他两个美女,他不要。他不要官,也不要钱,在回家探亲时,他把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都送给自己的族人。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有权有势,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在这方面朱棣没比他老爹朱元璋强多少,功高震主的下场有多惨可以参考朱元璋打天下时功臣们。也许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居简出充满神秘色彩的人,他的愿望也许很简单: 施展报复,让自己的权谋手段派上用场,阴谋家搭配野心家,造反的标配。


每日历史百科


只为了荣华富贵的人,

朱元璋占据一县城的时候,姚广孝二十岁;

朱元璋把刘伯温请到南京时,姚广孝二十五岁;

朱元璋统一南方的时候,姚广孝三十二岁;

他完全赶得上朱元璋的车,

可他十四岁出家了,就因为看见僧官排场大,还感慨了一句“僧亦富贵如此耶。”

也幸好不是看见皇帝出行,要不然是不是也要喊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

他去怂恿朱棣造反,我估计是因为洪武八年朝廷选僧官的时候他没选上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