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国力雄厚,为何8年才平定安禄山造反?

石玉磊


安禄山只是打了唐王朝一个措不及防,本身并不具备作乱七年二个月的实力,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父子俩是叛军一伙儿的,多次做出了严重错误的决策,否则叛乱早就被平定了。

作乱初期,李隆基恼羞成怒之下,拱手让出了长安

李隆基本来以为安禄山是忠臣,认为之前杨国忠屡次说安禄山要反不过是一群小孩子在争宠。结果安禄山果然反了,李隆基认为身份、智商远远不如自己的杨国忠竟然看出了问题的本质而自己一无所知,这种挫败感变成了恼羞成怒,他在非常不理智的情况下领导了前期的平叛工作。

首先,听信了封常清所说的平叛易如反掌的大话,任命并不具有突出军事才能的封常清任第一任平叛元帅。

实事求是讲,时任安西都护的封常清,是个优秀的军事后勤、参谋人才,但不是最优秀的领军大将。在初期硬碰硬的情况下,如果让封常清在洛阳固守尚有可能,但让封常清反攻平叛就不是他所擅长的了。如果选择高仙芝,哪怕是哥舒翰都会好一些,至少他们战术指挥方面比封常清要强一些。

这个不算太大的毛病,只是一个小问题,毕竟当时唐王朝上下都认为平定叛乱易如反掌,有普遍的轻敌情绪;

(唐玄宗李隆基)

其次,听信宦官边令诚谗言,冤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封常清到了洛阳,刚刚来得及招募了六万洛阳市民入伍,叛军就已经到达。经数次交战之后,封常清战败率军后撤到了潼关。路上在陕州(三门峡)附近遇到了高仙芝率领的第二路平叛军队。

封常清已经与叛军有过多次交战,是当时最熟悉叛军情况的将领,在和高仙芝交流情况后认为叛军目前兵锋正锐,应该退守潼关,利用雄关天险消耗敌人。高仙芝与封常清在安西都护府搭档多年,彼此熟悉,知道凭他们两个手中新招募的小市民、农夫组成的军队缺乏训练,难以在野战当中与叛军久战精锐对抗。于是接受了封常清的建议,一起退守潼关,路上被叛军追上,人员和物资损失很大。到了潼关之后二人整训部队、加强城防,打退了叛军先头部队的进攻,形势开始好转。

这时曾在西域与高、封二人共事多年的宦官边令诚仍然是军队的监军,回长安向李隆基报告二人“逗挠奔败之状”,逗留、阻挠、逃奔、失败,以及克扣士兵粮饷和赏赐。李隆基就在刚才所说的恼羞成怒状态下,认为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话,甚至高、封二人是故意失败让自己难堪,于是令边令诚去潼关处死了二人。

这是李隆基在平叛过程中犯的第一个严重错误,杀掉了两个熟悉叛军情况、在西域有多年战争经验、对叛军有足够重视的高级将领。不但沉重打击了一线军队将士的士气,还令其他将领更加离心。而宦官几句话就能让皇帝杀掉如此级别的大将,更让宦官集体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作用;

第三,逼迫哥舒翰出兵与叛军决战,丢了潼关。

高、封二人死后,李隆基任命哥舒翰为潼关统帅。哥舒翰也知道自己手下这十几万新兵蛋子战斗力不行,采取了稳固防守的方式消磨叛军的进攻势头。此时郭子仪、李光弼等在山西已经开始反攻,收复了山西全境,而安禄山在潼关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正是进退两难,已经有了退兵的想法,否则郭子仪会从山西直接拿下安禄山的范阳老巢。

李隆基此时做了第二个重要的错误决定,也是整个安史之乱过程中唐王朝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在杨国忠怂恿下,李隆基严令哥舒翰出城与叛军交战。于是哥舒翰率领八万大军离开潼关坚城,又毫无疑问的被叛军在野外包了饺子,哥舒翰逃回潼关后被手下抓住投降了叛军,潼关失守,长安随即失守。

到这时,离安禄山起兵不过八个月,本来叛军当时的几路进攻都被挫败,山西、河曲方向有郭子仪,西南有南阳节度使鲁炅、江淮有睢阳太守张巡,叛军已经被限制在河北、山东加上洛阳附近地区。如果李隆基不犯这些错误,唐王朝有可能在两年之内完成平叛。

作乱中期,李亨为了稳固地位,让叛军有了喘息的机会

唐肃宗李亨发动马嵬驿兵变杀了杨国忠、杨玉环等人后在西北灵武起兵平叛,而叛军方面虽然安庆绪杀了安禄山成为第二任叛军头目,但仍然实力强大。郭子仪等人在西北、关中支撑数月才稳定了局面开始反攻,并在叛乱发生两年后收复长安和洛阳。

这时,叛军最精锐的部队大多已经被消灭,史思明当时也已经降唐,只要继续穷追猛打不给安庆绪喘息之机,仍然有可能很快完成平叛大业。而且唐军打得越坚决、战果越多,史思明越不敢有再次叛乱的想法。

这时,唐肃宗李亨也开始犯错误,他犯的第一个大错误就是把保证自己皇位当做比平叛工作更重要的事情。李亨认为远在蜀中的李隆基是对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胁,暂缓了对安庆绪的进攻,迎李隆基回京。这个迟疑一下子就是一年,安庆绪重新集聚了实力,史思明也再次叛唐;

唐肃宗李亨犯的第二个大错误是已经彻底不信任武将。对叛军的决战,安排了九路大军号称六十万围攻安庆绪,但竟然没有安排总司令,只有李亨最信任的宦官鱼朝恩是监军。缺乏统一指挥且粮草不足的唐军围攻安庆绪几个月,被史思明援军击溃,史思明第二次占领了洛阳,局面再次逆转。

唐肃宗李亨犯的第三个错误是战略方向错误。之前李亨急于收复长安、洛阳以证明自己地位的正统性,放弃了让郭子仪从山西出兵攻击叛军范阳老巢的机会。如果采取这个策略,失去根据地的叛军平定起来会更加容易。

如果唐肃宗李亨不犯这些错误,平叛工作应该可以在三年之内最多四年全部完成。

最后几年双方纯粹是在比烂,叛军更烂一些,所以唐王朝赢了

剩下的几年双方就是在打烂仗了,李亨继续不信任武将,立下大功的郭子仪被闲置、李光弼被调到江淮,还有来瑱等功臣冤死,仆固怀恩成为新的平叛统帅;幸好叛军那边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史朝义又杀了史思明,短短七年叛军换了四任皇帝。

实际上最后完成平叛的唐代宗李豫也同样是个小心眼,仆固怀恩相当于是在唐代宗对武将普遍不信任的大环境下被逼造反的,当然仆固怀恩也不是郭子仪这样的纯臣,俩人一拍即合,一个逼人造反,一个被逼就反。当然,这是平叛之后的事情了,与平叛的七年二个月无关。

总之,盛唐底蕴无比深厚,明面上安禄山叛军近二十万占了唐王朝边防精兵的三分之一,也曾经四处出击攻势如潮,但战争并非是简单的数学加减法,从综合实力上看叛军连整个唐王朝的零头都不足。至于安史之乱持续这么久,造成这么大的破坏,使得盛唐终结、之后唐王朝再也没有恢复到盛唐的国力,只能归罪于李隆基父子的错误决策,尤其是李隆基。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安史之乱进行的八年,也将曾经的盛唐景象完全用燕北铁骑践踏的一无是处。可是,时间的关键节点就在于一个人---唐肃宗。


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后,仅仅才三年的时间,安史之乱的首席老板安禄山居然被儿子弄死了。这种情况下,安庆绪接管了安禄山的势力,唐肃宗下令征召十大节度使前去围剿安庆绪,并且撤销了广平王李俶和郭子仪的军政大权。


他们两个人原本是整个作战阵营的核心人物,也是剿灭安庆绪大军的阵前总指挥。


阵前换将本来就是大忌。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着唐肃宗李亨的小心思,这位通过并不合法的手段上位的皇帝,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李俶也拥兵自立成为皇帝,将自己架空为太上皇。而且,颇有战功和威望的郭子仪副统帅的职位也被撤掉了。


为了能够合理的避免一系列的恶变,唐肃宗自以为自己做的并没有错。


于是,他下令不设行军统帅,派宦官鱼朝恩前往这十大节度使监军,可是到了真正围剿安庆绪的时候,由于没有行军统帅,大家均是各自为战,没人想冲锋,也没有想当这个出头鸟。整个十大节度使瞬间成为了散沙,也许唐肃宗不会想到自己的撤掉行军统帅的这个决定有多么的愚昧和无知。


当这些节度使徘徊不定的时候,已经投降了唐军的史思明竟然突袭了唐军的后勤粮草,还打垮了号称60万大军的十大节度使,在如此天赐良机的情况下,唐肃宗像一根搅屎棍一样将整个局面完全打乱。


唐军溃败起来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并且愈演愈烈,东都洛阳丢了,整个局面开始呈现出颓败的迹象,直到唐肃宗去世,唐代宗上位,整个安史之乱的局面才开始渐渐好转。可是安史之乱的战火到唐肃宗去世已经烧了七年,七年的时间,就算是唐王朝有座金山、银山也不够折腾的。


战争对于民众的生活和国家的实力影响是最为巨大和深远的,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几乎已经让唐朝的经济崩塌,好在唐军将士万众一心打赢了这场胜仗。所谓的战争,最为恐怖的便是拉锯战,这种战争虽然战争损耗最大,影响最为深远,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无疑是重创。


战火波及之处民不聊生,尸骨遍野。安史之乱之后,整个王朝的无数弊病从此喷薄而出,再也没有可以挽救的局面,尤其是各地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他们虽然是唐朝的军队,可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已经成为了藩镇大将的私人武装,中央政府武力统辖藩镇,藩镇反而成为了一头独大的怪兽。


这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如果没有唐肃宗的愚蠢决定,或许在安禄山去世之后,可以迅速瓦解安禄山的反叛军,还大唐一片太平盛世。


历史总探长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多次的"八年之乱″!比较为人们所熟悉的比如唐朝“安史之乱″是八年,清朝“三藩之乱″是八年,近代的"抗日战争″也是八年(若是按东北沦陷的1931年算起是十四年)!那么我们回到问题上来。

提问说,唐朝国力雄厚,但为何平定安史之乱要用八年之久呢?浅析有如下几个原因!

1,安史之乱时,唐朝承平己久!百姓久久不闻战鼓之声,长期不操刀矛、练军伍,"和平病″很严重!这种风气对军队也有消极的影响!除了久驻边疆的“边防军″在各节度使的把持之下尚有战力外。内地不仅兵力不足,防卫空虚,并且战力还严重不足!在叛军压境之下,那些紧急召集的"民壮″们怯敌畏战,难当大用。正规军的战斗力也强不到哪里去!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迅速平叛是难以做到的!

2,唐玄宗执政日久,后期己年老德衰,不复早年的锐气了。朝中掌权者,先后是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囗蜜腹剑″的势利霄小之辈!正直贤臣难以在朝堂立足!导致有事之时,乏人可用!而安史之乱是突然发生的!朝廷上下毫无思想准备。要想重新调整朝廷大政方针、整顿秩序、调配平叛干才,制订平叛策略,以及与来势汹汹的强悍叛军周旋与对抗都需要时间。何况在平叛时又多次出现策略失误,导致叛军死灰复燃以致迁延时日!

3,安史之乱时,唐朝周边也不是没有强敌!西南的吐番王朝也早对唐朝虎视耽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唐军的平叛兵力。其它部族也在蠢蠢欲动,唐军也要防范他们。而且叛军初起时,几乎势如破竹,士气正旺。想迅速击败他们是不容易办到的。只是在后期因为安史叛军内部出现了矛盾和军事失策,才使唐军逐渐占据了优势。最终消灭了安史的叛乱!

尽管用了八年,平定了叛乱。但是却也耗尽了唐朝百年来积累的雄厚国力。这场叛乱带来了几个消极后果:1,唐朝最盛时成为了过去,中央的权威受到了削弱。各地节度使们开始逐渐坐大。埋下了后来"五代乱世″的隐患!

2,唐朝国力衰退后,无力遏制周边部族的虎视。吐番居然几次攻占长安,并吞蚕食青海及西域的唐朝曾经的控制区。自此后,唐朝由扩张性外向发展道路开始转入了消极防御的内向型道路。

3,安史之乱使唐朝不仅损失了土地,耗尽了财富,也折损了大量人囗。而人囗是立国之本,失去这个基础,直接对唐朝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何况唐后期,有些地方的节度使时降时叛,频繁的内乱进一步消弱了唐朝的元气,使它更无复原之机!

4,唐朝未期及五代时的"军人专政″、军阀混战,造成了生灵涂炭。而这个教训被赵宋所吸取,却又校枉过正了!过于重文轻武,令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自此失去了血性与勇武之气!从而饱受几百年的外敌欺压。而这一切的根源居然就在"安史之乱″上…



北疆同心


国力是雄厚,战争的胜利从来不是国力的雄厚与否,就像清末的时候也是,当时大清的GDP是全球GDP的1/3,还有南宋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有钱,国力是相当雄厚!

那么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是君明臣贤,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上下同欲,是政治清明,是君主对能够发现将帅并对将帅有足够的信任!

唐玄宗时期,首先皇帝就是只会享乐,早就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不想在治理国家了,想好好的享受生活,享受自己治理好的太平盛世!

这个时候就用了弄权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嫉贤妒能,要把所有的对自己有威胁的,有才能的人全部赶走,不能在中央待着!口蜜腹剑就是说的李林甫,对人正面总是说好话,背过脸就给你下刀子!唐玄宗让李林甫发动全国选官,李林甫没有做,直接对皇帝说,我们已经是野无遗贤,把皇帝唐玄宗忽悠的还很高兴,经过李林甫十九年的治理,那么官僚系统中就没有多少真正的人才了!

后来的杨国忠就更差了,只知道享乐,争宠!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看到皇帝对安禄山的宠幸大于自己,就非常嫉恨,就一直说安禄山谋反,虽然最后安禄山是谋反了,但是杨国忠根本就不是为了国家着想,而只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受宠!不能有人超过自己的地位!

官僚系统内没有了人才可想而知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就很难有非常好的抵抗!


然后就是在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皇帝多次决策失误,最大的一次,就是在守卫潼关的时候,杀死了高仙芝等大将!这都是很有能力的大将!唐玄宗在享受了长久的太平之后,早就没有了耐心,在发生了叛乱之后就想以极快的速度把叛乱消灭掉!其实在潼关最好的战略就是守关防守!而不是进攻,这个所有人都看的出来!包括后面的哥舒翰也是,本开防守的时候哥舒翰是很占优势的,安禄山的军队根本就打不过来,这个时候唐玄宗是想让进攻的,也是听哥舒翰的采用了防守策略,但是这个杨国忠就发话了,他也知道应该防守,但是他不想让哥舒翰立功,夺了自己的宠爱,然后就怂恿唐玄宗让哥舒翰进攻,派去催战的人员是如流水一般一个接着一个,哥舒翰最后是承受不了压力,最后开始出战,然后就失败了!潼关失守!


最后就是中央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享受了太长时间的太平盛世,战斗力已经急剧下滑了,根本就不想唐朝初年一样,这里的老百姓的战斗力是最强的,这个时候享受了多年的太平的老百姓已经不会打仗了,战斗力与藩镇相比已经不及藩镇了!


鹏程日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这首诗,说的正是大唐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盛世:开元。

此时的大唐,玄宗李隆基当国日久,经过执政前期的积累,帝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实力还是疆域广阔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力雄厚,百姓富足,放眼天下,一派歌舞升平……似乎一个完美的世界,人人都沉醉其中,李隆基也不例外。

蓦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干儿子安禄山数十万铁骑,打破了一切幻象:一个月破洛阳、称帝,七个月进长安,半个大唐已经易主。帝国被盛世景象掩盖的吏治糜烂、军备松弛、人心离散等隐疾在一瞬间爆发,比叛军还猛烈的破坏力迅速撼动了帝国的根基。常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一颗颗将星陨落,为帝国的没落填了坑,而由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埋下的政治腐败、土地集中、百姓困顿等恶性种子,都在帝国崩塌的那一刻迅速膨胀、蔓延,使整个王朝即使在平乱后也积重难返。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句名言: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安史之乱”时的大唐正是如此。而一千多年后另外一个王朝的堕落可能更能说明问题。1900年,八个国家组织了16000余人的队伍,打进北京,慈禧太后西逃,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堕入历史最深渊——16000人,击败一个千万平方公里土地、数亿人口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国家的君主得昏聩到什么程度?这个国家的国力得衰败到什么程度?这个国家的军队得衰弱到什么程度??而那时从GDP来说,大清占世界比重三分之一!再联系一下“安史之乱”时的大唐,看来,有钱没钱和国力强盛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就像一个人,富有不代表强大,你也可以穷,但如果有骨气,照样可以顶天立地!

李隆基的大唐,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巨人,它的崩塌没毛病。


彼岸历史


唐代虽强,但早已是外强中干。

盛唐时代,天下谁敢作乱?可也正是因此,唐代统治者渐渐心浮气躁,慢慢走向腐朽。


一个朝代的堕落,最开始很难被人发现,可一旦发现,基本没什么挽救的机会。

李林甫掌权的时候,唐帝国虽然不堪,但也不算太差。

因为,李林甫控制着一个小人物:安禄山。

唐史中记载,安禄山凭借着皇帝的宠信,基本上无法无天,为所欲为。面见诸多官员时,都摆着一张极其狂傲的脸。

可是,在与李林甫接触之后,安禄山面如死灰,汗如雨下,走出李府的时候连话都不会说了。

在之后,安禄山每次进京,都会去李府一趟,准备厚礼。

李林甫失宠后,安禄山反水

什么叫一物降一物,这或许就是吧。

李林甫一失宠,安禄山就开始运作起来。

在唐代,节度使是掌握实权的。安禄山通过多年积累,底蕴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状态。

在之后,反水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尽管杨国忠不会断的向皇帝觐见,表明安禄山的危险倾向,可是皇帝不听,当臣子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八年战乱,加速了唐帝国走向堕落

八年内乱,对一个国家的破坏力显而易见。

原本就是外强中干的唐帝国,也算彻底玩完。尽管后期除了几位能干的皇帝,但国运这件事可不是说扭转就能扭转的。


虾仁儿谈历史


安史之乱是唐朝内部矛盾!唐朝从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经高宗、武则天的经营,玄宗前期勤政治国,唐朝国力强盛!然而玄宗后期军队控制权开始外落,边境驻守将军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手握重兵,两人手里的兵力甚至超过唐朝总兵力的百分五十,造成朝廷外重内轻的局面,不可控制!玄宗后期昏庸无能任人唯亲,杨国忠,李林甫等人把持朝政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打压外官导致这种局面的加剧!

随着阶级矛盾的不断升级,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昏招频出,致使朝廷失去了大片土地被安禄山等人占领,几乎大半的大唐江山落入叛军之手!玄宗又接连听信谗言杀了封常清、高仙芝等得力干将导致朝廷无人可用!接着又强令哥舒翰领军出击,大败而归,导致长安失陷玄宗出逃!于马嵬坡遭遇兵变,杨国忠势力被清除!

直到肃宗即位,叛军在睢阳城之战中被张巡拖住十个月唐朝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得以腾出手来收复西安,洛阳两个重要城池,唐朝的元气才算恢复了一些,得以在接下来的几场大战中击败叛军!

唐朝差一点就被安禄山等人颠覆了,究其原因是前期朝廷的不做为失去了大片土地,经济命脉失去大半,仅仅剩下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地区的税负收入!朝廷没钱没没人导致战争时间拉长!后来杨国忠势力倒台郭子仪崛起,同时叛军内乱,朝廷才抓住机会屡败叛军,最后得以战胜叛军!

唐朝虽然国力强盛,但是安史之乱是内部矛盾,极大的分化了唐朝内部的力量!加上玄宗昏庸无能,才导致唐朝历经八年才得以平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社会混乱,慢慢失去了盛世的模样!





耀眼观世界


一百五十一头花白肥猪,整齐排列,膘肥体壮,真可谓“实力雄厚”,抵御两头草原恶狼,有胜算否?

实际上,唐明皇治下的唐王朝就是这样的滑稽情况,看看李隆基的生平,就知道,这样的羊羔崽子,只能够窝里横,遇到强敌,只能吓得大小便失禁,自顾自逃跑了事。

他的父亲李旦,武则天的第四子,少不得从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走路三步有人抬,跨马三里必有亭,吃不得苦,耐不得饥,真个就是废柴一个,生下的儿子李隆基,可是什么好鸟?他伙同自己的姑姑,依靠宫廷政变上台的,习惯的是小聪明,耍心眼,对于军、政、经济、文化什么的一窍不通,这样的纨绔膏粱,只能够呆在象牙塔里面蝇营狗苟,稍微被风吹一下,不是伤风,就是感冒甚至是痢疾拉肚,一命呜呼。

当政(713年上台~755年安史之乱)期间,任用奸邪,沉迷梨园,宠信优伶,夺取儿媳,每年除了到长安华清池泡泡温泉,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知黎民疾苦,不知军政靡费,公器私授,让心怀叵测的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掌控国家近一半的边防军,这就是找死的节奏。

承平日久,听到千里之外叛军的呼喊,吓得魂不附体,举措失当,听信谗言,胡乱指挥,导致本来应该大半年就该结束的镇压行动,拖上近八年之久,半壁江山沦丧,宫室被毁,黎民枉死。

这就是所谓的“实力雄厚”?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就是个不懂历史的笨蛋罢了。

…………

谢谢阅读!


史韵书局


从安史之乱唐朝的败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本身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按唐朝当时的国力,拥有的名将,安史之乱怎么能打八年。

这是制度缺陷的问题。最大的缺陷是,君王的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

国家的行政号令、人才选拔全凭皇帝个人一时的好恶。

安史之乱爆发时,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这些当世名将守潼关接连失守,不是他们军事才能不行,而是他们领军在外,玄宗不信任他们,处处掣肘,派太监监军一系列昏招迭出,导致自己这方名将枉死,将士心寒。如果能阻敌于潼关,安史之乱不过是河北局部叛乱,守住潼关,再加上颜真卿、张巡这样的忠臣在敌人后方扰乱,再征调淮南道、剑南道的军队过来支援,平定叛乱至多两年。

可在玄宗的号令下,潼关被攻破了,玄宗逃出长安,路途上发生马嵬坡事变。本来这几位将领久经沙场历练,行军打仗都有经验可依,可玄宗一通瞎指挥,又派太监去一通瞎指挥,自毁长城,自己狼狈出逃。

问题是玄宗在做一连串错误的决策时,没人能够阻止他,他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话就是圣旨,即使这几位枉死的将领明知道决策时错误的,他们还是要去执行,还是要去送死,还要带着军队一块送死。

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都被攻陷了。即使李光弼这样的猛将处处被猜忌,仗打的心寒。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生死都系于皇帝的决策。乱世之中,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手里的部队。抓着兵权就不丢。

封建王朝有个有意思的规律,皇帝英明神武,一二十年间就能把国家治理繁盛,李世民的贞观也不过23年。一个昏庸的皇帝搞坏一个国家只会更快。玄宗之后的唐朝像过山车一样,皇帝强势,国势中兴,继任的皇帝懦弱了,国力又疲软下来,往往复复来来回回。


莫莫莫尔斯


首先,唐代国力雄厚确实不假,而且历史上唐朝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不是正常的逐渐地盛极而衰,而是从唐玄宗时期达到唐朝的盛世巅峰,突然就急转而下,那么问题首先在肯定在于唐朝本身,玄宗时期军权不断下移,特别是为了镇压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所以逐渐开始任命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时权力还可以受制于中央,但随着各种综合因素,权力不断扩大,一度将军权、财权、行政权掌控在手里,所以唐朝国立雄厚是没问题,但权力不一定都集中在中央了,相当一部分已经下移到地方。

其次,安禄山作为东北方面最大的节度使,经过不断的发展,一身掌握三项大权,长期的经营使得此地实力雄厚,而且当时唐玄宗的实际控制力还是可以的,安禄山本来没有必要一定要反,但是中央政府官员特别是唐玄宗,一方面将权力给予了安禄山,另一方面又是各种深度猜忌。长期养虎为患之下,安禄山本身也发觉玄宗的猜忌一度威胁到了自身的安全,主动与被动之下造反。

最后,安禄山造反后,各地认识到了中央政府的孱弱,各地节度使并不是十分积极勤王,有相当一部分在进行观望,另一方面,安禄山本身的军队在边疆一直处于血与火的磨练之中,也不是内地的常年不打仗的军队所能比拟的,当然因素绝不止这一点,只在这里做简单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