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医生业余时间被人聘任,可以有偿就医,而教师节假日补课不行,为什么?

用户墨缘琴韵工作室


这是很多老师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其实医生和老师职业有很多共同点,为什么允许医生有偿就医,不能允许老师有偿家教?

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合法(规)的,一个是非法(违规)的!医生外出有偿行医,国家有关于“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老师禁止到辅导班进行有偿家教,是因为教育部有“六条红线”!既然国家让你做,就有让你做的道理;不让你做,就有不让你做的说法。

医生和教师职业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比如:

一、教师可以“课上不讲课下讲”,医生可以“医院不看回家看”吗?

首先,我明确反对对老师的这种污蔑,绝大多数老师绝对不可能“课上不讲课下讲”,但是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实中不排除有这种老师存在,尤其是老师的辅导班里都是自己班的学生时,不排除这种用权力谋取利益的行为,作为国家,如果不去制止,就是放纵,就会让这种现象蔓延。所以,对于这种现象,绝大多数老师是不同意的,因为这让老师无辜背上骂名,而他们在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操心,当然不允许这种污蔑,但是谁又能保证这种现象没有呢?

医生原则上也可以“医院不看回家看”,而且我们也见过有些医生让病人到指定药店拿药的情况,这种行为应该也是违规的吧?医院的医生,一般都是外聘到低一些医院里去做手术,这种情况和老师教自己的学生并不相同。当然,也有一些医生可能会在社区诊所、药店等兼职,这和他自己的病人关系不是太大,因为这些病人的流动性很强。

二、老师也可以被聘到别的学校做讲座!

与医生去别的医院做手术或者坐诊类似,一些名师也经常被请到别的地方去做讲座或者培训,好像这也不在有偿家教的范围吧。大学老师这方面自然不受限制,中小学方面这样的情况也不少,尤其是高中,面对高考的压力,我能经常能看到有些著名学校的老师或者对高考颇有研究的老师去别的学校做讲座,这种讲座都是收费的,应该也没有明确禁止吧?

三、相对来说,优秀医生更加紧缺!

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要比教育资源更加明显,一些落后地区的医院根本培养不出来也留不下优秀的医生,而教育则不一样,一些落后地区也不乏优秀教师存在。一个优秀的医生,可以救活很多生命,而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 医生多点执业虽然有政策支持,但是很多医院并不同意医生外出就医!医生是医院培养出来的,如果去了竞争对手那里行医,这对他的医院非常不利,而且一旦出了问题,原有医院还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承担一定的风险。

另外,医生多点执业是医改的一个开始,未来医改的方向很可能是医生要成为自由职业者!前两天国家已经试点取消医生编制了。如果取消老师的编制,允许老师去别的学校代课,老师们愿意吗?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一是政策不同:医生可以多点坐诊,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医生在专科、县乡医疗部门从事诊疗活动,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也可以“传帮带”基层医务人员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基层医院收费透明,资质健全,即使是私人门诊,其就有的手续也一样不缺。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教育主管部门严禁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教师有补课的义务,帮助后进学生迎头赶上,如果以利益为目的,进行有偿补课,会更进一步扩大个体之间的成绩差异,给教育均衡发展雪上加霜,容易造成不公平现象。加之校外培训机构资质不健全,各种大大小小的培训班充斥在大街小巷,不仅教学质量无法保障,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二是目的不同:医务人员多点就诊,虽然也赚取额外收入,但收费规范透明,甚至比大医院费用更低,也更方便。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力量缺乏,技术高明的医务人员更是稀缺资源,医生牺牲业余、休息时间就诊,虽然也以赚取额外收入为目的,但却同时解决了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增加了就医途径,扩大了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其直接结果是救死扶伤,更容易为群众接受。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纯粹为了利益。以考试为目的的拔高教育,改变了基础教育的初衷,增加了学生负担。而因为经济基础、地域优势等原因,使教育资源向极少数人员集中,增强了教育差异,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发展不同:医务行业专业技术发展没有尽头,一些人可以凭一己之得、一两个偏方、某项技术,可以吃遍天下,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要不断钻研业务,不断精进,稍有懈怠,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而医生有越老越吃香的发展规律。而基础教育普及,并不要求教师有多么精深的知识层次,一些培训机构,仅凭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其提高分数的目的。教的好不好,是相对而言,基层的名师,到一二线城市,甚至连最基础的要求都达不到。由于受主观因素、综合因素影响,大范围的有偿补课、校外培训,所能直到的作用不尽相同,很难有直观的效果。但校外培训的发展,使教育公平受到伤害,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使中小学生负担加重,这些后果都是实实在在的,不仅无助于基础教育发展,反而容易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这些恶劣的后果,是无法回避的。


真宁腔调


教师节假日补课被严格禁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医生、律师等其他行业从业者在业余时间工作,可以收费呢?为什么教师就不可以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教师每天工作不仅仅是8小时,往往是10个小时,甚至更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紧张忙碌工作了一天,大脑与身体都很疲惫。在身心俱疲情况下,补课的效果是不会好的。同理,学生们已经劳累了一天,再额外补课,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

第二:如果教师补课可以放开的话,长此以往就会给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心里惦记着课后的补课,上课听不听没关系,反正老师课后会给我(们)吃小灶儿。

第三:随着知识更新,知识爆炸,互联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加速,许多知识点的讲授,习题的操练,学生们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自行获得,从学习技术层面讲,教师额外补课完全没有必要性。

第四: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进行的,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课后占用时间给学生补课,就会占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时间,影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效果,更加不利于孩子社会实践。

综上所述,很多行业都可以兼职,但从事教育事业则不可以。


郭志宇AlexGuo


我是老师,家里也有做医生的,原则上医生也是有正式医院单位的也不可有偿就医,医生可以有偿就医,是人们觉得那是在救命,在为你的身体保价护航,但现在医生护士的工作压力和舆论压力都特别大,还有医生必须始终在不断的学习考试进修提高自己医学领域本领,做医生很累,随叫随到,随时待命,只要进入工作就要全身心的托人。人命关天啊。能有偿服务可以理解。

老师节假日就补课肯定是不对的,本来国家寒暑假给你安排了是要求你在假期调整一学期的疲惫不堪的身心,另外利用假期加强自已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已业务能力,平时忙于教学,这正式通电的好时机。以前老师寒暑假没有多少时间是自己的,要到每个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要到教育学校去听同行或专家的授课有半个月,要提前把一学期的教学大纲熟透,要提前把课用笔一字一句的写好备好,开学好空出时间批改作业,关注学生身心方面的变化,教育学生为人之道。根本没有时间去补课,以前学校假期会安排一部分老师补课,那都是免费的,是把好的学生培训去参加各种比赛,为学校增光。其实以前的教育是公平的,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更高,老师也是生怕自己的学生考得不好,没有学到知识。

现在各行各业都发生巨变,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我能不能生活得更好点,我可不可以多一些财富,老师也是人,大的环境不可能不影响他们。但作为老师一定要有最后的底线,有颗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小草爱护他们,在小草中一定有些种子是颗参天大树,好好培养他们,尽自己教师的本能。


王建芸212


你好,我觉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我们所在的小城里,教育系统的人数是卫生系统的10倍,而教师更是比医生多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执业医师考试有多难想必学医的人都懂,而教师资格证却很简单就可以取得。先说明我并没有诋毁教师的意思,只是客观的说下,教师资格证的确和医师资格证比简单太多了,所以导致教师队伍的庞大。

因为教师基数所以鱼龙混杂,如果教育局允许私人补课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很多教师为了赚钱在课堂上一带而过,而想要学好只能私下交钱去补课,如果所有人都效仿这种模式最终坑害的都是中国的下一代,所以私下补课必须严抓。

而你说到医师在业余时间有偿就医的确是可以的,但也需要你的手法和经验丰富的情况下,假如你什么也不懂,会有人请你去救人吗?出了问题谁负责?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所在地道医院不能够做脑瘤手术,而患者却有脑瘤而且很严重,不能转院,怎么办?只能从上级医院或者其他医院请专家过来做手术,人家医生也是人啊,请人家来不给人家诊疗费,人为什么要大老远跑来?

所以教师补课,和医生有偿出诊是两个类型的,不能够混淆,教师补课是坑学生,难道你觉得医生出诊是坑患者吗?教师补课承担的后果也许只是成绩还上不去。但医生出诊承担的后果却是致命的。


勤劳de小皮匠


有偿就医和有偿补课其实都是为社会作贡献,医生治病救人肯定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能接受的,补课是帮上课没听懂的学生弄懂,它是课堂的有益补充,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补课也是一种,很显然学生获得了知识最后都会回报给了社会,对社会是一种积极的贡献,试想一下不补课没弄懂知识,这些学生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在学校破罐破摔,变成社会的负面力量,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他们出去由于没掌握知识,干什么都干不好,有些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纵观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每年学生补习市场都有上百亿美元,可见补课是有社会的需要,可以促进人类发展,但人们对医生有偿就医似乎没好大的反感,因为不就医可能危及生命,这是患者主动求医生有偿服务,所以只要收费合理大部分人没意见,但老师补课往往会被认为是老师强制来的,所以各方面意不少,只要是家长,学生是自愿找老师补课,我想就没什么理由反对,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不能来补课,他们会担心没补课竞争不过补了课的同学,所以极力反对,甚至造谣说老师上课不讲补课讲,实际上老师和医生一样上课都是竭尽全力,不存在留一手,那都是在丑化老师,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双休输出技术,获得一定的利益,那老师利用休息日为基础差点的同学补点课不也是对社会作贡献吗,只要是自愿的我觉得没理由反对。


无线观察


关于这个问题:

有人说:“医生可以多点坐诊,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可以“传帮带”基层医务人员提高技术业务水平。教师有补课的义务,帮助后进学生迎头赶上,而有偿补课会更进一步扩大个体之间的成绩差异,给教育均衡发展雪上加霜,容易造成不公平现象。”

请问:教师在补课的同时不能提高教学水平吗?教育扶贫又是怎么一回事?谁规定的教师有为后进生补课的义务?如果有偿补课是针对后进生,为什么不可以说是缩小个体差异呢?

“医生牺牲业余、休息时间就诊,虽然也以赚取额外收入为目的,但却同时解决了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增加了就医途径,扩大了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纯粹为了利益。”

请问:这种双标是怎么想到的?我给孩子找个名师辅导,没有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吗?没有解决提高分数的难题吗?没有增加高考考个好分数的途径吗?

“医务行业专业技术发展没有尽头,而基础教育普及,并不要求教师有多么精深的知识层次,基层的名师,到一二线城市,甚至连最基础的要求都达不到。”

请问:教师专业技术发展有尽头吗?为何不一直沿用古老的教育方法?教育为何要改革?基础教育普及就不要求老师有精深的知识层次?基层的名师到一二线城市就不合格?乡村卫生院的医生到一二线城市就游刃有余?

“因为执业医师考试有多难想必学医的人都懂,而教师资格证却很简单就可以取得。”

请问:考取教师资格证就能当老师吗?

“教师补课是坑学生,难道你觉得医生出诊是坑患者吗?”

请问:这种结论从何而来?

"性质不一样医生利用业余时间治病救人安抚病人痛苦,应该得到报酬。而教师不同,教书是职业育人是师德,师表,是做教师责任。"

请问:治病救人安抚病人痛苦是不是医生职责?所以教师业余时间补课就必须得免费?

。。。。。。

我对各位的回答不置可否,我也从来不补课,无私无畏!但是这样矛盾重重的观点实在太多!其实你们没有抓住最核心的一点:

基础公共教育是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家不是发你工资了吗?再出来有偿补课我心里不平衡!)而公立医院属于二类公益性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差额拨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这就很好理解了,国家只给你开60%工资,剩下40%自己想办法,如果禁止医生私开诊所、有偿就医那就是打自己脸了)


烛光微芒


医生可以多点执业,而教师却不允许校外兼职,做为教师而言,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但是,这两者恰恰不能类比!

不允许在职教师在校外辅导机构或个人辅导,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规定,而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才禁止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并没有规定教师课余时间不能开设校外辅导班,但是出了一些问题,一些老师课堂上知识点一带而过,甚至故意不讲,或者一些有难度和技巧的都不讲,而是留到课后辅导的时候再讲。那个时候,每个周末,甚至晚上,几乎所有的主课老师都会自己开个辅导班,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也不得不另外掏钱,经济负担也重!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为了教育的公平性,所以后来规定在职教师不得开设校外辅导班,也不能在校外辅导机构任教。

而医生恰恰相反,以前是不允许多点执业的,医生只允许在注册的医疗机构执业。但是有一点,中国的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衡,技术好,医术高的的医生,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而其他地方的病人,要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就得长途奔波,舟车劳顿,并且大医院的花费也非常高昂,在大城市的开销也非常高。而且,一些危重的病人,也不能经受长途奔波。所以,允许高水平的医生多点执业,可以一定程度得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并且能减少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负担。

所以,教师不允许多点执业,而医生放开多点执业,都是为了减轻公众的负担,更公平得获得教育和医疗资源。

最后谈一下医生和教师的收入,让教师和医生合法得获得体面的收入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是一个社会的必然需求。教师和医生,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必须是一个社会最顶尖的人才。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如果是一些平庸之辈来担任,那必然的后果是误人子弟和草菅人命。

提高医生和教师的收入水平,吸引高端人才,并提高准入门槛,逐渐淘汰一些庸才,才是一个社会的幸事。

有人说,师德败坏在课外辅导班上,医德败坏在药品回扣和红包上,这话是有道理的。医生和教师可以正大光明,合理合法得获得自己拥有的知识带来的收入,才能正师德,正医德。

谈钱,并不肮脏。德高望重,并非只能甘守清贫。


胃肠小儿外科


为什么上面规定:医生可以捞外快,老师不能捞外快?





简单来说,医生捞外快是减轻病人“痛苦”,老师捞外快是增加学生“负担”。



得病的人,其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医生可能知道一点。出钱消灾,手到病除,妙手回春,有痛苦希望尽快去掉。


中国人花钱只有在看病的时候,在毫不犹豫。生存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基本要求,如果命都没了,其它任何事都是扯淡。


好医生本身不多,医术好和医德好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加上资源又严重不匹配,所以,病人要想治疗病,尽快消去痛苦,抽那些高医、名医空闲时间,花钱替自己“消灾”。

教育资源与治疗资源一样,严重不匹配,好的教育资源被某些人占尽了,一般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挖空心思,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样,一般的老百姓也只能抽老师的空闲时间,有劳老师赐教,家长明白事理,也十分愿意。




可是,问题来了,孩子天生顽皮,好玩,休息时间,被无情剥夺了,感觉十分“痛苦”,给自己增加了“负担”。孩子好不容易休息,又要学习,这个骂名,还得由老师来承担。


教育、医疗、住房分别对应老师,医生还有开发商,半斤对八两。


老愚事顾


世界上就是有太多“你行我不行”的事了。当一件事情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时,什么细微小事都有人拿来讨论,甚至指责。

课外辅导其实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可以看做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但是它却偏偏出身于教育,实属“家门不幸”。而教师的有偿辅导也是其中一部分,本来也属正常,但是却被师德、奉献所绑架。所以教师的节假日补课就要去承受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

当然,开始阶段,疏于管理与约束,有部分老师经不住利益诱惑做了很多不堪之事。课上不讲课下讲,班主任办辅导班班“绑架”家长……虽然是极少数,但是性质实属恶劣,社会影响也不好。所以,很多时候是自己人将节假日的课外辅导推向了绝路!!

医生的有偿就医很多时候是在救死扶伤,不容易引起人们的讨论。而有偿家教,要面对千千万万的家庭,如果管理不当就是在给学生、给家长增添负担,甚至给教师行业摸黑!所以,即使有市场需求,节假日课外辅导也要接受更严格的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