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戎狄有哪些?唐太宗为何不搞胡服骑射?

蔡天龙


在先秦以前,华夏是分成了五个部分,中间的叫中原,东边的叫东夷,南边的叫荆蛮,北边的叫北狄,西边的叫西戎。而西周时期的前称为西岐,它能够取代商,正是得到了西戎部落和北狄部落的帮助。西周建立后,西边的戎部与北边的狄部,慢慢合为一体,这之后便将他们统称为戎狄。



戎狄部落主要位于我们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北以及河南西部。春秋末期,由于晋国与秦国的崛起,晋国土地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而秦国又雄踞陕西作为了根据地,我们可以知道原属于这几个地区的戎狄逐渐秦晋消灭、北上和同化,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到了战国时代,那批被赶跑北上的戎狄人开始被统称为胡人,这也便跟着出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


北上的戎狄人主要形成了两个大部落,分别是娄烦和林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打击的目标就是这两支胡人,但我们想一下,戎狄转化成娄烦与林胡,不是说很强大吗?怎么会被赵国击垮呢?所以问题来了!

在战国末期,北方的匈奴人开始崛起,他们迅速吞并了被赵国打弱的最后一支戎狄,至此戎狄在历史上消失。一部分并入了中原,最后一部分也被匈奴给消灭了,而胡服骑射中所说的胡人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至此以后,便有了这样的说法,匈奴人称对面为中原人,他在中原人眼中被定义为新的胡人。



再到汉武帝时期,汗血宝马流入中原后,骑兵已是满天飞了,并且终止了匈奴人不可磨灭的神话。这之后,中原的实力已经超强悍了。北方的胡人听起来一点都不惧怕,它已经失去了从前令人闻风丧胆的地位。而后曹操更是将匈奴收入曹魏管辖,还编制了军队。这之后又是东边的鲜卑部落取代了匈奴,成为草原霸主。但后来鲜卑不还是又与戎狄一样融入了华夏吗?


所以到了唐太宗时期,突厥人取代鲜卑,看是凶猛,实则没啥了不起。因为此时此刻的中原人,不仅拥有戎狄和鲜卑的血性,更拥有华夏民族取之不尽的谋略和智慧,突厥野蛮岂有不败之地!并且到了这个时候,中原的骑兵并不比突厥人差,要知道隋文帝时就把突厥打得落花流水,而唐太宗只是因为常年内战国库空虚,那时无力对抗突厥罢了!而后三年,唐朝恢复元气就把北方给降服了!胡服骑射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读文学史诗


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象征华夏最高权力和地位的“九鼎”宝器也被犬戎掠往草原,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 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

针对少数名族的改革,最著名的是赵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唐太宗为何不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少数名族的治理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们分析胡服骑射能在赵国改革成功的原因:

1. 赵国在吞灭腹心之患中山国之后,将代地、晋阳、邯郸的土地连在一起,国力全面发挥,使得赵国在赵武灵王中后期达到鼎盛。

2. “一边倒”的国际局势有利于赵国,是赵武灵王称霸北方的重要原因。秦国先是受制于义渠戎与韩楚,后因武王举鼎死而引发的继承权内耗,秦昭王之立亦是赵雍扶持,此时更是受制于赵;韩、宋两国则分别先后与赵达成同盟,牵制中原其余诸国。这样一边倒地有利于一国的国际局势,其余关东五国似乎一直无缘享受。

3. 赵武灵王大搞胡服骑射,是赵国接近漠南草原的地缘优势所致,接近漠南草原使得赵国有充足的畜牧资源大搞骑邑骑兵建设,并且利用胡人的军事优点。

而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一下几点: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以后,到隋唐时又有了新的民族集团的形成。唐太宗是存在的民族主要有突厥、铁勒、吐谷浑、稽胡、吐蕃、党项羌、奚、契丹、西域诸国、薛延陀、百济、高丽等。这些民族的广泛分布也正是使得唐太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与这些民族的力量对比而实施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了“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就是不改变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日常生活方式, 任用他们的贵族首领充当当地所设的府、州的都督、刺史,继续直接统治本民族。

实行“和亲”的仁义外交政策。唐太宗在平定吐谷浑之后,把弘化公主嫁给了其可汗诺謁钵。贞观十五又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使唐蕃的友好交往,也使得唐蕃之间比较和平。实行“和亲”政策,使得唐朝与少数民族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此后又有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朱丹,更密切了中央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对比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和胡服骑射仅能赵国改革成功偶然原因,我们便能清楚的知道唐太宗为何不搞胡服骑射了,因为不会成功,也不是唐太宗推行的“仁义”之举。




头其所号


古代的国家是由部落发展而来的,对不同的部落相对都称对方是胡姨。西周前后将非我族类都称为狄戎,号称“狄戎八国”,戎有分犬戎、翟戎、义渠等,再远一点叫鬼方,就是匈奴的祖先。到汉武帝时候还把南方的人叫南蛮,北方的人叫胡人,就是到唐朝也叫胡人。我认为那些都是古代炎黄子孙,居住在不同的方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西周时期国家刚从部落联盟形式走出不久,建成的国是指城中的人是国人,城外的人大部分都是狄戎。各地的封国都是国人是正规的我族。

唐朝的时候,我们的服装已经有很大的改进,特别是上阵打仗的服装已经比胡人穿的更紧身,便于骑兵的长途奔袭,特别是在汉武帝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打击匈奴,汉武帝下令,加强学习匈奴的骑兵战术,习夷之长以夷制夷,所以才有了卫青霍去病的骑兵战术,特别是霍去病,轻装上阵,长途奔袭,神出鬼没,经常令匈奴防不胜防。到隋朝的时候,与突厥的战争,又是草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有一场对决,虽然没有重创突厥,但也为唐太宗日后歼灭东突厥积累了经验,事实证明,唐太宗打击突厥的战略战术是成功的,突厥再也没有能力越过帕米尔高原,终于在武则天时期将突厥彻底的从世界民族中消号。




赛麦大弘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战争性质变化的产物,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征战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的方式还是贵族式的两军摆好阵势,带着战车正大光明的一决胜负,失败方只要承认胜利方的霸主地位就行了,没有灭国的风险。故而会出现宋襄公那种不趁对方半渡而击,必须等待楚军摆好阵势再进攻的迂腐行为。

而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进行的都是兼并战争,一失败就身死国灭了,所以战争变得更加残酷,胜利成为战争的唯一目的,于是出现了孙子、吴起、孙膑等兵家,打仗不再是简单的光明正大的战车对垒,而是使用伏击、陷阱、水攻、火攻等各种计谋,无所不用其极。

战争方式的变化,兵种也从以前单纯的战车,变得多样化,步兵、骑兵、弓兵应运而生。因为没有合适的马鞍和马镫,当时的骑兵仅仅是作为代步的工具,作战时,骑兵还是下马作战,和步兵区别不大。

当时北方匈奴,因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练就了在马上骑射的本领,经常骚扰赵国边境。而战国初期,赵国比较弱小,多次被魏国的魏武卒欺负。

赵王灵王发现匈奴骑射威力比较大。于是借鉴了这种战法,在赵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

胡服骑射是游牧民族灵活的骑兵替代中原民族笨拙的战车,属于战争方式的革新,是一种很明显的进步。

至于唐太宗时期,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原骑兵在武器和装备已经遥遥领先北方的游牧民族。装备了横刀、具甲的唐兵,几年内就横扫草原,不需要再向游牧民族学习了。


一梦青衫


这两个问题什么关系?唐太宗为何不搞胡服骑射?所谓胡服骑射,是说在战国时期,针对春秋以来以车战为主,礼仪为核心、装备不适合轻便战阵的情况,由赵武灵王为代表,进行的战斗骑兵化,戎装轻便化,追求作战机动性的一次军事改革。那时期的军备改革是轻装,机动。唐代,本来就是北魏以来胡汉融合的直接继承者,在军事装备与作战性能上,不输北族,相反,当时的军事潮流是重甲骑兵与马上砍削兵器的潮流,而并非一味追求轻便化。


乐艺会


周朝时期的主要居民有华夏和四夷之分:南方部落为蛮;东方部落为夷;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华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区。

戎狄是先秦时期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北狄和西戎。

“胡服骑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了国家强大而推行“胡服”、训练“骑射”的故事,胡服骑射由此而来,也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善于改革的形象,到唐朝时期军服在战场上驰聘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唐朝的铠甲基本保持南北朝以来到隋朝的样式和形制。

所以到唐太宗时已经不再搞胡服骑射,时代在改变,已经不能适应于当朝。


百科识普


西周戎狄多了去了,以前没有疆域这一说,基本国家就是城市,跟城市周围的一圈。一个国家两个城市中间,就不是自己所管辖的地区了。这些地区布满了蛮夷。到了战国时代才有的疆域。所以说西周的戎狄太多了,比如当年的楚国,就被周王室所不承认,称为荆蛮。齐国建国跟莱人干架,西周被犬戎给打了。

还有唐太宗为什么不胡服骑射,这个问题就有点胡扯了,胡服骑射是因为以前的衣服没有裤子,不适合骑马,后来赵武灵王改变了,唐太宗改什么?不过唐朝的衣服的确是流行胡风。


汶淐土著


唐李氏本胡人,懂西北胡人,又知汉文化。文超汉人,武越胡人,故成一代伟业!


五星耀中华


西周就是被戎狄灭的国,凡北方不是我华夏民族的都可谓是戎狄!唐太宗时期华夏民族文化和其繁荣,国家经济军事政治都高度发达,为什么当时要去学胡人文化?就好比现今美国为啥要学印度的政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