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30亿、估值超1600亿,京东金融相比蚂蚁金服有何优劣?

楚小神


京东这些年,对标阿里。阿里做的很多东西京东都在做,京东金融(京东数科)就是这其中最最典型!

互联网金融方面,支付宝一直是创新者领跑者。京东数科和蚂蚁相比,谈优劣真的谈不上,只能说全方位落后!无论是规模,技术,应用场景,安全系数。只能说在除了支付宝和腾讯支付以外,京东数科是少数有自己的应用场景的企业,应该会和云闪付,苏宁互金等一起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第二梯队!

京东有很多分拆业务比如京东数科,京东物流犹豫和京东集团关系过于紧密,业务交叉复杂,因此估值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客观性!


科技刘言


优劣是只要阿里巴巴一直比京东市值高,京东金融就不可能超过蚂蚁金服,蚂蚁金服的优势是碾压的。

一、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的巨大差异

今天京东金融百亿融资启动 落定后估值将超1650亿,而京东金融和京东一贯的思路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标阿里巴巴,只要阿里巴巴股价上涨京东就不会差,京东金融目前明显是对标蚂蚁金服此前的pre—ipo来做的,在3月9日蚂蚁金服启动上市前融资 市值近8000亿。8000亿和1600亿差距巨大。

二、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差异

 蚂蚁金服立足于阿里的电商生态,进而剥离出来,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金服产品。

蚂蚁金服金融生态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分别是: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海外市场。 

底层支撑:蚂蚁金融云、芝麻信用——金融科技

京东金融在2017年才实现分拆,拆分重组的目的主要就是两个:布局更多金融牌照、未来上市。京东金融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财富管理、众筹、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九大领域实现布局。

但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原有生态的依赖程度。京东金融现在是所有的业务体系全部服务于京东,包括白条,会员等业务。但是蚂蚁金服除了立足于阿里巴巴生态,更是早就布局了线下,所以支付宝支付成了和微信支付同等重要并且在专业支付领域一直领先的品牌,但京东支付目前发展并不成熟,仍然服务于纯京东用户。

更重要的是,京东金融在生态布局方面也远不及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旗下生态里已经有了蚂蚁花呗、网商银行以及借呗等消费金融产品和民营银行,个人征信产品芝麻信用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接入,可谓在行业内各大领域全面开花。而京东金融目前主要服务京东用户,而在金融向外拓展上,京东挑战重重。


毛琳Michael


京东金融资本不如蚂蚁雄厚,用户没有蚂蚁金服多,知名度没有蚂蚁金服大,技术不如蚂蚁金服成熟,很多人觉得在金融方面阿里的对手只有腾讯,毕竟京东真的不在一个层次,奶茶东除了让快递员住上套房,脸盲,再也没什么实力,不过京东有腾讯21.25%的股份,虽然京东金融和京东已经完全独立分开,但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有了腾讯的支持,京东金融不说超越蚂蚁,但也可以让你痛一下~



我们都知道各个领域都有巨头垄断,之前金融只有支付宝,蚂蚁金服最大,后来微信红包抢走了阿里30%的移动支付用户,所以马化腾成为首富~京东金融很大程度可以打击蚂蚁金服的影响力,还有就是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不允许一家独大,所以余额宝被国家管控~目前能和阿里对抗的只有腾讯,何乐而不为呢~


京东的优势,京东目前一直以一个低姿态在运行,致力于服务京东用户,我们都知道蚂蚁金服得益于公众对支付宝的信赖,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敌人就成了龙头老大,但是由于做的太大,政府开始管控,余额宝利率也越来越低,京东抓到了一个好时机,如果能够得到腾讯的流量支持,应该绝对是后起之秀~不过超越还是没有多少可能~毕竟马化腾太抠了~微信摇一摇那么点钱~还是用支付宝吧~


用心生活的小Q


非要讲优劣,那京东金融是比不上蚂蚁金服的。但互联网金融,哪有一家独大的?

事实上,京东金融的诞生,就是奔着跟蚂蚁金服分庭抗衡去的。但是在生态布局方面,背靠阿里的蚂蚁金服涵盖范围远远比京东金融大得多。比如说,从2013年到2017年的4年时间里,蚂蚁金服共投资64家企业,涉及65起投资。其覆盖行业非常广泛,包括银行、股票、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等金融领域,还涉及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汽车出行、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领域。


而在做这些之前,蚂蚁花呗、余额宝、蚂蚁借呗这些金融产品都早已收割了一批用户,固定的用户群体已经形成。后来的浙江网商银行、芝麻信用体系等也都是为蚂蚁金服服务的。尤其是支付宝现在如日中天的保险业务,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蚂蚁金服的王牌业务。


反观京东金融,最亮眼的业务就是供应链金融和ABS。供应链金融包括快速贷款类产品(京小贷)、全贸易流程资金支持业务(京宝贝),以及企业投资理财产品(企业金库)等;ABS平台就是输出资产评估、模型研发等一系列全流程服务。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都不接地气,反而是京东白条更吸引人。然而,蚂蚁花呗的支付场景又完胜京东白条。


当然,南叔完全不否认京东金融的发展。目前,京东金融产品线也在不断扩容——目前业务架构主要分为消费金融、支付业务、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信贷工厂、保险业务、众筹业务等业务。未来潜力还是无限的。互联网金融,不会有谁独占市场,只是在这个节点上,京东金融距离蚂蚁金服确实还有一段距离。


你平时用蚂蚁金服的花呗和借呗多,还是京东白条多?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看更多创业和投资内幕和爆料,欢迎关注南叔头条账号!】


南七道


现今社会,蚂蚁金服的使用率也许高过于京东金融,因为支付宝、余额宝等广为人知的业务都是来自于蚂蚁金服旗下。如果京东金融真要跟蚂蚁金服做个比较的话,也许从各方面来说,京东金融就没有太大的优势。

支付场景

京东金融的支付场景较为局限,仅限于他们自己的平台使用。在早期,京东选用的是货到付款的方式,所以在支付方面的发展就比蚂蚁迟上很多。

在11年的时候,其实这两家是有合作的,只是京东为了能让自己的核心数据留在手中,终止了跟支付宝的合作。转而投向腾讯的怀抱,在平台上开辟了微信支付的功能。尽管如此,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大的优势。落后的服务这是京东最后悔的事。

放贷资金

除了有面向供应商的产品,还有面向平台法人跟法人代表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不需要开户头以及任何抵押之类的东西就可以直接进行提额。目前已经累计放款大概三千亿,每月的放款达到四十亿。

虽然京东已有小额贷款的牌照,但是却有融资比例的限制。而阿里目前合计放贷超过了四千亿元。光是这一点看来,在放贷方面京东就处于劣势。

其实不管是从支付场景的普及度还是目前放贷的资金来看,京东依然是没有任何比优势,相比之下依然是处于劣势。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未来主要做三件事:

1、公司核心的东西,风控。

2、公司互联网的体系,账户。

3、公司所有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合作伙伴的连接。

他表示,只要做好这三步,才能更让京东金融走得更远,未来不仅要做一家挣钱的公司,还要成为有价值的公司。


壹点现索


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启动了高达130亿元的融资,这也是其正式重组之后的第一笔融资,领投方为中金、中粮等,融资将主要用于并购金融牌照、技术研发和市场投入等。此轮融资后京东金融的估值将达到1650-1900亿元。

从京东金融目前的布局来看,整个金融生态的卡位已经完成,但金融牌照不齐全依然是其短板,在业务开展上也许会受到一些限制。

从牌照上来说,因为背靠阿里,蚂蚁金服拥有着金量最高的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牌照,在每个领域都有一家控股公司,而京东金融最缺的就是牌照。

从功能上来说,京东金融更偏向于用户资产的配置、投资理财,这是它的优势。而蚂蚁金服就更接地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拥有强大的支付和信用系统,能够解决用户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种问题。

在消费金融方面,京东金融有白条,蚂蚁金服有花呗,两者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京东金融估值1600亿元,蚂蚁金服融资后估值近8000亿元,两者估值巨大差距的背后,也体现在其股权架构上的较量。

股权架构体现了创始人的胸怀,也决定了公司的布局与未来,蚂蚁金服目前确实是可以顶好几个京东金融的。 所以京东金融想要拥有蚂蚁金服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独角兽工场


在电商领域,京东阿里是死敌;在互金领域也针锋相对,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业务模式上。在一线互联网公司中把金融业务或者金融服务做得有体系有规模的,当数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


那么两家的业务模式有哪些不同之处,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业内人士表示,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是京东金融的强项和优势。


供应链金融是京东金融最早推出的金融服务。目前有“京保贝”和“京小贷”两个产品。“京保贝”主要面向京东的供应商,包含应收账款池融资、订单池融资、单笔融资、销售融资等多个产品;“京小贷”主要面向京东的平台商户,其中有面向法人和法人代表的产品。两者都无需开户、担保和抵押,客户也可通过担保增信来提高贷款额度。

针对京东金融为供应商提供小贷服务,蚂蚁金服在这方面更胜一筹,不仅有阿里小贷,而且其拥有银行牌照。浙江网商银行是中国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之一,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业。


在消费金融方面,京东金融从消费金融切入到C端市场,也走得非常早。京东白条是京东金融最具前瞻性的一个产品,与消费金融创业公司中发展最快的趣分期相比,京东白条2014年2月上线测试。京东白条的ABS,是国内第一个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项目。


不过,蚂蚁金服虽然布局比较晚,但是野心更大。蚂蚁金服是2015年4月上线“花呗”,相比京东白条,“花呗”有明显的不同,本质上相当于虚拟信用卡,用户信用标准来自天猫淘宝的消费记录,只有30天的免息期,此后可以申请分期付款,不支持通过信用卡还款;白条则必须要绑定信用卡,用户在消费30天之后可以使用信用卡还款,免息期可以达到80多天(目前已经不能用信用卡还款)。


可以看出,京东的目的在于刺激用户消费,而阿里的野心更大,是想借这种类虚拟信用卡的形式,打通互联网金融在信贷方面的布局。


同时,该业内人士表示,支付领域一直是京东的短板,京东在这方面一直属于追赶者的角色。京东在规模快速扩张期,优先使用货到付款,所以支付发展得较晚,于2012年才开始发力,收购网银在线,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5年将其更名为京东钱包。不过京东钱包目前大部分用户来自于京东电商,局限于京东生态圈。


继一个月前京东物流宣布获得25亿美元融资后,京东系又一家企业被曝正筹备巨额融资。


3月13日午间,雷帝触网消息称,经一位接近京东金融的投资行业人士证实,京东金融正筹备新一轮超100亿元的融资,本轮由中金、中粮领投,估值将超过200亿美元。


针对这一消息,全天候科技向京东金融方面求证,对方拒绝置评。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至今已建立起九大业务板块——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在公司金融和消费者金融进行双重布局,发展金融科技。截至2017年7月底,京东金融累计服务超过1.5亿个人用户和50万家企业用户。


根据京东发布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去年6月30日京东金融重组已完成交割,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京东金融历史期间的财务数据在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已列示为终止经营。但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


“重组完成之后,未来仍将与京东集团的战略保持一致,与电商和物流板块协同服务各类金融及商业企业,作为中国金融及商业领域的基础设施,推动中国的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全天候科技


市场估值或者说预期,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发展前景。与蚂蚁金服的估值(650亿美元到900亿美元之间)相比,京东金融如今只能说能够勉强望其项背。

下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两边的优劣。

第一,服务体量及技术支撑

从用户角度来讲,京东金融的服务用户显然少于蚂蚁金服,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蚂蚁金服有四大产品——支付宝、网商银行、聚宝、芝麻信用,除了聚宝不太出名,其他三款产品可以说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

但京东金融却鲜少有什么较为知名的产品,而且身边很多人使用京东购物,支付环节也大多选择微信支付或信用卡,很少专门下载京东支付,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京东白条,但这并不构成很明显的优势。

第二,战略布局

必须要指出这样一个关系,京东金融的发展极其依赖京东商城,而京东商城如今最大的入口增长极是微信用户。而反观蚂蚁金服,支付宝本身已经成为和微信具有同样量级用户的应用,它自身与天猫、淘宝之间的地位也慢慢持平,并且独立出来,成为全民级别的支付工具,在这一层面上,仅微信支付有掰手腕的能力。

这能够体现出两者之间定位以及布局之间的差距,京东金融在布局上落子太慢,而且缺乏强而有力的自有渠道和创新模式,这导致它不得不沦为陪衬。

最后

可能对于京东来说,微信是个很好的流量入口,但是我相信京东金融一旦发展壮大到触及财付通的核心业务时,那么封杀和关闭入口是不可避免的,将希望寄托于别人肯定不可行,而现在京东金融又看不到有什么获取大量用户或者具有技术优势的可能,那么在未来,它与蚂蚁金服之间的差距势必会越来越大。

我想,未来反而会发生合并事件,而且个人感觉京东金融最终会和财付通进行合并,以抗衡支付宝,增加其在线上支付领域的权威。

以上。


我是好人长安君,关注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也喜欢聊聊人文和科学,喜欢可以关注我呦~


好人长安君


如果京东金融值1600亿,也就是250多亿美元,那让值600多亿美元的京东情何以堪?

以牌照看,蚂蚁金服是国内最全,也是拥有所有高价值的牌照唯一互联网金融公司,京东金融除了买来的支付牌照,其他核心牌照一个没有,而且现在是强监管,再想拿到甚至买到都极难。

以体系看,蚂蚁金融几乎涉及金融业所有业务,且已经全面深入融合,京东金融刚刚独立出来不久,各项业务还只是布局而已,要想取得进展尚需努力,没有五六年都不会有大的成果。

以产品看,支付宝、余额宝、花呗、借呗、芝麻信用都已经是现象级应用,口碑共享单车淘票票滴滴等等场景化深入,京东金融拿的出手的就是小白,但与花呗相比,也不在一个层次。

以用户看,蚂蚁金服覆盖全面,支付宝深耕十几年,不仅仅是阿里巴巴体系内,六亿的实名认证信用账户,是国内唯一可以匹敌微信的超级应用,京东金融还基本局限在京东体系内,即便以京东用户数看也差距非常大。更严重的是,京东金融不仅走出去困难,即便京东体系内还面临微信支付的分流。

虽然京东金融也采取了对标蚂蚁金服的策略,但差距显然比京东与阿里的差距还大。也就是说,如果阿里巴巴市值是京东的8倍,那么,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的差距显然高于8倍。

如果蚂蚁金服值1000亿美元,京东金融最多值100亿美元。做金融,还是稳健点好,如果也采取京东商城那种高举高打的策略,风险极大!


马继华


别比了,蚂蚁金服是超级独角兽,估值近8000亿,京东金融估值就算超了1600亿,和蚂蚁金服之间几倍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但是,京东金融依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毕竟刘强东是在阿里淘宝已经十分强大的背景下,带领京东成功凭借数码3C分类在电商领域拼搏出头的。

之后刘强东做的很多决定都十分正确,扛着压力自建物流,电商领域都觉得没有必要做物流这种重资产,搞不好会拖垮电商主业。

事实证明,物流是电商领域极其重要的壁垒环节,阿里也随即建立自己的菜鸟物流。


阿里最早带领支付宝迈进蚂蚁金服时,也受到业内大量质疑,金融从业者质疑支付宝的专业性,普通网民质疑支付宝的可靠性。不过这么多年,支付宝用实力证明了自己。马云早早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全力支持蚂蚁金服的发展。

其实在这方面,京东的步伐也很快,京东白条是早于花呗推出的,不过知名度远不如花呗。京东金融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高于余额宝,但是知道的人也不多。

这是因为,支付宝毕竟用户量高,日常支付场景,不是支付宝就是微信支付。京东金融用的人还是比较少,缺乏充足的使用场景,用户打开京东金融的次数也相应较少。

所以,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国民使用率,支付宝都是远高于京东金融的。


并且,在这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重,阿里蚂蚁金融是拥有金融牌照最多最全的公司。手握最多的金融牌照,在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大量用户,背靠阿里大树,支付宝前不久又上线了小程序,进一步丰富了用户打开使用支付宝的场景,用户从淘宝店主到普通网民,甚至凭借淘宝亲情账号,获取了一批中老年用户。

当然,京东金融用户数量虽然不多,但用户质量较优,粘性较好,未来发展可期。

二者各有优势,且都是实力企业,看好未来会稳健发展,无论如何,受益的都将是大众网民。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