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的太平劇社開箱了,關於評劇,你需要知道這些……

郭德綱的太平劇社開箱了,關於評劇,你需要知道這些……

其實評劇這個劇種形成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大概1908年之前,都還是河北梆子和蓮花落。尤其是蓮花落,最開始在河北灤縣一帶流行,後來進入唐山,形成唐山落子。

評劇鼻祖成兆才對評劇的誕生做了重要貢獻,首先就是因為他一生創作改編整理的劇本多達102個。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評劇有了自己專屬的劇本,可以連著演上三個月而不重複。

這一點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看看05年之前的相聲,再看看05年之後的相聲,大概心裡就會有數了。

郭德綱的太平劇社開箱了,關於評劇,你需要知道這些……

而在1908年光緒和慈禧先後去世之後,成兆才又約了一大堆著名蓮花落藝人,對蓮花落進行了一個整體的改編。

首先就是變“活詞”為“死詞”。

看德雲社演出比較多的應該對郭老師的一個段子特別熟,說河南有唱活詞戲的,那天唱了《封神榜》,本來應該是“趙公明把黑虎跨,燃燈道人我上梅花”,結果演員唱錯了,變成“趙公明我上梅花”,結果後面就亂成一鍋粥,只能強行接“你騎梅花我騎啥”,“我的老虎你騎吧”,“我騎老虎我害怕”。

這就是活詞的不好之處,因為演員的臨場發揮雖然有很大可能爆發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亮點,但是它對於整個戲劇在歷史進程中是阻礙發展的。

固定唱詞之後,成兆才又吸取了河北梆子的鑼鼓和板式,把蓮花落這個特別單一的曲藝形式豐富了起來。於是1908年的冬天演出了《開店》《醉酒》《告金扇》等一大批劇目,而且,連演5天5夜,觀眾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

一炮打響之後又趕奔唐山之後才慢慢慢慢地形成了評劇。

郭德綱的太平劇社開箱了,關於評劇,你需要知道這些……

成兆才成立了“慶春班”,立下十條班規:

一不準夜不歸宿。

二不準嫖妓。

三不準賭錢。

四不準打架鬥毆。

五不準臺前鬥湊。

六不準報錯姓名。

七不準丟環拉墜。

八不準批示不尊。

九不準辱罵師長。

十不準咬藝。

這10條班規的影響非常深遠,一直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評劇界的傳統班社,無不遵循這10條班規。

郭德綱的太平劇社開箱了,關於評劇,你需要知道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