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近日,遼寧營口市藝術劇院來北京長安大劇院演出評劇《李三娘》,評劇戲迷們個個奔走相告,微信圈都刷爆了。演出當晚好多戲迷在外地,人們都恨不得插雙翅飛到北京,去親眼目賭這出感人肺腑、讓你飆淚的評劇《李三娘》。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三娘》亮相中國戲曲最高殿堂長安大戲院得到了原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中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張德福、張瑋、劉萍、張淑桂、谷文月、戴月琴、孔慶玉、趙甲申、黃兆龍、趙如意、鄭曉娣、孫路陽、李妮、楊春利等三十多位專家的高度肯定!著名戲曲主持人孔潔親臨演出現場。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予以專題報道。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這部“厚底子,新表子”的新編歷史劇歷經十年積澱之後終於再次引起矚目。《李三娘》不管是從劇本故事本身,還是演員表演都是令人耳目一新。而這次長安大戲院演出如此成功,在北京產生如此大的反響。與演員的精心表演和人物刻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小王子“咬臍郎”是在這部劇中的點睛之筆,如果說筱俊亭大師用唱腔和表演完美的將“李三娘”的人物形象刻畫到極致,那現今我們看到的營口評劇團由青年評劇名家劉連英老師演出“咬臍郎”這一角色,是迄今為止將小王子表演到盡善盡美的又一人物形象。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咬臍郎”的人物本身就自帶一定的難度。從角色設置來說,“咬臍郎”大約處於十四五歲的年齡階段,在我們戲曲史上的行當之中,“生旦淨醜”,“生”作為主要角色根據年齡大約可分為“老生、鬚生、小生、娃娃生”,其餘為配角設置不做詳談。那“咬臍郎”這樣的角色介於小生和娃娃生之間,偏於哪一方在表演上都不太妥帖,因此很難把握這一角色尺度,帶給觀眾的觀感度自不必多說。如果“咬臍郎”由小生演員扮演,角色年齡太大,娃娃生扮演過於幼稚,人物形象也出不來。並且這樣的角色對於演員的基本功都是極大的考驗,不僅從唱功而且從身段上都要求有深厚的功底。男小生扮演在基本功上可能達到要求,但在唱腔上聲音過於渾厚,不符合十四五歲的孩子這樣的聲音特點。營口評劇團的這一版本選用劉連英老師的女小生扮演可謂明智之舉,女小生與男小生相比有一個先天優勢就是嗓子在唱腔上更加嘹亮,來扮演這種還未完全變聲的“半小孩兒”符合其厚音兒亮音兒兼具,且亮音兒為主的嗓音發聲特點。仔細觀看不難發現,在《李三娘》中,一趕二的劉連英老師在前半部分劉志遠的角色上,唱腔還以平穩厚重的特點來塑造人物,帶後來咬臍郎的出場時,調門明顯要高,以這樣的方式來從聲音上區分人物,達到人物塑造。另外,高調門也更能體現“咬臍郎”的英氣,能讓角色一上場便能抓住觀眾的心。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評劇馬(泰)派大弟子、著名作曲家黃兆龍先生之《李三娘》觀後感:營口市藝術劇院是有傳統,有底蘊、有藝術含量的藝術團體。昨晚應邀觀看該團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的新編歷史劇《李三娘》,心情激動感慨萬千!通過看該團的演出,你能強烈感到一顆顆對評劇的赤膽忠心,對藝術的不斷追求之心,對觀眾的感謝熱愛之心。主演王筱評、劉連英猶為令人感動!她們是用生命在演唱……,互相觀摩、學習交流本是戲曲界的優良傳統,希望能更多地看到如此的演出,把評劇藝術推向更高階段。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20多年前,"筱派"代表人物筱俊亭先生的經典評劇《李三娘》在營口大地被王筱評、劉連英再次唱響,頗受好評。劇中這段感人至深的悲喜故事,經歷了從崑曲《玉兔記》,到摺子戲《井臺會》,再到新版筱派評劇《李三娘》,這部經典劇目在藝術形式上,一直在經歷著創新與發展。今天,呈現在北京觀眾面前的《李三娘,,既凝聚著幾代評劇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是經典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之作。

評劇界國寶級導演張瑋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張百發市長親臨劇場看演出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國寶級評劇小生泰斗張德福先生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一棵菜精神,每一次演出都象第一次登臺!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

一種對觀眾的態度,一種對藝術的責任,二十年的劇目,一遍又一遍的走臺,這就是成功的緣由所在!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一出好戲出臺,觀眾怎能不愛!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據介紹,有著深厚戲曲和音樂文化底蘊的百年港城營口,在"闖關東"時代就曾是東北戲劇名角想唱紅京城必先去登臺的"文化碼頭",作為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開放包容"一直是這座河海港城的文化基因。面向新時代,近期營口首倡"文化音樂港城"理念,以"文化會客廳"為載體,薈聚精英,共商文化發展大業。此次,營口攜新編評劇《李三娘》亮相北京,也是一次意味深長的在京"梨園會客"。​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20年李三娘,幾十載評劇情。《李三娘》一路走來,經歷風風雨雨,是幾代評劇人的忠誠堅守和執著汗水促成,在文化自信新時期,李三娘在帝都一炮而紅,可以告慰為該劇嘔心瀝血的評劇鼻祖筱俊亭、豔銘傑、洪影、李清明、常雲鵬、王厚恩、曲洪蘭等前輩藝術家的在天之靈!​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營口市藝術劇院《李三娘》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如此成功,也從另一個角度上啟發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地方院團的發展。作為中國戲曲發展和普及的中堅力量,地方院團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壓力,日常的地方演出更多的還是依靠地方院團,不可能依靠處於頂尖的幾大院團來實現這樣的目標。就目前來看,地方院團的發展完全與其所承擔的責任不相統一,整個地方院團的投資與他要完成的基本任務不相對稱。

評劇名角王筱評、劉連英主演的傳統戲《李三娘》轟動北京城

地方院團的發展不受重視,會導致觀眾想看戲,院團沒有能力演戲。另外,如果過多的關注梅花獎的演員或者有名氣兒的演員,就會忽視地方院團的作用。殊不知在眾多為觀眾表演,站在演出前線的演員中還是有很多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名角。不能因為他們的不出名就否認他們為戲曲發展所帶來的貢獻,在這些演員中,不乏唱唸做打樣樣俱全的人,要特別支持幫助這些人的發展,多對他們予以關注。瞬息萬變的時代下,要不忘初心,把握傳統之根,不能讓變革的洪流傷了那些為戲曲發展做出貢獻的基層演員的心。也希望借《李三娘》之火,點燃對地方院團的關注之火,點燃對優秀演員的關注之火,讓這把火助力評劇傳承,助力戲曲傳承,讓戲曲發展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發揚光大!

(本頭條由我說收藏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