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大唐要你命3000


现在的东北,不止山东籍,还有河北籍的人口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四十年前我读初中时,在整理班级档案时清楚地记得,我们班级60人,其中有24人的祖籍是山东,河北11人。当然这种比率并不具代表性,但也能反映一下山东人还有河北人在东北的人口构成吧。他们基本都是民国初期闯关东进入东北。

据我所知,河北人与山东人不同的是,河北人大多是生意人,特别是小生意人很多。

在吉林长春,我记得,儿时就有很多老字号的商铺都是由河北人创办的,如东发合(茶庄),益发合,泰发合(百货)…………。老长春铁北聚集好几家粮食加工企业,也都是河北人开办的。河北人成为当时长春的经济支柱。


河北人中老奤儿(těr/tǎi er 呔儿)人不少。乐亭人通常被视为正宗老奤儿,老奤儿人其实还包括滦县和昌黎县,被戏称花老奤儿。

当时的老长春有一种特有现象。这些河北老奤儿人,以家族为主集中居住,形成了以姓氏命名的大院,分布在大经路沿线及周边。“郭家大院”,“田家大院”等等,就这么叫起来了。我家就住在“白家大院”。 这种大院的数量在我的记忆中就有十几个。可惜,由于城区改造、建楼修路,这些大院都消失殆尽,只留得“田家大院”和田家大院路了。

本人64岁,祖籍河北昌黎。我祖父在民国时期孤身一人来到东北,先在黑龙江嫩江县、呼兰县谋生,并结婚生子。长春解放初来到长春办企业(石棉厂),后被公私合营。家住长春西五马路4号,直至1973年离世。 我外祖父祖籍,河北任丘。我岳父祖籍,河北抚宁。


依稀记得,爷爷的老奤儿口音好像与今日的唐山人口音近似,语调上扬,特别是二声的声调独特、夸张,声调转弯大,语调高。抚宁距离昌黎很近,但口音相差很大。岳父岳母的口音至今还带着抚宁话特有的那种浓重的后舌音。

记得小时候,每当长辈们提及关内,他们都称之为“关里家”。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家,自己的根!“关里家”这三个字也算是他们思念家乡的唯一寄托吧!

如果这里有河北昌黎,大滩儿的朋友,请您留言!感谢!


自由行所见所闻


我国东北指的是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三省的人70%来自山东。由于工作本人在90年代的业务就在东三省。客户交流知道他们祖籍也是山东。

那些年每到一个地方,接触的人大多是山东的后裔,总有说不完的他们回老家的经历,回忆从山东逃亡东北的经历,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带我儿子去哈尔滨客户亲切称呼“小山东”。我们家也有逃荒到东北的,我凭着一个信封地址找到了我30年没见到的姑姑,在黑龙江省穆棱县八面通镇钟山村找到。在我父亲病危时还挂念他的姐姐,不知过得怎样。当我们见面时老泪纵横哭成一团,村里的人知道我从山东来,那里的山东老乡都去打听山东的情况,他们在村里说:“关里老家来人了”他们叙述者从山东逃亡东北的经历,姑家的表姐表哥们杀鸡宰鹅热情款待。在哈尔滨找到了我老家的大哥全家,和堂哥他们。我嫂子给我讲家史,给我讲我爸留下的家什等等,这时我才知道我爸年轻时也闯过关东。07年是我最后去的一次,在哈尔滨我们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们再次团聚。08年CCTV1上演《闯关东》,我准时的含泪看完。回忆迁徙人口的经历,他们受苦了。

现在东北条件不好了,大量的山东后裔返回祖籍,我们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回到家乡会更好的生活。


陶军章


听我的父亲说,我祖上是山东青州府人,清朝时就来到了东北,在当地开垦田地,在当时也是地方的大户人家,人多钱多家族大,有自己家的碉楼大院。后来东北匪患严重,有一次被胡子抢了,家道就败落了。后来分家了,太爷爷是家里最小的,也没分到什么。但是老人家读过书,成了一个教书先生。过得挺清贫,到我爷爷这辈家里日子就有点困难了。到解放后给划分成分的时候定了个贫农。我爸总开玩笑的说,幸好当时被胡子抢了一下,变穷了。不然当时真给划个地主或富农可能活的更惨。现在想想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用户510274029262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代东北人,主要来自于三个省:山东,河北,河南。

其中山东省最多,占百分之七八十,河北人也有一些,河南人最少。

因为满清的特殊政策,东北是龙兴之地,不允许非满族人随便进入。

明末清初满族人口约 100 万,迁入关内的达 90 万,留下的所剩无几。东北当时到处都是荒地,无人耕种,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

今天绝大部分东北人都是清朝中期和末期跑过去的。

在闯关东的150余年间,东北三省的人口从22万增加到1841万。

萨沙听过一种说法,东北人其实大部分是山东登州人和莱州人。

登州和莱州,就是今天的: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成、海阳、掖县、平度、昌邑、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等地。

民国建立的时候,东北人口1841万,其中闯关东的大约1000万。

到了民国初年,因山东连续遭灾,又有大约800万人口闯关东。

这800万中,自登州府、莱州府的约占80%。

当时民国政府统计,山东半岛每年乘船到东北者“合计共达三十五、六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山东人和河北人登陆东北有一定的不同。

闯关东早期,山东的移民大都通过海路,首先在辽东的营口等地登陆,然后再向周围地区发展;河北的移民基本都是走陆路,先到辽西。

相比起来,山东移民交通更为方便,从山东乘船到营口也就二三天时间。

因为东北的山东人太多,这里很多政权也优先想到引进山东人来东北。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出现劳动力短缺。而日本人也优先考虑去山东找人。

他们派人到山东,以诈骗诱骗方式招劳工,只要愿意去就给几十块现大洋。自然,去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危险的矿工和其他重体力活,很多被折磨致死。后来山东老百姓不受骗了,日军就开始用强行征召、抓捕的手段。

仅仅从1937年到1940年,日本从山东诱骗捕捉去的山东男性壮劳力,就有130多万。

由此,东北相当的山东化。

萨沙媳妇会说一些山东话,准确说是威海的山东话。

结果我们第一次去大连的时候,媳妇惊呆了。

他认为大连话的发音非常像威海的山东话,问我:这是大连吗?

我们当时住在一个老式旅馆里,老板娘岁数很大,有六七十岁。

这老太太说的一口非常标准的山东方言。


萨沙


现在的东北很多人都是山东人的后裔,尤其是莱州和登州,也就是今天的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成、海阳、掖县、平度、昌邑、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等地。


▲电视《闯关东》

东北不准汉人居住

清朝初期,清军入关,原先东北100万满人,90%都跨过山海关来到京畿一带。整个东北十分空旷,到处都是荒无人烟。1644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颁布,很多山东河南一带的人开始迁入辽宁省一带,以山东人为多。这次移民持续了20多年,但是东北人口还未出现明显增加。1668年,康熙以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为由,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地区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外的移民无法进入,关内外的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可以看出这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

▲闯关东先人

闯关东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国力猛然衰败,对边疆的控制日益下降。东北一带,沙俄虎视眈眈。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开始放松东北移民,很多河北山东移民开始向东北移民,很多都是迁入黑龙江一带。

▲油画《闯关东》

其实一方面是沙俄的入侵导致清政府放松,而另一方面是黄河泛滥,山东一带民不聊生。很多人不顾清政府的禁关政策,开始迁入东北。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闯关东”由此而来。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

民国38年,山东人闯关东人数每年达到48万人之多,总共迁移1830万人,占到了整个闯关东人口的一半。其他的则是河北、山西一带人。解放后,对东北人口做出统计,山东人后裔有700多万,约占东北总人口的17%。一部分人由于日本入侵东北时期,不堪日本人侵扰,纷纷南下回山东。

山东人对东北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关内外人民的文化交流很重要。特别是临近的辽宁,很多人都是山东人的后裔,大连一带更是以山东人居多,至今很多大连老人都保留着山东方言。


藤树先生


作为一个山东人,在南方上大学时经常会被南方的同学称呼为东北人。尽管大家相视一笑之后便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似乎在中国广泛的常识认识中有这样的一个基本规律,很多南方人会认为山东人就是东北人。而这样的误解并非是毫无依据的,尽管山东不属于中国东三省。但是中国东三省去于山东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闯关东”曾经是中国清朝中后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的一次人口大迁移活动。与走西口,下南洋共同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性的人口迁移活动。而闯关东又因为延续时间之长,迁移人口之多,而成为最具有标志性的迁移活动之一。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其原因和真相实际令人十分痛惜。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无论是闯关东,还是下南洋,还是走西口,实际上都是为了讨生活。是因为在家乡无法养家糊口而不得不戴上妻儿子女奔走他乡。


中原地区自古人口稠密。到了清朝中叶,伴随着大量粗粮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更是出现了人口大增长。而且由于黄河中下游水患不断,导致山东、河南等地常年遭受饥荒之苦。百姓基本上,年年遭灾、年年受苦。可谓是十年九不顺!

而与中原地区人口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东北地区,由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清政府的统治者满族的龙兴之地,因此清朝前期对东北地区实行了严禁的封锁,使得东北肥沃的土地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且关内汉人私自出关进入东北开垦土地、开发东北。


然而迫于生活的压力,许多山东沿海地区的人通过渤海海峡偷渡到辽宁半岛地区,然后继续向北走,进入到吉林黑龙江地区。或者沿着海岸线向北走山海关偷渡到东北地区。这两条路线基本上构成了清朝中后期一直到民国时期的闯关东的主要路线。

而根据不完全统计,闯关东中大约有70%以上的是山东人。其余主要为河北人和河南人,还有少量的人来自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这也就造成了今天的东北人中很多人的祖籍来自于山东。而这些人中又有大部分来自于登州府和莱州府,也就是今天的胶东半岛地区。包含了今天的潍坊,青岛,烟台,威海4个地级市。


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东北人开始不太在意自己的祖籍是哪里,我所认识的年轻一辈的东北人基本上很少了解自己家族的迁徙史和辛酸历程。稍微懂一点的也只能说出自己的祖先是从山东某个市下面的某个村搬出来的!仅此而已!

但是周边接触到的上了岁数的东北人,则对于自己家族的迁徙史和历史十分了解,他们可以给你清晰的讲述出自己的祖先是如何从东北一步一步来到今天所居住的东北某个地区某个城市。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移和区域分布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东北人再次回到山东的胶东半岛工作就业安家落户。


珞珈山的猫


着过闯关東吗?我的先辈就是在1868年从山东府济源县闯关東到黑龙江巴彦县的。挑着担子,放下担子的孩子,开荒种地,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夜以继日地耕耘着,土地多了,生活也好了一些!一声惊雷,土改开始了,成份为地主,全家开始逃亡,苐一匹闯关東有很大一部分成为土改时地主,富农,都成了夺取政权牺牲品!从此恶运不断,61年父亲因为成份从林区下放到农村,我13岁,住场院屋子很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苦难,悲惨,受气,压抑的生活!值到改革开放,取消成份,才有了做人的尊严,没用多久通过勤劳与智慧让全家过上小康生活

!91年举家搬到城里,感谢改革开放,感谢恩人邓小平!永垂不朽!


天空李总工


中国在过去的历史有过2次的人口大迁徙,第一次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出发迁徙到山东。这次人口大迁徙是官方强制性的。原因是元末,农民起义席卷山东,战争全国爆发,山西凭借天然屏障没有遭受太大的战争创伤人口稠密,而山东等地方,是千里无人烟,万里鸟飞绝。一片荒芜。朱元璋称帝后,开始修生养息,为了能够多收税收,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驿站强迫户口迁徙。从这里迁出的人以及后人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习惯,一是小脚趾分两辫,原因是官差为了防止迁徙人员逃跑,用石头将他们的小脚趾砸伤,二是背手走路,原因是官差把每个迁徙人的手长时间在后背用绳索捆住造成的。三是把上厕所说成解手的,原因是迁徙的人需要大小便的时候需要向官差报告之后,官差才会把迁徙的人的手解开。民间流传的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说的就是这次的人口迁徙,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大槐树》也是说的这个事,其中谭晶演唱的主题曲非常好听。也叫人心潮涌动。

第二次人口大迁徙是清朝后200年这一时间段,原因是那个时期山东连年干旱,黄河决堤,民不聊生,而关外的东北属于清朝皇家龙脉,土地肥沃,人烟稀少,人们为了生存,大批难民偷偷的从山东闯入东北。电视剧《闯关东》反应的就是这次的人口迁徙。

第一次人口迁徙是官方强制,第二次则是自愿迁徙。

所以大部分东北人来自山东,又以当时山东的来州府,登州府居多。


正午阳光8724


大约百分之七八十的东北人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至于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山东省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繁,战争迭起,匪患猖獗,苛捐杂税繁重。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背井离乡闯关东谋生。

而那时的东北,不但人口稀少,土地广阔,物产丰饶。且与山东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生存容易。

我的祖先原籍是山东省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在清朝乾隆或嘉庆年间闯关东落户辽宁的,至今已200多年了。

我祖父辈的老人,每每提到山东时在后面都要加一个家字,叫山东家。时刻不忘提醒自己和后世子孙,自己的老家在山东,祖先的根在山东。


朝天阙1


东北人多数是山东移民后裔,历史上和东北地区人员往来较为频繁,所以容易让人觉得东北和山东不分家似得。实际上两地差异还是不小的。比如东北文化源于幽燕文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幽云十六州,所以今天东北文化继承的燕辽文化而并非齐鲁文化,东北文化和历史上同处于幽燕文化圈的北京、河北唐山、承德、秦皇岛较为接近。虽然后期大量山东移民,因其在东北处于弱势地位,闯关东时间又不集中,被东北文化同化。辽南的大连,因为满清大举入关前将辽南汉族土著杀光后,胶东跨海移民所以保持胶辽话,但今天越来越受东北话影响,胶辽话最北部的盖桓片基本快被东北方言区同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