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位於六渡橋鬧市區,是繼武昌閱馬場孫中山銅像後在武漢的第二座銅像,距今已有85年曆史,是武漢人心中的城市地標,武漢人特別是漢口居民將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周邊地區統稱為“銅人像”。

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位於漢口六渡橋的孫中山銅像

該銅像坐南面北,佔地面積約80平方米,高約5.2米。底座呈四方形,花崗岩砌成,高約1.5米,下建麻石5級,成正圓形圍繞基座。基座上,孫中山先生身著中山服,右手執杖,左腿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遠方。銅像手裡那根柺杖據說原來是沒有的,1965年修繕時有人覺得孫中山的右手空著不好看,就決定仿照武昌閱馬場的那尊孫中山銅像,給這尊銅像也加個柺杖。

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位於武昌紅樓前的孫中山銅像

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至武漢,在3月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由宋慶齡、何香凝、孫科、毛澤東、董必武、吳玉章、惲代英、林祖涵、宋子文、譚延闓、陳公博等12人提交提案,提出在武漢塑造孫中山銅像。

1929年,時任漢口特別市市長劉文島負責籌建,由上海藝術家江小鶼設計,營造商李萬和具體承建。銅像置放地點最初計劃在中山公園內,後因中山公園地方偏遠,民眾不便隨時瞻仰,擬改在江漢關大樓門前廣場。隨著漢口市政建設的發展,民族路、民權路、三民路逐步成型,三路交匯處開闊敞亮,人口稠密,成為置放銅像的理想之地,於是孫中山銅像便最終落在了這裡。

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石座高十三尺六寸,下建麻石五級,所有麻石都是從湖南運來。銅像在上海鑄就後,運抵武漢,但由於行政改組和遭遇1931年特大洪水以至工程停工。直到1932年10月,吳國楨再度接任漢口市長,於12月令李萬和繼續開工,才於1933年4月下旬全部竣工。“總理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四十餘年,肇造黨國,勳德之隆,亙古無儔。而漢口華洋薈萃,輪軌輻輳,與武昌同為首義之地,稱華中重鎮。先生昔嘗蒞臨……”這篇碑文,是1933年6月1日孫中山銅像落成時,由當時的漢口市市長吳國楨所撰,說明銅像修建緣起,歌頌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文革時期,碑文遭人以水泥覆蓋,字跡已被磨毀。90年代武漢市文物辦維修銅像時欲恢復碑文,在三鎮遍尋,後得知地方誌專家徐明庭老人的祖父於抗戰初期曾筆錄全文,在辛亥革命90週年之際,該碑文終於再現,依筆錄副本原文分3面刻於孫中山銅像石座之上。

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漢口孫中山銅像下的碑文

1992年12月16日,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被公佈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85年風雨——漢口孫中山紀念銅像

武漢作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區,孫中山曾多次踏上這篇片土地,並在其《建國方略》中提出要在武漢建長江大橋、過江隧道,要融三鎮為一市,把武漢規劃建成國際大都市。如今,這些偉大構想均已基本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