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812056
開句玩笑,家庭教育講究的是吃喝玩樂,還是說學逗唱,還是窮養富養?
家庭教育歸根結底拼的是什麼?當然是教養!
今天給您深扒一下,何為教養,如何教養?
很多父母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呢?生而養之,養而教之。教養,一個家庭傳承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孃的手藝,說話辦事顯出爹的教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個有教養的人是被仰視的高山,是被留戀的美景,人皆嚮往之!
一個有教養的人,為人處世都會讓我們如沐春風,父母最好的愛,是教會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教養,與財富、權利無關,影響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父母的學歷,文化,方法,技巧,而是父母的觀念、性格和智慧。
一路坎坷走來的郭德綱,對早早輟學的兒子的教育方面,值得學習、借鑑。
郭德綱家訓語錄
志向篇
1、“不狂是沒有出息的。但如果一直狂,是肯定沒出息的。你眼中的你,和別人眼中的你,不是一回事。無限讚美自己,只是一種膽怯。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良。”
2、“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人不能過得太舒服了,孩子也一樣,從小溫室裡長大的不但沒營養,也沒有抗風能力。
3、所謂“所謂窮通壽夭為命所繫,豈不知造物之報施,全視人之自取”。芸芸眾生富貴貧寒,不是誰都可以傲視乾坤。其中有命有運,要知因果懂善惡,我兒且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處世篇
1、有人誇你,別信。有人罵你,別聽。周圍人隨意捧罵,不可與之交,因其無至性也。講道理你不想聽,不講道理你又怕吃虧。
2、對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不可膨脹、輕浮。一根稻草,扔街上就是垃圾,捆上白菜 就是白菜價,捆上大閘蟹就是閘蟹價。包括腳下的平臺,也極重要。
3、錢財要珍惜,但不可看得太重。財乃天地至公之物,假手於人罷了,雨打殘花風捲流雲。輪番更轉而已,窮轉富,富轉窮,哪有百世富家翁。
4、至於交友,吃點虧也無妨。言語多反覆,當防欺詐。忘恩思小過,定會反戈。開口說大義,臨大難必變節。逢人稱兄弟,即深交也平常。
規矩篇
1、長幼有序,家風嚴謹,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
2、長輩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可以挨著老人,但坐椅不可高於長輩。
3、不許叉腿待著,不許咋咋呼呼,不許嘬牙花子,不許斜著眼看人,老話說眼斜心不正。
4、不許擼袖子挽褲腿,不許抖腿。與人交談必須稱您,第三人稱尊稱要說怹(tan)。
教育篇
1、“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第一對他人要有敬畏之心,第二生存要靠自己的手藝和本事,決不能坑蒙拐騙,行不仁不義之事。
2、“可以沒文憑,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幹這種拼文化的活兒,不看書給人家表演,那叫詐騙。
3、“一個猴兒一個拴法。幾百個孩子幾百個對待方法,不能一樣。”教育孩子如果方法不對,可能適得其反,甚至會釀成悲劇。
4、“父子不傳道,傳道瞎胡鬧”,兩層意思,一是學藝很苦,古時候奉行的是棍棒教育,就是你學不好就捱打,父親打兒子下不去手,不忍心打,這樣孩子學藝就不精。所以只能拜同行為師。二是開闊眼界,多拜師傅,多學本事。
5、“天下父母,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你窮養,不見得孩子絕境求生。你富養,也不見孩子高人一等。但是孩子必須要有教養,這樣的孩子,到哪裡都不吃虧,都討人喜歡。
父母有一個穩重的,開明的性格對孩子的人格影響極其重要,我也見過很多博士,教授甚至心理學專家的孩子有各種問題,因為他們的父母本身脾氣暴躁,性格著急不穩重,或者控制慾強,打壓孩子。這些對孩子成長來講都是深入骨髓的不良影響。所以,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成熟,穩重,開明的性格
陽光語言矯正師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我們要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給予放手、尊重與同理.但是孩子依然就是個尚未成熟的人,需要我們的教導與引導.
所以在教養的路上,一定要給予孩子很重要的一個準則:『有限制的自由』.
在教養規距之內,孩子的行為尚未碰到界線,爸媽觀察與提醒即可.最多告知關聯性的自然後果,只要沒有健康與安全的疑慮,還有不會傷害與影響他人,當放手讓孩子面對與承擔.
但是當孩子的行為,碰到爸媽教養的界線了,我們一定要介入並給予教導.而此時,面對親子教養,爸媽最好的武器,就是『溫柔的堅持』.
看電視的規範時間到了,爸媽堅持就是關掉.
有在咳嗽了,孩子還在要求吃糖果,爸媽堅持就是不能吃.
一生氣就動手打人,爸媽抓住他的手,堅持要求孩子要與對方道歉.
此時的孩子,肯定會又哭又吵又鬧,爸媽不用打也不用罵,甚至不用多說一句話.只要堅持孩子要去做的事情,毫不妥協,時間一久,孩子知道爸媽的界線是不會動搖的,多試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減少踩線的次數,還有故意哭鬧的頻率,因為他知道,這些行為,面對爸媽的堅持,都是無用的.
--
澤爸(魏瑋志),工程師,專業親子教育講師,親子專欄作家。《轉念:從命令式吼叫到親密陪伴》一書作者.
zebaparenting
教育孩子,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諸如: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聖陶
現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參加各種培訓班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然後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可說來說去,個人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以身作則,孩子嘛,有樣學樣。不管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還是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從根本上影響孩子行為習慣的便是教育者本身。
記得在第一份工作時,我和直屬領導處的不錯,工作時間之外無話不談,問到她女兒學習的事情時,她顯得很輕鬆很自豪:她不用我督促,很是自覺,成績自然也很好。看著我一臉的羨慕,繼續說道:“我每天下班回家都帶著咱們的文件回去,吃完飯收拾好東西,我們兩個一起學習,她爸爸也不看電視。”於是我明白了,有這樣勤奮又自律的父母,孩子還需要過多的指責和吼叫嗎?
反之,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脾氣不好,一定要教育,可他又是怎麼做的呢?那就是吼叫,想在“高壓政策下”讓孩子服軟。效果可想而知,孩子就是一面鏡子,你映射到他身上的東西,他馬上就能給你反射回來,有時甚至是加倍的。
有一次坐公交車碰到一對母子,不知因為什麼半路孩子鬧著要下車,一開始只是嘰嘰咕咕的說,後來家長煩了,猛地一把將孩子推倒在汽車過道上,嚷道:“下車、下車,我叫你下車,滾下去吧!”說完還踢了一腳。孩子急了,大哭著撲到媽媽身上開始撕扯起來,甚至去打媽媽的臉,就這樣拉拉扯扯到了下一站,他們急匆匆便下了車,媽媽把孩子放到站臺上便開始用手指著鼻子罵……車上乘客紛紛說起:這是親媽嗎?有個老太太還搖頭說:“這孩子完了,有這樣媽,能有好嗎?”
是呀!有這樣的父母“身體力行”,能有好嗎?所以吧,讓孩子參加各種班,進行各種說教不如自己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好榜樣!一個優秀的你就是教育出一個優秀孩子的唯一絕殺!
歐陽展顏
其實教養孩子是長期的一個大工程。可能沒有什麼最好的武器。要說最潤物細無聲,最持續,也是最有效的一個措施,大概是得從小閱讀,讓孩子和大人都能從中受到教益。
沒教養的孩子
一位爸爸週末在家陪5歲的兒子看動畫片,家裡請的阿姨在打掃房間,孩子把零食碎渣弄得滿地都是,爸爸不開心了,說阿姨才剛掃過地,他這樣真是不尊重阿姨的勞動成果。
孩子說出了一句讓他震驚的話:“你給她錢不就是讓她掃地嗎?我為什麼要尊重一個掃地的啊?”
看到這個故事的人炸開了鍋,紛紛表示熊孩子不止他一個。
有人說她一個朋友的女兒,人精,小勢利一個。能從別人的衣著、打扮、車看人下菜。打扮好的,阿姨叔叔嘴叫一個甜,打扮不好的,小丫頭尊口不開,翻翻白眼,扭臉自個玩自個去了;
還有人說了自己在公車上的見聞:一家人帶著小孩在地鐵上,一上來小孩說想坐,旁邊立刻有人起來給小孩子坐上去,小孩大搖大擺,坐在位置上看都不看……
他們感慨:現在的小孩子,沒教養得很!小小年紀就會歧視別人,還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簡直不得了,長大了都不知道要變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中,該爸爸又驚又怒又尷尬,趕緊給阿姨道歉,還讓兒子也道歉。孩子死活不肯。
爸爸最終懲罰了兒子,狠狠地把他罵了一頓,還禁了一個星期的動畫片。
沒教好的父母
有人認為前面爸爸的處理方法很對。他們認為,該懲罰的時候,絕對不能讓步。讓步越多,孩子反而誤認為你的讓步是害怕,就越吃住你。
一個義憤填膺的人認為爸爸那一招還不夠,他建議:“讓孩子體驗一把歧視”。
大快人心是不是?熊孩子就該這麼治是不是?
不是!
為什麼孩子做了錯誤的事情,父母就總是一副對立的姿態?為什麼一開始想到的是“怎麼治他”?為什麼每次孩子發生的狀況,都是他不懂事所以錯了,而家長卻總是對的呢?
他們根本不知道,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熊爸媽。孫儷說過:孩子是爸媽的鏡子。
這些沒有教養想當然的人遍地都是。
人精小勢利女兒的媽媽被朋友打臉:你不想想你自己平時怎麼看你的婆婆的,說她從鄉下來,穿得土裡土氣的,說話都聽不清楚。
而那個地鐵的孩子被讓座以後大搖大擺,家長以默認的姿勢沒說什麼。
退一萬步說,即使父母不是熊爸媽,教育孩子,也不應該如此懲罰了之。
一位媽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從來不為沒有教過孩子的事情去責備他。這樣對他來說不公平。
教育也是一門學問。
最可怕的不是孩子出口傷人,而是在被你“調教”以後,更趨嚴重。前文說到的爸爸罰孩子禁看動畫片,罵他一頓,或者“讓他體驗被歧視的感覺”很可能產生的,是逆反的心理。他們這樣並不是教育,而是直接懲罰。你不讓他吃飯、住在家裡,他只會更迷惑:你為了讓他對阿姨道歉,竟然剝奪他作為你的孩子的被愛的權利?你是不是不愛他了?
一起成長吧!
父母和孩子,沒有一方可以說自己是完美的。孩子的出生,讓爸媽開始前所未有的冒險,體味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孩子第一次做爸媽的孩子,爸媽也第一次做孩子的爸媽,沒有居高臨下,沒有誰一定是對的,也沒有誰必須得聽誰的。其實,雙方應該是一起成長的呀!
共同成長,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篇幅有限,我們只說一項必不可少的:閱讀。
哲學家赫爾岑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能有什麼鑑別力。”
讀書的好處,我們都樂意分享,這句話對家長,對孩子,都是適用的。
近年來網上對於繪本越來越多的討論,都在越來越有力地說明一件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繪本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或者擴大來說,書籍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一米看書上部分曾獲國際大獎的繪本
孩子的繪本只是給孩子看的?不,它是給孩子和家長一起看的。
於家長,從繪本里瞭解孩子的心理,先做孩子的朋友,往往你會輕易知道,“教育”並不是對孩子的單方面輸入。
繪本《請不要生氣》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年級的熊孩子脾氣暴躁,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學校,他做的事情常常被家長和老師教訓。在七夕的那天,老師要小朋友們在許願紙上寫下自己的七夕之願,這個孩子寫下了:請不要生氣。
也許在大人眼裡,他做了很不對的事情,就應該對他生氣。但卻忽略了他心裡是如何想的,他多麼希望大家不要生他的氣啊,他希望媽媽也像對妹妹那樣對他微笑,老師也像誇獎小朋友一樣誇獎他!
繪本為家長展示了孩子的視角,說出了孩子心裡想說卻說不出的感受。爸爸媽媽,你們或許瞭解了我的感受,再考慮怎麼對待我做的錯事,我會更容易接受啊!
有和孩子一起看繪本習慣的家長,到後來,總是更為柔和,和孩子相處也更為融洽。因為常常可以看到從孩子視角看到的事物,他們更理解孩子,也更懂得如何讓孩子明白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少再發脾氣,他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於孩子,目下繪本的種類太豐富多彩了,國外的,國內的優秀的繪本太多,他們有些能夠豐富心靈,有些可以教導行為,有些逗你笑,有些陪你玩。孩子沉浸在美妙的故事當中,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了。
《請不要生氣》裡面,小男孩對媽媽和老師說出了心裡話,得到了他們對他態度的改變,這也在悄悄地告訴孩子,也許你把內心想法和不解說出來,長輩們才更瞭解你,而你會想要做得更好。
一米看書上部分關於“生氣”的繪本
實際上,都是為了讓愛可以好好傳達呀!孩子,餘下的時間,我們互相教育,一起成長吧!
別再說自己沒時間,睡覺前的半小時,好好抱在一起,讀個故事,有多難啊?
親愛的們,一米看書是深圳首家共享圖書平臺,一元借書,24小時內紙質書送上門。平臺囊括少兒分級閱讀、智慧父母、職場能量等書籍。
一米看書
教養孩子是沒有絕殺的辦法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只能用我們的愛心、耐心來靜待花開!
孩子,我們愛你!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的孩子誰不愛呢?確實,我們愛我們的孩子,但往往有時候孩子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表現出我們的愛。
愛要大聲說出來。孩子從出生開始,我們就經常直接告訴她:“寶貝,我愛你!”在我們家,吻不叫吻也不叫親,而被稱為“愛”,我們每晚都會用“愛”來互道晚安,即使不在她身邊,每晚睡前通電話也一樣是用“愛”來結束通話。這麼做是想明白清楚的告訴孩子爸媽愛她。特別是當孩子犯錯或者做家長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時,家長一定要不要衝口而出“你再這樣做,我就不喜歡你了!”“你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這樣的話語,這會讓孩子很受傷,甚至懷疑你的愛。我們愛孩子是愛她或他的本身,事和人是要分開的。
陪伴是愛的告白。作為父母,如果連陪伴的時間都沒有,又何來談愛孩子呢?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一點都沒有錯。閱讀需要陪伴,運動需要陪伴,學習需要陪伴,就連玩都需要家長的陪伴,讓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中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爸媽濃濃的愛意,體會到自己在爸媽心目中的獨一無二!
孩子,你慢慢來!
我很喜歡臺灣大學教授張文亮的《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每每讀到此文時都會感悟到愛孩子教育孩子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來。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我們教育孩子就要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雖然也會有被氣瘋的時候,但我們更應該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與孩子一起走過他們的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要讓孩子沐浴在愛的海洋,但不替孩子成長。
二娃樂媽
1.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也不偏離,教養孩子,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個性形成是從小開始,父母應抓住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2. 父母教養孩子不應控制孩子,不應用棍棒教育孩子,不應指責孩子,不應嘲笑孩子,不應數落孩子,不應貶低孩子,不應諷刺孩子,不應說話傷害孩子等,這些都容易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3. 教養孩子最好的武器是愛與自由。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是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他自然就會被體驗。
總之,不要惹兒女的氣,總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建立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
小暖懷
大多數人可能在街上或者超市裡,看到過這樣的一幕:一位媽媽領著自己的孩子在街上走著,當孩子想要大小便時,媽媽便讓孩子隨地就大小便起來。可能路過的人對此畫面也是大多無語的吧。其實,孩子有沒有教養,就要看父母自己本身怎麼做,自己怎麼教孩子了。
<strong>
一、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經常會責怪孩子,但從來不從自身上尋找根源,孩子的天性都是非常善良的,他們只是擅長模仿罷了。所以說,很大程度上你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你的翻版。
二、要懂得教育
現在還有一些家長,看見孩子做錯了事情,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先罵兩句了事,實在不解氣,在上手打兩下。這樣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能是什麼樣?
其實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要善於採用好的辦法,孩子們做錯了事,媽媽們先不要責怪,先詢問原因,然後再尋找辦法盡力補救。
<strong>
靜靜地等待花開
教養孩子,最好的武器是陪伴。
父母自己帶孩子,親子間的感情會特別融洽,父母瞭解孩子,同樣孩子也瞭解父母,他們不會做特別出格的事情因為他知道那樣做了沒用。比如我們家兒子去超市從來不會為了一個東西滿地打滾,他倒曾試著坐地上過,只是媽媽就路人般的看他表演,當他黔驢技窮時,乖乖地起來讓我抱抱,我當然把他抱在懷裡,這時我會告訴他為什麼我不給他,也會告訴他剛才的行為多麼不好。
父母一直陪伴的孩子安全感特別足。我們兒子就特別勇敢,面對新環境就會去探索很快會融入,與人交談基本也有禮有節,我一般就在旁邊陪著他,不會替他回答更不會替他做決定。
聽卿說
當一個人對愛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他不會獨立;當一個人對自由的需求處於飢餓狀態時,他也無法自發地約束自己,無法自律。
我覺得教養孩子最好的武器就是愛與自由。
身邊很多家長可以在給孩子買的吃穿玩的用品上一擲千金、萬金;也可以在孩子每次遇到一點小困難時就擋在孩子的身前,事事代勞;甚至還可以因為孩子受到一點小委屈而大打出手的,但是卻偏偏不敢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嬰幼兒的時候玩土怕髒、玩水怕著涼、自己吃飯怕噎著;報學習班、興趣班不是看孩子的喜好而是父母覺得應該學什麼;生活中的一切更是現成的,總覺得孩子還小,總怕孩子做不好……於是孩子在家長看似溫暖實則禁錮的牢籠中,身心都被束縛住,哪裡還有自信心和責任感?
真正的愛與自由並不是指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想要什麼買什麼,也不是對孩子為所欲為的放縱,而是在一個簡單原則的前提下的大膽放手。
我們愛孩子,就要尊重他信任他,當孩子第一次拿起勺子吃飯、第一次爬行探索周圍的環境、第一次想幫媽媽洗衣服、第一次想學做飯……孩子的每個第一次都是又一次成長的機會,我們可以擔心,但是不要阻礙,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提前預見危險然後在一旁做好保護和提醒。
孩子只有在父母這裡得到愛和尊重,才能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孩子也只有成為自己行為的主人,才能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會感受、認知事物的規律,建立內心的秩序感,形成自己的思想。
一個得到了真正的愛和自由的孩子,內心是平靜而陽光的,內在的精神是積極向上的。
好媽咪修煉手記
我個人認為教養孩子,最好的武器有以下內容:
一、耐心
大家都說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因為孩子從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沒有別人可以,他只有依賴著父母。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它都是孩子,因此,就需要作為父母的我們有很大的耐心。需要我們有耐心地聽孩子哭鬧;需要我們有耐心地餵養孩子;更需要我們為孩子準備一切事物。
所以,我個人認為“耐心”是當父母最迫切需要學習的。
二、上進心
孩子來到這世上是一張白紙,作為父母對養育孩子方面他也是一張白紙,這就需要作為父母的我們有上進心,我們需要去學習;我們需要向有經驗的長輩請教;我們更需要自己去聽課、去看書。
有一些比較好的書值得我們去看一看,比如說《正面管教》這一系列的書;《每天懂點孩子心理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回家吃飯的智慧》、《育兒家教百科》。
三、童心
有時候我們看見孩子蹲在那裡看螞蟻,我們會訓斥孩子;我們看見孩子在踩水坑的時候也會罵孩子;我們看見孩子在玩泥巴的時候更是阻止著。
須不知這正是因為孩子有著童心,所以他們才會去幹這些。同時我們自己也是從孩子一路成長來的,我們當年那月也曾玩過這些東西。因此,擁有一顆童心和孩子玩耍,讓孩子感受父母濃濃的愛,是養育好兒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