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为何谋反?

real南得


对于天京事变,历来大家讨论很多,我觉得,可能有几处不为人注意的信息,对天京事变影响极深。

我认为,杨秀清至少没有在天京事变前后策划谋反。

相反,天京事变,更像是洪秀全趁东王嫡系削弱之时,发起的一次夺权行动。

从金田起义开始,军政大权就在秀清之手;但太平军内部从一开始就山头林立,具体兵权仍在诸王分头把控;

从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始终只是一个精神领袖。

金田起义之前,各地拜上帝会逐渐在金田团营,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都带部来团营之时,洪秀全和冯玉祥为了避免清廷关注,并未去金田村,因此,从一开始,就是杨秀清在总揽整个军政大权,洪秀全,只是一精神领袖。

但是,也正因为团营的独特性,实际上,诸部人马,实际上都来自于各王分头把控。比如,石达开所部的客家人,他们在与当地人的不断械斗中不堪其扰,才来团营。在后续征战中,各单位也基本保持其独立性,东王只是协调、指挥各部军事行动,并未深入各部的人事、募兵等事务。

早期的太平军就是山头林立,只是高层之间团结一心,因此整体上团结一致。

因此,拥有军政大权的杨秀清,他的嫡系,也只是他与西王萧朝贵所部。

定都天京,各部实力的变化

在征战岁月,各部长期在一起行动,不管是调兵遣将,还是兵力补充,都能基本保持公平,自不必说。

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开始坐镇天京,安排各部力量在外作战。

此时,各部嫡系的力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几次征伐,北伐是败得最惨的。而北伐,几乎派出的就是杨秀清的嫡系。

林凤祥、李开芳,他们都是早年在紫金山追随杨秀清、萧朝贵的嫡系了。在萧朝贵阵亡后,他们更是直接由东王负责指挥。因此, 这支是杨秀清赖以保持相对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可惜,北伐失败,全军覆灭了。



北伐失败,削弱了杨秀清嫡系。同时,杨秀清后来严惩支援北伐军的陈世保等人,正是这些人,后来成了攻东王府的急先锋!

太平军发展比较顺利的西征和东征,都是由石达开和秦日纲担任指挥的。他们二人在1853-1856年期间,实力发展得非常迅速。不但新征募了新生力量,而且,在大规模的征战中,与李秀成、陈玉成等非原生的老兄弟(即没有参与金田起义,但也很早加入太平军的兄弟)建立了默契关系。

险些提前覆亡太平天国的间谍案,引发天京城防务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件少人提及的间谍事件,使得天京城的防务发生了巨大变化。

太平军攻取天京后,洪秀全的表哥钟芳礼开始在天京开设了织匠营,就是纺织来供应天朝。此时,一个叫吴伟堂的人获取了老钟的信任。这哥们建议把该营分成五军,各军军长都由南京本地人担任,七搞八搞,拉扯了两万多人。后来,又不断添置染房等单位。一方面,他们借此获得了出入城门的关照,又内送人逃亡,被称为“人民救星”,又外带间谍入城。他们挑动湖南籍的水兵和东王府私斗,又借机结党太平军士兵。

他们串联江北大营一起起事,里外合应时,因联络误期而失败。

说到宫斗和谍战,给宫廷洗衣服、造衣服的都是高手。

此时,太平军调查后发现,守城的半数太平军士兵,都加入了该“结党”。

此事,影响非常坏!太平军意识到天京城防的危险形和严肃性。于是,他们不再信任“新兄弟”担任天京城防。

随后,以北王韦昌辉负责天京防务,加强间谍查处和城防。

至此,韦昌辉系已经具备了在天京城内反杀东王的军事力量。

“逼封万岁”扑朔迷离,但天京事变前,东王主动调嫡系力量出天京作战,主动削弱自己在天京城的力量。

逼封万岁的事情,历来有争议。

有观点认为,记载逼封万岁的文件,多来自于清朝方面的文件,以及李秀成自述(经曾国藩修改,且秀成当时级别不够高);而石达开的自述则没有提过“逼封万岁”。

各种观点如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个人不发表意见。

但是,1856年,天京事变前不久,杨秀清还调杨辅清等人外出作战,可见,对于天京城内微妙的军力对比,杨秀清是缺乏危机感的。

难道,杨秀清一边去逼天王摊牌,一边削弱自身的保卫力量?

造不造反不碍事,你被抓了,只能说明你的力量不足了!

因此,我认为,天京事变,对内,在于杨秀清在天京城的力量已经严重削弱;对外,在于杨秀清已经得罪了石达开、秦日纲等统兵大帅。

因此,洪秀全诛杀杨秀清,实在是顺风顺水,没有悬念。

只是,不断得罪实力派,不断削弱自己嫡系,如此杨秀清,真的是处心积虑要谋反的人吗?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杨秀清其实谈不上谋反。

在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在广东,实际领袖冯云山被捕,这伙人马上就要散伙。

此时,具有特殊领导才能的杨秀清灵机一动,采用了请神上身的把戏,自称是天父上帝附体。

这个粗鄙的手段,却应得了更为粗鄙的人的信任。

由此,他们不但稳住了局势,还扩大了势力。

可以说,杨秀清绝对是开国元勋中最为关键人物。

没有他,也就没有太平军,更没有太平天国。


从此之后,因为杨秀清是所谓天父的代言人,洪秀全不过是天父的儿子。

所以,杨秀清实际上是太平天国最高领袖,只是名义上在洪秀全之下而已。

随后从广西北上,到占领南京开始割据,主要军事作战的指挥以及国家大小政务,几乎都是杨秀清在指挥,洪秀全不过是盖章而已。

杨秀清有很多出色的才华。

比如,为改善天京处境,杨秀清决定从西征战场抽调部队,摧毁两座大营。

1856年2月,燕王秦日纲破江北大营。连月征战下,这支部队十分疲劳,破江北大营后秦日纲本想率兵回天京休整,但杨秀清考虑到江南大营势孤,应一鼓作气将其攻下,于是严令秦日纲继续进攻江南大营。


陈玉成、李秀成反复说不能进宫,也没能动摇杨秀清的决心。

事实证明,杨秀清是对的。

1856年6月,太平军一举攻破江南大营,威胁天京长达3年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终被摧毁。

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成为集教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的他实质上已经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者。



杨秀清有万般好,但最大缺点就是没有文化、没有涵养。

杨秀清不识字,为人粗暴甚至颇有流氓作风。

明明已经成为实际领袖了,他还没事耍威风,动辄请神上身把洪秀全骂的狗血喷头。

除了包揽一切权利以外,杨清秀甚至连洪秀全的家事甚至夫妻关系都要管。

更夸张的是,杨秀清还曾装天父夺走了洪秀全的几个宫女,成为自己小妾。

以上的一切,洪秀全都是敢怒不敢言,百般容忍。

洪秀全并非怕杨秀清,而是知道一旦杀死杨秀清会元气大伤,因为他太重要了。

但即便如此,杨秀清既然还不满意。


1856年8月,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当时洪秀全是万岁,这无异于逼迫洪秀全自行退位,完全只做一个名义上的精神符号(类似于孔子后代)。

到了这种地步,洪秀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只能下毒手了。

其实,杨秀清权力虽大,毕竟洪秀全才是最高领袖,也是精神领袖。

洪秀全有韦昌辉、石达开等很多心腹,忠心耿耿。

洪秀全立即秘密部署,杀杨秀清还是没有问题的。

需要说明的是,杨秀清此时根本没有感觉到危险。因为洪秀全这几年从没敢反抗,每次被大骂还要跪着认错,比杨秀清的儿子还惨。

杨秀清认为洪秀全一定会主动退位,然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罢了,他还认为洪秀全没有什么权力欲望。


岂止,洪秀全冒着诛九族危险叛乱,怎么可能没有权力欲。

你可以动洪秀全的老婆,但绝对不能彻底抢走他的权利。

最终,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三千兵众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

由此,太平天国走入颓废。


萨沙


杨秀清真的是篡权夺位的野心家?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篡位者?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使下杀死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2万余人。杨秀清的被杀,直接决定了太平天国的生死存亡。

那么,杨秀清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呢?

流传得最广的说法有几点: 一是杨秀清专权,飞扬跋扈。二是杨秀清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三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

然而,历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杨秀清这个造反的黑锅究竟要背多久?这个太平天国权力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究竟有多悲哀?


一 杨秀清的功绩不仅仅在“天父下凡”挽救了拜上帝教,杨秀清是拜上帝教的早期教主

1847年,冯云山率拜上帝教在广西桂平捣毁甘王庙被当地团练王作新抓捕入狱。拜上帝教群龙无首,准备作鸟兽散。

机智的杨秀清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出“天父下凡”的好戏。拜上帝教避免了分散的命运,杨秀清也从此步入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对这次“天父临凡”事件的影响,杨秀清后来在《天怜迈理书》中所说:“当其时奥迢兄弟姐妹多被妖人恐吓,若非天父下凡教导作么恐伊等心无定见,安得不忘却奥迈,差入鬼路乎?”(《近代史丛刊·太平天国》)

在冯云山入狱后,杨秀清带病多次深入教众之中,救济教众、扶危帮困,拜上帝教徒都称其为“禾乃师”、“赎病主”。因此,有大批的农民加入拜上帝教。拜上帝教的人数在冯云山入狱时,仅有2千余人。冯云山出狱后,拜上帝教人数已经达到了1万多。


二 洪秀全回到紫荆山后,杨秀清借助“天父临凡”巩固了洪秀全的地位

不久之后,冯云山出狱。洪秀全也从广东回到了紫荆山。然而,对于这个在紫荆山呆了没几天的外来户洪秀全,拜上帝教徒们根本不买账。在拜上帝教徒眼中,冯云山才是灵魂人物,其次是得到“天父”垂怜能够代替“天父”发言的杨秀清。

就在此时,杨秀清主动为洪秀全正名,多次借助“天父临凡”来证明洪秀全的教主地位。

例如:杨秀清对教众说道:“天父生全为尔主,何不尽忠妄修前?”又“天降尔王为真主,何用烦愁胆心飞?”,在金田起义之后,杨秀清又借“天父临凡”说道:“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天命,尔等要听,尔等要真心扶主顾王,不得大胆放肆,不得怠慢也。”

洪秀全的地位就是杨秀清这样一次次的“天父下凡”奠定起来的,杨秀清对洪秀全、对太平天国一心一意。如果他真的要篡权,为何还要把地位让给洪秀全?自己凭借着“天父代言人”的身份和在教众中的影响力,做个名副其实的教主是轻而易举的。


三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不折不扣的政治阴谋,子虚乌有

对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这一说法,明显存在着很大漏洞。要将其作为杨秀清篡位的证据,显然不足。

杨秀清逼封万岁最早出现在《李秀成自述》,“因东王天王实信,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史料记载这样的说法。

那么,杨秀清真的逼封“万岁”了吗?显然是没有。

为何没有?因为没有必要。

太平天国的“万岁”主要是辈分排序而非地位排序,在永安封王的时候。按照年长,洪秀全称“万岁”、杨秀清“九千岁”,萧朝贵因为是洪秀全妹妹的丈夫,因而排在第三,往后诸王依次递减。

杨秀清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去逼洪秀全,杨秀清拥有“天父临凡”,关键时刻他就是洪秀全的老爸,这样的待遇还封个有名无实的“万岁”干嘛?


四 杨秀清廷杖洪秀全是张冠李戴,被打的对象其实是韦昌辉

杨秀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打洪秀全,让洪秀全颜面扫地。这个也是一大误传,杨秀清打的人其实是韦昌辉。

那么,杨秀清责打洪秀全的历史资料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段史料出自《天父下凡诏书》,(《丛刊·太平天国》第一卷),据载“北王与众官伏地下,一齐哭求天父开恩赦有我主应有之责,小子等愿代天王受杖”。但“天父”不许,直至洪秀全认了错,伏地等候杖责后,才得以赦免。”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要杖打洪秀全,韦昌辉等趴在地上愿意代天王受罚。杨秀清不准,于是天王只得被打才被宽恕。

然而,事实是1853年夏天,天京发生“水营事件”,北王韦昌辉派遣北王府右二承宣张子朋赴湖北筹办粮食,张子朋到水营封船时,依仗权势,无理责打水营官兵,引起军士忿怒,众水营兵准备投降清军。杨秀清闻讯,立即驰赴水营抚慰众兵将,到北王府将韦昌辉杖责数十,将张子朋杖责一百,从而稳住了军心,使水营得以不叛。

与传言杨秀清飞扬跋扈、弄权欺君相反的是,真正的杨秀清却是一心一意以天国基业为重,曾多次劝诫洪秀全爱惜民力、勤俭节约,多次为太平天国基业着想。

然而,天京事变后,杨秀清就成为了篡权夺位的代表,并且这个黑锅一直背到了现在。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篡位者,这不是很明显了吗?你们认为呢?


稗史候说



东王杨秀清“谋反”,大家注意一下这里的谋反可是带有双引号的。因为东王杨秀清并没有人们所普遍认识上的“谋反”,而他恰恰是太平天国的一代忠良之士。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有其根据的!

1.出生凄凉,懂世人疾苦


杨秀清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5岁之时丧父,9岁之时丧母,他好心的伯父杨庆善将他抚养成人。成年后的杨秀清无田可耕,然后便以卖炭谋生。其卖炭的钱还换不来一口稳定的温饱,在某一次翻山越岭卖炭的途中,他碰到一位饿昏晕倒在地的老妇人,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极少的干粮喂给了老妇人,而他自己忍受着饥饿继续长途跋涉去卖炭。如此懂得世间疾苦的杨秀清怎么会说他太平天国时期“谋反”呢?

2.有勇有谋,惹小人眼红


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冯云山的影响下以及出于自身难以存活的基础之上,杨秀清毅然加入了拜上帝教。在拜上帝教组建的初期,由于地主势力的迫害,冯云山被抓入狱,正当广西拜上帝教面临瘫痪之时,杨秀清巧借“天父”下凡稳住了信教者的心。1851年,杨秀清还假借“天父”下凡捉拿与清政府勾结的奸细周锡能。除此之外,从1851年的金田村起义到1856年突破清军江南大营的包围,杨秀清可谓是立下硕硕战功,当时的他可谓是太平天国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的实质性的首领。如此有勇有谋之人,怎么不会惹“小人”洪秀全眼红?

3.忠心为国,“你”却享淫乐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这一定都原本是打算整顿军队、休养生息,以确保有十足把握推翻封建腐朽的清政府。可是事与愿违呀!自太平天国定都以来,天王洪秀全却不怎么关心政务,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去享受其富贵和淫乐。当时的天王府邸其豪华程度可谓是远超慈禧太后的寝宫,并且天王府基本上都是女眷,据被俘虏的太平士兵说:“当时的天王府经常能够听到其妇女的淫乱之声。”足可见洪秀全的昏庸无能!杨秀清故意“天父”下凡让他称自己为万岁其实并不是谋反,而是不想眼看他断送了太平天国一路打下的江山社稷,所以不得已而为之。试想一下,倘若杨秀清真的要谋反,当时的他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领袖,完全可以干掉洪秀全,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可想而知,杨秀清是多么的忠心为国,只是洪秀全不懂其自身的昏庸罢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东王杨秀清和天王洪秀全这两支太平“独秀”的历史故事至今都在被人们津津乐道,我们学习它就是要懂得其中之事故,学会其中之道理。

(爱生活,爱历史。祝你一切安好!敬请关注:小鲲论史)


小鲲论坛


太平天国时期发生的天京事变,充分反映了小农思想的短视狭隘,同时也暴露了农民领袖们相互猜忌,最终拔刀相向、同室操戈的诡谲心态及其戾狠嗜杀的复杂性格。

清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在江苏省城南京(后改称天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有了从上至下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军事上太平军也节节胜利,牢固地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大片地区,并且接连攻破了清军在天京周围布设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消除了清军近在咫尺的军事威胁与围困。

形势一片大好,最终的胜利似乎就在眼前。正当太平天国度过艰难的创业期,开始逐步实现当初制定的宏大目标时,一向沉稳的天王洪秀全却异常焦虑甚至寝食难安。太平军取得的连续胜利并未给这位天国缔造者带来更大的欣慰与喜悦,相反他却日渐被一种莫名的恐惧与巨大的压迫感所困扰。

洪秀全自进入南京后,坐拥两千余嫔妃的他生活上开始骄奢淫逸,他僻处天王府内, 基本再未踏出宫门一步。但他也清楚地感觉到,随着天国事业进一步做强做大,自己昔日崇高的天王威权也开始一点点丧失。很多曾一起并肩作战的将领不再像以往那样视自己如神 ,也不再毫无条件地听从自己的号令了。尤其是东王杨秀清那厮擅权跋扈,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想当初自己和老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传教时,本为烧炭佬的杨秀清装神弄鬼,借机窃得代天父、天兄传言的特殊权力。而这种权力本该属自己所专有。后来,冯云山突遭桂平县衙逮捕,因自己已暂时回到广东花县避险,杨秀清借机宣扬天父下凡、附身等妄言来凝聚群龙无首的拜上帝会众兄弟之心,但念他是为营救冯云山,倒也说得过去。但后来杨秀清屡立战功受封东王,权力越来越大,竟屡屡借天父附体传言相逼于自己。

史载,定都天京那年某日,天王因事杖责女官,不知为何却触怒了杨秀清。杨假借天父下凡附其体,狠狠怒斥了洪秀全一番,还要杖责其40军棍。当时北王韦昌辉与燕王秦日纲也在场,天王的屈辱与尴尬可想而知。虽然事后杨秀清主动向他道歉,但看得出他居心叵测且并无诚意。三年后的某日,杨秀清又招天王去东府,然后借天父之口逼天王封其为“万岁”。洪秀全闻言既惊且怒,但碍于他动辄搬出天父、天兄震慑、恐吓、压服他人,于是敷衍说下月即9月23日东王寿诞之日再正式封典予他。回府后,天王既恐惧又震怒,是可忍孰不可忍!再纵容他放肆下去, 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必将荡然无存。

在太平天国诸王中,杨秀清的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是所谓“ 西王以下各王皆受东王辖制”。杨秀清负责协助天王管理天国诸般军政大事,位高权重,炙手可热。定都天京后,洪秀全耽于享乐,深居后宫,轻易不与众人见面,于是天国大事小情悉数委决于东王一人专断。

杨秀清这人虽然没有文化,但他还是有些能耐的。烧炭工出身的他,之所以能大权独揽,没两把刷子行吗?1851年12月,太平军在永安盘踞,并首次下诏封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诏令还规定西王以下诸王俱受东王节制,由此奠定了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重要地位。1852年夏,太平军围攻全州时,南王冯云山中炮死去。同年9月,在攻打长沙的战役中,西王萧朝贵亦中炮身亡。在不长的时间内,太平军连失两位重要将领,付出了难以弥补的代价。而东王杨秀清,在激烈的战争中却表现的有勇有谋,且屡立战功,很多重要的城市与据点都是在他的指挥下攻占的,他的权力与地位因此而迅速扩大,不可动摇,他基本掌控了天国的大部分军政实权,几乎和天王平起平坐的“东府集团” 逐渐形成。

太平天国事业发展极其迅猛,和杨秀清出众的军事、政治才能以及其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但他自己却过分夸大了自己的个人作用,接连的胜利与耳边阿谀的赞歌冲昏了他的头脑,个人权欲与野心恶性膨胀,于是他渐变目空一切、专横跋扈。定都天京后, 自视甚高的他与那位不思进取的天王逐渐貌合神离,渐行渐远,并开始处心积虑地架空天王 ,最终目的是篡夺天国最高权力 。

威逼洪秀全封自己“万岁”一事不过是他谋划上位前的一次别有用心之试探罢了。

史载,1854年5月,天京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案,轰动一时。起因很简单,燕王秦日纲的一位马夫在街上遇见杨秀清的族叔,却未按规定跪地行礼,被当场责打了200鞭子,那位族叔仍不解恨,又把马夫捆送至卫国候黄玉昆处。黄玉昆是石达开的岳丈,负责天朝刑法,他认为处罚已够,无需再重责。杨秀清族叔怒极,愤而上述东王。谁料东王竟不分青红皂白 ,下命令让石达开逮捕其岳父黄玉昆。黄玉昆不堪其辱,愤而辞职,秦日纲、陈承镕等王也跟着挂印辞职。杨秀清大怒 ,将三人拘押并解往北王韦昌辉处,严令他杖责秦日纲一百,陈承镕二百,黄玉昆三百,三人均被打的皮开肉绽。而那位倒霉的马夫则惨遭五马分尸的极刑。黄玉昆被打烂屁股后,又羞又恨,半夜投水自尽被人救起,杨秀清还不依不饶,削去他侯爵之位,降为普通士卒。 杨秀清对此事的处理,纯粹是挟私报复,不仅蛮横无理,随意践踏天国律法,甚至是惨绝人寰的。

这起轰动天京的惨案,因事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佐天候陈承镕,于是,三府所属将士皆积怨于东王。

其实,暗恨东王的还有北王韦昌辉。韦昌辉出身桂平一个富庶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太平军起兵时,他毁家纾难,将家中所有资财全部捐出来打造兵器。除洪秀全外,太平军中就属监生出身的韦昌辉最有文化了。韦昌辉擅权谋,意思深狠,素有野心。他最看不起烧炭佬出身、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粗野横蛮的杨秀清。可偏偏这个杨秀清,却无师自通会打仗,如今又身居要职,掌握了天国的实际大权,阻挡着自己飞黄腾达的渴求不说,还处处压制、凌辱自己。原来, 粗鲁傲慢的杨秀清从来就蔑视韦昌辉,常常借故斥责他,故意当众羞辱他,给他难堪,尽管韦委曲求全,极意谄媚、趋奉他,但全无济于事。当年,韦昌辉派北府将领张子鹏出师湘潭,因封船一事处置不慎激变水营,杨秀清迁怒于北王韦昌辉,竟带人亲至北府打了韦三百大板,他下手颇狠, 伤及筋骨,以致数日后仍无法下地行走。

从此,韦昌辉对东王恨之入骨。为人狡黠机敏的韦昌辉早就看出天王与东王之间的敌对情绪,于是他常常在天王面前哭诉自己的遭遇,发泄对专横霸道的杨秀清之不满,同时也有挑拨洪杨关系之深意。韦昌辉的哀怨,在洪秀全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共鸣,并促使他俩走到一起,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除掉独持权柄、尾大不掉的杨秀清。

山雨欲来,一场令亲痛仇快的惊天大事变即将拉开帷幕。


铁马冰河wu


先纠正题主一个错误:杨秀清是否谋反,暂时还无定论。

确实,太平天国攻占天京之后,小农集团的本性逐渐暴露,内部统治集团出现相互倾轧,这其中事实上控制天国军政大权的东王杨秀清势力最为庞大。杨本人欺凌百官,甚至直接对天王不敬,最终引得天王联合北王韦昌辉“诛杨”,接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天京事变),这不假,但是东王谋反确实没有依据。流传最广的东王谋反证据是“逼封万岁”一说,但无论是根据清朝方面,还是太平天国方面,甚至是外国人观察者遗留下来的资料来说,这一点查无实据。很多外国人甚至直接记载:这属于北王一派的诬告!

而太平天国官方在“诛杨”扩大化之后,更是处死了韦昌辉,秦日纲,陈承镕三人,这几人身败名裂。而对于杨秀清,太平天国官方则公开平反,定杨秀清被杀之日为东王升节扎。试想,如果“逼封万岁”坐实,还有这一出吗?


国史拾遗


1851年,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分封东、南、西、北、翼五王,其中东王杨秀清管辖其他四王,人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他帮洪秀全历经磨难,打下了半壁江山,深得洪秀全赏识和信任。然而这样位高权重的一位领袖为何最终还是难逃谋反命运呢?其实这与他的见识和野心是分不开的。

一、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谋利,惹恼洪秀全,被逼谋反

1848年,洪秀全的另一心腹冯云山因捣毁庙宇而锒铛入狱,洪秀全想去营救,却苦于没有对策,手足无措。这时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的旁门左道营救出被官府抓捕的冯云山,使得洪秀全对他信任有加。

后来,杨秀清又利用“天父下凡”,识破了军师周锡能想与清兵里应外合,攻打太平天国的奸计,不仅破坏了清兵的计划,也令太平天国内部士气大增。

自此杨秀清一发不可收拾,多次借天父之名行事,排除异己。

1856年,杨秀清攻下江南,又为太平天国立下大功后,利用“天父下凡”,妄想洪秀全将其“九千岁”称号改为“万岁”,这次,太平天国的成员并不买账,纷纷告发杨秀清有谋反之心。情势所逼,杨秀清骑虎难下,只有谋反。

同一个手段多次重复利用,不知变通,导致杨秀清失去民心,被逼谋反。

二、杨秀清功高盖主,妄想坐第一把交椅

杨秀清卖碳出身,一无所长,但在军事指挥方面极有天赋。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江南江北事件了。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江北两营,企图剿灭太平天国。作为军事指挥的杨秀清,率领教众顽强抵抗,历时三年,成功摧毁江南和江北,赶走清兵。

太平天国这群未经培训的草台班子,却打败了训练有素的清兵,实属难得。

这次成功使得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一时风光无限。杨秀清为太平天国立下的汗马功劳,连天王洪秀全都要望其项背。

得意忘形之下,杨秀清并不安于现状,也想一尝老大的滋味。因此谋反的火苗便大有燃烧的趋势。

杨秀清自恃功高便想取洪秀全而代之,企图登上帝位,野心十足。

话说杨秀清不过是卖碳出身的一介布衣,自从加入太平天国后,其军事指挥才能便如鱼得水般充分发挥出来。洪秀全就像一个伯乐般,找到了杨秀清这匹千里马。

然而,“千里马”和“伯乐”之间,并没有就此亲密无间地合作下去,而是嫌隙纵生,以致太平天国最终覆灭,满盘皆输。如若他们相互赏识,共同进步,或许,中国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由他引发的天京事变导致了天平天国从盛转衰,令无数人唏嘘不已。为什么天平天国的奠基人之一的杨秀清会谋反呢?这个问题后世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杨秀清谋反一事值得商榷,很可能是洪秀全势力安给他的“莫须有”罪名。因为有关杨秀清谋反的说法仅见于李秀成的自述,而李秀成自述对杨秀清谋反时间又没明确说明。更令人怀疑的是,李秀成的自述与石达开的自述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在石达开的自述里,杨秀清并没有谋反的迹象。

且不论杨秀清谋反是否属实,他与洪秀全的权力之争却实实在在地引发了天京事变,并直接导致太平天国的衰落。究其原因在于,杨秀清与洪秀全之间不可调和的权力争斗。

太平军创立初期,洪秀全自称是上帝次子,收拢人心,树立个人权威,成了太平军的最高领袖。但是,1848年1月,冯云山在广州被捕,洪秀全去营救时,拜上帝会群龙无首,教众出现混乱局面。在此危急关头,杨秀清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安定了人心。由此杨秀清塑造起了代“天父传言”的形象,在太平军中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

此后,杨秀清也一步步取得了太平军的军政大权。永安封王时,杨秀清封为东王,拥有节制其余诸王的权力,牢牢把控了太平军的最高军政大权。然而,太平军的最高领袖名义上仍然是洪秀全。洪秀全也是一个权利欲极重的人,他断然无法容忍大权旁落。于是他与杨秀清之间的权力之争就不可避免了。


与书居


首先,杨秀清在冯云山被抓的危急时刻,通过天父上身的把戏挺身而出稳定了人心和局面,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拜上帝会的事业,功在社稷。相反的,洪秀全此时却逃跑了,试想就此事杨对洪能没有看法?

其次,杨秀清可以说是个天生的军事家,太平军初期势如破竹与其军事指挥得当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太平军中有很高的威望。洪秀全几乎是坐享其成,每攻下一城,洪把兴趣全放在找女人上了,杨对洪自然会越来越厌恶,人之常情。

再次,杨秀清才干远在洪秀全之上,建国首功非杨莫属,洪秀全论功劳连冯云山也不如,因此杨打心眼里不服洪秀全,这一点从杨经常假托天父之名胁迫洪秀全就可以看出来。

最后,杨秀清尽管功劳、能力以及威望远超洪秀全,言语上对洪也颇有不敬,但他没有谋反,倒不一定是他没这个想法,而是他过份低估了洪秀全,所以不急于谋反,疏于对洪的防范,因此得了个身首异处、祸灭九族的下场。要是杨秀清真的先动手谋反,倒霉的恐怕就是洪秀全了。


滚蛋吧猪队友


不请自来,谢谢。

杨秀清没有谋反啊。当时的无论野史还是正史貌似都没有记载他谋反了吧。

估计题主把杨秀清“代天父传言”要求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看做是谋反吧。

不可否认,杨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军事才能,调兵遣将的本事在诸王当中出类拔萃,更重要的他还有一项其他诸王没有的本事,就是“代天父传言”。按道理来说,已经和天王平起平坐了,甚至在关键时候地位还要高于天王。而正是这一点,天国领导层内部设计的这一套制度,使得杨秀清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尤其是占领天京之后。

那么,杨为什么要求洪封他为万岁,要和洪平起平坐呢?甚至这种“要求”明显有着强迫的意味在。在一些很重大的时刻,东王(二把手)已经可以对天王(一把手)发号施令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使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那么想过没有,这样做,将置天王于何处?在天国至高无上的权威中,杨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个配角,无法替代天王的地位和作用。杨秀清的这种要求,可以说比直接的叛乱还要严重。

无疑,杨秀清被胜利冲昏头脑,无意间把自己的作用夸大。居功自傲。不计后果,没有想到或很少想到这样做产生的负面影响,沉迷在洋洋自得的幻想当中。另外,部下的别有用心的怂恿蛊惑。最后咎由自取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也不鲜见。

东汉某年的董卓,这位东汉末年的乱世剑雄,在战乱当中崛起的军阀头子,当时也是位高权重,气焰嚣张,最后结局也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政敌刺杀的。

民国初,臭名昭著的袁世凯称帝的闹剧。

想一想是不是和杨秀清有些相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