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执业注册医师证后,还要经历什么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

期市草莽


按照我国目前的培养规则

1,应届医学生毕业后,根据学历取得医学学士学位或者硕士博士学位,然后先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常为大学附属医院或者地方时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培训期间要求与本单位的住院医师同等待遇。培训期间由培训单位组织报名,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常不给予注册证书(注册证书里面有详细的执业地点和专业范围,代表医生在这个单位执业,是给本院医生的)

2,规范化培训结束以后,有两条路。条件好的可以留在培训单位,统一办理执业证书,成为这个单位的正式注册医生。不能留下来的需要自谋出路,分留到级别低一些的医院,成为哪一家医院的医生,则由哪一家医院出具证明,到当地的卫生管理部门办理执业证书。

3,所以说,如果已经取得了执业证书,从法理上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正式的医生了。前面说的是一个大的规则,目前来说,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有重叠,所以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不同于这个大规则的地方。


骨科医生杨丰建


拿到医生证,值得庆幸!恭喜了!

执业资格证书是特别容易拿到的最根本的医生证,需要靠个人的运气和机遇,运气好的轻而易举,连蒙带猜都能猜对。运气不好的,600道题人工智能机器人最高记录是400多分,在职研究生都不一定能够通过考试,让考官参加考试也不一定能够合格。

有考试达人一口气考了三十多本证。趁着年轻多拿几本证也没有什么。

但要成为一位真正的医生,还必须多磨练。第一要诀是学会做人。

病人轻重缓急,你不应该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把重病人推给同事,自己专门看轻症的。越是危重病人,越能够悟出许多人生真谛,越能够自我成长。通过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积累经验,今后应对普通病人病情恶化就有基础了。

千万不要被一些不良媒体恶毒媒体误导。生命毕竟是生命,医生是专业治病救人的。媒体记者网络大咖可以躲在后面吆喝:“过度治疗”、“过度检查”……一个“感冒”出现病毒性心肌炎猝死,你让它们出来救救!

抢救生命本该严肃,苛责医生“服务态度”要好简直胡扯。拿生命开玩笑!他们花钱要医护人员列队欢迎,捧上鲜花,根本没有敬畏生命。病人有钱没钱跟你医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要学会保全自己的生命,遇上凶残的医闹医暴,学会逃命或者反击。自己的生命都没能保障,不要听道德婊们高谈医德了。刀架脖子上,试问医德一斤多少钱?

审时度势,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不仅仅埋头抢救病人,也得评估一下病人的衣服。救活生命,再赔钱给被救的也无所谓,只是要量力而行。

医护之间要团结一致,不要互相拆台。更不应该乱说,哪怕你是博士后,也要虚心学习高年资的老前辈。有些不需要什么证,人民群众的口碑却特别好。有些证件一箩筐,却啥都不会。


脑力王子范知旭


拿到医师执业证书后表示允许医生在某个医院行医,并规定了医生的行医范围,是行政方面的认可。这个是指必须先拿到医师资格证书之后,两个都要拿到。无论学什医学专业,但是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五年,一般需要规培才能取得行医资格,如果你是5+3模式学制,一般五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至于经历什么需要看个人是不是考虑更高的层次。医学专业少则五、六年。多则八、九、十年的培养期。


小妖荐院校


注册,执业范围执业地点


我要上WC


计生办说了,生孩子不是发证的事~~


花纯丰96386


还要必须经过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到合格证书,才算得上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


正直的旁观者


你想经历什么,渡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