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如何看待和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青春期應是處於從童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階段。高中的孩子自我意識不斷成熟,要求獨立,他們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斷力,他們不希望父母把他們當孩子來看待,他們想擺脫父母的控制。

逆反心理是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和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而對對方提出的要求,因此採取相反的態度和做法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喜歡總是聽大人講道理,聽多了他們會很煩躁。

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我的孩子也曾對我說過:“媽,你不要再跟我講道理了,這些道理誰不懂?我不想聽。”父母對孩子有各種擔心,有些事情總喜歡不停的嘮叨,而且我們大人還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說這些不都是為了你好嗎?”以前我也對孩子嘮叨過,可是孩子會感到厭煩。

有一次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玩了一段時間,我就對他說:“別玩得太久了對眼睛不好。”這種說話的口氣可能對父母來說是對孩子關心的表現,但是他聽後很不舒服,孩子不耐煩地說:“我知道了。”又過了幾分鐘,我看到他還在玩,我又問了一句:“怎麼還沒結束,你已經玩了很久了。”又過了幾分鐘他還在玩,我更加生氣了:“你今天已經玩了很久了,不要玩得過分了。”孩子這次情緒上來了,對我說:“我總要玩完那一盤吧!遊戲還沒有結束呢,吵死了。”最後孩子帶著,非常不愉快的情緒,結束了那盤遊戲。

我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我也很生氣。後來才明白我說的那些話全是批評指責,並沒有做到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想、去與他共情,去了解他內心真實地想法和需求。孩子有情緒是因為我站在我的位置上只考慮自己的要求,而且態度生硬,引起了孩子的反感。

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後,才利用恰當的時機,趁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

經常有家長對我說:孩子一點都不聽話,非常叛逆,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還是我們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才導致他們出現這種行為,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段青春叛逆期呢?

一、我們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正處於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加上身體上的發育成熟,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於是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孩子在思想上具有批判性,但由於他們的經驗和閱歷不夠,他們看待問題還是片面的、固執的,所以就會把成人的勸說當成是傷害他們自尊心的理由。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點,所有的叛逆都來自於對速度和性質的反抗。

在我們的文化中成人往往喜歡聽話的好孩子,而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特立獨行的結果是他們被認為是壞孩子。但現在的青少年在為自己爭取的獨立空間,試圖成為他們自己。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疏忽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理解。

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二、尊重孩子,允許他們有情緒

我們也聽過很多關於情緒的課程,情緒沒有好壞,只有是否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首先要去接納他們的情緒,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也要能夠靜下來耐心地聽他們把事情說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有當他被尊重後才能用一種良好的態度去接受成人的意見。

在家庭裡要培養平等、民主的氣氛,要用信任的目光去看待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在一些問題上,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而是應該多和孩子討論事情的利和弊,否則很容易遭到孩子的反抗。

我有一位同學,她的兒子在讀高二的時候,面臨選擇文理科。父母非常希望他讀文科,孩子卻想讀理科。父母說,你的文科比理科好,以後在選擇專業上學習起來會更輕鬆一些。孩子認為我喜歡理科,只要我再努力一點,我的理科也一樣好。但是不母親絕不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孩子最後無奈屈服了家長的決定,但是自己的內心非常痛苦,導致他和父母的關係也變得很僵。

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我女兒當初在選文理科時,她說我要讀理科,我當時也有點擔心。女孩子讀理科的並不多,而且讀理科,要非常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我擔心孩子以後會很吃力,但是女兒很肯定地說:我就是要讀理科,不喜歡文科。我就沒有過多的干涉孩子的選擇,而是支持相信她。她喜歡的科目,她才會專注的去學習,對於不懂的地方,大不了以後我再給孩子找個老師補課就是了。就這樣,孩子的想法得到了我們的尊重和認可,很開心地讀了理科。

孩子到了高中,她的小秘密也越來越多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和隱私。因此,我還要尊重孩子的隱私,要放下家長高高在上的姿態。我以前在讀幼師那會兒也就是十七歲左右吧,我記得我的母親有時候喜歡翻看我的一些東西。有一次我知道後,就非常的生氣,因為那個時候母親也沒有學習過教育知識,她也不懂得怎麼去教育我,所以在很多方面,對我有一些專制的行為,導致我對我的母親多年來也有一些看法,嚴重地影響了我對她的感情。

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三、改變不良的教養方式

心理學中把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制型、放縱型和忽視型。

  • 權威型的家長理性民主,認為自己的孩子心目中應該有權威。

但這種權威來自父母對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來自他們與孩子的經常交流及對孩子的幫助,父母以積極肯定的態度對待孩子,熱情地對孩子的需要行為作出反應,尊重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對孩子有一定要求,又給孩子民主平等的感覺。

  • 專制型家長,獨斷專行,要求孩子絕對的服從。

我們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時往往會有急躁、焦慮的情緒,特別是在高三時期。有的父母就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孩子說“你這次怎麼會考得這樣”,“你這次沒考好以後就不要再玩手機了”等,很容易出現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一味地批評指責,對孩子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孩子的牴觸情緒,會越來越重。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幫助孩子找出沒考好的原因,多和老師進行溝通,多去欣賞孩子,給他們信心。

父母必知:注意這幾點,讓叛逆期的孩子少走彎路

  • 放縱型家長則溺愛孩子,缺乏控制和合理的要求。

在放縱型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則以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家長想管教時,孩子就會很不適應。

放縱型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家孩子是放養的,只要他做個有德行的人就行了,其他的管他怎麼樣,我們對孩子沒有太高的要求,只希望他快樂就好。這一類型的家長確實沒有給孩子高要求、高標準,但是放手不等於撒手,我們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合理的目標,有目標的學習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帶來的成就,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 忽視型家長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回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與約束。

因此在忽視型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感覺不到被父母的關注,可能會通過逆反行為來吸引他們的關注,忽視型的家長應該對孩子多一點陪伴與關心,等孩子長大了,他就不需要你陪伴了。

我的孩子到了高三下學期後,我們再帶她出來看電影,她有時就不願出來了。其實以前我們陪孩子的時間還是很多的,但是她現在長大了,有很多同學,他們會有自己的事情去做。以後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請多花一點時間,用心的去陪伴你的孩子,而不是每次和孩子在一起就談他們的學習成績。給他們充足的愛的養分,不要忽視她的感受,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愛。

來源:修遠世紀教育機構(zhenzhenghaox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