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GDP将排名世界第五了,不是说内部矛盾重重,印度政府到底有多少掌控力?

相城一二一


印度面积298万平方公里(自报数据32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39亿(2017),比上年净增1500万。

全印自然条件优越,各类资源丰富。首先是可耕地辽阔,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大部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两熟,东部沿海三角洲一年三熟。全境矿产品种多、储量大,世界级储量矿产有铝土、煤炭、云母、铁矿石等,规模储量品种有铬、锰、锌、铜、铅、石灰石、磷酸盐、黄金、钻石、钛、钍、铀等,油、气对外依赖率达84%和38%,电力能源供不应求,广大农村处于缺电状况。

印度人文呈现多样纷繁的特点,它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构成最为多样化的国家,其因素包含宗教、语言和地区、部落、种姓、社会阶级和权力等,它们不是独立地作用于社会,而是在复杂多变的人群中以重叠和相互影响发挥作用。

印度独立7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现代化进程提速,而经济社会巨变并未改变国家族裔、宗教及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专家和学者认为印度没有分裂的危险,它全民内聚力来自诸多因素,政治上各邦享有相对自治权力,多数邦内族群混合和睦,各派别、政党公开参与政治进程;再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印度教传统,人们对语言、宗教多样化的接受等;与周边国家关系上,印度与邻国的争端也有助于国家的团结和统一。


在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的背景下,末任总督蒙巴顿的《印巴分治方案》出炉,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当年人口3.47亿。1950年1月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

独立伊始,象征自力更生和反殖的甘地纺车没有成为国旗图案(时任中国驻印大使阿育王轮的建议被采纳,纺车一度成为国大党党旗的中心图案),开国总理尼赫鲁胸怀远大,以不当二等角色、誓做“有声有色大国”为目标,践行“民族主义、议会民主、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建国四原则,政局“乱中有稳,政权更迭不动摇政治框架和底基”。独立至今,“大国梦”步履缓慢而有条不紊,国家强大统一稳定发展,倡导并引领不结盟运动,1998年跨过核门槛,成为印度洋沿岸综合实力最强国,全情全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它以“最大的民主国家”为荣,每5年进行一次大选,2014年议会选举时已有登记选民8.14亿多,他们用5周时间完成投票,最终把茶摊小贩出身的人民党领袖莫迪推向总理宝座。

2017年实现GDP2.6万亿美元,年增速在7%以上。在“绿色革命”促进下,粮食产量从独立时的0.15亿吨增至2015年2.64亿吨,其中大米年产过亿吨,大米、小麦、豆类、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产量居世界前列,农业吸纳47%的就业。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化工、钢铁、能源、机械、电子等已赶上轻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医药与纺织是工业的两大亮点,现已成为非专利药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纺织业吸纳3000多万劳动力。凭借英语优势和年培养30多万工程师,印度软件、商务外包等IT服务业持续兴旺,班加罗尔、海德拉巴和马德拉斯构成印度软件的“金三角”。当下该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7%、30%和53%。

如今,印度成为新兴国家的“优等生”,其经济以服务和消费驱动,目标是扩大基础设施支出和提高制造业产出。曾经的“人口炸弹”已成“红利”,人口年龄中位值是27岁,15-64岁工作年龄人口将继续增长,消费者大军很年轻。政府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近10年人口年均增长1.39%,妇女生育率为2.53,国民人均年龄为26.6岁。25岁以下人口占50%,25岁-35岁占15%,农村人口约占68%,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74%。世行数据显示,印度贫困率21.9%,预期寿命68.3岁。

经济与社会的不足包括落后的基础设施、社会分化、官僚主义、种姓制度和难以置信的贫困。甘地就曾有“一处混乱之所,既是众神和信仰之国,也是嘈杂和贫困之邦”的精辟定位。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看,印度属“高语境”社会,国民富于情趣,喜欢热闹,轻易许诺但未必都能兑现。它倾向于以家庭为中心,人与人建立起长期的密切关系,在这种非常亲近的环境中,很多东西都不言而喻或表达简洁。高语境社会深信传统、历史并喜欢圈内人,有易于产生腐败的土壤。同时,殖民统治也给印度留下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保密文化,独立之后,政府依然没有透明度,回避责任,滋生腐败。在权力分配上,印度政治体系建立在各党派、各权力阶层不断妥协的基础上,这种妥协能够消除冲突,但对发展有阻碍作用。表现为中央政府经常与邦政府发生争执,后者又忽视城市,而偏重投票支持他们的农村选民。


ruixuezhaofeng


在很多方面,印度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有点相似,人口数量众多是印度的优势,也是劣势。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以来自身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人口红利的推动下,印度经济的发展还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也正是由于印度人口数量庞大,所以虽然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七位(统计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不过人均GDP还是非常低的,大约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同时印度还有将近2亿的贫困人口,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确实是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国家,比如说印度的种姓制度,一直被很多国家诟病,也是让外人很难以理解的,也造成了印度阶层的固话。印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建立全国的统一市场和统一的税收制度,印度的很多邦都有很大的权利,甚至一些邦还有强烈的分离倾向,比如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几个邦,印度政府的掌控力就比较弱。


地理沙龙


目前印度GDP还没达到世界第五,不过也很快了,可能就这一两年的事情。根据印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GDP约为185.77万亿卢比,折合2716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排名第五的是英国,其2018年GDP为28234.5亿美元,只比印度高出1000亿美元左右。对比两国的经济增速,印度为7.4%,而英国只有1.4%,所以印度GDP超过英国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很快就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印度的GDP高主要是以它的体量撑起来的。印度国土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尽管它的GDP已经达到2.7万亿美元,但人均下来也就刚过2000美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至于说印度内部矛盾重重,其实每个国家内部都会或多或少的面临一些矛盾、问题,只要这些矛盾、问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是不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格局。



印度某些方面和我们国家有点像,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大国、人口大国,同为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比较快。印度的经济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未来它可能不会取得像中国这样巨大的经济成就,不过印度GDP很有可能会超过英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跻身世界前三大经济体。

印度内部确实面临很多矛盾,比如种姓制度、宗教矛盾、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悬殊等,如果处理好这些问题,印度经济可能发展得更快,取得更大的成就。


锦绣中源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13.24亿,主要宗教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用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

古代印度,因地理位置优越,维护国家统一的压力较小,致使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动力不足。又因种性制度的施行,致使宗教势力强大,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官员的权威,弱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这就是印度中央政府掌控能力不足的由来。

近代印度,因印巴分裂,及科技进步致使其北部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降低,又因领土,宗教问题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矛盾,使印度的安全环境陡然变差,建立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的需求变得非常强烈,这就是印度近年来致力于解决内部掌控力问题的动因。

印度政府一直心存高远,特别是莫迪执政以来,一直积极发展经济,推动改革,努力消除内部分裂因素,希望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印度。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彻底改变印度的乱像,恐怕还要假以时日。

尽管印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力仍然不可小觑。作为英联邦国家,印度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着天然的语言优势,通过快速的经济发展,未来的印度,不可限量。


Star说


A3的GDP水份重。现在和RUS差不多多。比一下两国国力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