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基金定投我為什麼會選擇被低估的指數基金

詳解基金定投我為什麼會選擇被低估的指數基金

前面我們講過基金定投的知識了,基金定投是懶人理財神器,不需要擇時,下跌時候定投可以攤低成本。

但是,並不是所有基金種類都適合定投。

在單邊上漲階段定投的收益沒有一次性投入的收益好,像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這種穩定性比較高的基金品種就不適合做定投,一次性買入的收益明顯更好。

既然有波動定投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那麼混合基金和主動型股票基金是不是就適合定投呢?

混合基金和主動型股票基金雖然波動大,但是這種波動完全依賴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與其說挑選基金不如說是挑選基金經理。

即使專業人士也很難跑贏市場,短期看主動型基金的收益可能很高,但是長期跑贏市場的基金經理少之又少,而且一般主動型股票基金的運營成本比指數基金高很多。

指數基金有哪些優勢特別適合做定投呢?

最大的優勢就是指數長生不老,道瓊工業指數首次在1896年5月26日公佈,它象徵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12種股票的平均數。至今為止,在這12種成份股中,只有通用電氣仍然留在指數中。其餘11種不是消失了就是沒落了,不符合指數的收錄標準。

但是道瓊斯工業指數從最初公佈時的40點已經漲到了現在的25000多點,上漲了600多倍,這就是指數長生不老的優勢。

美國很多家庭都配置一定比例的指數基金資產,長期持有收益可觀,在香港恆生指數也為投資者帶去了豐厚的回報。

但是A股市場牛短熊長,如果只傻傻的定投,那麼我們的收益就會像坐電梯一樣上上下下。牛市的時候浮盈很多,熊市的時候又變成浮虧。

詳解基金定投我為什麼會選擇被低估的指數基金

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聰明的投資者會從這種價格大幅變動中獲利,他們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擇時方法和估值方法。

擇時方法:努力去預知股市的未來,如果未來市場開始大漲,那麼就開始買入,如果未來市場開始大跌,那麼就開始賣出。

估值方法:當價格大幅低於市場公允價值時買入,當價格大幅高於市場公允價值時賣出。

為什麼擇時模式不好,即使在市場高位的時候,未來也有可能發生大漲,如果此時相信未來大漲,結果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就會買在高位,風險就很大。

同理,市場低位的時候基於還會有大跌的預期把手中的籌碼都賣了,如果市場上漲就會踏空。

擇時基於對未來的預測做出買賣決策,是市場投機行為;在相對低估的位置買入,就擁有了足夠大的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

詳解基金定投我為什麼會選擇被低估的指數基金

低估之後買入立刻上漲大概是最好的投資時機了,但是市場難以預測,我們唯有放棄擇時,在低估的時候買入,耐心等待上漲。

由此看來,指數基金低估的時候開始定投,高估的時候開始賣出,定投低估指數基金既安全又能有很好的投資回報。

低估的指數基金並不是說就不會再下跌了,從開始低估的時候買入同樣會面臨繼續下跌的可能,不過指數基金長生不老,即使下跌我們也可以放心大膽的買入,因為總有一天會變得高估。

在繼續下跌的過程中應該遵循越跌越買的原則,跌的越多買的越多,這樣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當牛市來臨的時候收益更可觀。

(歡迎關注{小狗錢錢錢},如果感覺這篇文章幫助到了您,請評論、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