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被凌迟灭族,常遇春后代怎样?

猛虎与蔷薇B


鄂国公常遇春死得较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下诏“灵车之至,朕亲临奠”。

至于凌迟蓝玉的“蓝玉案”,则是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和常遇春去世隔了二十多年。


朱元璋大清洗功臣,常遇春后代也被牵连进去

早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出兵蒙古,并大获而胜。朱元璋看着这一几个儿子已经成长了起来,可以作为帝国的守护神了。也就是在这时候,朱元璋开始了大清洗计划。

首先开始的是“封绩事件”,封绩是元臣,被蓝玉在捕鱼儿海战役中俘获,在大明牢狱中,他告发了之前的丞相胡惟庸谋反事宜。朱元璋开始罗织大网,把十年前已死的胡惟庸,从“心怀不轨”的罪名升级为勾结蒙古、串通李善长等人谋反。

这场大案,被杀戮和死后追究的公侯达二十二个: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等。共牵连诛杀三万多人,还不包括那些被贬职、被驱逐,最后死于狱中、流放路途的。可惜的是,朱元璋虽然打一放一(杀了功臣,也放了不少功臣)。此举是为了给他长子朱标清路,可朱标却在此事两年后去世,大明帝国一场空前大屠杀即将来临。


朱元璋为朱标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朱标之死是除了马皇后去世之外,朱元璋一生最重大的打击。太子去世,朱元璋执意立他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那既然为了朱标尚且需要杀三万多人,那为了年仅十六岁的朱允炆,朱元璋又得杀多少人呢?何况朱元璋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再一次清洗功臣是急不可待、势在必行的了。

这一场大案也就是“蓝玉案”了,据朱元璋后来公布的罪状来看:蓝玉被捕杀的理由还是谋反。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理由,时时刻刻都能拿来一用。关于“蓝玉案”的始末,暂不赘言,蓝玉最后是被剥皮实草。蓝玉皮一直存放在四川,后被张献忠入川所得。

牵扯到此案的官员,大多数都是被凌迟而死。整个蓝玉案大约杀了两万人,人数虽比不上“胡惟庸案”,但所杀老将及其子弟之多,基本把为朱标配置的朝廷班子全部清洗个干净。这也是后面靖难之时,朱允炆无力阻止朱棣南下的重要原因。

最后回到问题中的“常遇春后代”,常遇春虽然死得早,他的儿子却也被牵连进“蓝玉案”。

长子常茂早在洪武二十年,在军中获罪被流放龙州,四年后去世,有四子隐居乡下,不入官场。

次子常升则在“蓝玉案”中被杀,有子常继祖,“蓝玉案”时还小,永乐初年被安置在云南。

三子常森史无记载,大抵也是早逝或是未入官场吧!


狐史首丘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数一数二的大将,蓝玉是朱元璋后期倚重的名将。然而,蓝玉骄横,朱元璋敏感多疑,又要为朱允炆执政铺路,大杀功臣,于是蓝玉案爆发。蓝玉被剥皮实草,灭三族,涉案者达到一万五千多人,那么常遇春呢?“常十万”因为过早的去世(1369年),自然没有赶上朱元璋清理功臣的时代。而且,当时常遇春去世时,朱元璋心情十分悲痛,追封开平王,还以龙袍覆盖,以示恩宠。相关文章,大飞熊已经发过,这里不赘述。那么,恩宠无比的常遇春,他的后代际遇会如何?会和蓝玉一样吗?



根据《明史.常遇春传》记载的儿子有两个,一个是常茂,一个是常升。先说说常茂,此人大有来头,在单田芳先生评书《明英烈》里,可是第一猛将,人称“无敌大将雌雄眼”,使一把大禹王槊,打遍天下,难逢敌手。其实历史上的常茂是标准的“官二代”,继承了朱元璋郑国公的爵位,在岳父冯胜手下任职,应该有一定的能力。后来,因为常茂在处理北元降将上不当,和冯胜闹矛盾,被朱元璋贬去西南的龙州,四年后去世。



没想到去世的常茂还能惹得朱元璋大怒,原来常茂还娶个当地土司赵贴坚的女儿为“小老婆”。赵去世后,常茂的岳母,黄氏就利用去世的常茂为幌子,掌握龙州的大权,引起了赵贴坚侄子宗寿的不满,闹到了朱元璋那。结果,朱元璋以为常茂假死,气得不行,出兵征伐,后来得知真相才罢兵。所以,常茂去世时(1391年),和蓝玉案(1393)没有关系,属于是自己没有混好。

常茂去世后,没有儿子,由弟弟常升继嗣,转为开国公。常升的下落就比较扑朔迷离,因为《明实录》没有明确记载,所以有关常升的结局有两个说法,《明史》记载了下来。一个说法是,常升坐“蓝玉案”而死,另一个是常升死于后面的“靖难之役”。总之,这两个说法资料缺失而存疑,但是常升之子常继祖永乐年间迁云南的临安卫,是明载的。所以,常升一支看起来要凋零下去了,好在弘治年间,又把常继祖召回,授予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到了嘉靖时,又封常继祖之孙常玄振为怀远侯,常遇春的后代算是复振了。到了崇祯时,怀远侯传至常遇春十二世孙,常玄振的曾孙常延龄,此君是个忠义能干之士,当时勋贵多不法骄纵,只有常延龄能忠于职守。1643年,明朝灭亡前夕,楚地沦陷,常延龄自请统兵入九江协防,又打算练江都雄兵为亲兵为崇祯所用,可惜还没成功,明朝已经灭亡了。天下局势如此,已非一二人可以改变,常延龄干脆解甲归田,以布衣终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