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媳婦為什感覺婆家欠她的?

現在的媳婦為什感覺婆家欠她的?

01

其實,我公公一句話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他說:“你媽媽(指我婆婆)一輩子不容易,她年輕的時候吃了很多苦的!她這把年紀了,是該享享福了!你聽話一點,她就順心一點!”

老人家前半部分說得很對,這個年老的女子年輕時吃夠了苦,現在她老了,該是收穫幸福的時候了。

但是,最後一句錯了,她吃苦和我沒有直接關係。她是為了她的丈夫孩子,特別是在中國缺位的丈夫和父親幾乎是普遍現象,女人都承擔了很多家庭責任,卻沒有得到應得的丈夫的愛。所以,顯然,應該回報這個女子的,是她的孩子,更是她的丈夫。

作為兒媳,當然可以幫助和代替自己的丈夫盡孝,但前提是她願意。而她願意的原因,無非還是因為丈夫給予她愛,她想要回報這份愛。

並且,年輕的時候,丈夫因為工作忙碌沒有好好愛妻子,年老的時候,就更應該好好補償妻子,而不是推脫給兒媳。

綜上所述,兒媳幫助自己丈夫承擔部分責任不說,這是兩個人感情的事,但是,還要另外幫助公公承擔部分責任,這才是兒媳覺得婆家欠她的根本核心原因。

現在的媳婦為什感覺婆家欠她的?

02

好多公公婆婆都覺得把兒子養大了就了不起了,就等著兒子娶媳婦孝順他們。我湖北,我老公江蘇,我去我老公家,我爸媽幫我寄了禮物過去,給老公幾個姨媽的都有,我跟我老公說讓他爸媽先不要動,等我們回去拜年再提著東西去姨媽家認門,結果到他家東西都不知道去哪裡了,幾個姨媽東西拿了一分錢的紅包都沒給,連個謝字都沒有。

我老公第一次去我們家,我媽給了一萬的紅包,拿結婚證給了一萬的改口費,裝修給了12萬,沒有擺酒,但是其他所有親戚給的紅包加起來也有兩萬左右吧,也都給我們了。我老公那邊,第一次上門,一分沒給,就哭窮,來我們家提親,空著手上門,號稱帶了三金錢一萬,然後又跟我媽哭窮,哭完走了,三金沒看到,錢也沒看到,去老公家擺酒,他們那邊人情錢和壓箱錢是分開給的,我當時不懂,他們說家裡人情往來不用我們管,他們自己負責,我就把錢都給他們了,沒有客套拿著直接揣口袋了,結果婚後今天一個電話誰過生日,明天誰家生孩子,後天誰家考上大學,就是要錢。

跑到我們這裡來玩,不帶衣服不帶錢,拿個塑料袋裝著身份證和手機就來了,每天坐在家裡等著吃等著喝等著帶出去玩,家務一根手指頭都不伸。忍了一個多星期,讓老公把他們送走了。去年去他家過年,來了客人,直接說讓我去做飯,被我拒絕了,一天到晚總覺得自己過得不如別人是因為命苦,又懶又自私人品又差過得好才怪。對了,我們結婚到現在總共就結婚當天給了4000的紅包,還沒有我第一次上門帶的禮物價值高。現在家裡恨不得買袋鹽都得跟我們打個電話。我一月一號的預產期生孩子,不聞不問,反而要我們現在給他們每個月2000的生活費。關鍵我們現在都還在靠我自己爸媽經常貼補。

說實話,就算老公很好,也有點後悔了,這輩子生活中沒有接觸過他爸媽那種人,又是後爸爸,也不知道怎麼應對,感覺結婚後就是拖著我爸媽在扶貧。

現在的媳婦為什感覺婆家欠她的?

03

的確是因為花錢的時候 是在孃家 掙錢的時候 是在別人家

結婚的時候 父母出了22萬買了一部車給我做嫁妝 婚後 還補貼了5萬給我買第二部車 外加生活上的各種小補貼(例如買東西,給孩子買的衣服,零食,等等)

我老公結婚的時候就一個房子 目前還在供(是我老公在供)

婆婆可以說沒有錢 沒有收入 但是我並不歧視一個人沒有錢

但是我的生活就請不要管我 婆婆沒有錢 而且還愛管我的閒事 還認為自己還活在舊時代 就是要騎在媳婦的頭上 還當作是一家之主 覺得自己就是要做決定

育兒觀念衝突 新的思想和育兒觀說服不了她舊時代的育兒觀 仍然我行我素

不要認為她幫我帶孩子 就要感激她 就算她不幫我帶 我絕對是可以讓我的媽媽來帶 我反而會覺得更加好

目前的情況是她搶著來帶 或者想要的就是霸佔我的兒子

她的錢 我不貪她一分錢 她想怎樣花就怎樣花

平時我跟我爸媽出去 全部都是我爸媽花錢 基本上我都不怎麼花錢 這點 我真的是十分慚愧 而我爸媽這樣做他們都只是在心疼我這個女兒 覺得我們的小家庭需要花費很多 他們都只是在減輕我們的負擔

而我婆婆任何開支 是任何 都是我老公出錢 相對來說 我的婆婆是我們的一個負擔

雖然說這樣是挺不厚道的 但是 要清楚的是 我婆婆的確是沒有花過任何錢來養育過我 就算是我的兒子也是 她也是沒有花過任何一分錢

對於我老公的家庭狀況 我現在是沒有任何想法說 從他媽那裡索取任何一分 就算我婆婆的錢她捐了給別人 我都沒有任何意見

我的確是 我一輩子都是欠孃家的

想要說清楚的是 我也沒有欠婆家的 他們養育的只是我的老公 而不是我 我疼痛生的兒子 是跟他們家姓的 相對來說 可以說是他們家的人

現在的媳婦為什感覺婆家欠她的?

04

為什麼婆婆覺得兒媳婦嫁到她家就得幫她幹活,然後心疼她兒子什麼都可以不用幹,然後兒媳婦就得伺候好她兒子照顧好孩子,都是應該的。如果因為照顧孩子在家,還得認為是她兒子養的兒媳婦呢?為什麼以前兒媳婦不會覺得婆家欠她的?因為地位低沒話語權,孃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忍氣吞聲咋辦。所以,婆婆和兒媳婦都是相對的。都希望對方有付出。只不過以你的年齡接收到的都是兒媳婦的抱怨。婆婆們估計還不會跟你說太多,不滿也不會少的。等你結婚後細細品味吧。當然不知道感恩的人無論兒媳婦還是婆婆都會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