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因沒有錫礦而取名無錫,看來湖州的跟無錫學學,叫“無湖”了

說起蘇州、常州和無錫,大家一定會想到太湖,這個橫跨兩個省的大水庫,而最原始,或者說最傳統的蘇南,也是因為這個引以為傲的大水庫而聞名中外。

無錫因沒有錫礦而取名無錫,看來湖州的跟無錫學學,叫“無湖”了

眾所周知,太湖橫跨了兩個省,很多城市也因為圍繞這個湖而出名,其中獲益最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三個城市,而其實這三個城市並不是均分這個湖的,蘇州和無錫可是佔了一大半的,常州只能說說是太湖的一個小尾巴。但是最慘的還不是常州,而是另外一個省浙江省的湖州,這個直接帶“湖”字的城市,在古時候也是和這條河有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只不過慢慢地,這個城市就是去了太湖的管轄權,能管的只有湖岸邊的五十米範圍,

無錫因沒有錫礦而取名無錫,看來湖州的跟無錫學學,叫“無湖”了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只有江蘇的城市能有這條湖的管轄權和治理權,而湖州卻被排除在外,這其中的緣由就要追溯到宋代了。最開始在劃分行政區域的時候,我們明太祖是把湖周圍的蘇州、湖州、嘉興等地都歸屬到江蘇的,但是後來發現這樣的劃分有些不合理,便又把湖州、嘉興規劃到了浙江,這才有了太湖橫跨兩省的說法。

無錫因沒有錫礦而取名無錫,看來湖州的跟無錫學學,叫“無湖”了

而湖州也因為比鄰太湖,得到了很多資源,給這個城市,甚至可以說整個省在後面的漫漫發展中奠定了基礎,使其在晚清的時候商貿勢力大大提高。但是在建國之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江蘇近海的嵊泗列島都被浙江要走了,要了這麼多東西,肯定要有所犧牲,太湖就自然被全部劃給了江蘇,與浙江再無關係,而湖州也只留下了沿岸邊五十米的水域管轄。

無錫因沒有錫礦而取名無錫,看來湖州的跟無錫學學,叫“無湖”了

其實從全局發展與規劃來看,這筆交易對浙江來說是不虧的,但是對於湖州來說,就另當別論了。甚至有網友調侃道,這個城市起初本就是因為太湖而聞名,現在沒了太湖,應該學習下無錫,以沒有錫礦而命名,改叫蕪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