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前言

一張白紙,才好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一領白瓷,方可演繹出變幻萬千的彩繪瓷器。

邢窯,就是創造白瓷產生奇蹟的地方。邢窯,位於今河北省內丘、邢臺一帶,因古屬邢州而得名。創燒於北朝,成熟於隋,鼎盛於唐,五代後衰落。北齊,邢窯創造性地燒製出白瓷,至隋代以輕白薄透的透影白瓷獨領瓷界風騷。唐代,邢窯仍以白瓷著稱,與燒造青瓷的浙江慈溪越窯統領瓷器行業,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2 0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通過艱辛地調查與發掘,發現了著名邢窯窯址的分佈,研究出邢窯的燒造工藝技術,解開了邢窯歷史的千古之謎。

青釉瓷

青瓷是中國著名傳統瓷器的一種,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三國兩晉南北朝後,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

白釉弦紋盤口瓶

隋(581-618)

個人收藏

White glazed vase with fine linear carvings and dish-shaped mouth

Sui Dynasty (581--618)

Private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黃釉鴛鴦系印花扁壺

隋(581-618)

1985年禮堂北窯址出土

國家一級文物

Yellow glazed flask with mandarin ducks pattern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north side of the Hall in 1985

National Grade One cultural relics

高21釐米、口長徑5釐米

口、頸、腹、底均呈橢圓形,梯形口束頸,扁圓形腹,實足外撇,平底,壺肩置一對拱形系。褐色胎,堅緻。通體施黃釉,釉下施化妝土,較光亮,施釉至足,有明顯垂流,釉厚處呈褐棕色。腹飾印花裝飾,兩側圖案近似,外飾連珠紋,內飾葡萄靈芝紋,中間一對舞人,一人奏樂,一人起舞。1985年縣禮堂北窯址出土。國家一級文物,我館鎮館之寶。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人物葡萄紋鴛鴦系扁壺

北齊-隋(公元550-618年)

個人收藏

Celadon glazed flask with fi gure -grape pattern and mandarin-duck handles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 -618)

Private collection

此器物造型大氣, 應為佛前插花供器。施釉均勻,圖案清晰。鴛鴦系,腹部兩面印滿圖案,周邊一圈串珠紋,內飾葡萄靈芝等植物花卉,中軸線自上而下各裝飾一組西亞風格的蝴蝶結飄帶,兩側各有一位胡人吹歌曼舞,胡人腳下兩隻神獸歡騰跳躍,西方古老神話中的歡樂景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為邢窯早期青瓷代精品。整個器物華麗典雅,即是一件難得的古代藝術品,又是一件研究古代東西方文化藝術融合的絕好素材。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龍柄鳳首雙系執壺

北齊-隋(公元550- 618年)

個人收藏

Celadon glazed ewer with dragon-shaped handle and phoenix- shaped spout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 -618)

Private collection

應為觀賞品,或為祭祀器。胎灰白堅實細膩,釉光晶瑩明亮玻璃質感。柄為雙泥條,柄端作龍首,龍嘴緊銜壺口,眉眼刻花清晰,造型栩栩如生。肩的前部貼一鳳形塑飾,昂首挺胸,作展翅欲飛狀。此器線條流暢,裝飾獨特,做工精細,造型雍容華貴,極為罕見,是邢窯青瓷早期的一件精品。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四系罐

北齊-隋(公元550618年)

個人收藏

Celadon glazed pot with four handles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618)

Private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瓷

據考古資料表明:青瓷的燒製技術大約在北朝時期傳入北方地區的。從北朝時期墓葬出土青瓷漸漸增多,這一現象可證實。早期北明的青瓷器,其有別於南方地區的地域性特徵。邢窯北朝青瓷胎釉料中含鐵量較高,胎色呈青灰色。器形有碗、高足盤、罐、瓶、缽、壺等,至隋仍沿襲北朝的燒製傳統。整個器物裝飾簡單,胎體厚重,火候較高,流釉明顯。胎色以深灰、淺灰、灰白、土黃、土褐多見,均施化妝土。邢窯青瓷釉色的成色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青釉偏黃,青釉偏綠,內底有三角支釘痕,釉層有碎小的冰裂紋。邢窯燒製青瓷始於北朝,初唐時雖有燒製,但受白瓷的衝擊而質量顯著下降,之後逐漸被黃釉瓷所替代。


青釉碗(一組)

北齊-隋(公元550-618年)

2003年步行街窯址出土

Celadon glazed bowl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 -618)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the Buxingjie, a Pedestrian Street, in 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深腹杯(2件)

北齊至隋(公元550-618年)

2003年步行街出土

Celadon glazed cup wtih deep belly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 -618)

Unearthed from Buxingjie a, Pedestrian Street in 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深腹碗

北齊-隋(公元550-618年)

西關窯址出土

Celadon glazed bowl with deep belly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 -618)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Xiguan Village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雙系罐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Celadon glazed plate with high foot

Sui Dynasty (581- -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香薰爐

北齊-隋(公元550-618年)

個人收藏

Celadon glazed ewer with dragon- shaped handle and phoenix-shaped spout

Northern Qi Dynasty to Sui Dynasty (550-618)

Private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盤口瓶

隋(公元581-618年)

個人收藏

Yellow glaze handicap bottle

Sui (581-618 AD)

Personal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斂口缽碗

隋(公元581-618年)

城區窯址出土

Celadon bowl and mouth

Sui (581-618 AD)

Kiln unearthed City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高足盤

隋(公元581--618年)

西關窯址出土

Celadon glazed plate with high foot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Xiguan Village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長頸瓶

唐(公元618- -907)

個人收藏

White ceramic bowl with flat foot

Tang Dynasty(618- 907)

Private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弦紋高足杯

隋(581-618)

1986年禮堂北窯址出土

Celadon glazed cup with fine linear carvings and high foot

Sui Dynasty (581--618)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north side of the Hall in 1986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老人頭三孔壎(4件)

唐(公元618- -907年)

西關窯址出土

Celadon glazed xun ocarina shaped as an old man’ s head

Tang Dynasty (618 -907)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the north side of Xiguan Village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老人頭壎

唐(公元618- -907)

1987年北大馮村出土

Celadon glazed xun ocarina in the form of, an old man’s head

Tang Dynasty(618- -907)

Unearthed from Beidafeng Village in 1987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青釉胡人頭三孔壎

唐(公元618- -907年)

1986年西關窯址出土

Celadon glazed xun ocarina with three holes in the form of a foreigner ‘s head

Tang Dynasty (618- -907)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Xiguan Village in 1986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早期白瓷

早期白瓷的創燒與成熟是中國古代成熟瓷器創燒以來最重要的一項技術改革和進步。白瓷在北方地區改善青瓷質量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是通過改良胎釉質量和在胎釉之間加施白色化妝土兩種方式,使青瓷逐漸發展成白瓷。邢窯白瓷創燒北朝後期,隋代已達到成熟,成白瓷為我國最早燒製白瓷的窯場。


白釉深腹碗

隋(公元581--618年)

2003年禮堂步行街出土

White glazed ceramic bowl with deep belly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the Pedestrian Street next to the Hall in 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深腹碗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White glazed ceramic bowl with deep belly

Sui Dynasty (581- -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深腹碗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White glazed ceramic bowl with deep belly

Sui Dynasty (581- -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深腹碗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White glazed ceramic bowl with deep belly

Sui Dynasty (581- -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斂口缽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White glazed alm-bowl with contracting mouth

Sui Dynasty (581- 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深腹杯

隋(公元581-618年)

2003年禮堂步行街出土

White glazed cup with deep belly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the Pedestrian Street next to the Hall in 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缽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White glazed alm-bowl

Sui Dynasty (581- -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缽口瓶

隋(公元581-618年)

西關北窯址出土

White glazed vase with alm-bowl-shaped mouth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in the north of Xiguan Village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盤口瓶

隋(公元581-618年)

1986年縣城東關出土

White glaze bottle

Sui (581-618 AD)

county was unearthed the In 1986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盤口瓶

隋(公元581-618年)

西關北窯址出土

White glazed vase with dish-shaped mouth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the north side of Xiguan Village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

透影白瓷是隋代邢窯的獨有創造。成品胎釉渾然一體,最薄處僅有0.1釐米,斷面呈乳脂光澤迎光透影,有的器物上還用印花、堆花工藝裝飾,代表了當時瓷藝技術的最高水平。


透影白瓷標本

隋(581-618)

1987年西關北遺址出土

Shard of the translucent white ware

Sui Dynasty (581--618)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in the north of Xiguan Village in 1987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獸首八稜角杯殘片

隋(公元581-618年)

2017年3月西關北窯址出土

Shard of white glazed cup shaped as a beast' s head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the north side of Xiguan Village in March, 2017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蓮花形神獸紋印模

唐(公元618- -907)

2003年禮堂北窯址出土

Lotus- shaped impression with mythical creature design

Tang Dynasty (618- -907)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the north side of the Hall in 2003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

透影白瓷是隋代邢窯一種精細瓷器。具有半脫骨,胎質堅緻細密,釉色潔白瑩潤,透影性強,能達到光照見影的程度。1987年10月,河北省文研所於內丘西關北遺址試掘,在隋代地層灰坑中,出土了200多片,可辨器形有碗、杯、盤、多足硯、盂、器蓋等。據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化學分析,其胎中K20含量在5.2%~7.25%之間,釉的K20含量也達4.7%~6.1%,推斷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鉀長石原料,其釉中也可能摻入了石英礦物,應是最早的長石質瓷,堪稱陶瓷史上的奇蹟。


白陶獸首帶印章八稜角杯陶範

隋(公元581-618年)

西關北窯址出土

Mold for generating white pottery cup with seal

Sui Dynasty (581--618)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the north side of Xiguan Village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鸚鵡杯陶範殘片

隋(公元581-618年)

2017年3月西關北窯址出土

Shard of mold for generating parrot-shaped cup

Sui Dynasty (581- -618)

Unearthed from the kiln site in the north side of Xiguan Village in March, 2017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盆式匣缽

唐(公元618- -907)

2003年步行街出土

Pot-type sagger

Tang Dynasty (618- -907 )

Unearthed from Buxingjie a, Pedestrian Street in 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碗狀匣缽

唐(公元618- -907)

糧貿大廈服務樓窯址出土

Bowl-type sagger

Tang Dynasty (618- -907)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the Liangmao Office Building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盆式匣缽

唐(公元618- 907)

2003年步行街出土

Pot-type sagger

Tang Dynasty(618 - 907)

Unearthed from Buxingjie a, Pedestrian Street in 2003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桶式匣缽

唐(公元618- -907)

2003年步行街出土

Bucket- type sagger

Tang Dynasty(618- -907)

Unearthed from Buxingjie a, Pedest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細白瓷

邢窯細白瓷胎質堅緻細膩,胎色潔白無瑕,釉色雪白瑩潤,器型做工精緻規整。因此陸羽在《茶經》中贊“邢瓷類銀”“邢瓷類雪”。邢窯細白瓷燒製水平在唐代達到頂峰,出現了字款和印花裝飾。精細白瓷不但進貢皇室,還遠銷海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在遺址出土與官府機構有關的字款。如“大盈”“盈”“翰林”“官”字款等。


細白瓷碗

唐(公元 618—907)

舊藏

Fine white ceramic bowl Tang Dynasty(618—907)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碗

唐(公元618—907年)

舊藏

White glazed ceramic bowl Tang Dynasty(618—907)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細白瓷碗

唐(公考618—907)

舊藏

Fine white ceramic bowl

Tang Dynasty(618一907)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小水盂

隋(公元581—618)

舊藏

White glazed water pot Sui Dynasty

(581-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小水盂

隋(公元581-618年)

舊藏

White glazed water pot

Sui Dynasty (581-618)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唇口碗

唐(公元618-907年)

1987年西街窯址出土

White glazed bowl with flaring mouth

Tang Dynasty (618—907)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the West Street in1987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翰林”款白釉罐

唐(公元618-907年)

個人收藏

White glazed pot with the hanlin mark

Tang Dynasty(618—907)

Private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碗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盈”字款細白瓷玉璧底碗

唐(公元618—907年)

1985年影院禮堂窯址出土

Fine white ceramic bowl with round flat foot and

the ying mark

Tang Dynasty (618-907)

Unearthed from a kiln site at the Cinema hall in 1985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撇口碗

唐(公元618-907年)

舊藏

white glazed bowl with flaring mouth

Tang Dynasty (618-907)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撇口小碗

唐 (618-907),

舊藏

White glazed bowl with flaring mouth

Tang Dynasty (618—907)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翰林”款白釉罐

鎮館之寶

唐(公元618-907年)

1987年3月集上賽村出土

White glazed pot with the hanlin mark

Tang Dynasty(618一907)

Unearthed from Jishangsai Village in March, 1987

唐代,通高25.5釐米,口徑10釐米,底徑8.7釐米。短頸,圓肩,收腹,平底。胎白質堅。除底部,器內外均施白釉,釉質瑩潤。底部刻寫“翰林”二字。1987年南賽鄉集上賽唐墓出土。國家一級文物,我館鎮館之寶。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高足杯

唐(公元618-907年)

1984年西關村蜂窩煤場出土

White glazed cup with high foot

Tang (618-907 AD)

Unearthed in honeycomb briquette farm was

Xiguan village In 1984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撇口單耳杯

唐 (618-907)

舊藏

White glazed cup with flaring mouth and one handle

Tang Dynasty (618—907)

Old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塔式罐

唐(618-907)

個人收藏

Pogoda-shaped pot

Tang Dynasty(618—907)

Private collec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高足杯

唐(公元618-907年)

1971年新城唐墓出土

White glazed cup with high foot

Tang Dynasty (618-907)

Unearthed from a Tang Dynasty tomb in Xincheng Town in 1971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罐

唐(公元618—907)

1992年建變電站出土

White glazed pot

Tang Dynasty(618—907)

Unearthed from, what was the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Electrical Substation in 1992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工藝進步

窯爐改進是向著“最合理、 最省材,升溫快的方向發展,逐漸縮短窯床長度,增大火膛,提高燒製溫度。燒製技術的改進,促使著燒造工具的更新,發明了匣缽,提高了生產白瓷質量。模具的出現,增加了許多裝飾工藝。改變了以往保守以素面為主的局面,出現了其他釉色。裝燒上出現疊裝覆燒法,產品質量達到飛速發展。

白釉罐

唐(公元618—907)

1992年建變電站出土

White glazed pot

Tang Dynasty(618—907)

Unearthed from, what was the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Electrical Substation in 1992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白釉花口碗

五代(公元907-960年)

徵集

White glazed flower bowl

Five Dynasties (AD 907-960)

Solicitation

透影白瓷,陶瓷史上的奇蹟!實拍邢窯博物館藏瓷器一(60件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