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看点 择校,是家长圈长盛不衰的话题。许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然而,就算进入了心仪的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似乎也不能完全地放下心来。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资深教师孙琳琳表示,选择阅读足量好书,有时候比选择好的学校更加有助于孩子的自我优化提升,这样的做法堪称一条“绿色通道”。

春天很多事会兵荒马乱,为了传统的9月份入学季可以有理想一席,“择校热”一直在被降温,却从未真正退烧。

至少今年还在和流感一样,各种国家政策的“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 一种很古老的退烧药)”作用下,表征有所缓解,可持续低烧,悄悄地那种。

我想形象地跑一个题,先说一说这种小药片。

任何事物发烧就是违背了平衡之道,扑热息痛是一种“温柔、平和”亲民的药,上一辈的不少人片面认为这种药太安全了,药性也太平和了,又是非处方用药,便宜、易得,一片不行就服二片,甚至一次就服三片、四片,本来应当每4小时服用1次,“恨病服药”的人每隔1小时、2小时就服用一次,造成过量用药

岂不知扑热息痛的“治疗窗”比较窄,也就是说这种药的治疗剂量范围窄,用药只要超出推荐剂量,就可能发生毒性作用,造成对肝脏的损害乃至急性肝衰竭。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回到择校这场高烧,比如魔都,政策上鼓励选择家门口的好学校,公民同招,甚至热门学区人户分离,药是好的,可人怎么服用呢?效果真正如何?

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高考,海外升学,如果说15年一贯制的教育体系好比一辆有着15节车厢的列车,那么在几个关键节点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高知群体陆续开悟了。

去年春天有个姐姐说,魔都无书可读;后来也有个厉害的角儿跟上,说双语学校就是个国际玩笑,这些意见也是个大偏方,至少引起了比较和争论。

家长们至少不用被已经为利益链所绑定的择校服务牵着鼻子走,可以稍微冷静一下,看看自己的银行卡尾数,再慢慢放下一颗攀比的焦虑的心,站在教育发展规律的视野,越过全球文化分分合合起起伏伏的时间轴,想象一下远方。

为何择校

近些年的择校大多是指基础教育领域的双语学校,这是一波浪潮。

据最新的《2018多语种年度报告》显示,“一带一路”促使全球60多个国家的语言教学成为新热点,掌握全球通行的双语乃至多语的人才愈发炙手可热,这为双语学校(我们通常所指的双语学校一般为国际或国际化学校里占最大比重的民办学校),乃至第二外语的语言培训市场迎来新机遇。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正在发生的就是这样,事实是世界各地的学校都正采用多种方式,确保学生准备好进入用英文教学的大学(无论是英语国家的还是非英语国家的),并且能够在全球商业和科技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而效果最好的是那些既培养学生的母语,同时又引入英文教学的学校。

复合型人才,掌握多语系的人才相比传统单语人才享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且文化视野会因为语言习得的多元性,变得更加广阔

道理也就这样浅显,即使在蛙的世界里,见过星辰大海的蛙,一定比井底之蛙,更具备国际胜任力

那么学校可以一站式解决教育面临的所有的问题吗?答案不必说。

我的好朋友叶开老师,就是那个写《莫言评传》的知名编辑,还有《对抗语文》系列,百度即可。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叶开,著名作家、《收获》杂志社资深编辑

叶开截至到去年底的最新观点话述是:教育可以选择,人生不能设定

他的观点简直值得全部引用,“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长期的二元论思维训练下,想问题都变得很单向,粗暴生硬地以为,凡事非此即彼。

我们常常会被不符合逻辑的判断所左右

——好的幼儿园等于好的小学,好的小学等于好的初中,好的初中等于好的高中,好的高中等于好的大学,好的大学等于好的工作,好的工作等于好的人生……如此类推。

这一系列过程,看起来很合理,形成了一列飞速奔驰的火车。每一节车厢都不能脱节,一旦脱节你就惨了,你就永远错过这趟火车了。”

是的,赶不上火车真的是非常悲惨。焦虑的起点就是源于你那颗想奔跑的心,人生要快快快,这个事情从大跃进时代就一直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孔上,简直可以说一种时代表情包。

人生除了被焦虑被择校,有时还要被骚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近几年经常发生?

在家长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微信群里,时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广告讯息:“XXX学校,保录取,9月入学,释放1个名额。申请费X万”,自从手机多了截图功能后,这样的话术往往变成私聊。

然后你都懂的……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教育市场一直是被成功学主导的,你焦虑,你追逐,就会有商业中心三步一家的教辅机构,就会催生一票难求的民办牛校,我自己在这个系统工作多年,也观察多年。

我想说的是,真的,我和我的同行们,真的没有你们想像的那种“牛”,所谓的牛娃牛校,虎妈猫爸,学神学霸,都是大众心理投射在媒体视角里,制造出的标签。

物极必反,高处不胜寒,更何况人生的列车里,为孩子择校,走到最后也才是风乍起时的16岁,还远远不是人生巅峰。

人生放宽了看,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择校的终极目的,就是跟着这样的潮流走一条窄窄的高峰路线,一路红灯罚单也甘受其堵吗?

学习是一场多么美好的自我升值之旅,还有没有一条路,比“择校”可以更nice,更省钱,更安静,更自然?

答案是,可以有。且也是很多教育大家悟其一生,很多民族传承不灭的经验,两个字——择书

不如择书

悟通这个道理,还要呼应一下前文中提到的叶开老师大作《莫言的文学共和国》中的主人公,莫言先生的学历你们知道吗?

小学五年级。

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的莫言成了作家,最后又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一切就像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肯定是离不开读书之路,毕竟阅而优则写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此外,时而横眉时而俯首的鲁迅大先生也仅仅是中专学历,巴金是成都外国语学校肄业生,欧·亨利读到高中就肄业了,高尔基的学历是小学三年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了一代大师。

能够选择是幸福的,但也是“富贵病”,比如古装剧中的帝王选秀,ABCDEFG,随手一指,就是她了,这是傲娇的选择场景。

如今的“择校”,更相似于楼盘摇号排队那种感觉,套路都是相似的,这种中西结合的饥饿营销智慧,其实是从地产大军的人才队伍中迁移而来。

不断选择,一套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多么昂贵的置换。

人生的路那么长,与其把血本砸在你不能掌控的教育生态,还不如做一个自我优化的晋级方案。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你把京东、当当或者亚马逊所有的在售优质书列入购物车,我是指和15年学习计划配套的最优配置,全部买空,总价也不过几十万。

这个实验我每年都做,真实数据非常好玩,值得深思。

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多免费的图书馆、博物馆、人文景观、文化地标,历史遗迹,名山大川。

你想过另外一种陪读之路吗,孩子是孩子自己,你也是你自己

孩子的周末和课余时间,可以去楼下的小店溜溜弯,观察自然和人群。他可以读人类简史中留下的那么多生动的文字和智慧,可以去欣赏名画,可以去远足,徒步,可以以任何一种顺应生命规律和本心的方式长大

他的青春,可以通过阅读,直接和最优秀的导师神交,当那么多人忙于择校刷题复制取悦招生官的履历的时候,谁认真选书好好读书,也就会杀出一条绿色通道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好的纸质书,是人类智慧的深层境界一本完整的名著内涵的生态是民族的,世界的,乃至宇宙的,比如《三体》,比如去年因先生辞世而再热的金庸江湖,比如《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比如《双城记》和《百年孤独》,这些可能比昂贵的补课班、留学中介带你去的地方,更遥远,更漂亮。

因为主体的凝视,客体和主体会再造一个宇宙,哲学家一般会说,我思,故我在。

你的升学指导一定经常轰炸你,明星XX读什么学校,学钢琴班马术课外教是什么配置的,业余时间被金钱置换有意思吗?明星曾经可以不用交税,而大部分家长的钱包,远远没有那么稳定富足,不确定的消息每天都在发生。

你的留学顾问一定也没告诉你,央视名嘴白岩松老师,他的孩子上小学是在离小区只有30米的学校,也不是什么名校。他的理由就像他的主持风格一样简练:学校一定要离家近些,这样孩子才能多睡一会儿,不会因为过早起床而讨厌上学。

“我们在精神上要富养孩子,但在物质上可以清苦一点——经常让孩子饿一点儿,让他们在想要得到某些物质东西的时候,需要一些等待,需要踮起脚才可以得到,这样的得到才是最快乐的”白岩松的话显然并不是在白说。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所以读什么书呢?

也不要迷信书单,好书只是药,吃法得当,可以治疗一辈子的精神危机。

比如名校也头疼的“中二病”,在成长和青春这场“重感冒”中,我们的孩子总会落下了一批诸如“孤独、偏执、刻薄、犹豫、中二、叛逆……”一类的标签,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对阳光开朗惧而远之,或深深隐藏,拒绝触碰。

可经典的人物有着巨大的“共情”引力,正如一剂良药。

《简爱》中简的童年时期,也有在教会学校遭遇的深坑,也在和伙伴的扶持下度过暗黑时刻,这并不妨碍她后来越过荆棘成为独立美好的女性;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着小众少年的弯路之旅,看了别人的路,自己就会避免那一条;

还有宇宙深处的《时间简史》鲍勃迪伦的歌词,伴随触屏成长的孩子怎么能不看《乔布斯传》呢,还有我们的

唐诗宋词明清文案,每一段文字下面,都有故事,都是活生生的人在舞蹈。

这样说下去,会让人简直不知道如何选择。可是只要你遇见一本,一本让你心动的书,那是一个迷人的开始,是精神的越狱,之后你会自然生长。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这本书的作家,作家的好友、导师、甚至死敌,这些扉页背后的历史会带你去探索另外的故事;还有书中的场景,巴黎、纽约、瓦尔登湖、罗布泊......《云图》的作者大卫米切尔会对着地球仪写作,现在很多前瞻性的学校都在试图穿越水泥混凝土建筑的藩篱,全球视野的学习,不能没有经典著作导游。

你能想象没有莎士比亚的英国,没有《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没有《史记》底色的秦砖汉瓦吗?

从体积上,学校可以收纳了千千万本书;从视野和灵魂上,一本手掌上简单美好的书,大于一所重金打造的校园。有个葡萄牙人写出更美好的诗句:你的心,其实可以略大于宇宙。

聪明如你,为什么不从一本简单的书开始,去为孩子打造一座独有的精神圣殿呢?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 从小县城到斯坦福博士:读“闲书”把我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 大数据!从幼儿园到高中,美国孩子Top20最常读的书是这些 ...

▶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这4本书是不可缺失的养分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数学大咖罗博深教授亲自研发

《小学生数学思维体验课》

面向3-6年级,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原价99元/节,现在仅需1元!

限时优惠

1元体验原价99元的课程

百万择校,就能搞定孩子的人生?其实还可以走这条省钱的“绿色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