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創建關帝廟始末,及關公崇拜興起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韓國中央日報》2013年2月報道,在韓國首都首爾市鍾路區崇仁洞“東關王廟”的金銅關羽像後方,首次發現了畫有9條龍的“雲龍圖”。

據介紹,“東關王廟”關羽像後方的牆壁一直以來懸掛的是名為“日月五峰圖”的7幅屏風 ,由於屏風是被釘在牆上,所以屏風後面的該作品一直未能面世。2011年末,對東關王廟文物進行調查的文物專家在拔掉了屏風上的釘子後,才首次發現了這幅作品。最近,該作品通過“東關王廟收藏文物基礎學術調查報告書”公之於眾。文物專家表示,該“雲龍圖”是現存朝鮮時代龍圖中最大規模的一幅,顯示了朝鮮中期高超的美術水平。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韓國首爾東關王廟,是紀念蜀漢名將關公的祠堂,簡稱東廟。東廟在首爾特別市鍾路區崇仁洞238號番地1號,指定韓國寶物(文物保護單位)號碼為142號,建築頗為雄偉壯觀,三大建築坐北朝南,排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二門和正殿。

天津巡撫、薊遼總督萬世德作為明朝使臣攜帶明神宗朱翊鈞的詔書來朝鮮王國,在傳昭書的同時,送四千兩建築基金。朝鮮第14代王宣祖終於許諾在今首爾東大門外邊建一座關帝廟。

東廟始建於1599年,竣工於1601年。後在朝鮮英祖15年(1739年)東廟曾重修過。朝鮮國王英祖還曾親自給東廟題過匾額”顯靈昭德王廟”。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據資料統計,建在韓國的關帝廟共有14處,如首爾的南廟、聖帝廟、關聖廟、北關王廟、西廟等。首爾東廟是韓國最大的關帝廟,其餘關廟雖遺蹟尚存,但規模和環境多不如東廟。首爾東廟現佔地2818坪(約9300平方米),屬首爾市所有,於1936年5月23日被政府指定為寶物。

根據延世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研究,韓國的關帝廟,是在明朝援朝抗倭時建立的。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大舉進攻朝鮮,朝鮮向當時的宗主國明朝政府求援,明朝政府便派大軍赴朝鮮援助其抗拒倭寇。

在明朝派去的大軍中,有一遊擊大將叫陳寅,因率軍在韓國的蔚山與加藤清正率領的倭寇激戰負傷,被護送到漢陽(現在的首爾)療傷。痊癒之後,陳寅認為有關帝在蔭庇他,於是在自己的住地南門外為關公建了一座祠堂,開始祭拜,後來其他一些參加援朝抗倭戰爭的明朝將領也去祭拜。

當時明軍的統帥楊鎬看到祠堂過於狹小,便下令重建,於是在正殿左右又建了東西廡,前面也建起了大門,這樣這座祠堂業初具規模。這座建於1598年5月的祠堂就是韓國第一個關公的祠堂,因關羽曾被封為武安王,於是這座祠堂也就被稱為南關王廟。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南關王廟的正殿有關公的塑像,“面如重棗,蠶眉鳳目,髯垂過腹,左右塑二人持大劍侍立,謂之關平周倉,儼然如生”。南關王廟在1889年因火災被毀,三年後即1892年重建,朝鮮戰爭時再次被毀,1957年再次重建,1979年南關王廟被從龍山區桃洞移到現首爾市銅雀區舍堂洞180—1號。

南廟是1598年4月完工的,農曆五月十三恰逢關公的生日,朝鮮的君臣和明朝軍隊的將領都前往南關王廟祭祀。這一天也是中國的民間習俗“關公磨刀節”,經常會發生颳風下雨和電閃雷鳴的異常氣象。

而這一年的五月十三早上天氣晴朗,到了下午天空開始烏雲密佈,西北風伴隨著電閃雷鳴,天空開始下起大雨,本來朝鮮的國王準備前往祭祀,因下大雨而未能前往,只好延遲一天於第二天前往。奇怪的是雨下了一會兒就停了。

這次祭祀之後,明朝軍隊的將領都前往參拜,甚至就連明朝派遣至朝鮮指揮軍務的兵部侍郎邢玠也前往南關王廟祭祀。一時關公顯靈,蔭住明軍的消息迅速傳開,不但傳到了朝鮮國王的耳中,也傳到了神宗那裡。因此在南關王廟落成這一年,代替楊鎬赴任明軍統帥的萬世德前往朝鮮,神宗命其在漢陽為關公建立祠堂,為此還給了建立祠堂的經費。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當時明朝的援軍主要駐紮在漢陽的南門外,而南門外已經有了關王廟,於是朝鮮的君臣希望在漢陽的東門外建立關王廟。之所以在東門外建立關王廟,是根據風水學說。因為根據風水說,漢陽的東方較弱,在那裡建立關王廟,並修建蓮池,就可以增強地脈。於是當時明朝的軍隊接受了朝鮮的意見,決定在東門外建立關王廟,這就是後來東關王廟。

東關王廟於1599年8月開工修建,到1601年8月才告竣工,整整用了三年時間。之所以如此,戰爭剛結束,局勢還很混亂,再加上朝鮮政府官員意見不一,工程在1600年11月曾一度停工,到次年2月才又重新開工。

東廟和南廟的管理與維持都是由政府負責,管理兩個祠堂的管吏為6品。肅宗以後,國王都會拜祭兩廟,或祭祀或派官員祭祀,或下賜匾額,或撰文表達敬意。正祖時甚至還親自擬定了在關廟祭祀時的樂章,一些君王還通過在關廟進行祭祀來激勵將士。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朝鮮人李肯翊《祀典典故》雲:“初,壬辰丁酉之亂,關王屢顯其靈,以神兵助戰,皇朝將士皆言平壤之捷、島山之戰三路驅倭之役,臨戰,關王輒現靈來助雲。”為犒勞關公顯靈之功,明軍將領就在漢城(今首爾)為關公建廟。

朝鮮柳成龍《記關王廟》載:宣祖三十一年(1597),明遊擊將軍陳寅在戰鬥中負傷,載還漢城養病,於所寓崇禮門外山麓創建關廟,奉祭關王。這是朝鮮建造的第一座關廟,後因“廟殿甚為卑隘”,在楊鎬、麻貴等明朝將領的支持下,在漢城南大門外又建成了一座更宏偉的關廟。丁酉年(1598),倭寇再度侵朝,明軍出於祈願及鼓振朝鮮士氣的目的,又建關廟幾座。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如裴龍吉《武安關王廟碑銘並序》雲:1598年,明軍都司薛虎臣鎮守慶尚道安東府,因戰局僵持不下,而在府城西南建立關王廟,期望關公的神明助戰,“以綏王靈,以鎮夷禍”。

朝鮮李瀷《星湖塞說》載:康津、南原、安東、星州等地的關廟,分別由明將陳璘、李芳、藍芳威、薛虎臣、茅國器主持建造。

其中,陳寅、茅國器、藍芳威等都是浙籍將領,有的原是戚繼光的老部下,他們及其部屬在嘉靖抗倭時,就已是關公的信徒,自然把這一信仰帶到了朝鮮。明軍將領在朝鮮大力建造關廟、傳播關公信仰的行為,促使了關公崇拜在朝鮮的興起,除“為東國求神助卻賊”,更著眼於他的勇武和忠義。

韩国朝鲜创建关帝庙始末,及关公崇拜兴起

韓國有句話,叫“不要和沒讀過‘三國’的人說話”。《三國演義》在韓國非常受歡迎,其中關公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關公被韓國人奉為威力無邊的將軍神和忠義誠信的楷模。直到現在,韓國人的關公崇拜情結依然延續。19世紀末20世紀初,韓國有人還因為信關公創立了關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