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22年後的自白》評價十分不錯。我自己本身就特別喜歡看這種破案類的電影。
帶著一點點恐怖,充滿懸疑,劇情一直反轉,不到最後你真不知道兇手是誰。
後來才發現這部電影是翻拍的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果然韓國人在這種類型電影上,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韓國人的懸疑類犯罪電影多的數不勝數,而且質量都非常高,最要命的是,這些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殺人回憶》是怎樣的存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史上最好看的韓國電影。
影片一開頭就告訴你改編於哪一個真實事件,並且(劃重點)兇手至今沒有被抓獲。
它好於97%的犯罪電影,就是這麼優秀。懸疑中帶著韓式幽默,濃郁年代感的凸顯更是影片的制勝魅力,諷刺那個時代的韓國社會。
懟政府歷來是韓國人的傳統。
結尾最接近兇手的一次也告訴大家,兇手就是個普通人,像空氣一樣隱藏在身邊。
而某一個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可能才是真正的兇手。
電影《孩子們》也改編自韓國真實事件,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
本片並沒有直接聚焦於案件發生的時間周圍,而是把時間之後的追查、猜測、媒體介入與對受害人家庭的影響一併進行描述。
兩個電影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一直抓不到兇手時都陷入了瘋狂的偏執了,靠情感去判斷兇手,而不是科學。
真的是對兇手恨之入骨了。
一流的偵探片都是不結案的,下面這個《那傢伙的聲音》,也沒有抓到兇手,這三部電影改編的真實事件,並稱韓國三大懸案。
影片根據1991年發生的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講述了孩子被綁架之後,孩子的父母與綁匪之間的鬥爭。
父母與綁匪糾纏了44天,結果還是沒有救回自己的孩子,而兇手也並沒有抓到,後來的屍檢顯示,孩子早在被綁第二天就死亡了。
影片最讓人震撼的就是結尾,電影將真實罪犯的實際錄音給放了出來,讓大家都聽聽兇手的聲音。
當然,最終訴訟期過來還是沒抓到兇手。
上面3個電影都沒抓到兇手,真是**警察,不過還是有一部抓到了。
《追擊者》,改編自韓國頭號變態殺人狂魔的故事。
主人公英民和為了拯救一個女人追擊他的唯一一名追擊者忠浩之間驚心動魄的故事。
和其他犯罪影片相比,成功的亮點就在於人性的嘲諷和社會現實批判。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講述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的一個老師救助受虐兒童的故事。
一上映就獲得全國的高度關注,因為這也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
其實我並不喜歡向大家推薦這樣的電影,因為這樣的電影看起來壓抑,讓人心裡特別難受。
去看電影本來開開心心的,結果心情都被影響了。
有人說這樣的電影拍得過於絕望,是這樣嗎?
現實遠比電影中更殘酷。
鬼可怕嗎,不,帶你去看看人心。
《熔爐》裡講到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世界太險惡,但我們可以用電影將正義傳播,因為世界需要上面的警察和老師存在,如同影片中一樣,拼掉半條命也要改變一絲世界。
閱讀更多 小山的棒棒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