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賺錢啦,要不要止盈?


終於賺錢啦,要不要止盈?


2019年の第21篇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PART

01

苦哈哈的被套了一年多,年後的市場讓不少投資者大喜過望,有的終於快要回本,有的浮盈一度也到了10%甚至更多。這時候敏感的投資者可能會很糾結:

好不容易熬了一年,終於賺錢了,是賣掉還是繼續投?

這種想法也正常,畢竟去年的市場真挺磨人,生怕繼續定投下去一個不小心又白白丟了收益或者被套住更多本金。

但很早的時候,我們聊基金定投何時賣出的問題,就有說到:基金定投止盈比止損更重要。

因為基金定投本身就是利用市場波動,持續的投入資金去獲取更便宜(被低估)的籌碼、降低單位成本,等到市場大漲或估值過高時,再賣出獲利。

在前天的文章中,小丫給了尚未入場的小夥伴一個建議:如果你此前從未開始定投,即便錯過了去年2500點以下的入場機會,現在開始定投也是OK的。目前市場處於2750點,整體是低估的,離3000點尚有一截距離,更不用說牛市。

同理,對之前入場的那些投資者,尤其是定投指數基金的,小丫的想法也是繼續定投。

定投指數基金,一要抱有長期堅持的決心,二要有賺錢的信念。

簡單點說,就是淡定、樂觀。

如果十分畏懼風險,在波動顯著的A股市場中熬得特別辛苦,不如考慮其他低波動低風險的產品,雖然賺不到什麼錢,至少日子能過得舒心一些。長時間的焦慮,對身心是有損傷的。

而抱有“賺錢信念”的那些人,備好彈藥在市場低估時堅持定投指數就是了,諾大的一個國家和經濟體,不妨樂觀些去看未來。

PART

02

不過,再長期的基金定投,也有賣出獲利的時候,那麼如何確定止盈點呢?

通常我會把下面三點結合來看:

  • 收益目標是否達到
  • 指數(或產品)是否明顯高估
  • 是否有更優質的替代品出現


1.收益目標是否達到

在進行基金定投時,我們會事先劃好一條“止盈線”,譬如15%、20%、30%......的收益率,依據個人的收益目標和風險偏好來定。當然,如果你定投的本金原本就不高,哪怕基金虧損或者上漲30%,收益絕對值的增減都不大,可以考慮繼續持有。

根據收益率止盈,也有幾種策略。

一次性止盈:達到目標收益率,即觸發止盈,一次性全部賣出。

部分止盈:設置多條止盈線,每條止盈線對應不同的贖回比例。譬如,收益率達到10%時,贖回一部分;收益率達到20%時,贖回一部分;收益率達到30%時,再贖回一部分,以此類推。


終於賺錢啦,要不要止盈?


利潤收割:達到目標收益率,即賣出獲利的部分,本金繼續留在賬戶中賺收益。比如每賺10%的收益,就將這部分利潤贖回,留存的本金下次再賺10%的收益時,再將這部分收益贖回。


終於賺錢啦,要不要止盈?


回撤止盈:在保證一定收益的基礎上,一旦中途出現能承受的最大收益率回撤,即進行止盈。

譬如基金收益率已經達到了20%,想繼續持有博取更高的收益,但事與願違,中途出現收益率回撤,回撤達到最大的承受值5%,為了不損失剩下的收益,即進行贖回。


終於賺錢啦,要不要止盈?


部分止盈、利潤收割、回撤止盈,既能降低收益被市場回吞的風險,又能留住一些機會博取更多超額收益,這三種方法相對比較靈活。如果你是個比較容易滿足的人,也可以考慮一次性止盈全部贖回。

2.估值是否過高

實際上,我更偏好以估值法擇取止盈時機,因為定投基金,就是個多爭取“低買”然後“高賣”的過程,估值高了,就可以考慮賣出獲利。

每個人的入場時機都不一樣,有的人在估值極低的情況下進入,那麼他賺到20%以上的收益就更容易,有的人是在估值次低的情況下進入,可能還沒等到20%的收益,估值就過高了,繼續定投只會越買越貴。

這時候可以賣出基金,等待下一輪低估時機,或者選擇其他低估的產品,進行再投入。

怎麼判斷估值的高低呢?可以看市盈率、市淨率、盈利收益率等,這些指標以前也有介紹過,這裡就不多講了(可以從我的賬號菜單欄進去,左側第一欄查看)。還有很多關於指數的估值工具可以使用,譬如集思錄、且慢、理杏仁,蛋卷等等。


終於賺錢啦,要不要止盈?


示例:理杏仁


3.是否有更優質的替代品出現

更優質,意思就是在同等風險下,資金的盈利效率更高,如果手中的基金賺錢效率降低了,則可以考慮賣出部分,選擇其他產品,優化資金配置。

此外,市場基本面也可以多留意。如果基本面惡化,比如出現宏觀經濟下行、影響面廣的國際貿易摩擦等情況,定投已有一定盈利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賣出保住利潤。

PART

03


最後是“止盈後基金繼續漲,會不會後悔”的問題。

從來沒有人敢保證自己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我們的位置通常不是左側,就是右側。如果你能根據形勢調整對自己的止盈線,那也算是個投資老手了。

投資這個事,要有點鈍感力和敬畏心。

鈍感力,即降低對市場短期波動的敏感度,淡定的定投,收益達到預期或者估值高了,就及時賣出。

敬畏心,則是指敬畏市場,對自己的每個選擇負責,承擔相應的後果。

賺多我幸,賺少我命~~

超過八成的人什麼都賺不到,所以“止盈獲利”的人又有什麼好後悔的呢?

最後想做個小調查:你定投的基金浮盈了嗎?繼續定投還是止盈?


#頭條理財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