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前些天,演員葉璇因為曝光了一位老人的行為,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 葉璇

起因是這位老人在深夜的高鐵上大聲外放音頻,吵到了乘客休息。葉璇好心提醒後,這老人不僅不聽,還大罵葉璇多管閒事,是個“神經病”!

勸阻無果後,葉璇把老人的行為曝光在了微博上。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 葉璇微博截圖

雖然這種利用名人效應曝光他人的行為,具有爭議,但這種在公共空間不文明的行為還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公憤。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 相關微博中的網友評論

還有不少人呼籲出臺規定。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 相關微博中的網友評論

這不,好消息來了!地鐵族們解脫了!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

新規明確,乘客不得在地鐵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不得騎行平衡車、電動車、自行車,使用滑板、溜冰鞋。另外,在地鐵內推銷產品、乞討、賣藝,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車門關閉後扒門等這些行為都會登上“乘客行為黑名單”。

新規將於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新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明確了乘客的禁止和約束兩類行為。

其中禁止行為包括:

提示警鈴響時強行上下列車,在車站、列車內吸菸,點燃明火,在運行的自扶梯上逆行、推擠、嬉戲打鬧等10類影響運營安全的行為。

7類約束性行為,包括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騎行平衡車、自行車,使用滑板、溜冰鞋,除嬰兒、病人外的乘客在列車內進食等行為。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市民觀點

市 民:“這一規定我一直在關注,因為從有消息到現在為止都知道,然後我覺得這個規定出來,可能因為也有這個規定的關係,現在的地鐵環境也有很大改善。”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市 民:“你外放聲音可以,但是你要尊重你身邊的人嘛,我覺得這種規定挺好的,因為現在各個城市都開始執行這個規定了,我覺得挺好的。”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網友喜大普奔,表示:終於有法可依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上午記者乘坐地鐵2、3號線走訪發現,乘客在進站、過安檢、上下車的過程中,都井然有序,能夠自覺遵守各項乘車規定。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在地鐵車廂內,沒有見到乘客吃早餐、佔座等不文明行為,很多年輕乘客在使用手機是都是調小音量或是戴上耳機。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市 民:“自己戴上耳機,然後聲音放小一點,不會影響到別人嘛。”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市 民:“在地鐵上還是比較放鬆,就是需要休息的時候,大家都是聽聽音樂,但是都會戴上耳機。”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市 民:“這種規定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每個人刷抖音、聽歌、追劇啊這種,自己戴著耳機就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嘛,不然的話每個人都把聲音放出來的話,就是會很嘈雜,就是聲音會很大很亂。”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中明確了乘客行為規範,很多市民表示支持,地鐵作為城市軌道交通,極大的方便和滿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市 民:“本來地鐵站就有一些,相關的乘客守則的張貼和播放,乘客自己關注一下,多瞭解一下。”

市 民:“更多還是靠個人的自覺遵守吧,因為現在就是說乘坐地鐵是很多人的公交,所以用起來也比較方便,所以大家都去遵守這一點的話,到後面也就沒有不文明這種情況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公共環境的文明

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8099999記者報道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白天,他們是富足優越的富家子女

夜晚,化身正義使者保家衛國

精心謀局

層層突破

劉愷威 張佳寧

領銜主演

高顏值抗戰劇《蜂鳥》

K6 8099999劇場 震撼登場


終於!要和地鐵上的這些行為說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