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2019年の第20篇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春節前盤點2018年的投資收益,挺慘淡的。沒想到春節過後,A股居然迎來了六連陽,很多被套的投資者終於解套,甚至有不少人賺了錢。

昨天收盤,滬指更是衝上了2754點,單日漲幅達2.68%,創業板突破了1400點關口,單日漲幅高達4.11%。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但曾經跌得有多慘,現在漲得就有多慌!年初股市雖然開啟了猛攻模式,波動卻在所難免,上週五大盤一度就回踩至2700點。

如此躁動的春季行情,究竟要怎麼操作?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炒股是個風險很高的事,小丫也沒有什麼專業的經驗可分享,通常我不建議小白投資者冒進。如果你沒炒過股,但又對股市有興趣,可以挑幾隻股票,低倉體驗下。

如果不炒股,又很想從回暖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基金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市場整體估值還是偏低的。

低風險偏好者有兩種關於基金的投資方式可以考慮。


PART 01

基金定投


基金的概念、類型、選取方法、定投原理、適合人群、估值技巧等在過往的內容中,小丫已經講過很多次。

基金定投,是以持續分批買入基金,來實現降低單位成本、博取長期收益的投資方法。

在我們的投資過程中,市場可能會出現幾種走勢曲線:

(1)震盪下跌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2)震盪上漲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3)先漲後跌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4)先跌後漲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極端的兩種情況,就是投入後市場持續下跌或持續上漲,呈“斜線”狀態,前者讓人慾哭無淚,後者讓人喜不自勝。但只要你把投資週期拉長,市場很難呈現一直下跌或上漲的走勢,通常都是來回震盪呈現出多個“U型”或“倒U型”曲線,對基金定投者來說,最期待的莫過於獲得一條“U型曲線”——即“微笑曲線”。

假設一:

一次投入10萬塊到某隻基金,基金淨值(即單位成本)為1元,份額為10萬份(10萬/1元):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先跌50%,再漲50%,中間無任何操作,基金份額仍是10萬份,則最終資產餘額為7.5萬元,虧損2.5萬元。

在一次性投入的過程中,我們所持有基金的單位成本是不變的,因而即便基金後續上漲幅度等於此前基金的下跌幅度,我們依然會虧錢。

如果換成定投,結果就不一樣了。

假設二:

基金淨值(即單位成本)為1元,首次投入5萬元,獲得基金份額為5萬份(5萬/1元);當淨值跌去50%時,二次投入5萬元,又獲得基金份額10萬份(5萬/0.5元),兩次投入總共獲得基金份額合計15萬份。

此後基金上漲50%,最新淨值為0.75元,則最終資產為11.25萬元(0.75元*15萬份),收益為1.25萬元。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在分批投入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在低價時買入更多基金份額,把基金的單位成本降低了,那麼在後市上漲時,獲得收益的概率就會提高。

市場的漲跌往往不可預測,我們沒有辦法保證自己永遠買在價格的最低點,定投就是一種更穩妥的策略:哪怕沒法買在最低點,也可以通過分批投入降低成本,提高賺錢的概率。

基金的種類眾多,如果你是低風險偏好者中的“更低風險偏好者”,指數基金定投會更合適。

因為指數是被動跟蹤盤面走勢的,只要盤面漲,指數就會漲,相應的指數基金也會跟著漲。而從長期數據來看,儘管A股經歷過幾輪牛熊轉換,但只要經濟長期向好,指數整體是呈上漲趨勢的:


開年大漲,接下來該怎麼投?



新浪財經.滬深300指數走勢圖

統計區間:2002.1.1-2019.2.18


比較受基金定投者偏愛的莫過於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前者跟蹤排名前300的大盤股的走勢,後者跟蹤500只中小盤股的走勢,代表兩種不同風格的股票盤子。

如何選取滬深300指數或中證500指數相關基金?方法小丫以前也有教過:

  • 中證500選基指南一(有時效,僅參考思路,勿照選)
  • 中證500選基指南二(有時效,僅參考思路,勿照選)
  • 滬深300選基指南(有時效,僅參考思路,勿照選)


聰明的基金投資者,如果在去年市場跌的猛時默默堅持定投,春節後這輪上漲,就能比別人更快的降低虧損或者賺取收益~~


PART 02

指數輪動策略


很多人會把滬深300指數基金和中證500指數基金都納入投資計劃,以達到風險平衡的目的,因為大中小盤之間的輪動很常見。

根據市場的風格輪動,近些年也有不少機構專門推出了“二八輪動”的基金交易策略——相當於直接幫你投資指數基金。

何謂“二八輪動”?

前面說了,股票的盤子有大有小,風格不一樣。“二”代表佔20%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佔比80%的中小盤股,“二八輪動”就是指輪流持有大盤股、中小盤股,根據市場風格進行切換。

目前機構推出的“二八輪動”基金交易策略,多以滬深300指數代表“二”,“中證500指數”代表“八”,這是一種“趨勢交易策略”——滬深300和中證500,哪個走勢強就買哪個,如果兩個走勢都弱,就及時空倉或者買入債券、貨幣基金等資產等待時機。

從原理來看,大家也能發現“趨勢交易策略”和咱們自己做定投時慣用的“價值策略”是不一樣的,前者是“趁勢而為”,後者是“低買高賣”,各有優缺。

“二八輪動”主要為投資者解決的是不知道“何時買、何時賣”的問題,是一種“量化模型”,有嚴格的組合策略。

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二八輪動”有雪球的蛋卷二八斗牛、且慢的Earl二八輪動、天弘的智投寶二八輪動。

因為蛋卷二八斗牛和Earl二八輪動所選的指數成分基金都是天弘滬深300指數、天弘中證500指數,咱們就直接以天弘的智投寶二八輪動為例,看看其核心策略:

1.每日收盤後計算滬深300、中證500的漲跌數據,並與19、20、21個交易日前的收盤價對比,判斷當前持有哪隻基金,並於下一個交易日進行調倉,持有漲幅較大的指數基金;

2.若兩個指數均處於下跌狀態,則在下一個交易日調倉為貨幣基金,等待股市下一個機會。

這個策略是不是很智能很便利?只要選擇這種策略,市場怎麼變,投資就自動怎麼走。在市場趨勢向好時,能得到較好的收益,還能及時預警,當市場回撤時又能進入貨幣基金賬戶降低暴跌風險,減少虧損。

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二八輪動”屬於“趨勢性交易策略”,更適合趨勢性市場,在震盪市的表現比較一般。因為震盪市中賺錢本來就比較難,組合頻繁切換的情況下,收益可能會被頻繁交易的手續費侵蝕掉。所以,如果要選擇“二八輪動”,基金轉換的費率是很值得關注的方面。

2019年,股市開了個不錯的好頭,有券商說這是牛市的起點,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短暫的“兩hui行情”。缺乏炒股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投資者,不想冒太大風險的話,選擇指數定投或二八輪動,都比較易懂易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