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人民大會堂

作為建國十週年建成的

“首都十大建築”之一,

人民大會堂首先給人的印象,

就是大型集會召開的地方。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

這個從設計、建築到裝潢,

耗時不到一年的龐然大物,

卻是除故宮外的另一座藝術品寶庫。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人民大會堂的迎賓廳、宴會廳、國家接待廳、金色大廳、各省代表廳等,都注重用大幅繪畫作品進行裝飾。半個多世紀以來,人民大會堂共收藏了1000多件作品,囊括了齊白石、傅抱石、關山月、潘天壽等著名畫家的作品。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劉海粟《黃嶽雄姿》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繪畫作品


1、近年來出鏡率最高的畫

張介宇《胡楊禮讚》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2015年6月2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布置創作的國畫作品《胡楊禮讚》正式亮相金色大廳中央位置。該作品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張介宇和陝西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張國宏父子合作完成。

金色大廳是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被稱為人民大會堂“第一廳”。因此,《胡楊禮讚》一露面即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普遍的解讀是,將“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楊懸掛於中心位置,不僅昭示著國人頑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意在向國內外傳遞一種與“中國夢”和“一帶一路”相關聯的寓意。

2、毛澤東唯一題字的畫

傅抱石、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江山如此多嬌》

1959年6月,應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傅抱石在湖南長沙、韶山一帶參觀寫生,7月上旬,他突然接到江蘇省國畫院要他速歸的電報:“抱石同志,中央來電,請你火速進京。”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關山月與傅抱石共同創作《江山如此多嬌》

於是他中斷了寫生,匆匆趕到南京家裡,才知道周恩來總理和陳毅等人點將,要他為人民大會堂創作一幅鉅製迎接建國10週年,合作者是嶺南派的關山月。而畫幅之大在中國繪畫史上也不多見,寬9米、高5.5米。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傅抱石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送審稿本)1959年

1959年9月中旬,周總理來到人民大會堂現場作最後的審定。總理仔細地從各個角度觀察了大畫,在讚揚的前提下提出了意見:畫幅掛在人民大會堂還是略顯小了些,此外太陽也要加倍放大,並要用最好的硃砂上色,才能永葆光輝。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兩位畫家在聽取了總理的意見後,立即動手修改,將畫幅擴大到寬9米、高6.5米,畫中的太陽也加大了一倍。他們不分晝夜地工作,直到9月下旬,才算基本完成了這幅鉅作。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江山如此多嬌》局部


9月27日,從外地回京的毛主席為畫題寫了“江山如此多嬌”六個字。這是毛澤東一生唯一為繪畫作的題字。

3、“大畫家”與“小鐵匠”的合作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王石岑、儲炎慶 鐵畫《迎客松》

巧合的是,人民大會堂貴賓接待廳內,也有一棵“迎客松”,卻是一幅鐵畫。這幅鐵畫是一次大畫家和小鐵匠的結合,由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畫家王石岑與民間鐵畫藝人儲炎慶共同完成。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王石岑(左)儲炎慶(右)


當時,王石岑腳穿紗襪,站在拼湊起來的豎2.5米、橫4.5米的巨幅宣紙上面,奮筆縱橫,幾易其稿。當畫稿終於完成時,儲炎慶帶著他的八大藝徒和幾十個工人,將製作車間搬到合肥模型廠,按照畫稿潛心進行鍛制。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鐵畫《迎客松》的枝幹到主幹的組接奇巧無比,重重疊疊。枝幹上一圈一圈的鱗皮,有凸有凹,有明有暗,正是各種形狀的錘痕所顯示出來的效果。而它的每一節小樹枝,由60到80枚松針為一組鍛接而成。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當年,沒有電焊機,全部是通過手工,一根一根鍛打出來,然後加工成松花、松枝,耗費的工時不計其數,真可謂千錘百煉。在連接主枝幹的時候,工人將剛剛從爐裡燒紅的枝幹趁熱合成在一起,持續的時間只有幾秒鐘,需要多人配合,步調一致。


最終一幅由 200 公斤熟鐵,用最原始、最耗時、最耗工的鍛鋼技術鍛造而成的鉅作終於完成。《迎客松》製作完成後,被送到了人民大會堂安徽廳。不久,周恩來總理到安徽廳觀賞,大為讚賞:“這幅鐵畫做得太好了!鐵打的迎客松,象徵我們祖國的萬古長青,再說我們中國人好客,迎客松的寓意很好。它既有政治氣派,又有藝術魅力,是美與力的最佳結合。”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周恩來等人在大型鐵畫《迎客松》前留影


就這樣,周恩來一眼看中了這幅《迎客松》,並指示工作人員將其重新安置於接待廳,讓它作為中國人民友好、好客的象徵,廣迎五洲賓客,廣結四海朋友。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儲炎慶與他的女兒儲金霞


後來,這幅鐵畫由於年代久遠,有一些斷裂和變形。大會堂管理處特意請來儲炎慶的女兒、也是他的傳人儲金霞,巧手修復這幅“迎客松”,重現了昔日光彩。

4、第一幅懸掛在人民大會堂裡的油畫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陳可之《三峽晨曲》


1997年,人民大會堂開闢重慶廳,以畫三峽題材出名的陳可之被選中為重慶廳作畫。其創作頗有些記錄現實、懷古撫今的味道。陳可之用了一個多月創作《三峽晨曲》,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由於不能摺疊,重慶後來找了一輛加長的車,才把這幅長5.7米,寬1.5米的《三峽晨曲》不卷不折地運到了北京,它成為了第一幅懸掛在人民大會堂裡的油畫。

5、八張畫拼接而成的巨幅國畫

崔如琢《荷風盛世》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嘉賓於人民大會堂懸掛崔如琢作品《荷風盛世》前合影


2011年6月,自幼習書畫,曾拜李苦禪門下的崔如琢接到人民大會堂的邀請,要他為二樓迴廊北側的牆壁創作一幅國畫。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崔如琢


畫什麼是個問題,背面傅抱石和關山月的作品是一幅山水,按照中國畫的題材,花鳥當然是首選。於是崔如琢提出畫荷,他說,“荷”,象徵“和”,有“和諧”之意。荷葉的風,諧音“逢”,意味“和諧逢盛世”。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完成整體創作,崔如琢用了8天。最終,這張巨幅國畫被命名為《荷風盛世》。2012年初,在盛大的儀式後,《荷風盛世》被正式懸掛在人民大會堂二樓迴廊北側的牆壁上。由八張畫拼接而成,畫心長18米、寬2.8米,裝裱完成之後,長20米,寬度到達3米多,畫面總面積比其背面牆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嬌》要大三分之一。

首幅描繪北京風光的畫作

邱漢橋《金秋無際》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2006年,邱漢橋創作的以香山紅葉為題材的巨幅山水畫《金秋無際》懸掛於人民大會堂,成為首幅人民大會堂收藏的描繪北京風光的畫作。

6、當代“中國松王”之作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劉暉《迎客松》


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首絕當推奇松。劉暉乃黃山人,生於斯,長於斯,從小放牧村前屋後的松林間,所以對黃山松情有獨鍾。他畫的松堪稱一絕,人民大會堂正門巨幅國畫《迎客松》就是其代表作。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當代中國畫大師黃胄贊:“從古代到現代,還沒有一個畫家像劉暉這樣對松樹作了這樣深的研究。”為了尋覓那些常人難見的奇松,履艱歷險,足跡遍及黃山的角角落落,還曾一不小心從懸崖跌落下去過。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1984年,方毅副總理訪日,將劉暉作品作為國禮贈給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佇立在這幅畫面前,雲濤中的古松彷彿讓人感覺到強烈的生命呼喚。在人民大會堂寬闊的大廳中,彷彿看到頂天立地的巨人,不得不讓人進行深刻的哲理思考。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法作品


除國畫外,書法也是人民大會堂懸掛最多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懸掛在金色大廳的《中華頌》,其作者是啟功的弟子——張志和。

書法與鐵術的完美統一:張志和、儲金霞《中華頌》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張志和和啟功


這幅長達18米、高3.72米的巨幅鐵藝書法作品《中華頌》,由國家行政學院張志和教授用榜書大字書寫,國家行政學院魏禮群院長審定後,再安徽蕪湖鐵藝大師儲金霞女士攜弟子將其鍛造成鐵藝書法,是書法藝術與鍛鐵藝術的完美統一。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這幅鉅作鑲嵌於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中央金色大廳內,得到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中華頌》此幅書法鉅作長18米、高3.72米,每字徑尺,書藝煥彩、頑鐵生輝,規模空前,堪稱絕品。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除此之外,還有東大廳的巨幅隸書《到韶山》以及澳門廳的書法《九九歸字圖》等等。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赤壁懷古》 作者苗培紅,山東鄒平縣人,1949年生,北京衛戍區幹部,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人民大會堂珍藏的書畫精品,不止是軟裝潢,背後寓意故事不簡單!


張瑞齡《岳陽樓記》作者張瑞齡,1936年出生於河北唐山市,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作品多次作為珍品贈送外國元首和政要。

人民大會堂懸掛哪一件作品

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人民大會堂內部的“軟裝潢”,

無論是大師書畫、珍貴文物,

還是精美的工藝品,

都有著深刻而美好的寓意,

都代表了國家之“最”,

是中國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