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纠纷的调解思路

论民间纠纷的调解思路

论民间纠纷的调解思路

身处在农村基层工作一线的村干部、辅警等人员,常常需要面对群众之间频频而起的矛盾纠纷,大到因矛盾而发生的刑事案件,小到一些因柴米油盐醋引发的争执,如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闹得彼此之间牢骚满腹、不欢而散,或者生出怨恨、武力斗殴。面对这些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对于处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应该如何运用自己的思路来处理,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2017年6月,本人所驻的某村发生一起俩妇女因争吵导致互殴的事件,事情发生后,本人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大概情况如下:她们是邻居,年龄都是五六十岁,还有一点沾亲带故,因为相邻的土地纠纷,俩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已经十多年了,这一次又因为一方的通行不便引起双方的口角,进而导致互殴,使双方都受了点伤住进了医院。双方出院后,都有意愿要求村委会予以调解,而村委会第一次调解中准备不充分,有些太匆忙,未能成功,后来在镇政府、驻村辅警、村委会三方联合主持下,双方的矛盾才勉强得以解决。本人参与了整个事件的处理,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我感觉到,主持工作的调解各方由于各自职能所限,如果不能采取联合办案方式,恐怕有些矛盾纠纷确实难以解决。

通过对一些农村矛盾纠纷的观察和总结,本人认为要想解决好民间纠纷,得明白纠纷的根节在哪里,有什么样的思路特点,正如中医看病要先把脉一样,我们处理矛盾纠纷,也是要根据矛盾自身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那民间纠纷有什么特性呢?

第一、从时间上来看,民间纠纷的爆发具有一定的沉淀期,很多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沉积在心中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对另一方的埋怨,积压得比较深,当遇到某个临界点,就会突然地如火山般爆发出来。

第二、从纠纷起因来看,很多的民间纠纷,是先从小打小闹开始,你一句我一言的争吵,通过聚小成多、积河成海,小事慢慢地被滋大,从而造成心中的别扭,使自身认以为真,死死咬住对方的缺点不放。

第三、从情绪上来看,双方的争吵,很多时候往往就是意气用事,率性而为,有时为了出心中的一口怨气,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故地去纠缠,显得无理取闹,变成了情绪的渲泄,有如涛涛洪水,一倾而下,这样的纠缠变得丝毫没有理性可言,减少了给自身妥协的余地,使自身置于不利的处境。

第四、很多当事人文化水平不高、经验窄,受阅野、性格的限制,争吵中很容易一根筋似的固执己见,形成一种习惯上的偏见和成见,继而形成一种难以释怀的心结,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意见,不想轻易向对方让步,死要面子不松口,怕有失脸面,应验了那句古语所谓“冤家宜结不宜解”。当事人思维上的固执和偏见,会使处理工作形成一定僵持的局面,也会使得整个事件处理显得纠结起来,使我们明显感觉到调解工作变得吃力,如何打破僵局,就靠我们的智慧了。

第五、从民间纠纷的性质来看,其复杂态势中会呈现出一定的简单特性,很多矛盾看似纷繁复杂,交叉着各种形式的矛盾种类,相互影响着,但其中总有一个主要矛盾主宰着其他矛盾。例如农村中许多邻里关系纠纷,大多是因为土地纠纷引起的,当各种矛盾交织混在一起的时候,就给人一种雾里看花花非花的感觉,本质被现象所掩盖,分不清其所以了,这就需要我们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伪存真,识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又因为牵涉到当事人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厘清利害关系,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化繁为简,击中问题的要害。

当我们懂得了民间纠纷的这些特征后,如何运用这些特征,为我们解决矛盾,提供思路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摆明自己的态度,端正自己的立场。面对民间纠纷当事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我们应该站在中间的立场,去倾听当事人的诉说,不去偏向哪一方,以真诚的态度善待各方,用我们中立的态度,在当事人之间起到某种平衡的作用,这种平衡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调解氛围。而信任是调解的基石,俗话说的好,“万丈高楼基石起”!

二、明确自己调解的目标和原则。民间纠纷的调解,应该以“当事人各方都可接受"为调解的底线和原则,并且是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于法庭上的打官司、摆证据,调解涉及到的内容,大多遵循地方上的习惯和风俗,人们对它们一般比较认可。我们调解的思路,可以顺应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双方当事人觉得不太失公平的情况下,从中找出双方都可接受的条件和理由,为顺利解决矛盾创造有利的机会。

三、面对调解工作时,我们应该要跳出当事人各方固有的思维角度来做工作。当矛盾发生时,当事人会带着一种冲动的心情和片面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出现的问题,甚至会在一些问题上钻牛角尖,把自身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瞎转悠着,“不见森林,只见树叶”,看不到事物的其他部分。我们可以从事情发生的原因、当事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事人的表态等多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当我们给自己的思想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总能找到那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四、在处理民间纠纷的时候,我们自身得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冷静。耐心能使自己的情绪不受波动,能使自己不厌其烦地去倾听别人的诉说;冷静能使自己的思维不被左右,能让自己从混乱的思绪中整理出有效的思路,找到问题的核心。在这个时候,我们自身的思路和视野有可能构成调解的关键所在。

一个良好的思路,能为解决矛盾提供多种选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打无把握之仗,三思而后行”,需要我们在解决矛盾的征途中,多想想矛盾的不利方面,化被动为主动,为化解民间纠纷做出自己的努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作者简介:陈建华,湖南省隆回县公安局六都寨派出所民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