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志——章太炎(最有学问的革命家)

民国人物志——章太炎(最有学问的革命家)

章太炎有两个身份——国学大师和革命家。他作为国学大师的一面博大精深,著作浩如烟海,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在这里只截取他作为革命家的几个片段。

想想当下,在于丹说论语之后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国学热浪,国学培训班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可这些跟风者有几个真正了解章太炎呢?而不懂章太炎,有资格谈国学吗?

章太炎最初站在聚光灯下是因为《苏报》案,邹容的《革命军》是那个时代的超级畅销书,为日后的辛亥革命做了充足的舆论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章邹二人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邹容去世时还不到二十岁,现在的年轻人这个岁数正是在大学校园里泡吧打游戏的时候。

而章一生中最出彩的地方还是在东京的时候主导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一方以梁启超为代表,一方以章太炎为代表。一方以《新民丛报》为阵地,一方以《民报》为阵地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涉及问题之广,都是空前的。跟人家相比,今天社交媒体上公知和五毛的辩论实在太小儿科了。

百年之后回看这段世纪论战,后来的历史虽然印证了革命派的判断。但经历过岁月的打磨,改良派,特别是梁启超的观点越来越闪现出真知灼见。特别是在今日中国改革的背景下。

可惜章太炎不是陈其美,同为革命家,章这个浙江人和孙中山这个广东人却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这并非仅仅是章孙二人的个人恩怨,背后还牵扯到以浙江人为主体的光复会与同盟会的矛盾,笔者将在下面的关于陶成章一节中详细阐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