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地图是一种信息量很大的东西,有的时候,看地图的乐趣就在于发现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事物。一直想做一个栏目叫做「庖丁解图」,就是把一张地图切成若干小块,分别解析。今天就从这张地图开始吧。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这张地图1966年由美国中情局出版,展示了当时的非洲统一组织(现非洲联盟)的成员国,还包括一副面积比较地图,一副1952年政区对比图,以及当时非洲各国的政府领导人与人口列表。

先看右上角的面积比较地图,非洲的面积是11,500,000平方英里,美国的面积(不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3,022,000平方英里,非洲的面积相当于3个美国本土还多。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另一张小图是《政治从属地图-1952(依1966年的边境线)》,可以看出,当时的非洲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埃及、利比亚和南非,其余地区分属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以及南非联邦。

摩洛哥北部和南部的部分领土当时仍属于西班牙,而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后来组成了索马里共和国,而未来喀麦隆的领土也包含了英属和法属两部分。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光是这一年就有共有17个殖民地宣布脱离宗主国独立,而到了1966年,除了南部非洲,大部分的非洲国家都取得了独立,并加入了非洲统一组织。

下面就来分割放大一下这幅地图。先看东北非。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当时的埃及还叫「阿拉伯联合共和国」(United Arab Republic),这个「阿联」本来是1958年由埃及和叙利亚两两国联合组成的,1961年叙利亚退出之后,阿联就变成了一个空有「联合」之名的国家,然而他们一直保留这个国名到1971年。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这可能也是纳赛尔的一种执念吧,然而自他1970年去世之后,这个国名便没有什么保留的意义了,第二年便改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苏丹曾经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不过早在独立时,南北苏丹的冲突就已经存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使得阿尔及利亚和刚果(金)的面积都超越了苏丹。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埃塞俄比亚当时还是一个帝国,刚刚把厄立特里亚改成自己的一个州,也为未来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埋下伏笔。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吉布提还没有独立,叫做「法属索马里」,而「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已经整合为「索马里共和国」,这个国家未来将会四分五裂,「英属索马里」会重新成为一个不被承认的国家「索马里兰」。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视线转移到东非。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坦桑尼亚和今天没有什么区别。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布隆迪当时还是一个王国,不过就在1966年,一场政变终结了君主制。另外看看到一个小知识说,当初曾经有过把南苏丹和乌干达整合成一个国家的计划,但是最终没有成功,不过这才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吧。

再来看北非。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利比亚当时也还是一个王国,刚刚取消联邦制不过3年,可以看到标注了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个「首都」,分别是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最大的城市,当时还有计划把首都迁到班加西东边的贝达(Bayda),不过最终有没有成。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摩洛哥境内还有一处叫Ifni的地方属于西班牙,当时是西班牙的一个省,1969年归还摩洛哥。另外还有日后会成为大麻烦的西属撒哈拉,至今没有建国成功,大部分已经被摩洛哥占领。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都曾经是法属西非的一部分;佛得角当时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下面是西非。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冈比亚的首都班珠尔,当时还叫巴瑟斯特(Bathurst),是一位英国殖民大臣的名字,直到1973年才改名班珠尔。

几内亚比绍当时还没有独立,还是「葡属几内亚」。几内亚原本是撒哈拉以南几内亚湾以北整个地区的通称,因此就像索马里有「英属」「意属」「法属」、圭亚那有「英属」「法属」「荷属」一样,也分成了「法属几内亚」(今几内亚共和国)、「葡属几内亚」(今几内亚比绍)和「西属几内亚」(今赤道几内亚)。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上沃尔特(Upper Volta)就是今天的布基纳法索,沿用的是法属西非时期的旧名,1984年改称「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意为「正直的人的祖国」。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贝宁当时叫「达荷美」(Dahomey),也是沿用法属西非时期的旧名,来自古代芳族人的达荷美王国,1975年改为「贝宁」,来自古代的贝宁帝国,这也是能被该国各族人普遍接受的中立名称。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下面这片区域大部分原属法属赤道非洲。不过当时有些首都的名字还是旧名。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乍得的首都恩贾梅纳,当时还叫Fort-Lamy,是以在Kousséri战役中战死的法国军官Amédée-François Lamy的名字命名的。1973年改现名,来自城市旁边的一座名叫Niǧāmīnā的村庄,意思是「休憩之地」。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西属几内亚」在地图上已经被标记为「赤道几内亚」,这是1963年《基本法》通过后的结果。

赤道几内亚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大陆部分和岛屿部分组成,而首都偏偏选在距离大陆很远的比奥科岛上,另外还有一个离本土更远的安诺本岛,在地图上都以箭头标示。赤几的首都马拉博,当时还叫圣伊莎贝尔,1973年以最后一位布比族国王的名字命名为马拉博。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当时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刚果民主共和国1964年刚刚改了国名,当时的首都还叫利奥波德维尔。那时候蒙博托已经上台,而就在1966年,利奥波德维尔被改为金沙萨。1971年蒙博托掀起去殖民化的高潮,国名也被改为「扎伊尔」,1997年随着他的倒台,又被改了回来。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之前我们提到几内亚有「法属」「葡属」「西属」之分,刚果也是如此,包括「法属刚果」「比属刚果」「葡属刚果」,而「葡属刚果」就是今天安哥拉的卡宾达省。

这块地域原本是葡萄牙的保护国,与葡属西非(即葡属安哥拉)分开治理。后来被整合到海外省葡属安哥拉之中。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将卡宾达和安哥拉并列列为未实现非殖民化的地区之一。这也使得卡宾达一直有独立于安哥拉的诉求,甚至曾付诸武装斗争,建立卡宾达共和国,不过最终还是被安哥拉合并。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安哥拉是葡萄牙面积最大的一块殖民地。二战后传统的殖民帝国纷纷放弃自己的殖民地,但葡萄牙是一个特例,认为自己是一个Pluricontinentalism国家,即葡萄牙是一个跨大陆的统一的民族国家,由葡萄牙本土和各海外省组成。这些海外省包括:葡属安哥拉、葡属佛得角、葡属几内亚、葡属莫桑比克、葡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葡属帝汶。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葡萄牙不是一个小国家)

1974年葡萄牙发生康乃馨革命,加快了非洲海外省的非殖民化进程,葡属帝汶也被印尼吞并,葡萄牙殖民帝国迅速解体。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也象征着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终结。

最后来看看南部非洲。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赞比亚(前北罗德西亚)、马拉维(前尼亚萨兰)和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都是英国的殖民地,1953年曾经被整合为「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联邦」(又称「中非联邦」)。

联邦1963年解散,第二年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改名赞比亚(名称源自赞比西河)和马拉维(源自当地的一个古王国),分别独立。马拉维的首都当时还是南部的松巴(Zomba),后来才签到利隆圭。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南罗德西亚当时实际上已经在伊恩·史密斯的领导下单方面宣布独立,但是没有获得国际承认,因此地图上依然标注了(U.K.)的字样。

从1964年到1979年,这个国家白人和黑人的斗争甚至内战就没有停止过,最终也使得罗德西亚走向崩溃。被英国接管一年之后,1980年独立为津巴布韦。首都索尔兹伯里后以当地语言重新命名为哈拉雷。

贝专纳兰、巴苏陀兰和斯威士兰都是英国的保护国,不过就在1966年这一年的9月,贝专纳兰独立为博茨瓦纳;10月巴苏陀兰独立为莱索托王国。1968年斯威士兰独立。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莫桑比克(当时的中国地图应该写成「莫三鼻给」)是葡萄牙面积第二大的海外省,长期和葡萄牙进行战争,1975年随着葡萄牙放弃海外殖民地而独立,建立奉行社会主义的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可以看出地图上当时葡属莫桑比克的首府还是叫洛伦索马奎斯(Lourenço Marques)。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马达加斯加,当时还叫马尔加什共和国(Malagasy Republic),Malagasy是Madagascar的形容词形式,1975年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Madagascar)成立后这个国名就被改掉了。

最后说说南非,南非虽然是独立的共和国,但是并没有加入非洲统一组织(因为种族隔离制度也很难被接纳),值得注意的是,南非有一块委任托管地——西南非洲,也就是今天的纳米比亚。这一地区最早是德国的殖民地,一战后的1915年南非就受国际联盟委任统治该地。而就在1966年,联合国废除了南非对该地的委任统治,虽然被认定为非法,但南非的统治仍在继续,直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鲸湾港(Walvis Bay)是独立于西南非洲的一个存在。这里本来属于英国开普殖民地的一部分,不属于德属西南非洲,后来管理权一度被划入西南非洲,但后来南非对西南非洲的统治变为非法,要求西南非洲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时候南非又玩了一个手段,将鲸湾港划归南非的开普省,使其变成一个南非的飞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的时候,鲸湾港依旧被南非控制,1993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前夕,才通过将鲸湾港转给纳米比亚的法案。1994年,纳米比亚正式接收鲸湾港,这段纠缠近百年的历史才算结束。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最后来看看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以及他们未来的结局,可以说在非洲当国家元首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详细列表如下: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阿尔及利亚(1962年独立):革命委员会主席胡阿里·布迈丁(Houari Boumediène),后来成为阿尔及利亚总统,直到1978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安哥拉(葡萄牙海外省):总督Silvio Silvério Marques中校,1967年调任回国,1974年再次出任安哥拉总督,仅2个月就被免职,1975年退役,2013年去世。

巴苏陀兰(英国殖民地):总理莱布阿·乔纳森(Leabua Jonathan),莱索托的实权人物,担任总理直到1986年被军事政变推翻,1987年死于南非;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贝专纳兰(英国保护国):总理塞雷茨·卡马(Seretse Khama),1966年成为博茨瓦纳总统直到1980年逝世,他的儿子伊恩·卡马是博茨瓦纳第四任总统。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布隆迪(1962年独立):国王Mwambutsa Mwami,1915年成为国王,1962年成为独立的布隆迪王国的国家元首,1965年在胡图族军官发动政变后流亡。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1966年在第二次政变中被废除,其子继位没多久就在第三次政变中被废,君主制终结。Mwambutsa国王在瑞士度过余生直到1977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喀麦隆(1960年独立):总统阿赫马杜·阿希乔(Ahmadou Ahidjo),掌权至1982年因健康原因辞职,后来与继任的比亚总统发生冲突,被迫流亡法国,甚至被缺席判处死刑。1989年在达喀尔因心脏病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中非共和国(1960年独立):总统让-贝德尔·博卡萨(Jean Bedel Bokassa),1966年推翻表弟达科自任总统,1972年宣布成为终身总统,1976年称帝,成为「中非帝国皇帝」博卡萨一世。1979年出国访问期间被达科发动政变推翻,流亡科特迪瓦和法国,1987年被缺席判处死刑,1993年死于法国。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乍得(1960年独立):总统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François Tombalbaye),执政期间内战不断经济崩溃,1975年被政变士兵杀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刚果(布)(1960年独立):总统阿方斯·马桑巴-代巴(Alphonse Massamba-Debat),1968年因政变下台。1977年因涉嫌策划暗杀总统恩古瓦比,被处决。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刚果(利)(1960年独立):总统约瑟夫·蒙博托(Joseph Mobutu),统治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共和国达32年之久,被称为「典型的非洲独裁者」。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1997年被推翻,流亡摩洛哥,同年死于癌症。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达荷美(1960年独立):总统克里斯托夫·索格洛(Christophe Soglo),1967年被政变推翻下野,1983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赤道几内亚(西班牙非洲省份):总督Faustino Ruiz Gonzalez

埃塞尔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1974年被军政府废黜,1975年在拘禁中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法属索马里(法国海外领地):行政官René Tirant

加蓬(1960年独立):总统莱昂·姆巴(Léon M'ba),1967年重病去职。同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他的离任开启邦戈家族对加蓬的统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冈比亚(1965年独立):总理大卫·贾瓦拉(David Jawara),1970年成为冈比亚总统,连任至1994年被叶海亚·贾梅推翻,至今仍健在。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加纳(1957年独立):总统夸梅·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1966年2月出访期间被政变推翻,流亡几内亚,1972年在罗马尼亚逝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几内亚(1958年独立):总统塞古·杜尔(Sekou Toure),1984年因心脏病死于在总统任上。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象牙海岸(1960年独立):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elix Houphouet-Boigny),1993年死于总统任上。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伊夫尼(西班牙非洲省份):总督Adolfo Artalejo Campos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肯尼亚(1963年独立):总理乔莫·肯雅塔(Jomo Kenyatta),担任肯尼亚总统直到1978年去世,其子乌胡鲁·肯雅塔2013年当选总统。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利比里亚(1847年独立):总统威廉·杜伯曼(William V. S. Tubman),被视为「现代利比里亚之父」,从1944年起开始担任总统直到1971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利比亚(1951年独立):国王伊德里斯一世(Idris al-Sanusi),利比亚的唯一一任国王,1969年宣布退位,但在退位前一天被卡扎菲领导的军队废黜,1983年在埃及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马尔加什共和国(1960年独立):总统菲利贝尔·齐拉纳纳(Philibert Tsiranana),1972年辞职永久退出政坛。1978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马拉维(1964年独立):总理海斯廷斯·班达(Hastings Banda),1966年任马拉维总统,1971年宣布为「终身总统」。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1994年在大选中失败,流亡南非,1997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马里(1960年独立):总统莫迪博·凯塔(Modibo Keita),1968年被政变推翻,被关入马里北部的监狱,直到1977年去世都是一名囚犯。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毛里塔尼亚(1960年独立):总统穆克塔尔·乌尔德·达达赫(Moktar Ould Daddah),1978年被政变推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摩洛哥(1956年独立):国王哈桑二世(Hassan II),1999年因心脏病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尼日尔(1960年独立):总统哈马尼·迪奥里(Hamani Diori),1974年被军事政变推翻,后被监禁软禁,晚年流亡摩洛哥直到1989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莫桑比克(葡萄牙海外省):总督Jose Costa Almeida将军。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尼日利亚(1960年独立):总理阿布巴卡尔·塔法瓦·巴勒瓦(Alhaji Abubakar Tafawa Balewa),1966年1月15日在政变中被杀。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葡属几内亚(葡萄牙海外省):总督Arnoldo Schultz准将。

卢旺达(1962年独立):总统格雷戈瓦·卡伊班达(Gregoire Kayibanda),1973年被政变推翻。卡伊班达和妻子被关押在一个秘密地点,据说在那里被活活饿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塞内加尔(1960年独立):总统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Leopold Sedar Senghor),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执政20年,1980年辞去职务,1983年成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2001年在法国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塞拉利昂(1961年独立):总理阿尔伯特·马尔盖(Albert Margai),1967年大选后下台。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南罗德西亚(英国自治殖民地):总督Humphrey Gibbs爵士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索马里(1960年独立):总统亚丁·阿卜杜拉·奥斯曼(Aden Abdullah Osman),1967年大选失利后卸任,是非洲第一位和平地将权力交给民主选举的继任者的国家元首。2007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南非共和国(1910年独立):总理亨德里克·弗伦施·维沃尔德(Hendrik F. Verwoerd),种族隔离制度的始作俑者之一,1966年9月在开普敦遇刺身亡。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西南非洲(国际联盟委任南非统治):行政官Wentzel C. DuPlessis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西属撒哈拉(西班牙非洲省份):总督Joaquin Agula Jimenez-Coronado

苏丹(1956年独立):五人最高委员会主席伊斯梅尔·爱资哈里(Ismail al-Azhari),1969年被军事政变推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坦桑尼亚(1961年坦噶尼喀独立和1963年桑给巴尔独立):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Julius Nyerere),1984年宣布不再担任下任总统,1985年辞职,1990年辞去党主席职务,逐步隐退。1999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多哥(1960年独立):总统尼古拉·格鲁尼茨基(Nicolas Grunitzky),1967年被政变推翻,1969年在科特迪瓦因车祸身亡。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斯威士兰(英国保护国):专员Frank A. Lloyd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突尼斯(1956年独立):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1975年成为终身总统,1987年被总理本·阿里夺权罢免。2000年去世。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乌干达(1962年独立):总理米尔顿·奥博特(Milton Obote),1966任总统,1971年被伊迪·阿明推翻。阿明1979年下台,第二年重新担任总统,实行高压统治,1985年再次被推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22年埃及独立):总统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Jamal Abd al-Nasir),1970年因心脏病突发死于任上。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上沃尔特(1960年独立):总统桑古尔·拉米扎纳(Sangoulé Lamizana),1966年担任总统,1980年被推翻。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赞比亚(1964年独立):总统肯尼思·卡翁达(Kenneth Kaunda),1991年在大选中失利下野。今天仍在健在。

庖丁解图 | 1966年1月10日的非洲

地图解剖到此为止。

以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杂钞与拾零】,作者江湖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