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死亡地狱,门口竖着“炼人炉”,住过的皇帝将军出来都变样

在中国抚顺市顺城区宁远街高尔山下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曾被称为“死亡地狱”。在这里,日本侵略者修建了一些极端变态反人类的场所,疯狂的虐待国人。其中,有一座高达数十米的熔炉,被称为“炼人炉”,是将活人生生推入炉中任其被熊熊烈火吞噬,在外的日本魔鬼就听着炉内无辜百姓撕心裂肺的叫喊声,说着戏谑的语言哈哈大笑。

这就是1936年,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修建的一所旧监狱——“抚顺典狱”。1948年11月,抚顺解放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改称为“辽东第三监狱”。1950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将该监狱改建为抚顺战犯管理所。

它被称死亡地狱,门口竖着“炼人炉”,住过的皇帝将军出来都变样

抗日战争末期,苏联对日军出兵,在整个远东对日作战中,击毙了日军八万余人,傀儡政权“满州国”解散,皇帝溥仪被苏军所俘,“满州国”的警察、宪兵,以及满洲和朝鲜境内的日军,共计大约60万人,向苏军缴械投降后被悉数送往西伯利亚进行强制劳动。

1950年7月, 苏联和中国签署协议,将部分战犯引渡至中国。随着一列苏联闷货车,从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缓缓驶来,在绥芬河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送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

8月1日,溥仪与其他满洲国263名也从绥芬河下了车,被收入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了为期十年的改造。刚到战犯管理所时总是端着“皇帝”的架子,经常在这个被称为“狱中小朝廷”的58号监室里对他当年的“臣子”发号施令,不许“臣子”以下犯上,揭发他的罪行,“臣子”们也依旧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他百般服侍、细心照顾。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造,溥仪进步很大,基本能和其他战犯一样生活和劳动了。出狱之后,还得到了新中国的特赦,成为了一名新中国的劳动人民,改变了以往的模样。

它被称死亡地狱,门口竖着“炼人炉”,住过的皇帝将军出来都变样

而从苏联引渡来的日本战犯,被收押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之中,正有当年曾任伪满抚顺典狱典狱长的大村忍、伪抚顺市警察署长柏叶勇一等人。由抚顺监狱的管理者变成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的阶下囚,面对这曾经自己建筑的“死亡地狱”,刚到这里的一行人被吓得屁滚尿流都不敢走近。

但是,当时的我国人民政府并没有像这些畜生一样,虐待他们,而是实行了人道主义的宽大政策,希望通过艰苦细致的教育和改造,最终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在我国特别军事法庭的正义审判面前低头认罪,使伪满战犯和国民党集团战犯改造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人。

它被称死亡地狱,门口竖着“炼人炉”,住过的皇帝将军出来都变样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面对这些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尽管这些战犯无论职位高低,均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公然违反国际法准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由于害怕解放军像他们当时对待中国人一样对待他们,绞尽脑汁的跟监狱的管理人员作对。

可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始终用中国人骨子里的宽容和仁和,以“恨其罪,不恨其人,惩其罪,救其人”的方针,善待着战犯们。中央的怀柔政策,最终赢得了战犯的信服和尊重,也铸就了永世难忘的“恩师”形象。最终,900多名战犯在法庭上全部认罪,他们被释放回国后,专门成立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为反战工作作出贡献。

它被称死亡地狱,门口竖着“炼人炉”,住过的皇帝将军出来都变样

新中国改造战犯的胜利,是对世界文化史、文明史创造性的贡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伟大的奇迹。抚顺高尔山下这座高墙,将为历史作证:千余名日本、伪满、蒋介石集团文武官宦,失魂落魄地走进来,却又一个个心悦诚服、热泪盈眶地走出去。

这个“死亡监狱”,确实是个死亡之地,但不同的是,它不是一个恐怖的杀戮场,而是人性天堂。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以国家利益至上的英雄战士,用人性的光辉照亮了这些战犯阴暗的内心,让这些嗜血的禽兽变了样,兽性恢复了人性,“鬼”最终变成了人!

它被称死亡地狱,门口竖着“炼人炉”,住过的皇帝将军出来都变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