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格力的 “10億賭局”謎底揭曉!雷軍輸了,卻收穫百億“紅包”

來源|山東財經報道

小米格力的 “10億賭局”謎底揭曉!雷軍輸了,卻收穫百億“紅包”

文 | 山財君

董明珠和雷軍的“10億賭局”剛剛揭開謎底。

小米剛剛披露的年報顯示,2018年營收1749.15億元,同比增長52.6%;格力電器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報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在2000億元-2010億元區間,兩者相差250億元左右。

一場跨越5年的“賭局”以董明珠獲勝告終,不過,雷軍“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2018年通過小米上市迎來高光時刻,還獲得近百億的股權激勵紅包,也是實實在在的人生贏家。

1

小米“不敵”格力

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同時獲得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在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現場打賭。

雷軍說: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要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小米格力的 “10億賭局”謎底揭曉!雷軍輸了,卻收穫百億“紅包”

董明珠在現場表示: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賭10個億。

“10億賭局”就此在吃瓜群眾心中敲定,並且每到年底都會被人翻出來,把小米和格力比較一番,猜猜“鐵娘子”和“雷布斯”到底誰能贏。

2018年是“賭局”揭曉的年份,儘管董明珠早早就聲稱格力贏定了,但兩者具體相差多少卻始終沒有確切數字披露。

謎底終於在今日揭曉。

小米集團剛剛披露的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749.15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淨利潤為85.55億元,同比增長59.5%。

格力電器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18年度營業總收入為2000億元-2010億元,上年同期為150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0億元-2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1%。

以此來看,小米集團營收落後格力電器250億元左右;淨利潤差距就更大了,小米差不多僅是格力電器的零頭。

不過據小米披露,2018年其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四,智能手機銷量高達1.187億部,同比增長29.8%;收入1138億元,增長41.3%。

2

雷軍的“大紅包”VS董明珠投資“滑鐵盧”

儘管“10億賭局”雷軍憾負,但隨著小米集團在香港上市,雷軍卻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尤其是上市前還獲得了98.3億元的“大紅包”;相對而言,董明珠儘管贏了“賭局”,但其在2018年卻並不順利,先是在珠海銀隆上遭遇投資滑鐵盧,而格力電器董事長的連任一再拖延,直到2019年才落定。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登陸港交所,IPO發售價定價17港元,市值543億美元,卻遠低於公司所尋求的1000億美元估值。

不過對雷軍個人而言,其在上市前卻收到了“大紅包”。據披露,2018年4月,小米給實際控制人雷軍發行了6395.96萬股B類普通股,作為股權激勵,價值98.3億元。

這筆錢相當於什麼呢?2015至2017年,小米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2.48億、2.33億、39.45億,2018年一季度扣非淨利潤則為10.38億。雷軍相當於一次性拿走了小米過去這幾年利潤的三倍多。

與此同時,小米上市後股價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在7月中旬創出22.2港元/股的高點後即一路下跌,在2019年1月初曾跌至9.44港元/股,目前則在12港元/股附近徘徊。

而董明珠在2018年也頗為不順,其投資的珠海銀隆更是不斷曝出負面消息。

據媒體報道,2016年,在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遭到股東大會否決後,董明珠最終自己出資10億元,聯合萬達集團、中集集團下屬企業入股銀隆,並最終成為了第二大股東。

但蜜月期很快過去,2018年11月,董明珠與銀隆創始人之間的複雜戲碼,看得人瞠目結舌。

先是銀隆發函,稱原銀隆董事長魏銀倉、原銀隆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目前公司已經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向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相關機構已經受理。

隨後作為銀隆的大股東,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也發函稱,“為保障公司、投資者及創始人團隊的合法權益,大股東會利用法律武器依法反擊,包括向法院提出反訴、向法院另行起訴個別股東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明珠侵犯大股東權益,以及向有關部門舉報實際控制人涉嫌違法犯罪的事實。”

目前雙方的纏鬥仍在繼續,而在銀隆接連曝出裁員、停產、欠債等消息後,此次投資或成董明珠的滑鐵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