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也是在外游子最思乡的时刻。

1、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赏析:

这首诗,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旅居在外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因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此时的情绪。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赏析: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躺在旅馆,独自感受着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恰到好处的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

3、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宋·吴文英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在癸卯除夕守岁之时,我创作了这首《思佳客》的新词,用来送旧迎新。以此感叹自己的双鬓又添上了白发,而仍旧羁旅在外,不得返归故乡。

无法添置新衣,所以连旧衣也懒得换洗;又因为贫穷所以连酒也不能赊来借以独酌守岁。那怎么办呢?只好折来些梅枝,用赏花来度过这漫漫除夕之夜吧。而外面处处高楼,却飘响着酒醉后人们的喧哗声。

4、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赏析:

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将“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个对比,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样熬过去的呢!这两句平淡质朴的诗句中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的心情。后二句说春花未萌发之时,思归之念已经发动。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们看到诗人翘首北望归雁、屈指计算归期的生动形象;使我们感到他不能与雁同归的遗憾,及极欲早归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乡思之情,就这样形象而委婉地表达出来了。作者将“归”与“思”分别放在两个相对照的句子中,与题目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5、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赏析:

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诗人满腹冤屈化作一句诗语:“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这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处。

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 崔涂《除夜书怀》

《除夜/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6首思乡诗」除夕夜,最是一年思乡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最是孤独。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写出除夕夜的凄冷情景,渲染出诗人的落寞孤独情怀,是很多异乡人的真实写照。“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再次表明感情,自然真切的传达出除夕之夜仍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的强烈思乡之情,悲恻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