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阴森凄凉的主殿,一阵阵难掩的尸臭;

数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头基本连不上身体的道士;

一盘炒熟的人体内脏切片;

烧焦的道观;

究竟是什么,让圣光普照的道观一夜之间变为血流成河的地狱?

是一个愤怒的野兽?

不,是一个临世的魔鬼。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恶魔与道观

铁瓦殿是一座建于明代的老道观,位于汉阴县城西南方,地处凤凰山主峰,得名于其主殿是生铁所铸成的屋顶,但是因为地邻偏僻,香火一直以来都不算旺盛。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铁瓦殿外侧大门

就是这样一个本该是清净而与世无争之地的古道观

在2006年7月14日这天夜晚。

却成了凶手的屠宰场。

一.罪案全貌概述

(一)案件基本情况一览

•犯罪人:邱兴华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犯罪嫌疑人邱兴华

•被害人:共10人

•作案时间:2006年7月15日

•作案地点:汉阴铁瓦殿

•杀人手段:刀杀,斧杀

①犯罪人早期经历详写

邱兴华,1959年1月1日出生在陕西省石泉县后柳镇一个小到只有八户人家的小村子,邱兴华家可谓家徒四壁,就连房子都是当初政府照顾分到的救济房。

的确惨,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在邱兴华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就像朝夕相处、目睹了邱兴华一家三代的生活变迁的邻居们所说的那样:

——“邱家穷得很,一直到邱兴华这一代,三代人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

生如此般,实属不易,生活的重担只能压在哥哥邱兴富身上,艰苦的家庭环境让邱兴富从小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从父亲去世后,他只能辍学务农来维持这个家庭。

在旁人看来,同样的家庭环境,两个孩子一个是天使,另一个却是恶魔。

天使者,邱兴富,在村民看来他勤劳老实,是个干农活的一把手,平日里还经常帮别人干一些重活。

恶魔者,邱兴华,村民眼里的邱兴华是性情顽劣的,在学校的邱兴华更是三天一大架两天一小架,在他18岁之前就有因为在村里偷牛或者故意伤人一类的行为进过四次少管所的记录。

在哥哥看来,邱兴华脾气古怪,平日里没人敢惹他,不生气还好,一旦生气就是六亲不认的主,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小时候一次他用拳头打了邱兴华一下,邱兴华抡起一把撅头就直接打过来。

虽说脾气暴躁,顽劣的邱兴华也并不是什么优点都没有。

在上学期间,邱兴华从老师那里学会了一些修理的技术,平日里他也喜欢摆弄一些机械零件之类的物件。

没想到这门手艺,成为他日后闯荡社会、试图改变人生命运的最初资本。

但是,邱兴华学来的这些手艺在村民看来却是“不务正业”“华而不实”的,大家在评论他时都说他不是种地的料,老村民老阮回忆起邱兴华的时候对他的评价是:

——“脑子活络,有点精明,但是用处都不是在啥正道上”

因为没考上高中,邱兴华没有继续学业,他成了个无所事事的混混,因为喜欢干坏事,村里一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单单初中毕业那一年,邱兴华就被拘留过4次。

村民对邱兴华的排斥,人际关系的日益冷漠和相互间的不信任,甚至无端的怀疑,让邱兴华和故土环境的关系日益恶化。

1990年这年对于邱兴华是个好年份,他看上了了同村何家姑娘何冉凤,因为去过几次何家修家电,何冉凤对邱兴华印象还挺不错,说他“脑子蛮好使”,两人就这么好上了。(传言在何冉凤之前,邱兴华已经找过十多个姑娘了)

何家人对这段恋情自然是其为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二:

第一是邱家实在太穷太寒酸了

第二是何家老爹觉得邱兴华“滑得很,不靠谱,地都不会种”

最后,在何家的坚决抵制下,早就想离开小村庄的邱兴华果断的带着何冉凤私奔了。

但何家也没有善罢甘休,他们组织了一支【阵容庞大】的何家军,将邱兴华和何冉凤押了回来。

谁知,如此强势的何家长辈还是没有让邱兴华低下他骄傲的头颅。

邱兴华硬是一纸诉状将何家老爹告上了法庭。

这下没辙,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禁止父母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邱兴华赢了,何冉凤被何家逐出家门,他娶到了她。

村里人都喜欢拿这件事当饭后谈资,说什么“十个何家人,掰不过一个邱兴华”。

这件事几乎成了邱兴华最为骄傲的事情,每每与人谈到此事,他就能滔滔不绝笑逐颜开的说上很长时间。

结婚后,邱兴华立志要生一个儿子。

1994年,邱兴华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邱兴华很不满意。

1996年,邱兴华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个女孩,重男轻女的邱兴华继续要求妻子给他生男孩。

1998年,第三个孩子出生了,终于是个男孩。

儿子有了,但是计划生育的罚款也来了,不跑不行了。

从1999年开始,邱兴华开始带着妻子儿女踏上了漂泊之旅。

何冉凤在谈到为何离开家乡时说到:

——“从老家村里出去一趟很难,与镇上隔着汉江,每次出去都要搭船,船又不是很多,后面是深山,里面还有野兽。当时老邱觉得出去什么事情都方便,而且他有点手艺,生活肯定比在这里好。”

在何冉凤眼里,邱兴华一直是个“能干事情”的人。

这一搬,八年里邱兴华就先后搬了五个地方:

最初,从深山里搬到石泉县两河镇。

在此租住不到一年,邱兴华一家又搬到佛坪县大河坝乡。

此后他们在大河坝又多次搬迁,直至2004年一家人才在大河坝乡五四村四组一村民家租住至案发。

为什么搬这么多次家呢?一是为了躲计划生育,二是为了方便邱兴华打工。

交罚款是不可能交得起罚款的,这辈子也是交不起计划生育那5000元罚款的。

这笔钱邱兴华只能给工作人员打欠条,但欠到他死也没能还上。

这几年里,邱兴华换过无数工作,他给人挖过姜,帮人捕过鱼,还当过汽车修理工,但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久,眼高手低的邱兴华总是觉得眼下的工作待遇太差,做不了太长时间就又换别的地方。

而多次搬家,并没有让家里条件有所改善,反而让这个家庭更加窘迫。

家里买粮要钱、买衣服要钱,干什么都要花钱。

数次的搬家,家里几乎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买不起粮,家里人吃不饱,一家的生活常常陷入困顿,何冉凤和三个正上中学的孩子常会挨饿,就连孩子的学费,都需要老师帮忙垫付。

这些都让邱兴华看在眼里,无奈在心里。

2005年,邱兴华开始在西汉高速公路佛坪段的工地上找活干。

然而,他并不甘心当一名农民工,他四处借钱,与个别工地的基层管理人员热悉,最终联系到了一处土方工程进行承包。

到了年底,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不料天不遂人愿,就在工程快完工时出了一起工程事故,一名工人受了重伤,治疗费花了一大笔,赔偿金赔了一大笔。

邱兴华一年来的努力就这样凉了一大半。

这件事让邱兴华备受打击,心理上也产生了很大变化,他变得很爱猜忌,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还经常对何冉凤说“以后要是有钱了就带两个孩子去做亲子鉴定。”

一个工地的工友也说,这件事情发生后,邱兴华变得沉默寡言了,每天要抽两包烟,很少再与人交往。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邱兴华把自己所遭遇的各种不幸,当做了命运的不顺,他开始迷信问卦。

①【一上山】·愤怒的起源

2006年6月,有人告诉邱兴华铁瓦殿求签十分灵验,建议他上山去求个签,解解霉运。

于是6月18日这天,邱兴华带着妻子儿女上了山。

上山后,两手空空的邱兴华发现来问签的人都是多少要给道士点钱表示表示的,但他不在意,见没给钱,看签的道士也只是心不在焉模棱两可的敷衍了一下邱兴华,说了一些诸如“夫妻要和睦”之类不痛不痒的废话,在看完签后还用戏谑的语气问邱兴华“是不是连香火钱都拿不出来?”

这话让邱兴华极为恼怒,当场破口大骂道士是“假道士”“只认钱”,他认为道士瞧不起自己,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霉运没有消除。

在山上住了几天后,邱兴华很不高兴的带着妻子儿女下山了。

在下山途中,他们遇到一个老头。

老头指着邱兴华说:“你心事很重。”

邱兴华说是有心事,心里烦。

那老头说:“我给你算一卦, 不收你钱,你只要到铁瓦殿,找到两块刻有你祖姓的石碑,你把它们换个地方,多烧些香火,你烦心事就没那么多了。”

于是,邱兴华在6月25日带着妻子再次上山了。

②【二上山】·矛盾的激化

这次上了道观,邱兴华很快就找到了两块刻有邱姓的石碑,他迫不及待的把它们挪到房檐下,但是此举被几个道士所训斥阻拦,双方发生激烈争吵。

最后,道士以“不搬回原处就不许留宿”“不搬回原处你一走我们就自己搬”要挟邱兴华。

无奈之下,邱兴华只好把石碑搬回了原处。

表面上看起来邱兴华妥协了,而实际上邱兴华将怒火埋在了心里。

在他看来这些道士是“知道挪了石头会帮我改运才阻拦”,他觉得铁瓦殿道士是看不起自己还不想让自己转运。

另外,邱兴华这次上山还有一个目的,他听说观主熊万成“修为很高”,于是想找观主熊万成帮自己和儿子看签,但恰巧这几天熊万成有事不在观中,于是邱兴华决定留下来等他回来,这段时间他负责帮道观干一些劈柴挑水的杂活,而何冉凤负责给大家生火做饭。

实际上,这个熊万成也不是什么“修为很高”的大师,他甚至都不是真正的道士,他有妻子儿女,山下还有田地,还是当地村里的会计。

数天之后,熊万成回到了观中,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但这次见面却不怎么友好。

据邱兴华所言,他发现熊万成总是看何冉凤,何冉凤也“看了熊万成好几眼”,于是邱兴华狠狠的训斥了妻子,怀疑她和熊万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

当天晚上,邱兴华还干了以下几件事:

——让妻子大晚上的去找熊万成看签;

——让妻子去另外一间屋子睡;

——半夜去敲妻子房间的门;

明白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邱兴华在试探何冉凤和熊万成的“奸情”,但是半夜何冉凤在房间里生闷气,没有给邱兴华开门,也懒得应他。

这让邱兴华觉得两人肯定有“奸情”。

第二天一大早,邱兴华没有去找熊万成看签,而是当着众人狠狠的骂了何冉凤一顿,骂她“臭不要脸”,还动手打了她。

这件事基本“引爆”了邱兴华。

他随即带着何冉凤下了山,一个人一脸委屈,一个人双眼血红

③【血染道观】·魔鬼降世

这次下山后,邱兴华就经常说自己要杀人,大家都没有当真,觉得这是说些嘴炮话玩玩。

而几天之后,邱兴华就把这些嘴炮变成了现实。

下山后邱兴华回了趟老家,给父母的坟头除了草。

7月14这天,邱兴华再次上了山,牵着一条花皮狗。

当天晚上,铁瓦殿死了十个人。

九男一女,最大的63岁,最小的只有12岁。

受害人的基本情况整理如下:

受害人A——道士(观主)—— 斧杀、 毁尸

受害人B——道士——斧杀

受害人C——道士——斧杀

受害人D——道士——斧杀

受害人E——游客——刀杀

受害人F——游客——刀杀

受害人G——游客——斧杀

受害人H——游客——刀杀

受害人I——游客——刀杀

受害人J——游客——刀杀

还原当晚的犯罪现场,应该是这么回事:

凌晨两点半左右,观主熊万成是第一个受害人。

根据现场痕迹检验,在熊万成房间的窗台和窗沿提取到数枚新鲜度较高的指纹和足迹,检验后进行有案底嫌疑人比对确认是邱兴华所留。

也就是说邱兴华是通过翻窗入室,用事先准备好的斧头砸向睡梦中的熊万成头部,砍至血肉模糊才罢手。

随后,邱兴华在熊万成衣兜内找到各方面备用钥匙,依次进入各方面将睡梦中的人杀死。

从手法上来看,邱兴华杀害道士和游客的手段不一样,主要是两个不一样:

——道士用斧头杀,游客多用弯刀杀

——道士身上会有过度杀戮的痕迹,游客则多数死于致命的弯刀割喉一击致命

斧头,重而有力

弯刀,轻而锋利

对道士,邱兴华要体验那种“一斧头一斧头砸”的泄愤快感。

对游客,他们或许本可以不被杀,但他们运气太差了,偏偏这天来投宿,那就用弯刀简单一点“让他们闭嘴”,少点痛苦。

有一个比较特殊——游客G,他也是和其他道士一般死相凄惨。

查其原因,是因为这位游客姓熊,是熊万成的姑父。

杀完一道观的人,邱兴华真正的【游戏】才刚开始。

他回到熊万成的房间,干了以下几件事:

——将尸体从脖子到肚脐用到剖开,将内脏取出,盛于一个盘子里

——挖眼

——杀鸡,在一个大箱子上用鸡血写下“该杀”二字

(在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时,警方发现有一只死鸡遗留,在一个箱子上有鸡血写的“⋯⋯该杀”字样,经比对鉴定确系邱兴华的笔迹。)

随后,邱兴华将内脏拿到厨房切片,生火炒熟。

7月15这天,邱兴华将道观大门关上,来了一场血腥的“祭天仪式”:

他将四位道士的尸体拖到大殿之前,焚香之后,取其血在大殿正门处手写:

——“古先帝不淫乱违者杀,圣不许将奸夫淫妇以...

做完这些,邱兴华颇有一种“梁山好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感觉。

这天九点左右,邱兴华一把火点了道观,逃下山了。

最先发现案发现场的是一位叫兰本华的护林员。

火从道观蔓延而出,晚10时左右,部分村民看到凤凰山顶出现熊熊火光。

16日早六时,兰本华和几位护林员一起上山查看火情,但是这时候火已经熄灭,在山顶没有发现火灾。

之后口渴的兰本华来到铁瓦殿想讨口水喝,结果看到了地狱一般的情境,惊得目瞪口呆的他感觉报了警。

“太惨了,真的很残忍,头都快没有了!死得最惨的是熊万成,前胸后背肉都没有了,被开膛破肚,心都被挖了⋯⋯”,

7月16日晚,兰本华不愿多提当时的惨景。

对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

——为何“该杀”用的是鸡血来写?

从泄愤的角度来说,写血字应该是用人血快感更强,就像“古先帝不淫乱违者杀,圣不许将奸夫淫妇以...”就是人血所写。

只能猜测,鸡血是和邱兴华的某些负面经历有关。

比如:

有一次,邱兴华不知何故得罪了何家,结果何家几个上门问罪,见邱兴华“不老实”,何冉凤的哥哥顺手将手边一只鸡抓过来,一刀将脑袋砍下——言下之意是,如果邱兴华还不识趣,下场便如同这只鸡。

这在邱兴华看来是奇耻大辱,当场扬言“这个仇以后一定要报”。

⑤【日夜追凶】·惨案再现

7月21日,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为邱兴华,理由有三:

——一名群众在14日下午下山时遇到了上山的邱兴华,他问邱兴华去哪里,邱兴华回答去铁瓦殿。

——山下群众协助警方辨别出十名死者均是当天的留宿人员,却独不见当天上山的邱兴华。

——血字笔迹和指纹鉴定结果指向有前科记录的邱兴华。

7月26日,公安部对犯罪嫌疑人邱兴华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五万元缉拿.

随后,陕西警方开始了大规模搜捕。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方便面是追凶民警的“美味佳肴”

不曾想到的是,邱兴华借助高山密林,饿了就吃树根野菜为食物,最后竟然逃出了包围圈,窜逃至湖北省随州市。

邱兴华逃跑的路线计划得比较清楚,正如当时跟随警方上山抓捕邱兴华的记者蔡建国说的:

——“在深山中,想找到邱兴华就像海底捞针,大山复杂的地形为他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即使下了通缉令,但在信息闭塞的山里,很多村民不知道邱兴华犯了罪,甚至案发后十多天,邱兴华还在山下瞎转悠,笑嘻嘻的向人索要食物。

相关:

8月2日,一名妇女上山打猪草时看到了邱兴华,邱兴华向她讨东西吃。这名妇女回家后报警,半小时后大批警察火速赶来,但邱已逃之夭夭。

8月5日早上,凤凰山北五爱村6公里外一个临时工棚里,两名川籍漆匠回来时发现锅里烧着饭,桌上碗中还有一团饭未吃完,慌忙下山报警,数百警察再次赶到,仍不见邱兴华的影踪。

7月28日,由陕西省汉阴开出的火车驶进湖北省随州市火车站,邱兴华窜逃成功。

在随州市,邱兴华再次做下血案。

逃跑途中一个偶然的机会,邱兴华认识了64岁的魏老汉(化名),他花言巧语的骗取了老人的信任,然后残忍的砍翻了魏老汉一家三口,将财物抢走。

8月1日清晨8时许,当魏老汉的外孙从睡梦中醒来时,眼前的一切让他不知所措。

母亲、外公和外婆均倒在血泊中不醒人事。

房屋的大门由外紧锁着,幸好房门是被铁链锁住的,两扇门之间有一定的缝隙。

孩子用力一扒,门缝稍大一点时,他费劲钻出来后,哭着跑到500米之外的舅舅家。

舅母王某闻讯,赶到后破门而入,见三个血人顿时目瞪口呆。

王某急急返回住处,叫来邻居魏某等人,将三名伤者送往万福店卫生院。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魏老汉的家,地处偏僻

——魏老汉为三级脑外伤,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魏老汉的妻子徐某,遭到重物击打,左侧骨片嵌入脑组织内,左侧肢体瘫痪。

——女儿魏金梅头部缝合了52针之多。

随州警方在附近一家宾馆了解到,魏老汉曾经把一位【有陕西口语的黑矮男人】带回家过。

结合几方信息,办案人员找了一 份8月1日的《随州日报》,让目击者看上面公安部通缉的那 个邱兴华是不是他看到的人。

不一会儿,目击者回电话:“非常像。”

当民警拿出同样的通缉令给徐某看时,一直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婆神态立变,说不出话的她咬紧牙关,指着报纸嘴里愤怒地“呜呜”直叫,其儿子好不容易才将其按住。

同时,有14名与犯罪嫌疑人有过接触的群众辨认确认与通缉令上的邱兴华极为相似。

⑥【恶魔落网】·逃无可逃

8月3日,随州警方再次与汉阴警方取得联系,称邱兴华现已逃离随州。

汉阴警方回复:此时邱兴华已在陕西现身,警方正在全力围捕。

8月19日,疲惫的邱兴华回家了,在陕西石泉县被蹲点二十多天的民警抓住,落网。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邱兴华落网地

相关:

抓捕当时邱兴华的家属看到他们奋力抓捕自己的丈夫、父亲,情绪顿时激动起来,一拥而上一边哭叫一边撕扯干警,试图阻止对邱兴华的抓捕。

而此时的邱兴华向亲人大吼:“快拿把菜刀、快拿把菜刀来给我!”

但邱的家人冷静下来并未满足邱兴华的要求。

邱兴华自觉脱身无望,死死咬住干警李菲的右胳膊,李菲没有松手,配合战友迅速用手铐将邱兴华锁了个结实。

失去反抗能力的邱兴华躺在地上寸步难移,四名干警又对邱进行思想工作,平静了片刻,邱兴华的情绪逐渐稳定。

在陕西警方的协调下,随州警方先对邱兴华进行了审讯。

面对随州民警的讯问,邱兴华沉默片刻后用手捂住脸,说了声:

——“我对不起随州人啊, 他们全家对我太好了。”

然后开始交代其在随州残忍砍杀魏老汉全家的犯罪事实。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被捕的邱兴华

邱兴华被捕前的8月15日,魏老汉夫妇与女儿同时出院。

女儿恢复得不错,只是偶尔会头疼。

62岁的徐某,因脑部受损出现了偏瘫,言语不畅。

64岁的魏老汉,一个月来没有进食,只是偶尔喝一点水,骨瘦如柴,体重由80公斤锐减至40公斤,没有任何意识,成了一个植物人。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魏老汉(右一)骨瘦如柴,母女神情呆滞

9月9日下午3时20分,魏老汉停止了呼吸。

正义终会到来,惟愿逝者安息。

⑦【审判】·恶魔的归宿是地狱

2006年10月19日,安康中院做出一判

——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决定判处邱兴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邱兴华向二审法院上诉。

2007年12月28日上午,铁瓦殿特大杀人案在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法庭当庭宣布维持原判,判处邱兴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邱兴华被押赴刑场立即执行死刑。

当事先没有接到通知的何冉凤赶到时,已经晚了,没能和邱兴华见最后一面。

实际上,从邱兴华被关进看守所后,何冉凤和儿女就再没和邱兴华见过面。

何冉凤说:

——“本来还想照一张全家福的,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 ·《社会失范下的行为选择》(对邱兴华案的解读).任方真.北京大学法学院, 100871·《对“邱兴华”一案若干问题的反思》.董凯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0003·中国大案纪实-陕西省汉阴县“7·16”特大杀人案

......

感谢

@昕敏敏

,对此部分基本案情和犯罪人经历资料部分进行查证订正整理二.犯罪心理简要分析

(一)犯罪心理成分分析:

邱兴华的主要犯罪心理成分=极端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多重挫折刺激下的爆发式泄愤需求

犯罪类型:以发泄型报复犯罪为主,报复型犯罪为辅的特大杀人案

(二)详解

从人格心理学来看,此案可以划归为【报复抗争】型案件。

这种报复抗争一般是底层个体严重人格障碍的外在表现,也是他们屡次受挫后的无奈表达。

①极端的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邱兴华和我们往期谈到的变态杀手有一些不同之处:

——不具备连环杀手的模式

——动机没有性,也没有单纯的杀戮欲望

邱兴华这个案例是特殊的,从犯罪心理发展轨迹来看,【易怒】和【偏执多疑】是两个关键要素,而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主导的行为模式,生活挫折在其中起到了很大影响,下面就先从【人格障碍】的角度来谈谈。

心理学上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日常活动中的习惯方式。

所以,人格障碍有两个判断的核心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行为明显偏离正常

行为已经根深蒂固

即: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人格障碍的两个核心(From Moriarty K)

也有人喜欢用“三个性”来概括其特征: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人格障碍的“三性”(From Moriarty K)

所以,人格障碍说直白一点也就一句话:

一个奇怪的人已经做一些病态的、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很久了。

理解了人格障碍,那么偏执型人格障碍就很好理解了,从双核心的角度来认识:

❶“行为明显偏离正常”主要体现在:

无正当理由和普遍的不信任;

没有任何证据就相信别人在利用、伤害和欺骗自己;

极度记仇,对他人不经意的冒犯不会原谅;

对来自朋友、家庭和熟人间的广泛性不信任和高度警惕;

极其不愿意相信他人;

典型信念:

“我不能相信别人”

“其他人有隐藏的动机”

“假如其他人发现了关于我的事情,他们利用这些来伤害我”

❷长期性特征:

长期存在于个体日常习惯中,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

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体中比较常见,我去年在机场见过一个人,在机场排队安检到他时表现出极度的不安,甚至发生争吵,后来被驱逐。

因为在他看来被“单独挑出”做安检是对他的一种人身攻击行为。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搞错的地方:

偏执型人格障碍≠被迫害妄想症

妄想,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而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范畴,故也可称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可以说,偏执型人格障碍对人的猜疑一般没有达到制造妄想的程度,但如果任由其长期发展,是可以形成妄想的。

故:

妄想一旦形成,标志着偏执型人格障碍演化为被迫害妄想症。

如图: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偏执发展线”(From Moriarty K)

在邱兴华案中,很多人认为其有精神病,其实就是觉得他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但我认为邱兴华不具有精神病,理由有以下几点:

——邱兴华下午上山,选择晚上作案,作案思路比较明确,是有计划和有预谋的,不符合多数精神病人作案的“无序”特征

——逃跑的能力较强,有一定反侦查能力

——在访谈以及整个作案过程中没有发现妄想的出现

所以:

邱兴华小时候就存在着异常的人格特质,由于一系列环境和自身原因,个体首先形成偏执型人格(时间短),而偏执型人格被忽略,长时间没有得以诊断和纠正而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成为其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领头羊。

偏执型人格障碍,正是被迫害妄想症的基础和土壤。

②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

老生常谈,不多说了,这是变态杀手中最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俗称“规则破坏者”,我们在往期也介绍过很多了。

邱兴华15岁以前就有大量品行障碍的行为特点(偷窃、斗殴)等,并因此多次进少管所,相比很多别的变态杀手而言,邱兴华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不算严重,不至于导致其用杀人来宣泄愤怒,但对于规则的模式是ASPD提供于邱兴华的主要犯罪逻辑。

在此案中,ASPD不主导其犯罪行为,但却为其保驾护航。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ASPD的内容,欢迎移步:

我该怎么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征?

www.zhihu.com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③多重挫折刺激下的爆发式泄愤需求

回顾一下邱兴华的人生旅程:

——出生贫穷,却不甘现状

——自恃聪明,却处处碰壁

——年近五十,却被生活击打得灰头土脸

对此,我总结为邱兴华的【三不幸】与【三危机】。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三不幸”

「道观中的大屠杀」——汉阴铁瓦殿特大杀人案

“三危机”

其中的逻辑是,【发展性危机】和【境遇性危机】具有累积作用,这直接导致了存在性危机的产生。

其中,影响邱兴华心理危机的关键性因素有:

——贫穷困顿的环境

——低下的社会地位

——创伤性的负性事件(特别是工人受伤事件)

最初,邱兴华的人格特质以及犯罪心理结构还是相对稳定的,和普通人一样有正向结构和负向结构之分,但是,生活的压力,屡次受挫的打击性事件之后,邱兴华的心态逐步朝负向结构倾斜,直至最后发展出极端的人格障碍,完全被负向心理结构和本就有缺点的人格特质所控制,这个时期的邱兴华是极为脆弱敏感的,任何再小的情境性负性情绪事件也会刺激到其敏感脆弱的神经,很容易产生犯罪动机。

整理几次在山上发生的情景性负性事情:

——看签时候的敷衍和嘲讽

——挪动“转运石”时候被阻拦

——怀疑熊万成和妻子的“奸情”

在我们看来或许这都不是什么很大的事,但是在敏感的邱兴华看来,这每一件事情都极大的威胁到自我的存在:

——道士看不起自己

——道士阻拦自己转运

——道士想要夺走自己的爱情

妻子对邱兴华意味着什么?

何冉凤的存在可以让邱兴华觉得自己“还是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娶到何冉凤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可以说,何冉凤,是邱兴华最后的尊严和为人的脸面。

而熊万成让邱兴华感到,他这“最后的尊严”受到了“威胁”。

于是所有的一切,仇恨也好,挫败也罢,邱兴华把所有的所有全部归结到铁瓦殿道士身上。

如果把邱兴华内心冲突、行为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归结在从小以来较为特殊的人格特性上的话。

那么在铁瓦殿的大杀特杀就可以理解为他长期以来积压在心中仇视社会的集中宣泄。

理想如泡沫一般破灭后的自我毁灭的一种方式。

邱兴华从小就崇拜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并以他为榜样,他说大丈夫“不怕36岁死,就怕死后无名。”

只是或许他也不曾想到,必须是彻底崩溃之时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才能让他进入所有人的视线里。

这不得不说是邱兴华的悲剧。

一场早已注定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