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隨著人口增長和商業地產項目的不斷開發,2018年迪拜電影業票房穩步增長。根據Majid Al Futtaim集團電影部的數據,

目前迪拜有超過400塊電影屏幕(包括未來短期內計劃開放的)。考慮到迪拜常住人口300萬,每百萬人擁有電影屏數量(Number of cinema screens per million population)較高(可對比下圖),且人均觀影量也在地區處於領先位置。

(2015年部分國家每百萬人擁有電影屏幕數量)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statista.com)

迪拜比較著名的電影院品牌包括VOX Cinemas(Majid Al Futtaim集團)、Reel Cinemas(Emaar集團)、Roxy Cinemas(Meraas控股公司)和Novo Cinemas(Gulf Film LLC公司)。Majid Al Futtaim集團電影部首席執行官CameronMitchell表示,兩個小時10美元的票價,使電影業一直都是迪拜最賺錢的娛樂行業,儘管自2011年起電影票幾乎沒有漲過價。

西北大學卡塔爾分校聯合多哈電影委員會2014年發佈的《中東地區娛樂媒體使用報告》顯示,阿聯酋受訪者82%表示有去電影院觀影的經歷,這個數字遠遠高於中東地區的平均水平(45%)。阿聯酋的外來人口與阿拉伯人相比,去電影院的比例更高,99%的西方外來人口表示有去電影院觀影的經歷,97%的亞洲外來人口表示有去電影院觀影的經歷,而這個數字在本土及外來阿拉伯人口中僅為67%和68%。至於去電影院觀影的性別比例,男女基本持平。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了去電影院觀影,在家中通過電視觀影也是中東影迷最常見的方式之一。不過阿聯酋影迷在電視上觀影的比例相對較低,受訪者中表示每日通過電視觀影的比例僅為23%,遠低於沙特(64%)、埃及(67%)等阿拉伯國家。此外,阿聯酋影迷在網上觀影的比例則相對較高(87%)。

雖然中東地區觀眾更傾向於看阿語電影,不過調查顯示,由於外來人口比例較高,阿聯酋影迷的英語及其他語言的接受度相對較高,有79%的受訪者表示會看英文電影。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Time Out Dubai

迪拜:阿拉伯風情取景地

2017年,迪拜影視製作業預算開支達1.5億迪拉姆(約合0.4億美元),2015年這個數字超過了2億迪拉姆(約合0.5億美元),主要是由於當年電影《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在迪拜取景。

《星際迷航3》在迪拜拍攝的3個月中,開支超過1.1億迪拉姆(約合0.3億美元),僱傭工作人員超過1500名,這些人員拉動了一系列的消費以及住宿、租用工作室的需求,還常常通過阿聯酋航空進行長線交通往來(攝製團隊中有超過150名工作人員來自美國和加拿大);除此之外,為了護航拍攝項目,迪拜還新成立了3家公司。這一次的拍攝對於迪拜來說,經濟效益無疑是巨大的。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正如迪拜電影電視委員會主席兼迪拜創意產業委員會首席商務官Jamal Al Sharif所說,除了電影行業,可能沒有其他一個行業能夠在短短3個月內給一個城市創收超過1億迪拉姆了。

《碟中諜4》在迪拜拍攝期間,為了保證拍攝膠捲能夠每天準時送回美國做後期,甚至長期購買了阿聯酋航空每天晚上飛美國航班上的一個座位。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Union Films)

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50部外國電影在迪拜取景拍攝。

阿拉伯廣播電視臺(Arab Radio & Television)廣播業務總監、獲獎電影製作人Mustafa Tell歸納了幾個迪拜作為取景地的優勢:迪拜乾旱少雨,除了夏季,這裡的天氣非常適合拍攝,迪拜兼具阿拉伯風情的河流、沙漠和摩天大樓等環境要素,再加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條件優越,此外工作室、演職團隊配備齊全。

Jamal Al Sharif指出,近年來,好萊塢和寶萊塢電影來迪拜取景的數量在逐漸增加。

迪拜最早出現在寶萊塢電影中是1979年到1980年。相近的文化背景、便利的營商和貿易環境以及僅三四個小時的飛行距離,都使迪拜對寶萊塢電影拍攝取景具有吸引力。與此同時,攝製組的工作許可和簽證也是比較方便獲取的,迪拜政府為他們提供48個小時出籤的服務。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The National

而對於好萊塢電影人來說,迪拜在基礎設施條件、社會安全、經商便利度方面都能夠滿足他們所需。

當寶萊塢、好萊塢電影想描繪阿拉伯風情的大漠黃沙和光怪陸離的城市風光時,迪拜無疑成為他們的首選。派拉蒙和華納兄弟分別在迪拜取景過三四次,華納兄弟還幾次在阿布扎比取景。

寶萊塢電影注重外景,對迪拜的奢華五星級酒店情有獨鍾,很多歌舞場景都是在酒店拍攝的。好萊塢電影則對電影工作室設施設備要求較高,他們希望能在迪拜的工作室完成全部攝製工作。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Icon Art Production)

基於以上提到的種種優勢,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開始將目光投放到迪拜來。其中不乏中國電影,比如由唐季禮執導,成龍等參演的中國電影《功夫瑜伽》和孫健君執導,劉德華、林志玲等參演的中國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也都曾在迪拜取景。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Jamal表示,2017年迪拜電影電視委員會收到1080份拍攝申請,比上年增長了20%,申請拍攝的體裁種類也很多,除電影外還包括廣告片、紀錄片、電視節目等等。

迪拜的很多著名地標都是熱門的電影取景地,其中扎耶德路是最熱門的地點,另外迪拜市中心(Downtown Dubai)、哈利法塔、商業步行街區City Walk、迪拜樂園等在過去一年都榜上有名。

從被取景向自主創作轉型

當然,迪拜發展影視業的雄心不僅僅停留在作為取景地而存在。

2012年,在迪拜王儲、迪拜執行委員會主席哈姆丹授意下,迪拜電影電視委員會(Dubai Film and TV Commission,簡稱DFTC)正式成立,目的是為給製片人、演職人員和電影創作者們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他們提供便利的營商環境。此前這部分職責歸屬迪拜電影工作室城自由區(Dubai Studio City)。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迪拜電影電視委員會主席兼迪拜創意產業委員會首席商務官Jamal Al Sharif介紹,為吸引全球相關領域投資,2000年初,迪拜成立了媒體城(Dubai Media City),在2000年至2005年間迪拜媒體城註冊公司超過了700家。目前在迪拜註冊的媒體公司已超過2000家,註冊的電視臺、廣播臺120家,製作公司180家,專業媒體人愈2萬名。根據迪拜電影電視委員會數據,自2005年起,在迪拜拍攝的電影電視、廣告片等總數已超過6000部。在此期間,迪拜政府認識到內容生產業的需求與日俱增,於是Tecome集團決定建立一個獨立的自由區來滿足這部分需求,迪拜電影工作室城自由區就此應運而生。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Arabian Marketer)

迪拜電影工作室城自由區目前設有隔音攝影棚、電影工作室、倉庫、工作坊、演員化妝室、辦公區域、用於拍攝水下場景的室內水箱、以及佔地3萬英尺的外景場地。如果攝製公司希望使用這些設施,只需登錄迪拜電影電視委員會網站提交申請,對於在阿聯酋合法註冊的公司,申請材料只需企業證書號、電影腳本、個人信息,一般3個工作日內能夠得到處理,若為無腳本的真人秀節目,最多48小時內就可得到處理;對於註冊在海外的企業,則需要尋找一家阿聯酋本土與該公司業務相關的公司(電視公司、廣告公司、影視創作公司等)代表其進行申請。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Jamal也指出,由於阿聯酋影視產業起步晚,只有15至20年的發展歷史,本土相關領域人才緊缺,不過政府正在通過形式多樣的工作室、舉辦相關活動等方式,推動影視產業穩步、有機的發展,培育阿聯酋本土人才。至於電影投資,他也指出,需要的不止是政府努力,更多的是私營部門、銀行業的參與,而這方面目前在阿聯酋還是空白。相比於美國好萊塢和印度寶萊塢的成熟體系,阿聯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影視合作方面,迪拜影視業兼收幷蓄,一方面與小規模工作室、獨立電影人、線上內容製造者如Youtube博主合作,一方面與大型影視工作室如派拉蒙、夢工廠等合作。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圖片來源:The National

國際平臺:迪拜國際電影節

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工作,迪拜國際電影節(DIFF)於2004年始創,首屆電影節展映電影76部,有來自阿聯酋及世界各國的13000人參加。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2006年,迪拜國際電影節設立“馬駒獎”(Muhr Awards),以表彰和鼓勵獲得優異成績的阿拉伯電影工作者。

2007年,為持續推進地區電影業生產和貿易發展,迪拜國際電影節啟動了迪拜電影市場(Dubai Film Market,簡稱DFM)。DFM致力於打造一個提高阿拉伯電影在地區和國際知名度的獨特平臺,自設立至今已支持了超過300個電影項目,贊助資金大多來自政府及準政府機構。DFM通過展會、社交活動、電影博物館等形式,向電影買家、賣家、服務供應商、專業電影人提供交易平臺。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大片都在迪拜拍

2016年12月舉辦的第13屆迪拜國際電影節吸引了4000名電影人參加,展映電影156部。名單中顯示的名字幾乎半數都來自阿拉伯國家。

2018年4月,迪拜國際電影節官方推特賬號發推文稱,為順應電影業發展變化,迪拜國際電影節將從原來的一年一次,改為兩年一次。

Mustafa Tell表示,“迪拜國際電影節正在成為最重要的阿拉伯電影節。它搶走了開羅電影節的一部分風頭,後者曾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

總而言之,迪拜電影產業規模目前仍相對較小,發展歷史短,未形成成熟的運作模式,相關人才匱乏,阿拉伯電影在好萊塢、寶萊塢大片的夾縫中競爭激烈、生存艱難。不過,可以看到的是這個市場的需求呈穩健的增長趨勢,尤其在沙特開放第一家電影院後,必然對地區電影業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來源:迪拜商務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