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落地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從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

的指導意見》,共有七個主要任務:1、夯實網絡基礎;2、打造平臺體系;3、加強產業支持;4、促進融合應用;5、完善生態體系;6、強化安全保證;7、推動開放合作。無疑夯實網絡基礎無疑是重中之重,建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夯實網絡基礎;而打造平臺體系,形成3-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樣中國製造業才有可能從第三梯隊進入第二梯隊,並有機會爭取進入第一梯隊。

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是根據苗圩部長關於全球製造業4個梯隊的劃分:全球製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在新技術驅動下的製造業,將會以平臺為基礎構建全新的商業生態,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中國製造業升級過程中佔據關鍵位置。從《指導意見》發佈以來,國內已有近200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但是這麼多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路徑不同,特點不同,給傳統企業帶來很多困惑;比如有鋼鐵企業的用戶,詢問海爾的COSMOPLAT,還有石化行業用戶詢問樹根互聯。而鋼鐵行業與家電行業差距巨大,石化行業與工程機械行業差異巨大,雖然都是在工業互聯網概念之下,為其服務的平臺功能也會有差異;工業互聯網是為行業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需要考慮行業差異性。

工業互聯網將通過數據創造價值

工業互聯網本質上是將一個行業內的人、設備、物品、流程連接,並將數據匯聚到一個平臺上,利用數據改變企業組織架構,重構商業生態。工業互聯網將打通行業數據,實現一個行業內的融合後,實現新的行業分工。

而工業互聯網數據創造價值將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數據連接,消除信息孤島;第二階段數據匯聚並創造價值;第三階段: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行業的顛覆。

工業互聯網是利用數據來創造價值的,數據是工業互聯網時代新的礦種。就如礦藏資源有分類,有金礦、銀礦等稀有資源,也有煤礦、鐵礦等大宗狂藏資源,對於不同的狂藏資源,挖礦的手段是不同的。對於數據而言,不同的數據創造的價值也不同的,有的數據價值大一些,比如經營數據,在大數據概念之前就已經被廣泛應用,現在有人提出小數據概念,主要包括經營數據;還有很多數據現在還不知道有什麼價值,或者需要很大的數據量,創造的價值不多。

很多數據是行業相關的,這些行業相關的數據,在發展早期,不經過有行業經驗的人處理是很難挖掘到這個數據的價值的。所以數據價值的發掘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通過行業專家來發掘數據價值;第二階段,形成通用的數據管理工具,讓工具可以脫離行業專家創造價值;第三階段,工具迭代後,最終超越專家能力。

人臉識別是利用數據創造價值起步較早,第一階段是研究模式識別算法;第二階段完善人臉識別的工具;第三階段,通過工具迭代,超越人對人臉識別的能力。2018年張學友的演唱會上,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抓住40多名逃犯就驗證了人臉識別已經超過人的識別能力。

而對於工業而言,還處於數據價值發展的早期階段,還需要行業專家參與,而行業不同,痛點不同,專家能力發揮的價值也不同,很難用統一的方法解決所有問題,需要按行業來區分。

製造業的三大分類

國內將製造業分為三大類:原料行業、裝備製造行業和終端消費品行業。這三類的特點不一致,比如原料行業具有規模效應,生產效率是關鍵;裝備製造行業分通用設備和專有設備,專有設備是項目型製造,服務效率是關鍵(項目型製造的生產過程本身就是服務,所以製造過程和售後服務過程都存在瓶頸),通用設備的售後服務是關鍵;終端消費品行業的個性化是趨勢。

行業不同,行業積累的經驗不同,在工業互聯網條件下發展路徑也不同。

比如原料行業,可以較早的實現規模化製造,而自動化無疑是規模化生產的最有力工具,因而原料行業的自動化水平是非常高的。比如石化、鋼鐵行業,自動化水平非常高,單位時間生產效率非常高。如果這些行業因為停產故障一個小時,損失都是巨大的,維護設備正常運轉,保證設備不意外停機至關重要。

而終端消費品行業,在從短缺經濟進入過剩經濟之後,個性化是主要趨勢,個性化有兩種方法:產品個性化,產品智能化。產品個性化將通過生產的柔性化來實現,而產品智能化將實現產品標準化,個性化通過智能實現。

而設備製造行業,如何解決定製設備設計瓶頸,如何解決售後服務難題。

行業特點不同,這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會不同,其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要求不同。雖然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有機會實現所有企業匯聚在一個平臺上,但在發展早期,還是以解決行業痛點為主,逐步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功能,工業互聯網平臺早期需要根據行業特點來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互聯網落地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三個行業工業互聯網發展要點

行業痛點不一樣,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戰略不同。

對於原料行業而言,其生產方式一定還是規模製造,需要規模效應。如何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是早期的關鍵。因為原料行業自動化水平高,基本建立了DCS系統,基於DCS的功能,增加軟件管理功能,進一步完善管理;以及在原有自動化設備聯網的基礎上,利用無線通訊技術,讓更多設備聯網。

原料行業的另外一個方向是,提升物流效率。原料行業的物流效率不高,提升物流效率是一個方向。

對於終端消費品行業,一方面是通過個性化定製,通過信息化打通設計、生產製造、和消費者,實現生產製造過程的柔性化,同時要優化產品生命週期流程,可以參考海爾的COSMOPLAT;另外一方面是實現產品的電子化,以及基於電子化產品的智能化,就比如智能手機,不同的人安裝的軟件不同,個性化體現在軟件上,可以參考蘋果手機和特斯拉模式。

對於設備製造而言,早期參與工業4.0的主要是機械行業,而機械行業是設備製造業的主體,主要是設備聯網,通過遠程設備提升服務水平;利用設備聯網,打通設計、製造、使用環節,提升設計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