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去年初,大家還在歡呼2018年中國咖啡元年到了,2019年剛過完年就傳出消息,連咖啡在北上廣等多地咖啡店相繼關門歇業,關門數量約佔到其門店總數的30-40%。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兩年前還憑藉“線上外賣+社交裂變”做得風生水起的連咖啡到底怎麼了?

咖啡的冬天才剛開始

二月份時,有媒體報出“互聯網咖啡品牌連咖啡開始在上海、北京和杭州等城市大量關閉門店,關店的比例達到30%”

其實早在去年6月就付出連咖啡資金鍊吃緊,今年1月,連咖啡已經對一家牛奶供應商開始欠款,而一家糖漿供應商則被拖欠了近200萬元。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春節過後,連咖啡在北京原有的60多家門店有20多家停業。

另外,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的不少門店目前都已不再營業,上海最多時有120多家門店,目前只有70多家正常營業,而杭州最多有十幾家門店,最新情況是隻有1家在營業。

除了關店外,連咖啡還進行了人員縮減,據悉,北京的辦公室人員目前200多名,已經陸續進行優化。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營運門店人員過年離職的缺口不補,優化現有門店人員,控制升遷數,勸退人員必要時補償1到2個月工資。

據連咖啡內部人士介紹,該品牌2019年的發展戰略,被定為“品牌瘦身,減少實體店投入,增加網絡營銷”。

有消息稱是因前期的融資也已經基本消耗殆盡。連咖啡方面對外表示,目前關閉的都是盈利不佳的門店,而這一策略將幫助公司在二季度重回盈利狀態,新一輪融資則將於4月前宣佈。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這個冬天已近尾聲,可咖啡界的冬天似乎才剛開始。

大價錢燒出來的咖啡小程序

連咖啡成立於2014年,典型的“互聯網+”創業公司發展模式,早期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為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服務,2015年開始轉型做自有品牌咖啡。藉著O2O的風口,連咖啡迅速在外賣咖啡領域打開局。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2017年雙十二期間單日銷售峰值接近40萬杯,並順利獲得兩輪共計2.08億元的融資。

到2018年底,連咖啡的線下店總數為400家,在2017年底的基礎上一年擴張了300家。

真正讓大家記住連咖啡的是他開發的“口袋咖啡館”小程序,這個程序上線第一天,點擊達到420萬,累計開了52萬個咖啡館,其中10%以上實現了真實銷售,普通用戶中最多的一天賣了200多杯咖啡。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故事到此還是挺勵志的,但互聯網時代都是以天來刷新歷史。

2018年初,瑞幸咖啡殺入市場,後者一年開出2000家店,憑藉著一年虧損10億元打廣告外加補貼的“瘋狂“打法,迅速在寫字樓裡跑馬圈地。

連星巴克也聯手餓了麼開啟了外賣咖啡,適應逐漸互聯網化的消費者,吸走了大量流量,戰火最終燒到了連咖啡的大本營。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在現調咖啡這個被資本炒得滾燙的市場裡,客源大戰,補貼大戰還看不到停戰的信號。

連咖啡自創的“線上外賣+社交裂變”咖啡營銷模式更像是一個半成品雕塑,已初具模樣,但還沒到製作完成的時候就停工了,只能尷尬地矗在廣場上被圍觀者指手畫腳。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速溶咖啡≠速溶咖啡市場

咖啡可以加工成速溶的,熱水一衝就能喝,但咖啡消費市場是沒法靠砸錢“催熟”的。

當國內幾大咖啡頭部品牌,特別是瑞幸咖啡在2018年現象級的擴張速度,讓所有人都覺得中國的現調咖啡市場已經進入井噴發展期,很多人已經相信咖啡零售界很快就會培養出下一個摩拜單車、滴滴打車。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

數據看上去挺喜人,但國內人均咖啡消費量基數依然很小。目前,我國人均咖啡消費者僅有韓國的1/100,日本的1/80。

就好像一個村子裡去年有一個人喜歡喝咖啡,今年多了一個人愛上咖啡,年增長率100%,你會因這兩個喝咖啡的人去村子裡開個咖啡店嗎?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現在的咖啡市場環境下還真有人會,對他們來說,佔位比盈利更重要。

我們出門想叫滴滴時,如果叫不到會打的;找不到摩拜時,會換哈羅、ofo,但如果我們在樓下找不到連咖啡店時,可能會找個奶茶店或者到超市買瓶飲料代替。

說白了,我們還沒形成全民咖啡消費文化,咖啡還不是我們的生活必需品,這需要咖啡企業用較長時間培育市場和消費習慣,但這需要足夠的時間和戰略縱深讓企業去培養,連咖啡的問題其實也是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本身不足的問題。

三成門店關張,連咖啡“裂變式”賣咖啡咋不靈了?


現調咖啡的屬性決定了這個行業很難出現低端品牌,一片光明的前景引來海量的資本湧入,燥熱無序的市場環境,決定了入局者層次很難拉開,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人才培養體系混亂、管理不科學等一系列問題 。

此前一紅的發紫的網紅咖啡也爆出因快速擴張導致腐敗、費用過高等問題。由於這些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投資人實際對行業內大部分項目仍處於觀望階段。

中國咖啡業還很年輕,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學,連咖啡們只不過是遇到了成長的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