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寒假即将开始,春节也即将到来。

小孩子们,开始期待着他们的新年红包。

可当他们真的拿到了花花绿绿的一堆纸后,只知道,可以拿来换东西,却对金钱概念很模糊。

在我们小时候,拿到红包后,妈妈们则会说一句:把钱给妈妈,妈妈给你保管!

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单纯的我们,则会乖乖地把钱给妈妈。久而久之,就会忘记我们还有压岁钱这回事。

以前的这种教育方式,到底好不好,我不好做评价。

只知道,小时候的我们,对金钱的概念,真的很模糊,不知道该怎么去花,更不懂得钱是怎么来的。

那么长大后的我们,成为了家长呢?

却还是忽略了一种教育,那就是金钱教育,即指孩子金钱的意识,对金钱的处理与支配。

其实,长辈的金钱观和教育方式就影响着孩子,在《人民的名义》里面的赵德汉受贿2亿多,但是因为从小穷怕了,这铺天盖地的钱他一分没花,让家人继续过着贫穷的生活。

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而有些富一代,在暴富后,大花特花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富二代,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金钱观念。

在这个世上,有着无数的家庭,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有的家庭富有,有的家庭贫穷。

而当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聚集在一个班里后,天真的孩子们,会突然问出这样一句话:“爸(妈),咱们家有钱吗?”

这时候的你,会怎么回答?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让人扎心,但又让很多家长苦恼于怎么回答孩子。

说有钱吧,怕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说没钱吧,又怕孩子自卑。

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知乎的网友给出了这三种答案:

(1)当然有钱了,等我老了这些钱就是你的了。(2)咱们家并不富裕,所以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努力赚钱养家。(3)我有钱,但这与你无关。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这三种答案其实看似简单,但却能带给孩子三种不同的人生。

第一种回答会让孩子觉得,反正我们家有钱,只要等我爸老了,钱自然是我的了。

这种的答案只会让孩子不懂珍惜和努力,只会无所事事的索取家人,变成俗称的 “败家子”。

第二种回答其实许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也认为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要节省,要感恩,要奋斗,才不会成为啃老一族,将来必有出息!

但其实这种过度的哭穷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负担,让孩子因为金钱缺乏而产生不安全感和自卑。

而第三种回答是许多父母应该摆明的金钱态度。

“我有钱,但你没有”这七个字就是告诉孩子,我有钱,是我自己创造的,我并不欠你什么,所以,你要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实现对生活的憧憬,而不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

他也会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其实里面蕴含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财富,而这种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及时告诉孩子,金钱是来之不易的,是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不能浪费一点金钱,就像不能浪费粮食一样。

其次,要告诉孩子金钱并不能换来ta想要的所有东西。

家长教孩子认识金钱时,应该让孩子知道,金钱并不能换来ta想要的所有东西。

金钱仅仅是作为一种货币的介绍,不要过度渲染成“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来之不易,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全部依赖金钱,比如亲情、友情等,金钱换不来。

再比如金钱买得到医疗服务却买不到健康,买得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等。

不要太看重金钱。

让孩子们知道金钱不仅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更能帮助别人。

另外,家长可以多带去孩子体会自己努力赚钱的快乐。

现在国内很多的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校园义卖会,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参加,引导孩子把自己不再需要但又还有用的物品,或者自己自制的手工拿去卖,孩子通过努力吸引顾客、收钱、找钱,体会挣钱的乐趣。

让孩子从中体会付出才会有收获,金钱是劳动所得我们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没有不劳而获的金钱,这样的金钱观是适合孩子的。

同时,家长朋友们要做到正确给孩子零花钱,要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合理地消费,不攀比,不炫耀。

最后,还要告诉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快过年了,当孩子问“咱们家有钱吗?”,家长怎么回答?


赚钱的方法要合理,不要不义之财。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为了孩子未来精神和物质的丰盛,从现在起,就要给孩子进行金钱的教育。

你能做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