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寒假即將開始,春節也即將到來。

小孩子們,開始期待著他們的新年紅包。

可當他們真的拿到了花花綠綠的一堆紙後,只知道,可以拿來換東西,卻對金錢概念很模糊。

在我們小時候,拿到紅包後,媽媽們則會說一句:把錢給媽媽,媽媽給你保管!

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單純的我們,則會乖乖地把錢給媽媽。久而久之,就會忘記我們還有壓歲錢這回事。

以前的這種教育方式,到底好不好,我不好做評價。

只知道,小時候的我們,對金錢的概念,真的很模糊,不知道該怎麼去花,更不懂得錢是怎麼來的。

那麼長大後的我們,成為了家長呢?

卻還是忽略了一種教育,那就是金錢教育,即指孩子金錢的意識,對金錢的處理與支配。

其實,長輩的金錢觀和教育方式就影響著孩子,在《人民的名義》裡面的趙德漢受賄2億多,但是因為從小窮怕了,這鋪天蓋地的錢他一分沒花,讓家人繼續過著貧窮的生活。

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而有些富一代,在暴富後,大花特花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富二代,沒有正確的消費觀念,金錢觀念。

在這個世上,有著無數的家庭,而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有的家庭富有,有的家庭貧窮。

而當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們,聚集在一個班裡後,天真的孩子們,會突然問出這樣一句話:“爸(媽),咱們家有錢嗎?”

這時候的你,會怎麼回答?

事實上這個問題很讓人扎心,但又讓很多家長苦惱於怎麼回答孩子。

說有錢吧,怕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說沒錢吧,又怕孩子自卑。

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知乎的網友給出了這三種答案:

(1)當然有錢了,等我老了這些錢就是你的了。(2)咱們家並不富裕,所以你要好好讀書,以後努力賺錢養家。(3)我有錢,但這與你無關。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

這三種答案其實看似簡單,但卻能帶給孩子三種不同的人生。

第一種回答會讓孩子覺得,反正我們家有錢,只要等我爸老了,錢自然是我的了。

這種的答案只會讓孩子不懂珍惜和努力,只會無所事事的索取家人,變成俗稱的 “敗家子”。

第二種回答其實許多父母都對孩子說過,也認為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要節省,要感恩,要奮鬥,才不會成為啃老一族,將來必有出息!

但其實這種過度的哭窮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和負擔,讓孩子因為金錢缺乏而產生不安全感和自卑。

而第三種回答是許多父母應該擺明的金錢態度。

“我有錢,但你沒有”這七個字就是告訴孩子,我有錢,是我自己創造的,我並不欠你什麼,所以,你要通過你自己的努力,實現對生活的憧憬,而不是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獲得了這些信息,這個孩子就會很努力,對人生也會有很多期許。

他也會想通過努力像爸爸一樣獲得財富,其實裡面蘊含更多的是一種精神財富,而這種精神財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應該及時告訴孩子,金錢是來之不易的,是爸爸媽媽辛苦掙來的,不能浪費一點金錢,就像不能浪費糧食一樣。

其次,要告訴孩子金錢並不能換來ta想要的所有東西。

家長教孩子認識金錢時,應該讓孩子知道,金錢並不能換來ta想要的所有東西。

金錢僅僅是作為一種貨幣的介紹,不要過度渲染成“有錢能使鬼推磨”,錢是來之不易,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全部依賴金錢,比如親情、友情等,金錢換不來。

再比如金錢買得到醫療服務卻買不到健康,買得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等。

不要太看重金錢。

讓孩子們知道金錢不僅是滿足自己的需求,更能幫助別人。

另外,家長可以多帶去孩子體會自己努力賺錢的快樂。

現在國內很多的學校都會組織一些校園義賣會,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參加,引導孩子把自己不再需要但又還有用的物品,或者自己自制的手工拿去賣,孩子通過努力吸引顧客、收錢、找錢,體會掙錢的樂趣。

讓孩子從中體會付出才會有收穫,金錢是勞動所得我們有付出才會有收穫的,沒有不勞而獲的金錢,這樣的金錢觀是適合孩子的。

同時,家長朋友們要做到正確給孩子零花錢,要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合理地消費,不攀比,不炫耀。

最後,還要告訴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快過年了,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家長怎麼回答?


賺錢的方法要合理,不要不義之財。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為了孩子未來精神和物質的豐盛,從現在起,就要給孩子進行金錢的教育。

你能做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