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三大“理由”,清廷從未迴應,教科書避而不談!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三大“理由”,清廷從未回應,教科書避而不談!

先簡單回顧一下鴉片戰爭始末。英國政府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大量傾銷鴉片,林則徐在虎門將外國鴉片銷燬,英國以此為藉口悍然發動侵華戰爭。這場戰爭因鴉片而起,故稱鴉片戰爭。

上述是站在中國立場闡述鴉片戰爭。英國立場是如何的呢?

面對世界輿論,英國政府當然不敢公開反對中國人“禁鴉片”的正義舉措,但是,它打了個“擦邊球”,大肆攻擊林則徐“禁鴉片的手段”簡單粗暴,令英國利益受損,並以此作為發動戰爭的事由。具體而言,有以下三個方面: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三大“理由”,清廷從未回應,教科書避而不談!

第一,粗暴對待英國使臣。從1830年代開始,英國政府向中國派遣商務監督,管理在華商民事務。可當時清朝政府根本沒有近代外交意識,仍是以“天朝上國”自居,對英國使臣有所怠慢是難免的。這令英國政府非常不滿。要知道,當時英國早已是世界霸主了,惟我獨尊啊,怎麼可能在中國丟了份?

第二,非法囚禁在華英僑。林則徐為了督令在華英人將轉移到外海的鴉片交出來,採取包圍廣州商館的舉措。廣州商館是為來華貿易的外商提供臨時住所的地方,除了各國商人外,還有家眷、雜役、其它人等。這下英國政府可找到”茬“了:你林則徐不是禁鴉片嗎,你可以直接追查販賣鴉片的人啊,為何不分清紅皂白,把我大英僑民全部”囚禁“起來呢?

第三,強迫英商簽訂霸王條款。林則徐為杜絕鴉片來源,要求在華英商寫下”保證書“:如果日後再販運鴉片,貨物沒收,人要殺頭!英國政府趁機發難,攻擊清朝動輒”殺頭“,太過血腥野蠻,況且,逼迫當前這些英商寫下保證書,並不能代表以後來華的英商啊。

由此不難看出,中英雙方對鴉片問題存在巨大差異。中方強調的是,鴉片是違法的,所以為查禁鴉片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義的;英國方面呢,一方面不得不承認鴉片是違法的,但他們對清朝當局查禁鴉片的方式方法提出強烈抗議。

老唐認為,中英在認知上存在差異,主要是英國政府強詞奪理、強行為自己辯護,但也不得不說,中西方思維方式也存在一些差異。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按照自身的邏輯來闡述這段歷史,對英國政府提出的三點”事由“,從來未有正面回應。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有針對性的回應,讓他們心服口服。在此,誠邀各位朋友,發揮你們的智識,對英國政府的”一面之詞“進行義正嚴辭且鞭闢入理的駁斥!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三大“理由”,清廷從未回應,教科書避而不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